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人"、"区域环境"、"人与环境的互动"是区域文化生成的基本前提,从文化生成的起点出发研究区域文化无疑是一个新的视角。作为一种区域文化的雷州文化研究,就是对雷州文化的创造主体雷州历代族群的研究、雷州文化生成环境的研究、雷州族群与环境互动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区域文化的雷州文化,是在雷州这一特定环境中生成的,可以分为雷州得名之前和雷州得名之后两个时期。在这两大时段雷州文化研究中,人的研究是基础,即对雷州族群、雷州民系、雷州人个案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数字人文"背景下,研究对象数字化、研究方法智能化、研究团队多学科化、研究成果数字化和智能化宏观研究,是雷州文化研究数字化发展的基本内涵。深入研究雷州文化的主体,认识雷州文化的特质和雷州文化的文化精神,是雷州文化数字化进程中的重要课题。建设雷州文化研究专业网站,是雷州文化研究数字化发展技术支持和重要平台。雷州文化研究的数字化的发展,有助于揭示雷州文化深层文化密码,精准认识雷州文化的文化精神,拓宽雷州文化的传播空间,增强雷州文化的生动性与鲜活性。  相似文献   

4.
雷州方言和闽南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表现出强烈的趋同性,二者共同拥有诸多为其他方言所无,或在其他方言中很不常见的语言现象。古文献中所记自唐宋至明代雷州半岛的"闽语",其来源以莆田话为主,而莆田话是宋代以后从古代闽南方言分化出来的。因此,雷州方言和闽南方言有着共同的源头,即古闽南话。如果将方言的生成视为一种文化现象,那么雷州方言和闽南方言明显具有同出一源的地域文化特征:二者有着共同的文化来源,即古代闽南文化;二者在语言要素上表现出的共同特征,正是雷州文化对古代闽南文化在语言方面的习惯性继承。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雷州文化缺乏对外展示传播平台的困境,将三维激光扫描、物联网、多维图像展示、虚拟漫游等技术相结合,采用技术集成理念,详细设计平台架构、功能模块,构建雷州文化空间数据库、知识库,并运用三维图像处理、场景建模、360度全景漫游等技术对重点文物进行虚拟化展示,实现基于Web的雷州文化数字化展示传播平台,重点阐述全景漫游、基于文本和内容的图像检索、数据库快速访问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雷州歌谣话初集》系清末民初黄景星著述之研究雷州民歌的一部珍贵的历史文献,其所选雷歌数量众多,体裁各异,题材广泛,原汁原味,注重音义注解的翔实性与可靠性,编辑体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作者对每首雷歌字词句篇的鉴赏曲尽其致,对雷歌"赋"、"比"、"兴"之叙述方式与"双关"、"顶针"、"回环"等修辞方式独抒己见,将雷歌分为"口头歌"、"班本歌"、"出榜歌"、"姑娘歌"四类,考辨出雷歌"源于清之雍康间,而盛于乾嘉,衰于咸同以后"之历史事实,值得研究雷歌的学人一读。  相似文献   

7.
从雷州山羊的品种资源,饲料资源及饲养技术等三个方面论述雷州山羊开发的优势,分析了目前雷州山羊开发及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雷州山羊开发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雷州话声母系统与普通话声母系统相比较,双唇音、舌尖中音、舌根音基本相同;雷州话多了一个双唇音,一个喉头音;普通话多了一个唇齿音;普通话有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面音三组声母,而雷州话只有一组类似普通话舌尖前音的声母(有专家认为是舌叶音),这是雷州话声母系统和普通话声母系统的差异,也是雷州人学习普通话的障碍。雷州话声调系统与普通话声调系统相比较,在调类及调值上相差极大。但重要的还是雷州话有入声,普通话则没有。通过比较研究雷州话与普通话声母声调方面的异同,发现雷州人学习普通话的难点,从而对症下药,发挥正迁移、克服负迁移,纠正“雷式普通话”这样的语音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刍议雷州山羊的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雷州山羊的品种资源,饲料资源及饲养技术等三个方面论述雷州山羊开发的优势,分析了目前雷州山羊开发及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雷州山羊开发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雷州话声母系统与普通话声母系统相比较,双唇音、舌尖中音、舌根音基本相同;雷州话多了一个双唇音,一个喉头音;普通话多了一个唇齿音;普通话有舌尖前音、舌尖后膏、舌面音三组声母,而雷州话只有一组类似普通话舌尖前音的声母(有专家认为是舌叶音),这是雷州话声母系统和普通话声母系统的差异,也是雷州人学习普通话的障碍。雷州话声调系统与普通话声调系统相比较,在调类及调值上相差极大。但重要的还是雷州话有人声,普通话则没有。通过比较研究雷州话与普通话声母声调方面的异同,发现雷州人学习普通话的难点,从而对症下药,发挥正迁移、克服负迁移,纠正“雷式普通话”这样的语音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雷州半岛云水资源气候分布、云的宏观动力学和微观物理学、降水形成机制、人工增雨机制、冷云催化剂与暖云催化剂、播云方式与催化方法的研究和对外场试验的总结,表明:雷州半岛空中具有丰富的云水资源,有暖云降水机制、冷云降水机制和混态云“播种—供水”降水增强机制。人工增雨可进行静力催化和动力催化,使用的冷云催化剂为冰核和致冷剂,暖云催化剂为吸湿性巨核,适宜的人工增雨作业工具为飞机、火箭、地面AgI丙酮溶液燃烟发生器、气球携带AgI焰弹、增雨炮艇等,37高炮不适宜在雷州半岛使用。  相似文献   

12.
古代,雷州半岛信仰的海神主要有伏波将军和妈祖,尤其是元代以后,妈祖影响超过伏波,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1)妈祖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青睐,2)雷州半岛的汉人多为福建移民,3)雷州半岛少数民族的外迁。  相似文献   

13.
黄清雅是雷州一代名声显赫的歌翁。他机智,聪慧,喜爱雷歌,开口即唱,出口成歌,与雷歌结下不解之缘。他的雷歌十分巧妙地运用雷州话的谐音字或语言上的歧义,双关地对人对事,或讽刺、或捉弄、或挑逗、或讥笑、或戏谑,喜笑怒骂皆成歌。  相似文献   

14.
历史廉政文化资源形态绚丽多彩,内涵丰富,是建设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重要元素。利用历史廉政文化资源进行廉政文化建设,具有独特的意义和效果。雷州文化发源于雷州半岛,以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而跻身于广东四大区域文化之一,也孕育着深厚的历史廉政文化,这是湛江人民历来用以传承传统、进行廉政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德育资源。湛江人民在利用历史廉政文化资源深化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所创立的经验和理论值得人们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雷州求水题材的传说所占比例不高,它们构成一种基于主干的立体性丛构关系,分为神祇求水和某人求水两大类。"求水"+"得遂"是其基本结构模式,"帮助"和"惩罚"情节单元出现的频次与求水主体神祇或某人关系密切。求水类型丛的传承与雷州半岛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