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已往邹平火山岩地区实施的土壤汞气测量试验性成果的初步研究,24处汞气测量异常中经钻探验证见矿异常8处;有进一步工作意义的异常若干处。土壤中汞气测量异常与钻孔中铜元素原生晕异常相吻合、与铜矿及金属硫化物关系密切。由此可见,土壤汞气测量在第四系覆盖区寻找隐伏的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沂源县金星头地处沂源—沂南金及多金属成矿带北部,该成矿带位于中国东部矽卡岩金多金属矿带中北部,属于环太平洋带组成部分。通过对该区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等分析,运用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发现了一批以Au为主的化探异常,对部分异常运用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和探槽进行查证,发现具有工业品位的金铜矿(化)体5处,提出下一步找矿的工作重点地段,即在中生代燕山晚期中偏碱性或中酸性侵入杂岩体与寒武纪朱砂洞组、馒头组白云岩、灰岩等接触部位及两侧寻找接触交代型(矽卡岩)金铜矿床。  相似文献   

3.
马头山铜矿床为矽卡岩型深部隐伏矿床,通过井中物探测量,发现了井中地缓弱异常,并经过钻孔验证发现了异常旁侧磁性体的存在,在该处寻找深部隐伏矿体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黄岗山锡铜矿区北部及中部为第四纪冰川遗迹,在植被极其发育的地表之下为冰渍物、残坡积物等组成的碎石层,厚度多大于3m,因此开展地表地质工作有一定的难度。为提高找矿效果,开展了1∶1万激电测量工作。通过对激电异常的查证分析,在DJH-1号激电异常南西侧边界,燕山早期似斑状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两侧石英闪长岩、花岗斑岩的内、外接触带附近发现有多期次岩浆侵入,矿化蚀变强烈,目前共圈定锡矿体10个、铜矿体8个;圈定的矿体和发现的激电异常具有较好的对应性,为进一步开展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高精度重力测量中,发现同一异常体的实测重力异常与牛顿定律计算出的理论异常不相符,实测异常的极值幅值近2倍于计算异常的极值幅。而且,实测重力异常的极值向两翼衰减很快,其梯度带间距与异常体的水平尺度几乎一致。这就为高精度重力法圈定储油构造、生物礁等平面位置提供了前提。在同等重力测量精度下,实测重力异常比计算重力异常提高了近1倍的纵向分辨力,得到油气藏和油气侵染带引起的重力负异常也是完全可能的。据此用5个模型的实测高精度重力数据和按牛顿定律计算出的数据进行对比,完全证实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6.
元素活动态是深穿透地球化学常用的方法之一,而元素水浸出态又是元素活动态中最活跃的一个态。该文介绍了铜元素水浸出态地球化学测量在山东邹平碑楼隐伏铜矿矿区的试验情况,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铜水浸出态异常与隐伏铜矿体吻合,据此提出了异常钻探验证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龙宝山稀土矿是在查证该区航放异常时发现的,通过进一步开展地面γ能谱测量,在龙宝山地区圈定了3处综合放射性异常,进一步缩小了稀土找矿靶区.通过异常查证,发现3个新矿体,取得了较好的稀土矿找矿效果.本文通过分析γ能谱测量在龙宝山稀土矿勘查中的应用,为该区稀土矿的勘查指明了方向,同时分析了该区的找矿前景,为在龙宝山和周边类似...  相似文献   

8.
作者在辽东地区把甚低频(VLF)法应用于金矿、硼镁铁矿、铜矿、钼矿和煤矿的普查勘探工作中。通过6个矿区,9条VLF剖面的测量,发现VLF法在固体矿产普查中异常显著,并与已知矿体吻合,找矿效果较好。应用VLF法不公可以发现良导体矿,而且可以确定矿体的产状、规模和矿体叠加状态。VLF法应用于普查表层矿产,其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莱阳幅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采样方法,通过季节试验、粒度试验和异常持续长度试验对该区的采样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采样粒级应以-60目为宜,采样季节对元素含量影响甚微,流长长度在1.8km以内都可以有效的发现区域异常。不过由于研究区异常持续长度试验只在一个矿区,对比元素较少,难以肯定流长长度的代表性,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土壤氡气测量主要应用于探测断层的位置、产状、性质、活动性并应用于地震监测预警,与CSAMT测量联合使用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本文在铜冶店孙祖断裂雪野段布设3条测线,分别进行土壤氡气测量和CSAMT测量,并在测线推测的氡异常带附近取地下水样品进行氡气测试:通过对各测线氡异常带分布特征分析,结合CSAMT测量反演生成的视电阻率断面解译结果,推断铜冶店孙祖断裂在雪野地区形成数条近平行的次级断裂,呈现随着与主断裂距离越远构造应力逐渐消减,其活动强度越弱,氡异常幅度亦弱的规律。本次研究采取土壤氡气测量与CSAMT测量联合探测断裂取得良好效果,可在各类地质勘查工作中推广使用,尤其在活动断裂勘查方面尤为有效。  相似文献   

11.
土堆-沙旺金矿区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与蓬家夼、发云夼、辽上、西涝口等矿床同处于郭城断裂带内。为缩小找矿靶区,发现有利的成矿区段,在郭城镇北朱村与龙口村之间进行激电测量工作。通过区内激电测量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测量,圈出激电异常带7条。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异常中可以明显看到区内的各种断裂构造,断裂构造产状及相互间的关系,能较好的显示了岩体和地层界限,因此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异常也可以作为区内一种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2.
哈尔嘎嘎林恩铜金矿床位于西天山阿吾拉勒铁-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东段,矿区下石炭统艾肯达坂组地层大面积出露,海西晚期闪长岩类分布广泛,NNW向及NW向断裂构造发育。目前已发现的6个铜及铜金矿体均产于艾肯达坂组火山碎屑岩中,主要矿石矿物为黄铜矿、斑铜矿及辉钼矿。钾化、黄铁绢英岩化、青磐岩化等蚀变发育,具斑岩型矿床围岩蚀变典型分带特征。1∶1 000地质-化探剖面测量结果表明,Cu、Au、Mo、Ag等元素含量变化趋势一致且与矿(化)体及钾化蚀变吻合较好;瞬变电磁及磁法测量结果均指示Ⅱ、Ⅲ号矿体SE端深部可能存在隐伏岩体。根据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构建了综合找矿模型,并对区内下一步找矿方向进行了预测,认为区内寻找斑岩型多金属矿床的潜力巨大,勘探重点为瞬变电磁高阻异常、正磁异常及化探组合异常叠加区域3 000m标高以下地段。   相似文献   

13.
邹平火山岩盆地是山东省重要的铜矿产地,深入认识其铜矿成矿规律,对于有序地推进战略性铜矿远景调查以及新的铜矿矿产地的发现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从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着手,探讨了铜矿的赋存与青山群八亩地组、方格庄组火山岩地层,闪长岩、闪长玢岩、二长岩、辉长岩等岩体,以及放射状、环形断裂构造之间的空间关系。该区铜矿的赋存部位具有磁力低、电阻率低、激化率低,重力值高等物探异常的特征,空间上具有沿岩浆岩构造带展布、次火山岩内裂隙充填、空间等距、深部尖灭再现等特点。认为在王家庄岩体为中心的王家庄-大临池岩浆岩带,环形二长岩墙的内、外侧以及火山岩盆地深部收缩的"颈部",具有较大的铜矿找矿潜力。大上口—夫村、大临池、于兹山—黄山、黄花山—西窝陀、老人峰—贺家庄地区位于火山岩盆地赋存铜矿的内部构造上,也具备铜矿成矿的地层、断裂构造、岩浆岩、物化探等异常条件,应是今后铜矿勘查工作的远景地区。  相似文献   

14.
新疆巴里坤县八墙子一带金铜成矿规律分析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疆巴里坤县八墙子一带金、铜等元素在各个地层单元、侵入岩及构造中的分布特征研究,结合区内已发现的金、铜矿床、矿(化)点及异常的分布特征,总结出调查区金、铜矿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其主要找矿标志有:各种矿化露头,与岩浆作用有关的次生石英岩,酸性脉岩,岩浆岩与地层的接触带,断裂带附近的构造破碎带,各种地球化学异常密集区。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丰富的铝土矿资源,均属层状、似层状和溶斗状矿床,其物理性质与围岩无明显差异。因此,一般物探方法找矿效果不佳。但高精度重力测量却可以探测到具有一定横向密度变化的溶斗状铝土矿体所引起的异常。本文列举了应用微重力测量寻找深部隐伏铝土矿体的成功实例。  相似文献   

16.
在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基础上,对栖霞地区的元素分布特征、元素富集和分异特征、元素相关性分析、单元素异常特征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合地质成矿背景,根据化探异常和元素成矿特征圈定27处组合异常,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异常查证,验证多处异常具有较好的蚀变矿化,其中在AS21区发现5条蚀变带,4条金矿(化)体,说明该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伊春市青山口地区位于伊春一延寿贵金属有色金属成矿带内,该区为黑龙江省贵金属、有色金属矿产的重要矿集区。该区曾分别进行了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与1:2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QBHt-6异常为1:2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定,该异常找矿前景较好,本文将对其进行解剖,对铅锌成矿的可能性进行探讨,为下一步异常查证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寻找斑岩铜矿床,化探方法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手段。这种直接找矿方法具有效果好、速度快的特征。安徽三二七地质队成功地应用化探找到沙溪式斑岩铜矿便是例证。该队根据地质条件和化探异常布置的钻孔见矿率达80%以上,并根据找矿的效果提出了有意义的化探找矿标志。但是,化探能不能象发现磁异常那样准确地发现斑岩型矿床?含矿岩体特征如何?构造赋矿条件如何?矿体或岩体剥蚀深度如何?这些就是当前化探异常评价中必须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本文着重研究了沙溪斑岩铜矿床成矿作用的某些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球化学分带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主要是在燕山期岩体地表工作,针对燕山期岩体进行物探扫面、水系沉积物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发现矿区物探扫面异常与水系测量异常套合较好,并且在异常区拣块样及地表工程揭露发现多个大于金、铅工业品位的矿石。  相似文献   

20.
大兴安岭塔源金、银、铜矿床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黑龙江省第二地质调查所在查证1:2万土壤化探异常柯Hs-16-90Ht时发现的,后经过90年代的两次工作共发现Au、Ag、Cu、Ph、zn单矿体或复合矿体48条,基础储量金312kg、银346t、铜4317t、铅286t、锌8.26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