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水桃 《西部资源》2012,(2):139-142
根据鄂托克前旗上海庙西矿区横山堡井田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该矿区地下水的分布特征与补径排关系;分析了矿区充水因素,预测了矿井涌水量。为矿山开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陕北侏罗纪煤田为例,在定性分析该矿区煤炭资源安全绿色高效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构建了煤炭资源安全绿色高效开发SWOT-AHP模型,定量分析了SWOT分组因素及其组内因素对该矿区煤炭资源安全绿色高效开发的相对重要程度,提出了适应该矿区内外部条件的煤炭资源安全绿色高效开发模式,即"在进一步巩固良好安全生产形势的基础上,以保水、保生态为前提,协调有序地开采中厚煤层煤炭资源,有效开发薄煤层煤炭资源,在清洁高效节水条件下加强煤炭资源就地转化与利用";同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山西是我国煤炭资源大省,是我国煤炭产业战略西移的立足点,也是全国最主要的能源基地之一,肩负着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对煤炭需求的重大使命。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探讨山西煤炭资源整合、实现山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鄂尔多斯市煤炭资源得到极大开发。响应国家号召,鄂尔多斯市资源进行整合,目的和任务非常明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近日,随着鄂前旗长城煤矿首个矸石充填综采系统在1902南工作面成功投入生产,内蒙古自治区首家矸石充填矿井正式建成,这也标志着自治区在煤炭开采方式实现了重大变革,填补了煤矿开采技术的空白。长城煤矿是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前旗上海庙矿区开发建设的第一座矿井,长城煤矿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积极推  相似文献   

6.
苏锡常区域整合及其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区域整合是新形势下加强区域协调与合作,发挥城市与区域最佳效率的重要机制。苏州、无锡、常州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连绵带北翼的中心城市,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经济和城市化水平最发达地区之一,已经具备了区域整合的基本条件。文章通过对苏锡常区域整合的条件和障碍因素分析,提出了苏锡常区域整合的目标和重点,并对苏锡常区域整合的协调机制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7.
整合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圣彦 《地理科学》2005,25(1):36-42
整合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是"整体人类生态系统",是全球生态各个阶层协同进化的最高水平,由生物圈景观和石油燃料驱动的技术圈景观组成,整合景观生态学致力于将两者从结构和功能上整合为一个和谐、可持续的生态圈。文章在讨论整合景观生态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意义的基础上,初步论述了整合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包括整合景观生态学的系统论基础、控制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自组织理论基础、协同进化理论基础、等级理论基础、相互作用系统理论基础和隐含次序理论基础,目的是使整合景观生态(经济和自然景观)和其他跨学科一起,共同促进当今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共生"过程。  相似文献   

8.
《西部资源》2012,(6):18
内蒙古近日启动新一轮矿产资源整合,引导优势矿产资源向"产业链、双百亿、大基地"的大中型矿产地集中。此次整合要求到2015年底,全区煤炭转化率力争达到45%以上,全区年开采规模低于6万吨的小铁矿和年开采规模低于3万吨的有色金属矿山全部退出市场。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开发利用禹州市煤炭资源,广州源衡环保投资有限公司在河南省郏县安良—禹州市鸿畅煤炭勘查区进行煤炭资源勘查。广州源衡环保投资有限公司委托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5地质队对该矿区进行详查地质工作。基本查明了勘查区水文地质状况,为勘查区后期矿产开发提供可靠的水文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0.
王良健  何琼峰 《地理研究》2009,28(5):1365-1377
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和相对价格法构建中国省际市场整合程度综合指标并分析其变动趋势,随后利用锡尔指数和Moran指数分析其空间特征,最后基于ECM-GMM面板计量模型分析其变动的显著性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992~2007年中国省际市场整合程度呈波动式平缓增长趋势,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呈稳步提高、逐步降低、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全国和地区间省际市场整合程度的区域差异呈增长趋势,其空间相关性则由负空间相关演变为显著正空间相关,上海、江苏和浙江成为中国目前省际市场整合程度较高省份的显著集聚区;经济发展水平、国有经济比重、金融资本市场和国内市场规模是影响中国省际市场整合程度的显著性因素。  相似文献   

11.
《西部资源》2012,(6):31
记者日前从新疆地矿局了解到:经过近两年普查、详查,该局从和什托洛盖煤田探获的煤炭资源量又新增500亿吨左右,和什托洛盖煤田跃升为预测储量810亿吨级的特大型整装煤田。和什托洛盖煤田位于克拉玛依市以北90千米,东西长约300千米,南北宽10千米—40千米,总面积约9000平方千米,包括白杨河勘查区、和什托洛盖矿区和铁喇矿区三个部分。属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额敏县、托里县三县管辖。早在上世纪80年代,这里就发现了优质煤炭。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和什托洛盖煤炭资源的认  相似文献   

12.
煤炭资源的开采破坏了大量的土地,加剧了人地矛盾,土地复垦是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矿区土地复垦是一个边缘交叉学科,所需处理的数据涉及采矿、地质、地理、土壤、农林、生物、社会经济等众多领域,具有数据信息量大、相互关系复杂等特点.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已难以适应土地复垦发展的要求.主要研究了矿区土地复垦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并分析了基于MapX和Oracle Spatial进行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基于累积效应原理和景观分析原则,提出了景观生态基准值概念,利用景观类型结构偏离累积度、景观格局干扰累积度和生态敏感性退化累积度构建了煤矿区景观生态累积效应表征模型。以山西潞安矿区为例,将1993年作为采前景观生态基准,在对矿区景观(1993年~2000年~2006年)分析的基础上,对矿区景观演变所造成的生态累积效应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13年的时间内,景观空间累积负荷呈现明显增强的趋势。2000年之后人类干扰活动的增强,使得阶段2(2000年~2006年)的变化幅度明显高于第1阶段(1993年~2000年)。同时由于不同区域煤炭资源开发等人类活动干扰强度不同,使得不同分区的累积度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4.
珠江三角洲与外围地区的整合模式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吕拉昌 《地理科学》2004,24(5):522-527
分析了珠江三角洲与外围地区整合基础、整合条件、整合动因,提出了整合模式。珠江三角洲与外围地区在自然地理上紧密相关,历史上相互影响深刻,在地域上相连且同处中国华南核心-边缘结构之下;资源、产业及商品互补性强,改革开放20年其可达性大大改善,经济联系强度迅猛增长,两者具备整合的基础和条件。两区域整合,需充分重视市场力与政府力;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区域政策、交通、城镇体系、产业等多层次动力机制的结合在区域整合中的作用。应以注重效率、重视可持续性和兼顾公平,以倾斜式整合发展为区域整合目标,实施区域整合的六大模式。  相似文献   

15.
《西部资源》2010,(2):65-65
<正>内蒙古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为准厅级事业单位。2006年4月正式挂牌组建内蒙古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局下属8个地质队、2个中心(离退休管理中心和基地管理中心)、3个直属公司,共有职工3624人。几十年来,曾先后勘查发现了内蒙古霍各乞大型铜矿、东升庙多金属矿、炭窑口硫铁矿三大矿区,参与了白云鄂博矿、甲生盘硫铅锌多金属矿、毛登锡矿、柴胡栏子金矿等矿区的勘探,是自治区一支重要的综合性地质勘查和矿业开发队伍。  相似文献   

16.
《地理教学》2008,(7):46-46
经过近三年的煤炭资源整合,山西煤矿数量已由2004年的4389座减少到目前的2810座,整合压减矿井比例达到36%;煤炭产量由2004年的4亿多吨提高到2007年的6.3亿吨,国有重点煤矿和地方骨干煤矿的产量已占到山西省煤炭生产总量的60%以上,全省煤炭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正>河南省地质找矿又有重大突破——近日,从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矿产调查院获悉,该院在嵩县整合勘查项目中发现大型金矿。嵩县金钼多金属矿整合勘查项目是省地矿局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示范项目,主要由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矿产调查院承担实施。2009年至2013年,该项目共施工钻孔168个,完成钻探工作量82,100米,总投资近1.5亿元,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根据已有工程控制程度估算,槐树坪矿区金矿床规模  相似文献   

18.
利文 《西部资源》2010,(3):25-26
<正>2010年3月5日,记者随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整合督导调研组踏上前往鄂尔多斯高原的行程,前往伊金霍洛旗实地了解当地两个煤矿资源整合的情况。从2010年3月2日至20日,部组成5个调研组赴20个省(区、市)开展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实施方案编制工作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兰州—西宁城市区域空间整合战略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国内外城市区域以及兰州-西宁城市区域发展现状,认为行政区经济、产业结构趋同、交通通达度不高是制约城市区域空间整合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指出兰州-西宁城市区域空间整合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区域空间整合发展战略构想.具体包括构建"两心、三轴"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城市区域优势产业分布新格局,以点轴开发模式构建城镇一体化发展的空间网络结构.最后,提出了兰州-西宁城市区域空间整合发展的战略措施,包括实施空间与产业双重整合;构建网络化基础设施体系;确立城市区域空间整合发展的战略意识;促进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城市群空间联系与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群已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是我国国民经济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载体。长三角城市群被誉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面临诸多区域性问题,如基础设施对接、人口跨区域流动等。基于城市流强度和城市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定量判断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层级和联系程度。长三角城市群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和宁波等特大城市为副中心的多中心支撑的网络化布局。据此,提出长三角城市群由上海城市群、南京城市群和杭甬城市群三大次级城市群组成,整合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布局,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