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村心矿床是广东省广宁横山钽铌矿区南部东侧具中型规模的伟晶岩钽铌矿床。伟晶岩脉受两种不同构造类型控制,一是受NNE向褶皱控制,产在复背斜次级倒转褶皱的一组纵向剪切面和张裂面联合发展起来的断裂;二是受SN向断裂带控制。前者中的钽铌伟晶岩脉为矿床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连云山上石含锂铍钽铌矿床位于连云山背斜南翼上石伟晶岩密集区,其地层为板溪群二云母片岩.矿体受剪切节理控制,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密切联系.矿区含锂铍钽铌矿体主要有3条,规模、品位较为可观.工业有用矿物主要为钽铌铁矿、锂辉石、绿柱石等.矿体类型为伟晶岩型,成因为岩浆交代作用形成.另外连云山地区具多个伟晶岩密集区,具良好的稀有金属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
一、区域地质演化本区属于内蒙一大兴安岭地槽褶皱系的中段,由内蒙优地槽褶皱带和大兴安岭优地槽褶皱带组成,这两个大地构造单元,在晚古生代基本上属于两个性质相近的地质发展区。本区的地质构造条件,决定了其地热资源沿主要断裂构造出露并受其控制的地热温泉,并以热泉的形式直接出露地表,可开发的地段限于在地表有地热显示及其相关构造分布的地区,其分布受地质构造的控制,地热资源靠循环于断裂带中的地热水所提供。  相似文献   

4.
回顾河南地区已有的主动源深探测成果,总结其地壳结构特征。结果显示:1)河南省中北部的华北板块表现为上中下3层的简单分层结构、镜像对称的深浅构造以及广泛发育的壳内低速体等地壳特征;南部的秦岭-大别褶皱带地壳表现为横向变化剧烈的速度结构、高速穹隆、大倾角的壳内反射界面以及呈隔档式褶皱的莫霍界面。2)华北盆地地壳厚度的变化主要发生在中下地壳,上地壳厚度较为均匀。秦岭-大别褶皱带深部地壳不存在山根,反映了下地壳沿着莫霍面强烈的滑脱作用。3)河南省不同地区地震分布特征与地壳速度结构关系密切,濮阳地区地震分布受高速异常体控制,许昌地区地震受地壳介质与区域断裂的共同控制,南阳地区地震分布主要受地壳分层结构控制。  相似文献   

5.
金宏金矿位于湖南省醴陵市洪源金矿集聚区,经过近30年开采,矿山资源已接近枯竭。矿区成矿严格受构造控制,开展矿区控矿构造研究,进行深部矿体预测及找矿,具有重要意义。矿区容矿构造以次级褶皱和断裂为主,矿体易产于次级褶皱轴部扩容带,主要以似裙边状倾伏开阔式横跨褶皱为主;断裂构造主要有北北东向及北西西向两组,均为压扭性断裂构造,断裂带往往控制了矿化蚀变带和矿体的分布。通过对矿区控矿构造特征的研究和分析,矿区深部找矿取得了突破,就矿找矿和深部新盲矿体的发现均获成效,其意义对本地区或同类矿山找矿具有重要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吕梁造山旋回期间(1900Ma)北瓦沟辽河群经受了多幕变质和多期变形的改造,可识别出三组皱褶构造:1.早期近东西向片内平卧褶皱,由固态流变机制形成(F_1);2.枢扭北北西—南南东向不对称褶皱(F_2);3.北东向开阔褶皱构造(F_3)。此外,还发育与褶皱构造相关的布丁构造和布丁褶皱。赋存在辽河群中的铅锌矿床遭受了强烈的改造作用并严格受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7.
旋风沟铜矿床产于新太古界宋家山群绛道沟组下部地层,为变砂岩型铜矿床,该矿床严格受地层和构造控制,矿体赋存于石英岩含铜沉积建造中,形态比较规则,呈似层状、透镜状,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同时保持了原始沉积特征,后经区域变质作用,原始赋矿层中的金属硫化物变质重结晶,并在褶皱转折端富集.铜矿体主要赋存于宋家山群石英岩中,其相邻围岩为斜长角闪岩和绿泥片岩.石英岩+斜长角闪岩和绿泥片岩为寻找此类铜矿的主要岩石标志.矿体的产出受褶皱转折端控制,因此,含矿岩层中的褶皱构造为找矿的重要构造标志.  相似文献   

8.
陕西圣人桥附近,复杂多样的褶皱出现在平缓的地台盖层之中。对其成因,争议颇多,或认为推覆作用所致,或认为受断裂作用控制。笔者通过详细研究,认为这些复杂褶皱是一种水底重力滑塌构造。据此,还提出了重力滑动构造新的分类,即重力蠕滑;重力滑塌以及重力滑碎等三类。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地块西缘科学山地区侏罗系地层发育典型的区域性叠加褶皱,记录鄂尔多斯地块西缘中生代以来主要构造演化过程。在区域性构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野外构造解析,确定了两期构造缩短变形过程;同时运用层间滑动断层运动学分析,结合构造筛分,获得两期同构造缩短变形的挤压构造应力场;综合区域构造与构造年代学,提出科学山地区晚中生代以来两期构造演化过程。中—晚侏罗世(J_2—J_3)受NW—SE向构造挤压作用控制,鄂尔多斯地块西缘科学山地区发生NW—SE向构造缩短变形,形成NE—SW向的褶皱构造与相关的逆冲断层,同时控制了中—上侏罗统沉积。这期构造缩短变形可能是西伯利亚板块向南汇聚与太平洋板块NW向俯冲联合作用的结果。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晚期(N■—N_2)挤压构造应力场转变为NE—SW向构造挤压,导致NW—SE向褶皱构造发育,并叠加在早期NE—SW向构造之上,形成区域性叠加褶皱。区域构造分析表明,这期构造缩短变形是青藏高原NE向扩展的构造响应。上述研究为重建鄂尔多斯地块西缘陆内变形过程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10.
为认识构造对五宫煤矿瓦斯赋存的控制,分析了瓦斯地质演化特征,探讨了构造样式及组合对瓦斯赋存的控制。研究表明,煤系沉积后发生两次生气作用,生成了较多瓦斯。断层以逆断层为主,封闭性较好;煤层受断层影响而发生结构变形,可吸附更多瓦斯。断层使矿井处于相对封闭的水文地质单元中,阻碍了瓦斯的逸散。褶皱受断层切割多呈单斜构造,瓦斯顺层向上逸散受断层封堵。研究区构造封盖层组合类型为褶皱逆断层类型,盖层透气性较差,有利于瓦斯的保存。  相似文献   

11.
在东西陆块拼合过程中,新太古代地体由于褶皱冲断形成紧闭褶皱及构造片体,形成地壳堆垛并发生顺层剪切各类小型构造,不同构造环境地体构造期次及构造样式受造山作用过程的控制,TTG、弧地质体、蛇绿岩及弧后盆地沉积、被动大陆边缘沉积具两期顺层面理、三期小褶皱,后造山花岗岩具一期顺层面理,古元古代末上述构造片体形成短轴开阔-线状紧闭褶皱,弧火山岩并叠加一期大角度轴面片理,前陆盆地之高繁群、滹沱群分别具两期及一期片理。  相似文献   

12.
松树沟“入”字型构造体系是包容在秦岭纬向带中的低级序构造。其主干构造为商丹深断带,分支构造为其北侧的控制区内基性或超基性岩体的北西向褶皱断裂系。燕山期商丹深断带受左行直扭应力场的作用,形成该“入”字型构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山东省长石矿床时空分布规律、特征、形成条件和成因,进行了矿床类型划分,总结了成矿规律。长石矿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后期含有SiO_2,Al_2O_3,K_2O,Na_2O的熔浆;构造裂隙为成矿物质运移的重要通道。根据花岗伟晶岩矿物的共生关系和构造特征,将长石花岗伟晶岩矿床分为弱分异型、分异型2个类型。长石矿主要分布于岩浆岩地区,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主要赋存于各时代伟晶岩中,以花岗伟晶岩型长石矿为主;在时间分布上,从新太古代至中生代各时期均有长石矿产出。根据成矿规律进行了成矿预测,指出了长石矿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
灵山岛褶皱构造发育,类型表现出多种形式,其成因类型还存在争论。通过地质填图工作,在对灵山岛褶皱构造要素进行观察、测量以及构造应力场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灵山岛褶皱构造的成因。灵山岛褶皱枢纽产状的一致性,共轭节理和褶皱轴面所反映的主应力方向的一致性,大褶皱与小褶皱之间的几何关系,明显具有构造成因的轴面劈理、窗棱构造、布丁构造等面理和线理构造,这些特征反映了灵山岛褶皱属于构造成因。综合区域资料分析认为,灵山岛褶皱构造是在NW-SE向挤压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结果,是古太平洋板块与亚洲陆缘俯冲碰撞的响应。  相似文献   

15.
王家堡子菱镁矿区位于虎皮峪—红石砬子复背斜西段(即青城子以西),是辽河群复杂褶皱构造的一部分,矿床明显受构造控制。运用变质岩构造解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析王家堡子矿区特征,本区至少经历了两期变形。第一期以紧密线形褶皱构造为主,第二期以宽缓开阔褶皱构造为主,而矿区岩石发生的急据弯曲(呈卷曲状),则属多期变形作用形成的卷曲向斜构造。前寒武系变质岩系,特别是碳酸盐岩的构造解析,不仅对菱镁矿等矿产的普查勘探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解决地层对比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阐述了沉积岩层构造裂隙形成及水文地质作用方面的五个论点: 研究层状构造裂隙水时,必须从沉积建造、地质构造及后期改造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探讨。 任何一个构造应力场中,其应力分布状态,一定要受到不同力学性质(岩性、结构及固结程度)的岩层在空间上的分布所控制,从而才能产生相应的应变形态(各类性质的断裂与褶皱)。 弯滑褶皱的脆性层位中,才能形成背斜核部的脱空及翼部的顺向导水裂隙系统,而滑流褶皱则不具备这种性质。 压性断层下盘是否具有导水作用,要依据断层面的产状是否接近直立而确定。 压性断层与扭性断层的错断方面不同,其裂隙系统的展布方向恰好直交。即压性断层的低序次体现为顺向导水,而扭性断层的低序次体现为垂向导水。  相似文献   

17.
燕山期由于受华夏构造自东向西仰冲作用的影响、改造作西侧伏的海西、印支褶皱带形成NE向分布、断面南倾、向西南撒开、向北东收敛,形如帚状推覆断裂带,在靠近收敛部分控制着金矿的分布。印支期金矿和碳酸盐台地礁岩的消失、礁前滑脱砾岩和火山碎屑浊积岩系上超盆地的复合、有机质的热解、分异有关,形成成岩—后生矿床;燕山晚期金矿以改造作用为主,形成后生矿床。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断裂构造差异变形特征及其成因机制,在二维和三维地震资料精细断裂解释的基础上,对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断裂构造分层、分期和分区发育强度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纵向上,断裂可以分为以逆冲构造为主的盐下基底构造、以盖层滑脱为主的盐上下古生界、以断层相关褶皱为主的上古生界和新生界4个构造层,自盐上下古生界至新生界构造变形总体逐渐减弱;平面上,玉北地区东部断裂活动更为强烈,以叠瓦冲断构造为主,次级断裂更为发育,密集分布,而玉北地区中西部冲断作用较弱,以逆冲滑脱、高角度逆冲构造为主,次级断裂不太发育,相对分散分布;断裂演化时间上,加里东中期玉北地区东部断裂活动强,中西部断裂活动较弱,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东部断裂相对稳定,中西部断裂活动相对较强,反映断裂活动自东向西的迁移特征;断裂构造发育位置、走向和分布受先存基底构造、构造应力场背景和膏盐岩滑脱层等共同控制;加里东中期断裂主要密集发育于先存基底构造薄弱带,受SE向挤压应力控制,断裂沿中、下寒武统由NW向朝SE向被动逆冲,形成多排NE向差异分布的逆冲断裂带。  相似文献   

19.
挤压盐构造是在区域挤压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重要的盐构造类型,对沉积盆地内油气的生成、运移和圈闭成藏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过去几十年内,挤压盐构造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有效指导了挤压型含盐沉积盆地油气藏勘探。在综合分析盐岩物理特性、挤压盐构造变形演化,以及盐构造形成对油气成藏分布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挤压盐构造变形演化特征,分析了国内外典型含盐褶皱冲断带及其油气成藏特征;通过对比国内外含盐褶皱冲断带盐构造及典型油气藏,总结出国内外典型的含盐褶皱冲断带盐岩层均参与了构造变形,使得由造山带向盆地腹地,构造变形由强烈基底卷入逆冲推覆变形逐步过渡到薄皮滑脱褶皱变形,并影响褶皱冲断带内油气成藏的分布。最后,分析了目前我国含盐褶皱冲断带盐构造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盐构造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社垌钨钼矿是广西大瑶山东段新发现的一个大型石英脉型矿床。文章通过对矿区构造特征的初步研究,认为区内钨钼矿主要受NW向断裂和裂隙控制,平头背背斜核部呈扇形分布的Ⅱ号和Ⅲ号主成矿带中的含矿石英脉,主要受背斜核部的扇形劈理(节理)控制,该类劈理(节理)形成于背斜褶皱过程,并在成矿期发生了张性改造。社垌矿区钨钼矿体可能向西侧伏,侧伏角在75°±,深部找矿可以向西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