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固体废物、放射性废物处置及环境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谈成龙 《铀矿地质》2000,16(4):247-250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 ,人类从事的工农业生产、军事、科技等活动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和放射性废物 ,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生存空间。评估、治理地质生态环境中的固体废物和放射性废物已成为当前地质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3.
包气带水流中黄土裂隙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5.
讨论了在中、低放废物浅层处置时,黄土不同地层地质环境特性对其影响,并确定了最适宜的地层  相似文献   

6.
包气带水流中黄土裂隙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外渗水实验和机制研究的结果表明:在暂时性饱和水入渗条件下,浅部黄土中可以形成裂隙中的水分向孔隙的“单向流”过程;在非饱和流状态下,黄土中的裂隙和大孔隙不起导水作用,而产生水流屏障效应。  相似文献   

7.
8.
Erik.  LG 张丽君 《世界地质》1991,10(1):175-176
美国有西方国家中最大的核能规划。已有多个可运行的核反应堆,还有30个已允许兴建。目前每年核能生产要消耗2000t的燃料。美国能源部(USDOE)估计,到2000年将产生相当于60,000~110,000t铀(MTJ)的高强放射性废料(HLW)。目前,美国安全处置HLW的思想是:把HLW放进一个开过矿的地质处置系统(处置库),直到这些HLW对人类无害或在一定时间里可以挽回它们带来的损失为止。到这个世纪末,美国计划开始运行第一个处置库来安全处置达70,000MTU的商业和国防高强放射性废料。在美国,地质处置库的建设受控于法律以及有关的章程、标准和规范等一套联邦体  相似文献   

9.
基于包气带剖面研究黄土地下水补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雨山  潘建永 《地质论评》2019,65(Z1):15-16
正地下水补给是含水层从外界获得水量的过程,是地下水系统形成演化的基础和水文地质学科研究的核心问题(庞忠和等,2018)。在黄土高原地区,地下水是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查明黄土高原地下水补给来源和补给量对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意义重大。前人对此开展了较多研究并取得丰富成果,但由于黄土高原包气带厚度较大,地下水补给受多因素影响,其时空变化较为复杂(赵文智等,2017)。本次选择小型黄土残塬,通过两组包气带剖  相似文献   

10.
核废物处置试验场环境地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外核废物处理试验场有关环境地质研究现状与进展。据核废物的放射性不同,目前或未来处置的方式不一样:中-低放射性废物(ILW-LLW)一般采用浅层处置,多置于粘土层或沉积岩层中;高放射性废物(HLW)一般通过竖井或平巷处置于深部的花岗岩或岩盐中。根据母岩的类别不同,本文分花岗岩、岩盐、粘土及其它四部分,对不同的试验场的研究计划、内容、方法、进展等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1.
Residence time of deep groundwate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s in safety and performance assessment for high-level radioactive waste geological disposal. In this study, we collected the deep groundwater samples of Jijicao in Gansu Beishan pre-selected region. The deep groundwater residence time at two depths estimated by Helium-4 accumulation method were 3.8 ka and 5.0 ka respectively upon measurement and calculation,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deep groundwater is not derived from the deep crust circulation process. Hence, deep groundwater is featured with long residence time as well as slow circulation and update rate, and such features are conductive to the safe disposal of high-level radioactive waste.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describes current knowledge about the nature of and potential for thermo–hydro–mechanical–chemical modelling of the excavation damaged zone (EDZ) around the excavations for an underground radioactive waste repository. 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paper, the disturbances associated with excavation are explained, together with reviews of Workshops that have been held on the subject.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paper, the results of a DECOVALEX [DEmonstration of COupled models and their VALidation against EXperiment: research funded by an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radioactive waste regulators and implementers (http://www.decovalex.com)] research programme on modelling the EDZ are presented. Four research teams used four different models to simulate the complete stress–strain curve for Avro granite from the Swedish Äspö Hard Rock Laboratory. Subsequent research extended the work to computer simula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repository using a ‘wall-block model’ and a ‘near-field model’. This included assessing the evolution of stress, failure and permeability and time-dependent effects during repository evolution. As discussed, all the computer models are well suited to sensitivity studies for evalua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ir respective supporting parameters on the complete stress–strain curve for rock and for modelling the EDZ.  相似文献   

13.
本介绍了地球物理方法在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场址特性评价中的作用,即查明研究区内断裂的位置,宽度,倾向,倾角及其含水性和确定预选区内花岗岩底板的埋深,此项研究成果显示了该方法在我国干旱地区的深部地质环境及水资源分布研究中的有利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王青海    朱立  张永浩  刘莉  刘东旭 《地质通报》2009,28(2-3):348-353
高放废物选址是一项万年大计工程,需要多个预选场地的综合比较,决策废物处置库的具体选建场地。论述了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新疆的自然环境,水资源、花岗岩体和缓冲/回填材料的分布,以及区域地壳稳定性等因素,讨论了在新疆选建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的可能性,并提出了选址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青海  朱立  张永浩  刘莉  刘东旭 《地质通报》2009,28(203):348-353
高放废物选址是一项万年大计工程,需要多个预选场地的综合比较,决策废物处置库的具体选建场地。论述了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新疆的自然环境,水资源、花岗岩体和缓冲/回填材料的分布,以及区域地壳稳定性等因素,讨论了在新疆选建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的可能性,并提出了选址方法。  相似文献   

16.
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驹 《铀矿地质》2009,25(2):71-77
文章对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我国的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研究开发从1985年开始,迄今为止可初步分为3个阶段:①起步和跟踪研究阶段(1985~1998);②逐步发展阶段(1999~2005);③政府规划指导阶段(2006至今)。20多年来,我国在国家法律法规、战略规划、选址、工程屏障、核素迁移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我国已经提出在2020年前建成地下实验室、21世纪中叶建成高放废物处置库的目标。研究开发和处置库工程建设分成3个阶段:试验室研究开发和处置库选址阶段(2006~2020);地下现场试验阶段(2021-2040)和处置库建设阶段(2041~本世纪中叶)。经过全国筛选对比,已初步选定甘肃北山地区为重点预选区,系统的场址评价工作正在进行。已确定采用膨润土作为处置库的回填材料,并初步确定内蒙古高庙子膨润土为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的首选缓冲回填材料。工程设计、核素迁移研究和安全评价也取得了一定进展。1999年起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开展了3期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技术合作项目,对提高我国的技术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20多年的研究开发工作为我国在21世纪完成高放废物地质处置任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谈成龙 《铀矿地质》2003,19(1):58-61
地气与核废地质处置库是自然界独立存在的两个实体,当地气途径核废地质处置库时,会把存放于此的相关物质(以纳米微粒物质形式)携带至地表进入生物圈、大气圈,进而构成危及人类环境的隐患。  相似文献   

18.
19.
在对元数据的含义、作用、组成及对高放领域研究的数据内容和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对元数据编辑模块的设计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在VS2005平台下应用C#语言进行了模块的实际开发,最终实现了便于进行数据共享的XML格式存储功能。元数据编辑模块的应用将促进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信息化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华祝 《铀矿地质》2004,20(4):193-195
本文阐述了中国的高放废物处置政策,回顾了中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在选址和场址评价、缓冲回填材料等方面的进展,提出了中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的初步规划,指出我国计划在2015年确定地下实验室场址.还展望了国际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