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土高原侵蚀产沙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王万忠  焦菊英 《地理学报》2002,57(2):210-217
采用“水文-地貌法”即水文站实测值与侵蚀形态类型相结合的方法,将黄土高原划分为292个侵蚀产沙单元,分别对治理前后侵蚀产沙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自70年代以来,由于降雨因素和水土保持作用的影响,侵蚀产沙强度的结构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侵蚀模数>10000t/km^2.a的极强烈以上的侵蚀面积急剧减少(减幅71.8%),减沙幅度最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以无定河为中心的极强烈侵蚀区和汾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减幅50%以上);黄土高原侵蚀产沙,按流域区段主要来自河龙区间(54.8%),按类型区主要来自黄土峁状丘陵沟壑区(27.4%)和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23.1%),按侵蚀带主要来自暖温带半干旱草原风蚀、水力侵蚀带(34.8%)和暖温带半干旱森林草原水力侵蚀带(32.6%);以侵蚀模数>10000t/km^2.a作为标准,可将黄土高原划分为7个极强烈以上的侵蚀产沙中心,其面积虽仅占全区总面积的15.5%,但其产沙量却占到全区总产沙量的42.1%。  相似文献   

2.
3.
无定河流域产沙量变化的淤地坝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随继  冉立山 《地理研究》2008,27(4):811-818
无定河流域1971~1989年的年均流量、悬移质含沙量及输沙率比1954~1970年的明显变小,而月均水沙过程曲线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上述水沙过程的变化受到1970年以来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而淤地坝建设是主因。为探讨淤地坝的减沙效应,提出淤地坝有效减沙面积这一概念,并拟合了动态变化的淤地坝有效减沙面积与年份之间的关系,发现该关系曲线与无定河流域各年代产沙量的变化情况相符。自1990年以来无定河流域淤地坝有效减沙面积呈明显递减趋势,导致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该流域的产沙量出现增大现象。为了抑制该流域的产沙量,势必需要加大淤地坝建设的力度。如果想使该流域的产沙量逐渐减少,则至少要使流域内年淤地坝有效减沙面积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4.
风力侵蚀对无定河流域产沙作用定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师长兴 《地理研究》2006,25(2):285-293
本文利用无定河的水文泥沙观测日值资料和该流域内及周围气象站气象观测月值资料,通过流域的水沙关系与各年风蚀气候因子,估计了风力作用对无定河流域产沙的贡献量。结果揭示出:在风沙区,由于水力的搬运作用仍然决定了流域输沙量的大小,所以风力作用产生的输沙模数很小,在总输沙量中只占约1/4;风力作用增加输沙量比例最大的地区是穿过风沙区和丘陵沟壑区交界区,既有活跃的风沙活动又有强烈的黄土水蚀,风力和水力形成强耦合侵蚀搬运作用的干流上游,占输沙量的1/3以上;位于靠近风沙区并有片沙分布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流域,风蚀产沙占流域输沙量的比例约为1/10;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相对强烈的水力侵蚀,风力作用对产沙影响较小。整个无定河流域风力作用产生的输沙量包括入河风沙、降尘以及风力与水力的耦合侵蚀搬运作用可能增加的泥沙,接近流域总输沙量的1/6。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对无定河阶地高差沿程分布的二次相关分析和对黄土沟壑的隔时遥感测量,表明干流自Q_2~2以来平均下切速率为0.37Cm/yr;Q_4~3以来的下切速率为53Cm/yr。黄土沟壑的平均溯源侵蚀速率为1.5m/yr;流域面上的下蚀速率为0.17-2Cm/yr。  相似文献   

6.
全球气候变暖对黄土高原侵蚀产沙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未来全球气候变暖引起黄土高原侵蚀产沙的变化趋势。在分析气候期与侵蚀期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堆积期与侵蚀期都发生在干旱期,未来全球气候变暖进入湿润期,黄土高原侵蚀产沙趋于减少。  相似文献   

7.
坡长对坡耕地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模拟降雨试验结果揭示出随着坡长增加,径流与侵蚀产沙量越大。当坡长小于15m时,累积侵蚀模数与降雨历时关系明显呈线性,其斜率随坡长增加而渐陡,当坡长大于15m时,累积侵蚀模数与降雨历时明显是非线性关系;坡长是导致细沟侵蚀的重要因素。细沟发育时,其侵蚀产沙量大约是坡面或细沟间的2-5倍;当细沟趋于稳定时,与无细沟发育的坡面水流含沙量值类似。在40m坡长小区,其单位时间侵蚀模数与25m坡长小区无明显差异,水流含沙量并无明显增加,显示出当坡长大于临界坡长时的变化过程规律。利用等高植物篱或等高地梗减少坡长有效值,可以大大降低单位面积上的土壤流失量。  相似文献   

8.
黄土坡面不同侵蚀带侵蚀产沙关系及其机理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郑粉莉  康绍忠 《地理学报》1998,53(5):422-428
黄土梁峁坡面土壤侵蚀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不同侵蚀带具有各自的侵蚀产沙特点,且彼此相互影响,坡面侵蚀产沙分配受降雨强度和降雨能量的制约,随着雨强和降雨能量的增加,坡面侵蚀产沙量的最大部位由细沟侵蚀带向浅沟侵蚀带过渡,坡面侵蚀产沙强度变化的本抽为侵蚀方式的演变,坡面复合侵蚀带的径流模数明显小于对应的单一侵蚀带径流模数,而其侵蚀模数则明显大于对应的单一侵蚀带侵蚀模数,溅蚀片蚀带的来水来沙可吏细沟侵蚀带  相似文献   

9.
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侵蚀产沙过程模型   总被引:76,自引:5,他引:76  
蔡强国  陆兆熊 《地理学报》1996,51(2):108-117
在分析现存土壤侵蚀产沙模型基础上,依据大量小流域野外试验小区观测与模拟降雨试验资料,建立了一个适用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预测侵蚀产沙量的侵蚀产沙过程模型。由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的复杂地形和侵蚀产沙的垂直分带规律,土壤侵蚀产沙的空间变化要比现有模型复杂得多,因此,本模型由三个子模型组成:坡面子模型、沟坡子模型、沟道子模型,它可以计算小流域每场暴雨的径流量与侵蚀产沙量。本文较为详细地描述了模型中计算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 技术的发展, 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成为当今土壤侵 蚀领域研究重点与发展方向。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几个主要的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基础上, 探讨了 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的技术路线与技术实现, 最后指出目前我国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研究存在 的主要问题: ( 1) 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深入研究为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提供了不少借鉴, 但如何在 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基础上开发侵蚀模块还存在一些问题; ( 2) 目前国内分布式土壤侵蚀模型大都 基于黄土高原而得出, 模型有一定的局限性; ( 3) 当前的大多侵蚀产沙的关系式( 尤其是坡面侵蚀 关系式) 是经验型的, 汇沙的过程考虑得过于简单, 没有深入探讨水文与土壤侵蚀之间的关系; ( 4) 目前大多数分布式土壤侵蚀模型没有考虑次暴雨产流的时间变化与空间变化。  相似文献   

11.
黄河流域土壤侵蚀产沙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壤侵蚀产沙模型是国土资源动态变化模拟、土地资源环境质量评价、制定水土保持规划措施的重要技术手段,对指导生产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黄河流域尤其是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始终是土壤侵蚀和黄河泥沙研究的热门问题,近年来,结合“数字黄河”、“模型黄土高原”建设,广大地理学、水土保持、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科技工作者,围绕黄河流域的土壤侵蚀产沙问题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配合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以及水土资源合理配置和管理,从经验模型到理论模型,不仅提出和开发了许多具有十分重要实用价值的土壤侵蚀产沙模型,而且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先进模型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本文从土壤侵蚀产沙模型的自主开发和现有模型的应用两个方面、经验统计模型与物理模型两个领域简要回顾了9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学者在黄河流域土壤侵蚀产沙模型方面主要的研究成果,并针对在该地区进行土壤侵蚀模型方面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作者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运用经验公式法、双累积曲线法和不同系列对比法计算出岔巴沟、大理河与无定河流域在20世纪70年代水土保持综合措施的平均减水效益分别为14.47%、20.22%和20.78%,平均减沙效益为64.97%、43.62%和47.26%.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用3种方法对岔巴沟、大理河与无定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措施减水减沙效益的...  相似文献   

13.
无定河流域的人工沉积汇及其 对泥沙输移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炯心 《地理研究》2010,29(3):397-407
依据1956~1996年的资料,计算出了无定河流域历年的人工沉积汇、侵蚀量、泥沙输移比,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并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统计关系,揭示了无定河流域人工沉积汇对泥沙输移比的影响。研究表明,无定河流域侵蚀量和产沙量有明显的减小趋势;人工沉积汇先是增大,达到峰值后再减小;泥沙输移比先减小而后增大。这说明,无定河泥沙输移比的时间变化趋势,主要受人工沉积汇的控制。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表明,坝地面积增大对流域泥沙输移比减小的贡献最大;地表径流系数减小对流域泥沙输移比减小的贡献居第二位;在3个降水因子中,最大30日降水的贡献最大,汛期降水次之,最大1日降水再次之。在坡面措施和沟道措施中,沟道措施对流域泥沙输移比减小的影响要大于坡面措施。  相似文献   

14.
云南金沙江流域水土保持型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水土流失是当今我国乃至世界性的头号土地生态环境问题,它已成为广大山区可持续土地利用的最大障碍和主导性制约因素。未来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向是可持续土地利用,水土流失山区可持续土地利用有着特殊的内涵。本文以水土流失极其严重的全国生态建设重点区域——云南金沙江流域为研究区域,对水土保持型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内涵、原则和重点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制定了该流域水土保持型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的战略指导思想、基本方针、主要目标、规划方案和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三峡库区土壤侵蚀及泥沙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库区严重的土壤侵蚀与泥沙输移是三峡库区泥沙重要的来源之一,威胁三峡工程安全。坡耕地是三峡库区泥沙主要源地,占入库泥沙的46%;大规模的库区后靠移民工程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与山区开发及三峡工程建设过程的工程扰动加剧了土壤侵蚀与产沙。三峡工程建设及运行后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将进一步增加入库泥沙量。为了有效控制三峡库区土壤侵蚀,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库区环境,从1989年开始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典型模式的水土保持工程在三峡库区广泛开展,有效控制了库区土壤侵蚀与泥沙输移。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是三峡库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成功模式,文章分析了其治理模式与水土保持及泥沙控制效益。应用水保法评价了三峡库区水土保持与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减沙效益,并把评价结果与遥感监测分析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两种评价结果均在可接受范围。结果表明经过16年的水土保持与小流域综合治理,截至2005年三峡库区年均减少土壤侵蚀43.75–45.94×106 t ,减少入库泥沙12.25–12.86×106 t 。  相似文献   

16.
梯田建设和淤地坝淤积对土壤侵蚀影响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研究梯田建设和淤地坝淤积对流域土壤侵蚀的影响,本文首先建立了包含梯田、坡耕地、陡坡草地以及坝地在内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流域简化模型,并定义了流域的先锋期、过渡期以及顶级期三个状态,使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 分析了不同时期的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结果显示:先锋期与顶级期是流域水土保持治理的极限状态,先锋期峁边线上部土壤侵蚀模数为299.56 t×hm-2×a-1,下部土壤侵蚀模数为136.64 t×hm-2×a-1,平均侵蚀模数为229.74 t×hm-2×a-1;顶级期峁边线上部土壤侵蚀模数为39.10 t×hm-2×a-1,下部土壤侵蚀模数为1.10 t×hm-2×a-1,平均侵蚀模数为22.81 t×hm-2×a-1;在过渡期,随着梯田面积比例的增加,峁边线上部土壤侵蚀模数呈指数减少,而随着淤积高度的增加,峁边线下部土壤侵蚀模数呈线性减少,文章最后对这一结论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上游重点产沙区产沙量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许炯心  孙季 《地理科学》2007,27(2):211-218
对金沙江屏山站、嘉陵江北碚站、宜昌站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输沙量和含沙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年径流量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大规模矿山、钢铁工业、交通建设增加水土流失,屏山站1976~1996年年产沙量要高于1954~1976年。与此相反,由于修筑水库、塘坝拦沙,修建梯田、恢复植被减少侵蚀,北碚站1983~1996年年产沙量要大大低于1954~1982年;宜昌站1985~1996年年产沙量也低于1954~1984年。北碚、宜昌两站都存在一个使水利、水土保持减沙量为0的年径流量临界值,北碚站和宜昌站这一临界值分别为1142×108m3和4800×108m3。  相似文献   

18.
无定河流域地下水更新时间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更新时间是衡量水循环速度的重要指标,是水资源开发利用重要的水文参数.文中考虑1972年以后黄河出现的断流问题.探讨其支流地下水更新时间的估算方法.基于无定河流域10个水文站的日径流观测资料,分汛期、非汛期与全年3个不同时期研究流域的基流消退过程以及地下水的更新时间.研究结果表明:1)无定河流域汛期退水常数变化在0.72~0.89之间,非汛期退水常数变化在0.88~0.96之间,汛期基流消退速度快于非汛期;2)对于无定河流域三个不同的土地类型区而言,无论汛期、非汛期还是全系列,黄土区的基流消退最快,河源区次之,风沙区最为缓慢;3)从地下水更新时间看,11个水文站控制的水文区地下水半更新时间变化在1.8~45.5天之间,地下水全更新时间在34~105天之间,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分异性.按年平均状态,无定河上游、中游和下游地下水的全更新时间分别为101天、88天和84天,表现出从上游到下游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