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碲锰铝矿在中国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碲锰铁矿(Kuranakhite)最早是1975年发现于俄罗斯南雅库特金矿床氧化带之中,之后国内外均未见报导。本文所述碲锰铅矿发现于陕西省洛南县驾鹿金矿床中,常呈不规则粒状集合体,粒径一般为0.05~0.25nm,浅褐色至棕褐色,半透明,条痕棕色,玻璃光泽,维氏硬度HV=231~438kg/mm2,摩氏硬度HM=4~5。实测密度6.72(2)g/m3。反射色呈蓝灰至浅蓝色,非均性中等,双反射弱,偏光色蓝至灰棕色,无内反射。折射率N=2.01,NB=1.98,Nr=1.96。6个电子深外平均成分PbO为45.40%,MnO2为1641%,TeO3为38.10%,总和99.91%;计算的化学式为Pb0.99M0.92Te1.06O6,简写为PbMnTeO6。X射线粉晶分析主要强线d(I),(hkl)为:0.341(100),(111);0.2556(60),(130);0.2043(50),(041);0.1666(20),(310);0.1598(40),(241);0.1472(15),(330)。根据粉晶指标化求得该矿物为斜方晶系,可能的空间群为C,a=0.511(1)um,b=0.891(2)nm,c=0.532(1)nm,a:b=0.57,c:b=0.60;V=0.242(3)nm3,Z=2,Dx=6.66(l)g/cm3。 相似文献
3.
硅钾铀矿属罕见的次生铀矿物,1986年我国首次发现于甘肃龙首山铀矿床氧化。带。对该矿物进行了多种测试工作。矿物为层状结构的铀酰硅酸盐矿物。晶胞参数a=6.62,b=7.03,c=7.06,β=105.2°。化学式:(K_(0·58) Na_(0·33)0.91(H_3O)[UO_2SiO_4]·0.8H_2O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对自然硅进行了矿相学,矿物学研究,该矿物产于福建某地矽卡岩型硫,多金属矿床中,自然硅呈亮灰银白色、强金属光泽。性脆。镜下呈浑圆粒状、乳滴状,均质。实测比重d=2.368。硬度HM=6.76。反射率R:470nm3708;546nm31.27;650nm29.96。经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电子探针分析,Si99.87%~99.94%。含少许Al,Ca,Fe机械混入物,X射线粉晶分析,主要X射线粉晶谱 相似文献
6.
三十一年一月,作者于调查闽南土壤时,曾在漳浦东北之前亭及赤湖区发现砖红壤,并采回结核体及土壤标本多种,在田间时已确定其为砖红壤(Laterite),该项标本携回永安后,即进行砖红壤发育过程及其成分之研究、由共同前往调查之俞震豫君协助分析工作,据分析结果,知赤湖壤粘土表面之结核含氧化铝达51.13%,含氧化矽仅4.67%,灼失量为27.29%,故断定其已局部发育成铝质砖红壤(Aluminous Laterite),而其成分颇似三水型铝 相似文献
7.
硅铋石是一种极为罕见的铋的硅酸盐矿物,本次报道的天然硅铋石产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乌旗朝不楞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中,附生在蔷薇辉石晶洞或裂隙中的透闪石纤维上。常见四面体{111}及三角三四面体晶形,一般粒径为0.07~0.15mm,颜色多为浅黄色,透明,玻璃光泽,性脆,条痕为无色,维氏硬度VHN(100g)=487~583kg/mm2,平均535kg/mm2,摩氏硬度5,计算密度7.11g/cm3,计算折射率N=2.15。矿物化学分子式为Bi4Si3O12。X射线衍射强线[d(Å)(I)]为4.26(85)、3.29(100)、2.77(79)、2.11(45)和1.67(33),结构精修晶胞参数a=10.116(2)Å,V=1035.2(7)Å3,空间群为I43d,Z=4。本文还对硅铋石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金伯利岩中首次发现二硅铁矿和自然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二硅铁矿最早发现于苏联亚速海岸的泥盆纪砂岩中,当时推测为陨石成因。1975年魏全生等在苏北研究某超基性岩体及铬铁矿时发现了二硅铁矿。1983年张如柏等在安徽贵池县某山区河流中发现了二硅铁矿和自然硅(二者呈连体)。但不论是二硅铁矿还是自然硅在金伯利岩中还是首见报道。 相似文献
9.
硅铁灰石是一种罕见的单链硅酸盐矿物,产于矿体围岩的晚期热液脉中,其晶体呈厚板状或矛头状,颗粒大小0.1mm—0.5mm,日光下呈黑色,强光源下呈浓茶绿色─棕色,玻璃光泽,条痕淡灰绿色,透明─半透明,维克显微硬度Hv100g=359kg·mm-2,实测密度3.35g·cm-3,计算密度为3.32g·cm-3。偏光显微镜下显正高突起,具强多色性,Ng浅黄棕色、Np暗绿色,二轴晶正光性,ZV(+)=76(1)°,折射率Ng=1.759,Nm=1.737,Np=1.728.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硅铁灰石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由X射线粉晶衍射数据计算出晶胞参数a=0.7475(1)nm,b=1.1844(1)nm,c=0.6679(1)nm,α=91°34(3)′,β=93°45(1)′,γ=103°19(1)′。硅铁灰石的晶体化学式为(Ca2.071Na0.007K0.001)2.079(FeMnM0.171)0.991(FeAlTi0.002)1.021[(Si4.989 Al0.011)5.000O14.101(OH)0.899]。硅铁灰石是酸式硅酸盐,不存在与阳离子结合的OH-离子,因而在红外光谱中缺失34 相似文献
10.
天然矿物Wadsleyite在我国首次发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在毫县陨石中发现的X矿物,本文用电子探针获得了其化学成分:SiO4,用X射线微区衍射得到了其结构参数。该矿物属斜方晶系,晶胞参数a=0.8264,b=1.1448,c=0.5704nm。这些结果证明了它是Wadsleyite,是橄榄石的高压相-β-(Mg,Fe)2SiO4由冲击变质作用形成的。该矿物呈包裹体产出,在我国属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1.
本硫铜钾矿发现于金川铜镍矿床中。据能谱分析及电子探针分析,它主要由钾、镍、铁和硫组成。矿物的X射线分析表明是等轴晶系,晶胞参数α=10.296,格子类型为立方简单格子P。 相似文献
12.
狄更逊虫类化石是新元古埃迪卡拉动物群中的重要分子。本文首次报道了产于安徽寿县八公山淮南群刘老碑组(840Ma)中的该类化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后生动物实体化石产出的最低层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3.
褐铊矿在我国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褐铊矿是一种罕见的稀有分散元素铊的矿物,产于西藏洛隆县斯拉沟的天然河流重砂中。与其共生的矿物还有方铅矿、白铅矿,黄铁矿、白钨矿、锆石、锐钛矿、赤铁矿、钛铁矿、重晶石、榍石等。三个颗粒的17个不同部位的电子探针定量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为:Tl_2O_398.53%,SiO_2 1.09%,Al_2O_3 0.19%,Fe_2O_3 0.16%,总量99.97%。属等轴晶系,空间群,T~5-I2_13,晶胞参数a=10.55,Z=16。 相似文献
14.
狄更逊虫类化石在我国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牛绍武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1997,20(3):50-55
狄更逊虫类化石是新元古埃迪卡拉动物群中的重要分子。本文首次报道了产于安微寿县八公山淮南群刘老碑组(840Ma)中的该类化石,是迄今为至世界上后生物实体石化产出的最低层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5.
我们发现的等轴自然硅产于安徽贵池的天然河流重砂中,共生矿物有锡石、锆石、磁铁矿、金红石、(?)石、四方硅铁矿、角闪石和辉石等,自然硅与四方硅铁矿呈连生体。自然硅为灰黑色,金属光泽,不透明,颗粒大小0.074—0.015mm,显微硬度1018.9kg/mm~2,密度2.32g/cm~3六个不同颗粒自然硅电子探针分析结果:Si 99.11,Fe 0.138,Al 0.034,Sn 0.16。最强的衍射线为3.12(10,111),1.91(8,220),1.635(8,311),1.105(7,422)。晶胞参数α=5.430A,V=160.103A~3,Z=8. 相似文献
16.
我国首次发现方锑金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方锑金矿在我国湖南平江杨山庄金矿床中首次发现。共生矿物有:自然金、辉锑矿、自然锑、毒砂、黄铁矿、车轮矿等。颗粒极细小,直径为0.02—0.05mm,灰黑色,暗淡光泽,不透明,无解理,显微硬度211—246kg/mm~2(20g)。反射色为白色,均质,反射率:63.29(405nm),63.04(480nm),63.00(546nm),62.57(589nm),61.86(656nm)。三个不同颗粒方锑金矿电子探针分析结果:Au 43.04,43.01,42.96;Sb 56.96,56.99,57.04。化学式;Au_(0.93)Sb_2。X射线粉晶分析主要谱线:3.34(60),2.99(70),2.722(60),2.362(70),2.010(100)。 相似文献
17.
18.
尤碳钙铀矿是一种含钙的铀酰碳酸盐矿物,在我国湖南省首次发现。它产于湖南某花岗岩型热液铀矿床氧化带中,与红铀矿、橙黄铀矿、水丝铀矿、β-硅钙铀矿、纤碳铀矿等共生。矿物为黄色。比重D_(?)=4.0,D_(cal)=4.16。在长波紫外线照射下发污黄绿色弱荧光。二轴晶,负光性。折光率α=1.635,β=1.626,γ=1.505,2V=40°±。斜方晶系。X射线粉晶分析主要强线为8.10(9),7.20(10),3.51(8),3.15(9)。微量化学全分析结果CaO 4.08%,UO_3 74.44%,CO_2 4.29%,H_2O 13.27%。化学式为Ca (UO_2)_3[CO_3](OH)_6·5H_2O。 相似文献
19.
我国首次发现的钕独居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钕独居石是在吉林省通化县傅家沟花岗岩破碎带中的稀土矿脉里发现的。该矿物呈浅黄色细小板状,与重晶石紧密共生。其化学式为(Nd_(0.66)Ce_(0.10)Pr_(0.07)La_(0.02)Ca_(0.15))_(1.00)P_(1.(?)3)O_4。矿物的晶体结构与独居石相同,X射线粉晶衍射数据亦相近似,该矿物是次生成因的。 相似文献
20.
杂铅矿(Izoklakeite)[1]是一个Ag-Cu—Pb—Sb—Bi硫盐矿物。1984年发现于我国广西芒场锡—多金属矿床块状锡石—石英—硫化物矿石中。与毒砂、黄铜矿、黝铝矿、方铅矿(少)、浓红银矿和自然铋,有时也与自然锑等密切共生。文中给出了杂铅矿的若干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