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滦县地区尾波Q值及其与频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松林  樊计昌 《地震学报》1990,12(4):357-366
利用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在滦县地震区取得的高精度的数字化地震记录资料,由尾波分析法计算了对应于7个不同频率(f=1.5,3.0,6.0,10.0,15.0,20.0,25.0Hz)的介质Qc值.发现在该频率范围内Qc随频率的变化近似服从幂函数关系Qc=afb.对流逝时间较短(40s左右)的尾波资料,求得a=46,b=0.85.对流逝时间较长(60s左右)的资料,a=72,b=0.90.b值较大,表明Qc值对于频率的强依赖关系,a值(1Hz的Qc值)较小.这些结果表明该地区为一较强的构造活动区.   相似文献   

2.
李琼  秦嘉政  钱晓东 《地震研究》2007,30(4):337-343
基于Aki和Chouet的地方震尾波单次散射模型,利用思茅台记录到的2007年云南宁洱6.4地震余震的数字化波形观测资料,测量了震源区尾波Qc(f)值。当中心频率为1.5Hz时,宁洱地区的尾波Qc值在51~147之间,平均值为79,尾波的振幅衰减率βc(f)在0.014~0.039之间,平均值为0.028;测量得到该地区尾波Qc值与频率f的关系为Qc(f)=53f0.88;尾波波源因子与震级成正比关系,满足关系lgA0=1.51ML-0.94;测量结果显示宁洱地震余震序列的尾波值Qc较低,表明宁洱震源区属于构造运动较为活跃区。  相似文献   

3.
利用Sato单次散射模型,对黑龙江省大庆地区2002—2012年11个数字化测震台网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进行计算和分析。拟合尾波窗长60 s时尾波Qc值对频率的依赖关系,得到黑龙江大庆地区Qc值随频率的变化关系式为Qc=(24.57±6.05)f0.9937±0.0713。庆新台Q0值最高,朝阳沟台Q0值最低。研究区内地震台站表现为低Q0值,高η值,符合Q0值与频率的依赖关系,表明该地区地下介质非均匀程度高,构造活动强烈。  相似文献   

4.
基于Sato单次散射模型,利用安徽省数字化测震台网2001年以来记录到的ML≥2.3级地震的波形资料,计算得到了安徽地区不同台站周围地壳介质的尾波Qc值,发现省内不同地区尾波Qc值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霍山地区尾波Qc值相对省内其余地区较低,拟合得到了安徽地区尾波Qc值与频率之间的依赖关系,为Qc=(104.9±36.4)...  相似文献   

5.
滦县地区尾波Q值及其与频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在滦县地震区取得的高精度的数字化地震记录资料,由尾波分析法计算了对应于7个不同频率(f=1.5,3.0,6.0,10.0,15.0,20.0,25.0Hz)的介质Q_c值.发现在该频率范围内Q_c随频率的变化近似服从幂函数关系Q_c=af~b.对流逝时间较短(40 s左右)的尾波资料,求得a=46,b=0.85.对流逝时间较长(60 s左右)的资料,a=72,b=0.90.b值较大,表明Q_c值对于频率的强依赖关系,a值(1Hz的Q_c值)较小.这些结果表明该地区为一较强的构造活动区.  相似文献   

6.
利用云南大姚地震台记录到的2009年姚安6.0级地震余震序列的数字化波形观测资料,基于尾波单次散射理论,估算该次地震震源区尾波Qc值。结果表明:中心频率为1.5 Hz时,振幅衰减率β(f)在-0.141 27~-0.043 05之间,平均值为-0.074 60;Qc值在33.3~99.8之间,平均值为65.5。并得出Qc值与频率的关系:尾波波源因子与震级成正比,与频率成反比。主震发生后头几天,尾波Qc值(1.5 Hz)波动较大,之后在±1.5倍方差线内趋于稳定,且没有超过5级的强余震发生。姚安地区尾波Qc值具有构造运动活跃、地震活动频繁地区的低Qc值特征。  相似文献   

7.
基于Sato单次散射模型,利用黑龙江省大庆数字化测震台网近场数字地震波形记录资料,分析计算2005年7月25日大庆林甸M5.1地震后地壳介质的尾波Qc值变化,拟合Qc值与频率之间的依赖关系,为Qc=36.58±8.67f(0.9787±0.0837)。对大庆地区2005年7月至2006年2月的余震序列尾波Qc值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震后该序列尾波Qc值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8.
采用中日合作,分别布设于东川垂直竖井中地下200m、100m 和地面3个位置的高精度数字化地震仪记录的地方震资料(震中距8.5~95km,震级ML1.3~5.1),用频谱比的分析方法计算了东川地区不同深度(-100m 和地面)的场地放大因子.在8个频率(f =0.75,1.0,1.5,2,3,4,5和12Hz)上所对应的在-100m 处的3个分向(N-S,E-W,U-D)的场地放大因子(与-200m 处相比),当0.75Hz f 2Hz时,为1.0~1.49;当2Hz< f <12Hz时,为0.47~0.99;在地面,3个分向在8个频率上所对应的场地放大因子(与-200m 处相比)均大于1,其值为1.6~7.63.-100m 处的S波和尾波场地放大因子与地面的S波和尾波的场地放大因子的相关系数,当0.75Hz f 2Hz频段时,分别为0.82和0.81;当2Hz< f<12Hz频段时,分别为0.47和0.45.   相似文献   

9.
利用小江断裂带及邻区10个数字地震台记录到的地震波形资料,采用Aki单次散射模型,计算了各台站半径60km范围内地震尾波Qc值,分别拟合得到10个台站的尾波Qc和η值,并用10个台站的平均结果得出了小江断裂带及邻区尾波Qc值与频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小江断裂带及邻区总体上属低值Qc区;尾波Qc值空间差异较大,小江断裂带中段为低Qc值,明显低于北段和南段的Qc值。研究了尾波Qc值在时间上的变化与中强地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利用云鹏水电站周边5个数字地震台站记录到的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的108个地震的数字波形资料,采用Aki单次散射模型,计算了各台站周围423条地震记录的尾波Q0值。结果显示:云鹏水电站地区尾波的Qc值与频率的关系为Qc(f)=90.2f0.94。该地区的Q0值比云南其它构造活动强烈地区的要高,因此属于中等构造活动地区。云鹏水电站蓄水后弥勒台记录到的108个地震的尾波Q0值及分频Qc值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表明水库蓄水对库区及其附近区域地下介质性质有所影响,但影响的程度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