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亚地区小冰期气候的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使用ECHO-G全球气候模式对1550~1850年的小冰期气候进行了300个模式年的模拟,着重分析了东亚地区小冰期的温度变化特征,并与目前所得到的小冰期气候重建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考虑了太阳辐射、火山活动、CO2和CH4等主要气候影响驱动因子的条件下,较好地模拟出了东亚地区的小冰期气候特征,并与其它手段的气候重建结果相吻合,显示太阳活动和火山活动是小冰期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陆,岛气候的主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敖大  谭晓军 《气象科学》1997,17(4):375-383
本文选取了代表连云港市不同地区气候特征的新浦(站2)和西连岛(站1)两站,应用主因子分析的方法对表征两站气候特征的年平均气压、年平均气温、年平均不汽压年气温最高值1年气温最低值、年总降水量和年平均风速共7个要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表征西连岛气候特征的7个要素中,年气温最低值对西岛气候起主要作用;在表征新浦气候特征的7个要素中,年平均气温对新浦气候起主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作两站各气候要素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正确认识工业园区气候安全的重要性,分析了南昌市主要气候特征,并据此阐述了强降水、气温、风等主要气候要素对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影响,从而初步提出了南昌市工业园区气候安全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气候系统的非线性特征及其预测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气候问题的特殊性,对气候的定义、气候系统的非线性特征、演变机制、可预报性问题以及气候状态的预报方法等做了较全面的研究,这些内容初步形成了气候系统的准动力—准随机理论,是气候动力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锡林郭勒草原气候变化与干旱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锡林郭勒草原属典型的干草原气候,具有干旱、半干旱的气候特征。文章对草原气候变化和干旱特征做了系统分析,在气候历史演变分析中,采用相似气候分区,对相同草原气候区的资料做平均处理,使其既便于分析,又具有代表性。在草原干旱分析中考虑了草地植被生长特性和牧草各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确定干旱监测指标。讨论了锡林郭勒草原当前所处的基本气候态以及气候变化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地区闪电的气候分析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陶祖钰  赵昕奕 《气象学报》1993,51(3):325-332
本文对1989和1990两年夏季京津冀地区300km范围内的闪电资料分析了闪电强度,回击数的气候概率分布和闪电日变化及空间分布的气候规律,并将所得结果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及堪萨斯州的闪电气候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闪电的气候特征可以揭示出特定地区对流活动时空分布的气候规律。  相似文献   

7.
通过介绍现有地方志中气候资料记载概况,具体分析地方志中气候资料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并比较湖南、甘肃、黑龙江、江苏、广东等地方志中气候资料记载的异同以说明现有地方志中气候资料记载的特征,对现有地方志气候资料记载进行评价,对入志气候资料的选择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广西通志·气象志(1991~2005)》编修工作中气候资料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1中国三大城市带城市化气候效应的检测与对比气象科学2011年第4期聂安祺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210093 摘要:文章利用国家基本、基准站1951年-2009年的逐日气候数据和1986年-2008年的城市人口资料,建立了一种新的城市化指标,分析了京津冀城市带、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和珠江三角洲城市带中典型城市及区域整体的城市化特征,对三个城市群区的城市气候特征和气候效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城市化使典型城市的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显著升高,城市化气候效应特征可以分为“冷季型”、  相似文献   

9.
根据1996—2005年气象观测资料对内蒙古近10年气候及各主要城市污染气象特征进行分析,得出近10年的内蒙古气候特征及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并具体分析了赤峰、呼和浩特、包头和乌海这4个东部、中部和西部代表城市的污染气象特征。  相似文献   

10.
西昌发射场及川西南地区闪电气候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西昌发射场及川西南地区19994年至1998年的交汇云地闪探测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得出了该地区闪电强度和回击数的气候概率分布,闪电的日变化、年变化和「空间分布的气候规律,并将所得结果与我国京津冀地区的闪电气候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闪电的气候特征可以揭示特定地区对流活动的空分布的气候规律。  相似文献   

11.
小冰期气候研究回顾和机理探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了古气候学中利用代用气象资料对小冰期气候重建的研究结果,归纳出小冰期时期全球气候特征及东亚季风区域气候特征,分析了小冰期气候形成的可能原因,介绍了国外有关小冰期气候成因的数值模拟现状,并对未来模拟工作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CMIP3气候模式对东亚冬季大气环流模拟能力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0—1999年ECMWF月平均再分析资料(ERA40)和耦合模式比较计划(Phase 3 of the Coupled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简称CMIP3)21个气候耦合模式对20世纪气候模拟试验的模式结果,从气候态和年际变化两个方面,评估了CMIP3气候模式对东亚冬季大气环流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1)模式对东亚地区冬季海平面气压、850 hPa纬向风、经向风和500 hPa高度场气候态的模拟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但均能较好模拟出上述要素气候态的空间分布特征。总体而言,模式对500 hPa高度场气候态的模拟效果最好,而对850 hPa经向风的模拟效果较差。(2)模式基本上能抓住近40年来东亚地区冬季500 hPa高度场的主要变化特征,但基本上不能模拟出冬季海平面气压、850 hPa纬向风和经向风的变化特征。此外,模式对阿留申低压、蒙古高压和东亚冬季风强度的变化特征几乎没有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13.
四、根据气候特征划分决策区在例1中我们分析得出,当 F_1、F_2、F_3的气候概率分别为0.15,0.63,0.22时,最优决策是 d_2。其实决策 d_2不仅对上述的气候概率分布是最优的,它对 F_1、F_2、F_3的另一组取值仍可能是最优的。因此,提出了所谓根据气候特征划分最优决策区的问题。现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十几年,热带印度洋对全球气候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从热带印度洋气候态特征、海温海盆一致模的变化规律以及对东亚夏季气候的影响方面回顾了这些研究工作,并且对这些研究以及存在的不足做了系统的总结.  相似文献   

15.
对1960至2011年影响化州的TC气候特征及ENSO事件对其活动的影响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化州TC活动的基本气候特征、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得到一些有相关性的结论,加深对全球气候变化区域响应的认识,并为今后本地中长期气候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夏季季风区气候的模拟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一个由大气模式、土壤模式和水域模式三个子模式组成的模式模拟了夏季风区的气候特征。模拟得到的平均气候特征,如温度场、风场、降水和蒸发场均与实际观测场接近;模式模拟出季风区的地面气候特征,表明其与大气状态和下垫面性质关系密切;对加热场的模拟则表明,积云对流凝结潜热加热对总加热率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甘肃省17个气候要素83个台站组成的气候要素场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是前两个主成分可反映该气候场的主要特征;由各主成分的空间分布可分析各地的气候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甘肃省气候进行区划。  相似文献   

18.
夏季季风区气候的模拟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一个由大气模式、土壤模式和水域模式三个子模式组成的模式模拟了夏季风区的气候特征。模拟得到的平均气候特征,如温度场、风场、降水和蒸发场均与实际观测场接近;模式模拟出季风区的地面气候特征,表明其与大气状态和下垫面性质关系密切;对加热场的模拟则表明,积云对流凝结潜热加热对总加热率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9.
纪玲玲  徐微  袭祝香  李旭 《吉林气象》2013,(3):21-23,46
利用1961-2010年吉林省50站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对吉林省50年寒潮天气过程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吉林省寒潮天气过程的基本气候特征,包括年代变化、气候倾向及阶段性变化等特征,并对寒潮天气空间分布的地形成因做出分析,为充分认识寒潮天气过程气候变化规律,提高预报预警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着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全球气候与环境的重大变化对中国的气候与环境演变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来自气候、环境、海洋和经济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百余位专家和学者对中国气候与环境的演变及其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部门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对策。本文主要阐述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气候与环境的演变,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