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居隆庵矿床是相山矿田西部火山热液型铀矿床。前人对其地质特征和成矿特征研究认为(范洪海等,2003),该矿床铀矿化为典型的酸交代型。近年来,深部坑道工程施工发现,矿床还存在碱交代型铀矿化,碱、酸两种交代矿化类型在空间上既有分离也有叠合。文章通过详细坑道地质观察和典型矿化样品化学分析,阐述了居隆庵矿床酸、碱两种交代类型铀矿化蚀变特征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1矿床地质特征居隆庵矿床位于赣杭火山岩型铀成矿带西南  相似文献   

2.
坑道地质观测和取样研究表明,居隆庵铀矿床不仅发育酸交代型铀矿化,也普遍存在碱交代型铀矿化,而且碱交代早于酸交代,酸、碱交代型铀矿化在空间上叠合形成富矿。碱交代型矿化蚀变矿物组合为钠长石-赤铁矿-绿泥石-碳酸盐;酸交代型矿化蚀变矿物组合为萤石-伊利石-绿泥石-磷灰石。碱交代型矿石铀主要以分散吸附状态存在;酸交代型矿石铀主要存在于沥青铀矿中,少量存在于钛铀矿、铀(钍)石中。碱交代型矿石具有富Na、低K含量和LREEHREE等特点,矿化指示元素组合为U、Sr、W、Y、LREE、Yb、Th;酸交代型矿石有富F、S、P,HREELREE等特点,矿化指示元素组合为U、P、Sb、W、Yb、Lu、Th、Y、HREE、Mo、Cd、Pb。  相似文献   

3.
罗毅  王明太  李建红  孙志富  朱杰辰 《矿床地质》1998,17(Z6):1055-1058
本文在分析区内内生铀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矿化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流体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本区内生铀矿床成矿模式。本文首次提出本区存在富铀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成矿地质流体是上地幔流体与下地壳富铀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混熔交代的产物,成矿的铀主要来源于成矿地质流体本身;成矿作用受统一的晚中生代伸展裂陷构造-深源热流体演化机制控制,形成中高温热流体充填成矿的高品位脉型矿化和中低温热流体交代成矿的较低品位碎裂蚀变岩-微脉浸染型矿化。  相似文献   

4.
华南相山铀矿田成矿条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沈锋  陈然志 《铀矿地质》1995,11(5):257-265
华南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分布广泛,火山活动起始于175Ma,结束于75Ma,早期为高钾钙碱系列、晚期以双峰式火山岩为特征。与火山岩有关的铀矿床不仅数量多、储量大,而且矿化类型也比较复杂,因而引起国内外地质学家的关注。位于华南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带西缘的相山矿田是我国火山岩型铀矿床的典型代表。矿田受区域构造和火山构造联合控制。组成火山盆地盖层的主体岩性为晚侏罗世的碎斑熔岩和流纹英安岩,基底为震旦纪变质岩。与碱交代有关的早期铀矿化分布在盆地的东部,与酸碱交替交代有关的铀、钍矿化分布在盆地西部。矿化垂幅达千米。矿田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近几年由于基础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加强,矿田地质勘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一批新矿床被发现,老矿床不断扩大。其中邹家山矿床已跨入超大型铀矿床的行列,表明相山矿田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国内外文献资料,提出前寒武纪富铀矿床的形成与碱交代作用在空间上、成因上蕾切相关的认识,并根据碱性热水溶液的性质将前寒武纪富铀矿床分为钠交代型和钾交代型。同时,简述了两种类型矿床的主要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及机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华南地区若干花岗岩型铀矿床为例,分析了花岗岩型铀矿床的形成是地壳中的铀经过长期地质作用的产物。而花岗岩的蚀变成矿作用和后期的改造成矿作用是形成工业铀矿体的两种主要方式。前者常见于碱交代型和萤石—玉髓型铀矿床中;后者主要见于粘土化型铀矿床中,其它类型铀矿床中也有较广泛的分布。  相似文献   

7.
早元古代连山关铀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著名的连山关铀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矿床成因,划分了两种不同成因的矿体:沉积变质型和碱交代热液脉型,其同位素年龄分别为2085.6Ma和1974.8Ma。矿床的工业铀矿物以沥青铀矿、晶质铀矿为主。矿床属多阶段复成因铀矿床,以中高温碱交代热液成因为主。矿床铀源主要来自连山关岩体,铀的活化转移与碱交代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对北祁连中段北坡铀矿床(点)的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和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根据成矿特点将成矿类型划为四类,其中碱交代热液型最重要。通过对控矿因素的研究,认识到矿化带被深断裂和大的褶皱所控制,铀矿化与岩浆晚期热液活动有关,矿床的成矿物质部分来源于地层。矿化的形成是地层、构造和岩浆活动联合作用的结果。指出了矿带内成矿预测远景区,并对部分远景区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俄罗斯原子能部的数据库资源,对非中央集权经济国家和中央集权经济国家的铀资源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矿产资源可定义为可靠资源(RAR)和估算的附加资源(EAR)两部分。根据地质背景的不同,将铀矿床划分为8种类型。在中央集权经济国家内,尽管存在着寻找与前寒武系相关的铀矿床的潜力,但几乎没有这样的铀矿床;而该类型铀矿床在非中央集权经济国家中所占比例却较大。中央集权经济国家中与古生界有关的铀矿床占世界铀资源量的11%;在这些国家内,铀矿床数量最多的是脉型铀矿床,而资源量最大的是砂岩型和碱交代岩型铀矿床。研究表明,对于寻找大型铀矿床来说,最具潜力的地区当数大型的地向斜盆地、裂谷盆地和古老地台上的构造-岩浆活化区。  相似文献   

10.
诸广铀成矿区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本文通过对诸广地区内生铀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系统论述了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对本区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提出诸广地区存在富铀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幔流体与下地壳富铀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混熔交代;成矿作用受晚中生代伸展裂陷构造——深源热流体演化机制控制,形成中高温热流体充填成矿的高品位脉型矿化和中低温热流体交代成矿的较低品位碎裂蚀变岩-微脉浸染型矿化。  相似文献   

11.
陶意  林锦荣  胡志华  王勇剑 《地质论评》2019,65(Z1):177-178
正鹿井矿田是诸广岩体中部热液型铀矿重要产出区,矿田内发育酸碱两种类型热液蚀变,形成了以不同铀矿化类型为主的铀矿床。文章选择以碱交代矿化为主的高昔矿床与以酸交代矿化为主的牛尾岭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成矿特征对比分析,阐明酸碱两种类型交代作用特征,为揭示成矿流体特征、成矿作用过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水口山-临武南北带铀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前人经过多年的地质找矿工作,在带内先后发现了一批铀矿床(点)。笔者通过对该带铀矿床(点)的成矿地质背景、空间分布、矿化特征、成因类型等进行研究,总结了南北带内铀成矿特征及成矿规律。认为区域性隆起及边缘断陷带、深大断裂、背向斜和断层构造等是带内铀成矿的有利条件;带内成岩机制为"沉积变质-动力破碎-热液交代-再动力破碎-再热液交代";铀矿床成因类型主要有热液型、热液叠加型和淋积型3种;各类型铀矿床的成矿模式,总体分为硅质岩系列、花岗岩系列和碳酸盐岩系列。  相似文献   

13.
魏正宇  张玮 《江苏地质》2014,38(1):150-153
以芨岭地区铀矿床碱交代蚀变岩石为研究对象,对该区碱交代作用蚀变的特征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芨岭钠交代岩型铀矿床属断裂碱交代型铀矿床,矿床蚀变种类繁多,主要有钠长石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赤铁矿化、绢云母化和硅化等。蚀变组合及分布特征较明显,并与铀矿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赣杭构造带若干铀矿床的同位素年龄研究及铀源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对赣杭构造带几个有代表性的火山岩型铀矿床进行了U-Pb同位素体系研究,证明铀源主要来自富铀的火山岩系。铀成矿作用研究表明不同的矿化类型发生的年代不同,可划分3期:碱交代型铀矿化年龄为110—120Ma;绿泥石-硫化物型铀矿化年龄为90-100Ma;硅质脉型铀矿化年龄为75Ma。在同一铀矿床中铀的成矿作用有多期多阶段叠加的特点,这是寻找富铀矿床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围岩与热液所发生的的置换作用称为交代作用,顾名思义碱交代作用就是钾、钠碱金属性化学物质参与交代作用。碱金属(钾、钠)带进热液蚀变岩称为碱交代岩。所以碱交代作用主要是以热液作用为主体,对金属元素成矿物质的迁移和富集成矿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诠释了热液作用是成矿物质富集的驱动力。碱交代岩是竹山下铀矿床主要的蚀变类型之一。通过对竹山下碱交代型铀矿床的钻孔20-1碱交代岩进行野外踏勘采集样品、室内岩相学分析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研究,确定了竹山下地区碱交代作用对铀矿床的实质为钾交代作用,碱交代作用使得富铀岩石中的惰性铀成为活性铀,从而被活化迁移,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6.
热液铀矿床与硫同位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根庆 《地球化学》1982,(3):322-327
花岗岩内热液交代充填型铀矿床,根据现有的认识大致可以分成两个系列。一是酸性蚀变交代充填系列,形成铀-微晶石英型、铀-萤石型、铀-粘土型铀矿床。另一是碱性蚀变交代系列,形成碱交代(岩)铀矿床。前者从成矿前岩石蚀变到成矿后脉体充填,均不同程度地发育有黄铁矿。此外,尚有少量方铅矿、白铁矿、闪锌矿、辉铝矿、黄铜矿等。这是  相似文献   

17.
本文概述了俄罗斯乌拉尔区古河谷型砂岩铀矿床形成的地质背景,岩相古地理条件和矿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李克让 《铀矿地质》1995,11(1):25-31
本文从研究国外超大型铀矿床特征和分类入手,总结其铀成矿地质条件,结合我国北西部地质特征、矿化分布特点,认为我国北西部今后寻找超大型铀矿床主要是中新生代可地浸的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其次是伟晶花岗岩型、火山岩型及奥林匹克坝型(即隐爆角砾岩型)的铀矿床。  相似文献   

19.
粤北石土岭铀矿床碱交代作用成因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粤北石土岭铀矿床碱交代作用十分发育,矿区范围内围岩蚀变强烈,主要发育有白云母化、钾长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等蚀变类型。它们多呈面状展布,与铀成矿关系十分密切。本文根据含矿主岩、碱交代岩、辉绿岩与沥青铀矿在形成时间上的对比,以及碱交代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石土岭铀矿床的碱交代作用主要是地幔流体沿深层次伸展构造上升过程中产生的交代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地质特征,系统总结了前人对其成矿热液来源、物质来源,铀的迁移沉淀机制、碱交代及花岗岩与成矿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铀源体中的晶质铀矿及富铀矿物在深部相对还原的环境中被氧化而进入成矿热液中起主要作用的可能是大量幔源F和放射性衰变诱发产生的氧及碱交代溶蚀作用,热液中的大部分U6 主要被S2-和Fe2 等还原剂在浅部相对氧化的环境中还原成矿;给出了一种较简易的物质来源定量方法和铀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