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杂交水稻分期播种试验资料,讨论了杂交水稻于物质增重符合Logistic曲线规律,论证了b值代表全生育期的长短。引入生长速率GS和相对生长速率RGS,证明当t=-a/b时,GS出现极大值,RGS曲线出现拐点,说明孕穗期前后生长出现转折性变化。此外还讨论了杂交水稻生长最适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光温条件对RGS的影响,并得出相应的表达式。最后建立了杂交水稻生长的光温模式,经过实际资料验证,结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杂交水稻分期播种试验资料,讨论了杂交水稻于物质增重符合Logistic曲线规律,论证了b值代表全生育期的长短。引入生长速率GS和相对生长速率RGS,证明当t=-a/b时,GS出现极大值,RGS曲线出现拐点,说明孕穗期前后生长出现转折性变化。此外还讨论了杂交水稻生长最适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光温条件对RGS的影响,并得出相应的表达式。最后建立了杂交水稻生长的光温模式,经过实际资料验证,结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3.
水稻的分蘖情况,不仅直接影响有效穗的多少,还通过形成不同的群体结构,影响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及穗粒的多少、千粒重的大小等,严重地影响着水稻的最终产量和品质。通过对水稻分蘖动态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分析,得出水稻的分蘖动态,影响分蘖的光温关系式和本地的光、温条件,为农业气象服务和农业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杂交稻的主要栽培特点之一是分蘖优势特强,80%以上的产量靠分蘖构成。但分蘖具有两重性,早期分蘖能形成一定的穗形结构,有利于高产。后期分蘖不仅成穗率低,且穗形又小,对产量作用不大。分蘖过旺还会造成田间郁闭,恶化小气候条件,以致病虫害严重,导致减产。提高结实率是杂交水稻生产中的另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尤其是  相似文献   

5.
利用积温指标预测杂交水稻亲本花期,由于积温的不稳定性,其精确度不能完全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而且,在积温计算方法上也不完全一致[4—6],需要进一步探讨。为此,1978—1979年以IR661、IR26、珍汕97A、二九南1号A等品种为材料进行了分期播种及人工遮光试验。 本文为1979年多点联合试验报告,但考虑到问题的实质,在阐述过程中,也联系到前两年的试验资料和结果[1—3],使结论趋向更正确,以适应农业气象服务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雁伍 《气象》1978,4(5):36-38
水稻的原产地是热带和亚热带的沼泽地区,它的祖先是野生的籼稻。在长期系统繁殖的历史过程中,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形成了喜温和适应于较短日照的特性。随着各地引种培育和自然选择的结果,使部分籼稻发生了变异,形成了粳稻与糯稻。  相似文献   

7.
朱伯伦  储昭庆 《贵州气象》1997,21(3):38-39,42
着重分析了水稻分蘖的消长规律,揭示了水分条件和温度条件对分蘖动态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  相似文献   

8.
9.
在作物气象的研究中,选择对因变量影响较大的自变量因子,多是采用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但此法未考虑自变量之间的效应,致使一些单相关系数较小,而  相似文献   

10.
日光温室的光温利用和调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全省蓬勃发展的孤形单屋面有后墙日光温室,从提高光能利用率和保温性能的角度,介绍和论述了日光优化结构和光温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11.
农作物发育速度与气象因素关系的研究是农业气象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也是农业气象预报、农业气候区划等工作的基础。我国水稻学家对水稻品种光温问题作了很多卓越的研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农业气象工作者按本学科的特点与需要也作了一些探索。这些探索的目的是;研究水稻品种生长、发育、产量和质量与光温之间的定量关系,光照温度的时间、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并使两者结合起来,为水稻的农业气候区划、农业区划、发育期和产量预报,引种和育种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李耀先 《气象》1985,11(10):26-28
回归分析,尤其是逐步回归,已在农业气象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当数据的自变量具有高度共线性结构时,最小二乘法意义下的回归系数估计的方差会很大;对于数据的微小变动十分敏感,回归系数的估计值有明显变化,甚至代数符号也发生改变,出现与经验或理论结果相矛盾的现象。用逐步回归法选择变量时,前向选择和后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分期播种方法,分析了影响水稻幼穗分化的光温条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主要水稻雄性不育系的光温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10个水稻雄性不育系的生育期及期间的温度和日长资料,研究了它们的光、温生态特性。用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决定各不育系生育期变化的决策变量结果表明:晚籼及晚粳类型不育系的感光性强,中籼类型不育系的感光性弱到中等,早籼类型不育系的感光性一般都弱。10个雄性不育系中感温性弱的只占少数,感温性属弱到中强的品种占多数。除HS-3和SE21S的生育期决策变量为日长外,其他各不育系的决策变量均为温度。  相似文献   

15.
吉书琴 《气象》1982,8(10):29-31
一、前言 大气环流宏观特征对气候和天气条件特点的形成有决定性意义,从这一论点出发,用大气环流宏观特征,探求估算产量的方法是天气学产量预报方法。 在研究作物产量预报的方法中,关键问题是预报因子的选择,应该选择既有天气学意义又有生物学意义的因子。某一地区的产量形成主要决定于当地的天  相似文献   

16.
通过1990年、1991年两年的蓝色地膜田间试验,研究了蓝色地膜的光热效应及其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认为蓝色地膜是很有希望得以推广的一种新型地膜  相似文献   

17.
18.
小麦无效分蘖所以影响作物产量,是因为它减小了作物的最佳有效群体。本研究旨在检验分蘖死亡率的遗传变化特性及其与不同小麦品种产量的关系。在Rampur、Nepal通过4年重复试验对20个品种进行了评估。调查的性状有最大分蘖数、生殖性分蘖数、分蘖死亡率和产量。不同的供试品种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性状。分蘖死亡率范围从7%~30%。环境因素对所有4种特性有着本质的影响。对所有特性来说,逐年各项间的相互作用是显著的。这主要是由不同基因型间的变异引起的。然而,一些品种始终保持低或高的分蘖死亡率。4年中有3年的分蘖死亡率和产量存在显著负相关,最高分蘖数与生殖分蘖数、分蘖死亡率之间存在正相关,产量与最大分蘖数之间表现了一种不显著的正相关,生殖性分蘖数和作物产量之间存在正相关。这一研究结果说明了春小麦的无效分蘖对其产量有消极影响,且分蘖死亡率存在着品种间的基因差异  相似文献   

19.
20.
朱伯伦 《气象》1983,9(8):26-27
水稻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丰歉,对粮食总产影响较大。因此,做好水稻产量预报,对有计划地安排生产有一定参考价值。 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气象条件、土壤条件、农业技术措施等方面。对一个地区而言,土壤条件一般变化不大,可近似视为常数。农业技术措施虽然对产量影响较大,但是它对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