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进的基于小波变换的语音活动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小波变换的语音活动检测算法。这种新算法能够在不同的时间和尺度上计算用于语音活动检测的参数,根据这些参数得到稳健的语音活动决策。实验表明,新算法与ITUG.729附录B相比,能够更准确地检测到语音活动,语音活动剪切率大为减少;同时新算法对于不同类型的噪声,即使全局信噪比在10dB以下也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TM1300的G.723.1语音编解码器的实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G.723.1编解码算法原理和TM1300定点DSP芯片,针对该芯片的硬件结构特点,设计了一套运行于TM1300之上的实时语音信号采集-编解码-播放的可行方案。讨论了G.723.1语音编解码器在定点TM1300上实时实现的关键技术及在具体实现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单片的TriMedia1300能实现至少5路实时G.723.1语音编解码。  相似文献   

3.
盲文地图的开发与触摸语音讲解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盲文地图及触摸语音讲解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制作过程,主要包括地图的人性化、盲文地图的印刷技术方案、地图装裱、地图语言录制,以及系统原理等。这种高科技地图产品的问世,体现了测绘领域在当今信息社会中所具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自然语言及其语音技术的应用是提高移动GIS智能化程度,完善其人性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从移动GIS的系统构成与应用需要出发,初步阐述了在移动GIS环境中语音和自然语言的应用意义及其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语音与自然语言的多种应用模式,包括集中方式与分布方式,自然语言对话、人机交互应答及其混合方式,特定人与非特定人方式等,并概括分析了在移动GIS方案中采用各种语音应用模式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LONG Yi      ZHANG Ling      HU Lei-di      LV Guo-nian   《测绘学院学报》2008,(1)
自然语言及其语音技术的应用是提高移动GIS智能化程度,完善其人性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从移动GIS的系统构成与应用需要出发,初步阐述了在移动GIS环境中语音和自然语言的应用意义及其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语音与自然语言的多种应用模式,包括集中方式与分布方式,自然语言对话、人机交互应答及其混合方式,特定人与非特定人方式等,并概括分析了在移动GIS方案中采用各种语音应用模式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利用频谱解混叠方法实现超分辨率影像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钦桂勤  耿则勋  徐青 《测绘学报》2003,32(2):143-147
基于信号处理的超分辨率影像重建技术,可以消除由影像系统引起的影像模糊和退化,同时恢复出光学权限外的频谱信息。首先简要介绍了超分辨率影像重建技术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并对影像配准与运动模型估计在超分辨率影像重建中的作用给予简要介绍;接着根据连续傅里叶变换(CFT)和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频谱混叠关系及CFT位移性质,推导出频谱解混叠的超分辨率影像重建模型;最后采用文献中的运动模型估计方法和本文的重建算法,对几组数据进行实验,获得了空间分辨率提高近1倍的影像。  相似文献   

7.
主叫用户识别及其语音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主叫用户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 ,分析了其目前的几种实现方法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语音实现方案 ,给出了此方案的具体硬、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基于语音压缩技术,可利用北斗系统进行语音通信的新型北斗用户机设计方案。这是一种北斗用户机的全新应用,在原有北斗用户机报文通信功能基础上实现语音通信。该设计丰富了北斗系统的应用领域,使北斗用户机有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异同重像混用氮复制胶片的技术原理,给出了配方中关键成分如感光剂,反转剂及呈色剂的选用原则和它们的最佳结构。通过与理论与实验研究,最终开发出了一种兼有异像和同像两复制性能的重氮胶片新品种,这种产品在地图复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测绘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基于纸质的外业调绘方式渐渐地被数字化调绘方式所代替。针对外业人员在野外环境下使用调绘平台存在人机交互效率下降、认知负担加重的问题,该文提出将语音识别技术引入到外业调绘平台中,通过人类语音来驱动各种外业调绘命令。在研究了语音识别、语义理解等语音技术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语音驱动实现的关键技术。实践结果表明,利用语音方式辅助外业调绘,能有效地代替触控笔、虚拟键盘等人机交互方式,提高外业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吴桂平  肖鹏峰  冯学智  王珂  黄秋燕 《测绘学报》2011,40(5):587-591,609
从图像信号的能量角度出发,探讨一种基于频谱段能量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边缘检测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滑动窗口傅里叶变换和频谱能量分段叠置的手段,将含有噪声的图像信号分解到不同的频谱段中,然后根据直流中心频谱段图像良好的噪声抑制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高阶频谱段能量对图像边缘特征的贡献作用,将3×3的滑动子窗口中频谱半径为1~1.5范围内的频谱能量系数进行求和叠置,并量化至0~255的灰度范围,得到最终的边缘检测图像。试验结果表明,基于频谱能量所检测出的图像边缘特征响应较为显著,视觉效果尚可,并且具有特定方向上的边缘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12.
《全球定位系统》2003,28(3):54-54
中国最大的专业卫星定位公司首次将汽车语音导航仪引入北京市场,人们以往从电视里看到的情景将成为现实。 此前,北京的一些出租车也安装了GPS卫星定位系统。而汽车语音导航仪还是首次出现。据这种名为“任我行”的导航仪的生产商——思壮公司总经理郭信平介绍,他们在该仪器中预存了全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地图注记可视化的重要性,探讨了如何将地图数据库的注记信息在屏幕上实现可视化的技术方法,以及在注记可视化的实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包括注记的坐标转换、注记的大小、注记的字型等;论文还提出了地图注记语音阅读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地形图符号的语言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里  陈宜金 《测绘科学》2007,32(5):34-35,38
语言学模型在空间信息中的运用是近年来相关理论界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分析了大比例尺地形图符号的几何构成及符号间的几何和语义关系的基础上,把地形图符号系统作为一种二维图形语言,将语言学的方法和理论应用到地图语言中。分析了地形图符号的特点,研究地形图符号的内部结构以及构造规则,讨论了地形图符号的语音和语义结构。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个集合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变换向量法(CVA)的新方法,用来探测城市环境下建筑物屋顶的几何特征和颜色变化。在主成分分析法中,原始的RGB三通道被转换成3个成分,前2个成分被用来进行下一步的变换向量法。实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检测出微弱的屋顶颜色变化,同时能避免阴面屋顶的漏检误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声控产生态势图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和语音识别器构成声控指挥图形显示智能系统的设计思想、功能、数据流程和结构。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背景抑制的红外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分析了红外成像的时空相关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技术分解时域关联信息抑制背景杂波;接着采用空间关联模糊自适应共振神经网络建立时空背景模型检测目标。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能有效地抑制背景突显目标和检测出复杂场景下的红外目标,其F1指标值高达94.2%。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准确获取结构自振特性,通过分析多路径误差和结构振动的频率特征,采用小波包分解和频谱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不同尺度下进行特定成分的提取,再作频率特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小波包能够有效地分离多路径误差,实现结构振动特征的提取,GPS测定的结构自振频率与理论值吻合较好,并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明了我国首次南极航摄照片进行内业成图的方法及其精度。该方法对南极所拍摄的小象幅1:4万航片测制1:5千及1:1万地形图,在适当增加控制点的条件下,其平面精度可满足规范精度要求.而高程基本满足特殊困难地区的精度要求。所制作的1:5千地形图和相应的正射象片套合精度良好。当外业控制点不够时,建议采用自检校光束法区域网平差求得加密点,在测图一次定向中可采用分区定向。  相似文献   

20.
地面无线电干扰对星载微波辐射计资料的影响日益凸显,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微波反演地表参数的精度。以常年积雪覆盖的南极大陆为研究区域,利用2011年7月1—7日先进微波扫描辐射计(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earth observing system,AMSR-E)观测资料,采用频谱差法、标准化的主成分分析法(normaliz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NPCA)和双主成分分析法(doubl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DPCA)对研究区域的无线电频率干扰(radio-frequency interference,RFI)进行识别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对于有积雪覆盖的陆地表面,频谱差法不能准确地检测出RFI信号,NPCA在有冰雪覆盖的海岸线附近会出现误判,而DPCA更适用于所有海冰或积雪覆盖地区的RFI识别,且AMSR-E低频通道较强的RFI信号大多分布在观测站附近。总体而言,水平极化比垂直极化时的RFI信号强,而在部分地区,10. 65 GHz通道的RFI信号在垂直极化方式时较水平极化方式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