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台儿庄生态敏感性GIS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敏感性评价是进行生态规划的重要依据,本文以遥感影像和生态环境调查数据为基础,选取具有代表性的8类生态因子并确定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分级标准和权重,使用GIS技术,运用加权叠加的方法,对枣庄市台儿庄区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通过模糊聚类和小面积图斑自动归类合并处理,将区域土地生态敏感性划分5类。研究结果表明:台儿庄区生态极度敏感区占全区面积的7.04%,高度敏感地区占全区面积的8.5%,中度敏感区占全区面积的21.63%,轻度敏感区占全区面积的51.02%,不敏感区占全区面积的11.82,生态敏感性总体较低。  相似文献   

2.
利用USLE模型对望奎县2017年土壤侵蚀做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该县土地侵蚀总面积为567.88 km2,占总土地面积的24.47%。2)以中度侵蚀为主,中度侵蚀面积为298.58 km2,占总侵蚀的52.58%;轻度侵蚀次之,面积为218.30 km2,占38.44%;强烈侵蚀面积为33.73 km2,占5.94%;剧烈侵蚀地区总面积为10.51 km2,占1.85%;极强烈侵蚀面积为6.76 km2,占1.19%。研究结果可以为望奎县及具有同类特点的区域在水土治理和防治上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卫星遥感影像解译和地面调查,获取了云南省兰坪县崩塌滑坡灾害的空间分布,利用Arc GIS软件空间分析方法对该县崩塌滑坡分布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运用多元逻辑回归方法对该县未来崩塌滑坡发生的空间位置进行了易发性评价。分析结果确认了极高易发性区域地理位置,其中,极高易发性区域面积为345.1 km~2,占研究区面积的7.90%;高易发性区域面积为429.3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82%。所得到的兰坪县崩塌滑坡易发性分布对进一步的防灾减灾工作具有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土地盐渍化是影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因素,掌握其区域分布规律对盐渍化的预防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ALOS影像和实地调查、土壤样品分析数据建立内蒙古杭锦后旗农用地盐渍化等级划分标准和遥感解译标志,分析了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的光谱特征,获得杭锦后旗土地盐渍化等级分类图。结果表明,杭锦后旗农用地盐渍化严重,中度以上盐渍化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15.76%,占农用地总面积的25.68%;重度以上盐渍化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3.28%,占农用地总面积的5.33%。研究区微度和轻度盐渍化农用地分布最广,中度盐渍化农用地分布比较分散,重度盐渍化农用地和盐土则主要沿灌渠和海子边缘分布,由西北向东南重度以上盐渍化土地比例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对邹城区域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分析和判别的基础上,确定了邹城环境敏感性单因子及分级依据。利用SRTM3数据,提取了邹城区域高程分级和坡度数据;利用TM遥感影像,通过监督分类和和人机交互解译方法提取植被要素和土地利用/覆被数据。结合收集到的矿产资源、自然保护及风景区及采煤塌陷风险分布专题信息建立敏感性分析数据库,使用ARCGIS平台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得到邹城区域环境敏感性分区图。发现邹城区域重度敏感区主要分布在坡度较大、易发生水土流失地区以及山地;中度敏感区主要包括地下水源地、贡献较大的水体、自然保护区和部分塌陷风险较大的区域;轻度敏感区多为天然及人工林地。对于不同敏感级别的地区应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性开发,并在土地利用中尽量避免对重度及中度敏感区的干预。最后指出了应用RS和GIS空间信息技术进行敏感性分区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老挝沙湾区土地适宜性进行评价,本文选择了地形、土壤、水利、区位和生态5类13项指标,建立了老挝沙湾区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AHP)与GIS技术相结合,对老挝沙湾区农业用地、林业用地和建设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宜农用地占土地面积的30.16%,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坡度较小的沙湾拿吉大平原以及湄公河沿岸;宜林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60.07%,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北部山区;宜建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4.62%,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湄公河沿岸,以及交通较发达地区;不适宜用地占总面积的2.32%,主要分布在甘蒙省西北部以及东部。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可以为老挝沙湾拿吉省土地利用规划和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与支持,同时为老挝今后的土地资源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因素分析决策的关中地区土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勇  任志远 《测绘科学》2013,38(4):37-39
针对传统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缺乏从自然、社会和经济综合的角度考虑土地利用问题的缺陷,本文以关中地区为研究区域,探讨了多因素分析决策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模型以及GIS技术支持下的分析评价方法,为区域土地优化利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关中地区有27.60%的土地最适宜耕作,主要分布在关中平原地区,建设用地最适宜区占区域面积的15.08%,关中地区总面积的29.62%最适宜林地,不适合草地分布的区域占总面积的0.26%。  相似文献   

8.
以石河子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1990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遥感影像,分析了该区近20 a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共计减少了54.52 km~2,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12.23%;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累计增加了64.12 km~2,是区域内变化最为明显的地物类别;水域面积相比变化不大,只增加了0.56 km~2;其他地类面积减少了10.17 km~2,主要转变为城乡建设用地。地物类别发生变化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水资源较充足的北部、东北部和东部靠近玛纳斯河中游的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与区域内人口数量的变化和GDP的增长呈现显著的相关特征,对区域内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9.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层次分析法对东川区生态环境进行敏感性分析,本文共选取5个评价指标,首先对其进行单因子评价;然后基于GIS空间分析功能,将东川区综合生态敏感性分为5个等级;最后构建东川区综合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布图。研究结果显示:①5个生态评价因子中,坡度因子对东川区生态环境敏感性影响最大,权重值为0.36。根据对生态敏感性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为:坡度、高程、土地利用、NDVI和水域缓冲区。②东川区生态环境敏感性总体偏高,极高敏感区与高敏感区共占区域总面积的44.17%;中敏感区占比最高,为26.1%;低敏感区和极低敏感区两者占比之和为29.73%。③东川区生态环境极高敏感区和高敏感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极低敏感区和低敏感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及中部河谷地区。  相似文献   

10.
景观生态敏感性分析是生态环境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分析榆林地区景观生态敏感性时空特征,用10 km×10 km敏感性分析网格,把榆林地区划分为527个单元样地,采用加权和法,计算每个单元的2000年、2005年和2010年3个时期的景观生态敏感性指数,并在ArcGIS中进行Kriging空间插值,得到3个时期的景观生态敏感性图。结果表明:2000—2005年,轻度敏感区和极度敏感区的面积增大,中度和高度敏感区的面积减小,景观生态敏感性呈减弱趋势;2005—2010年,轻度敏感区的面积大大减小,中度敏感区和极度敏感区的面积均有增加,而高度敏感区的面积显著增加,整体上景观生态敏感性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1.
玛河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与时空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玛纳斯河流域作为研究区,结合特殊的干旱区山地-绿洲-荒漠系统(Mountain-Oasis-Desert System简称MODS),综合考虑遥感影像数据光谱信息和纹理特征,将研究区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体、裸地、居民地、工业用地和冰川/永久积雪等8个景观类型,利用FRAGSTATS软件计算景观指数,引入生态风险的指数,将研究区划为低、较低、中、较高、高生态风险区五级,评估其景观格局的生态风险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990—2015年间,玛纳斯河流域景观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建设用地的增加以及水体、冰川/永久积雪面积的缩减;2)玛纳斯河流域的景观生态风险等级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较低风险区的面积变化较为明显,低、较低生态的风险区比重有所上升,除此以外,林、草地类型各生态风险的等级所占比重的起伏波动具有明显的差异。建议应当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尽量保护林地、草地等景观脆弱行较低的原生景观类型,禁止为开垦耕地而破坏林地、草地;增加土地的利用效率,更要对高等、较高生态风险区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2.
Land desertification is one of the world’s most important glob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and sensitive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In this study,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 and Gaofen-1 (GF-1) data were used to obtain aeolian desertification land distribution in Northern China. Aeolian desertification land distribution from 2001 to 2015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spatiotemporal change in this area. Results show that aeolian desertification situation of 70 counties is expanded with low slope values and 250 counties is reversed. Aeolian desertification situation in most areas is improved in recent 15 years. Gravity center of the aeolian desertification has a trend to move towards the direction of the high latitude and low longitude. It moves towards north about 0.06° and west about 2.2° from 2001 to 2015. The main distribution area is between 90–100°E, 30–?40°N and altitude which less than 2000 m in desert and steppe climate zone. Aeolian desertification is worsening in recent 5 years around rivers and lakes. In recent years, the government has made great efforts to strengthe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with positive effect, but we still ne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 deterioration of rivers, lakes and the nearby area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3.
采用现代化高新技术对流域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监测,是流域规划和综合治理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塔里木河下游地区的三期遥感影像及基础背景数据为基础,基于遥感和GIS技术,通过分类体系划分、遥感解译、生态模型构建,实现了塔里木河下游地区多源、多类型监测数据的定性、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应急输水工程实施后,随着累计输水量的逐渐增加,塔里木河下游地区的中、高植被覆盖度面积也逐渐增加,非沙漠化和轻度沙漠化面积扩大,而中度沙漠化面积缩小,生态环境趋于好转。  相似文献   

14.
Evaluation of the morphometric parameters requires preparation of drainage map, contour map, ordering of the various streams and measurements of catchment area, perimeter, relative relief, relief ratio, length of drainage channels, drainage density, drainage frequency, bifurcation ratio, texture ratio, circulatory ratio and constant channel maintenance, which help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the drainage basin. The present study involves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nalysis techniques to evaluate and compare linear, relief and aerial morphometry of the five subwatersheds of Song River (tributary of the Ganga River)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landslide incidence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of the watershed. Jakhan Rao, Song River, Bandal Nadi, Baldi Nadi and Suswa Nadi are the five major subwatersheds of the Song River basin. All the subwatersheds are basically of 5th to 6th order. Drainage patterns are mainly dendritic to sub dendritic. The drainage pattern of the Song River basin is mainly structurally controlled and the area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to moderate relief. The asymmetric factor indicates that the tectonic rotation of the four subwatersheds is upwar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drainage basin and only one sub-watershed is downward. The numbers of the landslide incidences are also more in the upward side, than the downward side of the Song River basin.  相似文献   

15.
生态补偿标准是生态补偿研究发展的关键问题,特别是以定量的方式量化补偿金额.以浏阳河流域为研究区,提出了基于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法.该方法利用GIS技术对研究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动态评估,并将皮尔生长曲线模型和表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恩格尔系数相结合计算生态补偿系数,最终构建得到单位面积生态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16.
近30年来民勤土地荒漠化变化遥感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利用 2 0世纪 70年代航测资料和 80年代中后期及 90年代中期LandsatTM 3个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 ,在GPS的辅助下 ,对遥感图像进行精确的几何纠正 ,并投影到统一的坐标系统 ;在建立统一的解译标志基础上进行人工判读 ,并利用GIS对荒漠化土地信息进行管理和分析 ,调查了中国典型的荒漠化地区———甘肃省民勤县的荒漠化土地变化状况。结果表明 :近 30年来民勤县的荒漠化土地面积呈现增加的趋势 ,但是1 985年以来荒漠化土地的扩展速度有所变缓 ;流动和半流动沙丘的面积持续增大而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 ,利用野外调查和各种数据分析 ,从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分析探讨了研究区近 30年荒漠化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农牧交错带土地沙化遥感监测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以内蒙古多伦县为研究对象,作时隔5a的两次遥感调查,对内蒙古东南部农牧业交错带的土地沙化进行监测。建立了土地沙化分类体系,把土地沙化与土地利用紧密联系,依据植被指数概念,采用了一组比值组合,有效地将土地沙化类别分层分离。通过第一次遥感调查,了解到多伦县由于过度耕种和过度放牧,致使土地沙化十分严重。经第二次调查对比分析,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治沙效果显著,土地沙化发展趋势得到遏制,遥感监测为地方政府的防沙治沙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质量越来越重视。本文主要利用遥感技术手段,以哈尔滨市延寿县为研究区,选取2019年的Sentinel-2A影像和Landsat-8影像,利用绿度、湿度、干度、温度等生态因子指标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对延寿县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延寿县RSEI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表现为中间差、周围好的地域特征,其东北和东南部RSEI值较高,中部RSEI值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