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该区地层由一老一新组成。对一老一新地层须用不同的研究思路和工作方法。中元古界以前的地层用构造与沉积学结合方法。新地层除采用常规方法外,还采用“将今论古”的现代地层学方法。通过对新地层精细研究,尤其把上新统与更新统结合起来,首次查明了内蒙古高原隆升的时间和特点。对现代洪水沉积研究也给我们诸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在内蒙古固阳县以东下湿壕地区 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 ,首次在前人划分的下白垩统固阳组 采到瓣腮类、腹足类、介形类、轮藻、植物等大量化石。结合地层沉积组合特征 ,将原固阳组重新厘定为下白垩统李三沟组。这一地层层位的厘定和古生物化石的发现 ,对进一步探讨固阳盆地的构造演化和成煤规律等都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内蒙古固阳县以下湿壕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首次在前人划分的下白垩统固阳组采到瓣腮类、腹足类、介形类、轮藻、植物等大量化石。结合地层沉积组合特征,将原固降组重新厘定为下白垩统李三沟组。这一地层层位的厘定和古生物化石的发现,对进一步探讨固阳盆地的构造演化和成煤规律等都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固阳盆地下第三系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建中  潘勇胜 《地球科学》2000,25(3):242-246
在区域地层划分与对比中, 内蒙古固阳盆地缺少下第三系.本次研究在前人划分的早白垩世李三沟组中, 识别出一套杂色碎屑岩系, 重点对这套地层特征、沉积层序、古生物组合、成岩性及构造样式等特征展开了研究, 发现该套地层不整合于早白垩世地层之上, 具有胶结松散、成岩性差、构造样式简单(以断块运动为主)、孢粉组合以被子植物花粉和草本植物花粉为主等特征.在生物组合、成岩性及构造样式等方面与早白垩世李三沟组明显不同.根据生物组合特征, 其形成时代应为老第三纪的渐新世.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二连盆地早三叠世地层及孢粉组合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胡桂琴  徐晓峰 《地层学杂志》1999,23(4):263-269,T002
二连盆地曾被认为是缺失三叠纪沉积的地区。通过阿拉坦合力凹陷坦参1井的孢粉化石分析,首次证实了在二连盆地存在早三叠世地层。坦参1井的下三叠统的视厚度1 339m (井深558~1 897m ),以紫红色、棕红色的泥岩为主,夹灰绿色泥岩,向下岩性变粗,含砾泥岩、砂砾岩增加,与上覆侏罗系及下伏上二叠统皆呈不整合接触。井深700~1 896m 产以Lim atulasporites大量出现、Taeniaesporites具一定含量、出现Lundbladispora、Aratrisporites和Lueckisporites为主要特征的早三叠世孢粉化石组合。这一发现对重新认识二连盆地的地质发育历史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根据札达盆地河湖相地层实测剖面中的接触关系、沉积旋回、沉积体系、岩相、岩性、古生物特征和ESR、古地磁测年结果,笔者对札达盆地上新统一早更新统河湖相地层进行了重新划分和时代确定。结合该套河湖相沉积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磁性地层、层序地层和地质构造事件,对札达盆地上新统一早更新统河湖相地层进行了多重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将札达盆地河湖相地层划分为3个组、4个沉积相、7个沉积亚相、11个岩性段。由新到老划分为:早更新统香孜组(Qp^1-1X)、上新统古格组(N22g)和上新统托林组(N2^1t)。  相似文献   

7.
西秦岭漳县地区保存了2套角度不整合分隔的新生代沉积地层单元,即下部渐新统—中新统含盐沉积地层和之上的上新统粗砾岩地层。通过对该地区上新统砾岩层的沉积旋回、砾岩中砾石大小、磨圆度、排列、成分等特征及垂向变化地观测统计分析,这套砾岩及砾石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①这套砾岩主要由厚层中-粗砾砾岩组成,厚度达480 m,呈近水平或缓倾斜角度不整合在下伏渐新统—中新统之上,自下而上可以分为洪积砾岩、冲积砾岩、冲洪积砾岩、冲积砾岩和冲洪积砾岩5个岩性段;②砾岩的砾石大小混杂,粒径分布范围大,最大粒径达120~240 mm,但以10~80 mm粒径砾石为主,砂砾质胶结,基质支撑为主,下部发育颗粒支撑筛状砾岩,砾石以次棱角状-次圆状为主,个别层位可见滚圆状砾石;③砾石成分为复成分,主要以灰绿色变质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灰色或肉红色灰岩和斑状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或闪长玢岩为主,且不同岩性段的砾石成分差异明显,洪积砾岩段以花岗质岩石和各种砂岩为主,而冲积砾岩段以灰岩砾石为主,且砾石磨圆度较好;④砾石叠瓦斜列方向主要指向南,指示了自南向北的古流向。根据这套砾岩的特征,结合其空间分布受向南陡倾的F2逆冲断层控制,以及砾石成分与西秦岭造山带岩石组成的一致性分析,认为这套上新统粗砾岩是以西秦岭北缘断层为边界的山前近源快速堆积的冲洪积扇沉积,具有再生前陆粗磨拉石盆地性质。结合青藏高原东北缘出现的一系列时代相同、构造背景一致的基本类似的粗砾岩,如循化盆地甘家砾岩和临夏盆地的积石山砾岩等,提出西秦岭北缘漳县地区的这套上新统砾岩是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汇聚向北扩展到青藏高原东北缘西秦岭北缘构造边界,不仅造成西秦岭造山带快速隆升,且引发了北缘断裂带复活而强烈向北逆冲,从而形成的再生前陆磨拉石盆地沉积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固阳地区新太古代侵入岩的岩石特征及时代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维杰  李龙 《地球科学》2000,25(3):221-226
通过区调填图在固阳地区新发现了一套新太古代TTG质的侵入岩.这套岩石主要由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组成, 虽然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变质作用, 但仍保存了较完整的侵入岩外貌, 与太古宙灰色片麻岩在外貌上存在明显区别.岩石为钙碱性系列, 总体属TTG岩系的一部分.根据同位素资料确定岩石的年龄为2 40 0~ 2 5 0 0Ma, 属新太古代末期.   相似文献   

9.
在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更新统湖相地层中发现了大量具有震积岩特征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层内发育有液化砂(泥)岩脉、液化角砾岩、负荷构造、火焰构造、球-枕状构造、液化卷曲变形层等一系列软沉积物变形标志,此外剖面内还发育了大型同震断层、震裂缝、同震褶皱等一系列同震构造变形标志.该区震积岩的发现表明,更新世以来昆仑山北缘及柴达木盆地...  相似文献   

10.
王晓东 《地质与勘探》2024,60(3):530-538
断陷盆地陡带区多沉积于湖盆的边界同生断层一侧,具有山高坡陡、近物源、沉积速度快的特点,多发育有冲积扇、近岸水下扇或扇三角洲,在地震相上多表现为楔形杂乱相、 楔形空白相。本文所述内蒙古二连断陷盆地探区的陡带区沉积大量厚度大、延伸长、无分选的粗细混合碎屑物质,造成地震资料存在能量弱、信噪比低、成像差的问题。为有效改善陡带区地震资料品质难以满足地质需求的问题,本文在对大量陡带区地震资料的分析,在充分分析陡带区沉积模式基础上完成了断陷盆地陡带区地球物理建模以及地球物理响应论证。认为大量的粗碎屑物质未经分选、快速沉积是导致断陷盆地陡带区地震采集资料反射能量弱、资料信噪比低、成像困难的直接原因。据此,通过充分的理论论证、模拟以及实际资料验证,推荐断陷盆地陡带区地震资料采集时采用较高的覆盖次数、相对适中的面元、较宽方位和适宜的炮检距。该成果可为类似地区的地震勘探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高德臻  魏荣珠 《地球科学》2000,25(3):232-236
通过区调填图在内蒙古固阳县北山新太古代石英闪长岩和中元古代英云闪长岩中发现了韧性剪切带.通过野外调查、应变测量及显微构造、电子探针等方法研究表明, 该韧性剪切带为两组呈共轭组合型式产出, 形成机制与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相互挤压作用有关, 为在地球较深层次、在压扁环境下的简单剪切, 形成时代为中元古代末期, 变质相为绿片岩相.   相似文献   

12.
高德臻  魏荣珠 《地球科学》2000,25(3):247-252
通过区调填图对内蒙古固阳一带渣尔泰山群褶皱构造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地质演化过程中, 渣尔泰山群主要经历了3期褶皱变形, 即早期的层内褶皱, 主期同斜倒转褶皱与晚期叠加褶皱.早期褶皱形成于中元古代, 系由层间的剪切滑动所至, 主要发育于阿古鲁沟组; 主期褶皱形成于中元古代, 晚期褶皱形成于早古生代; 主期与晚期褶皱均形成于纵弯褶皱机制.由于晚期褶皱对主期褶皱的改造, 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叠加构造网络.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开鲁盆地白垩纪三大生物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炳伟 《地层学杂志》2007,31(3):280-287
通过对近二十年地层古生物资料的系统整理和研究,建立了开鲁盆地白垩纪古生物组合,论述了热河生物群、松花江生物群、明水生物群三大生物群的组合特征,并与国内外古生物组合对比,确立了本区生物地层层序及地质时代,对该区石油勘探及北方白垩系层序、生物群、时代归属研究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古人类遗存点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龙吟  田明中 《现代地质》1995,9(2):234-238
内蒙古中北部是一个重要的古人类活动区,从1992年至1994年笔者在该区发现了13处古人类遗存点,获得了大量的石器,包括3773件打制石器和158件磨制石器。这些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对石器进行了分类,并对石器的时代及当时的环境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固阳地区太古宙乌拉山群构造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拉山群的变质-变形问题一直有不同的认识^「1~3」。该文以固阳地区3幅1∶5万区调资料为基础,结合90年代以来周边地区1∶5万区调成果,提出晚太古宙乌拉山群经历了两期主要的构造变形。第一期为伸展体制下近水平分层剪切形成的固态流变褶皱和高温顺层韧性剪切带,属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变形时间为太古代末;第二期构造变形为地壳抬升之后的剂压体制下,中、浅层次的紧闭同斜相似褶皱--主期褶皱和低温韧性剪切带,  相似文献   

16.
郑萍  王忠  宋玉坤  邵军  牛勇 《地质与资源》2013,22(6):488-492
利用大比例尺物、化探综合方法开展多金属找矿,在二道河地区首次发现了银多金属矿床.认为中酸性侵入体与凝灰岩地层接触带、北东向断裂构造、蚀变带及元素组合异常是寻找银多金属矿的直接标志,为大兴安岭森林沼泽区多金属找矿提供了实用、有效的找矿综合方法模式.  相似文献   

17.
石炭纪拴马桩煤系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色尔腾山及大青山一带,自下而上划分为下佘太组、上佘太组及拴马桩组。该煤系主要由陆源碎屑物质组成,总厚度大于1000m,长期以来认为它是陆相的山间盆地型沉积。近年来,作者在上、下佘太组中首次发现双壳类化石:Pterinopectinela,Schizodus,Sedgwickia等共5属8种,为该煤系存在海相沉积提供了佐证。还从沉积学、地球化学、古生态学及古流向测量等方面,对其沉积相类型、石炭纪时期的古地理格局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临河 -集宁深断裂是一条具长期活动历史的复杂断裂带 ,以往对其早期演化研究甚少 .在 1∶5万区调工作基础上 ,测制了 5条 1∶2 0 0 0构造剖面 ,室内进行了大量的显微构造观察和组构测量 .研究表明 ,该断裂太古宙末表现为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的高温韧性剪切带 ,古元古代地壳在伸展体制下抬升之后又叠加有浅层次的绿片岩相低温韧性剪切活动 .中元古代之后转化为脆性断层活动 ,控制着不同时期的沉积和岩浆建造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