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江泓 《海洋世界》2019,(7):58-61
故事距今1.8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一片蔚蓝色的浅海覆盖着今天的欧洲西部,这里日后将浮出水面成为德国的一部分。在平静的海面上,突然出现了几个三角形的背鳍.背鳍瞬间划过海面,然后就消失不见了。没等多久,一条像海豚一样的动物高高跃出海面,然后又落回到海中,溅起了一片浪花。这不是海豚,而是狭翼鱼龙,一种生活在侏罗纪海洋中的鱼龙类。狭翼鱼龙流线型的身体外形让它们可以在海洋中高速前进,是速度型的捕鱼高手。  相似文献   

2.
有石为证     
津沙 《海洋世界》2011,(12):60-63
古生物学家J.Crampton在新西兰马尔堡河岸附近发现了生活在恐龙时代、已经灭绝的大型海生爬行动物鱼龙的骨架化石.它们与恐龙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外形类似现代的海豚或虎鲸,是当时地球海洋中的绝对霸主.Crampton说:"此次发现的鱼龙化石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价值,因为它所生活的时代正处在鱼龙走向衰亡的时期,就像一本鱼龙留...  相似文献   

3.
在地球的演化历程和脊椎动物的发展历史中,中生代(距今约2.45亿~0.65亿年前)是爬行动物的时代。庞大的恐龙家族统治着陆地,翼龙在天空翱翔,鱼龙、蛇颈龙等则又重新回到海洋中生活。我们对这些海洋爬行动物的认识基本上都来自保存在地层中的化石,它们在当时占据着被现代的鲸类、海豚、海牛、海豹、海狮、海象和现代海龟所占有的生态位置。幻龙类是三叠纪(距今2.45亿~2.10亿年前)时的小型长形爬行类,有较长的弯曲的脖子及尖利的牙齿,脚成为短的桡足。很显然,幻龙类起源于陆地爬行动物类型:它们的四肢还相当强壮,可能像现代海豹和海狮那样能爬上陆地捕食或产卵。当在海中游动时,它们长而弯曲的脖子左右摆动捕食鱼类。我国贵州、广西曾发现不少该类化石,  相似文献   

4.
江泓 《海洋世界》2019,(3):50-53
在中生代的海洋当中,生活着许多神奇的海生爬行动物,其中以鱼龙、蛇颈龙和沧龙三大家族最为著名。鱼龙的化石在全世界都有发现,其中就包括了位于北美洲内陆的一座金矿之下,金矿之下可是一座壮观的巨型鱼龙坟墓!  相似文献   

5.
《海洋世界》2010,(2):9-9
鳄鱼可以像鸟类一样呼吸,这可能是它们的一种生存策略。·鸟类呼吸时,空气单向呼入、呼出,并在管状结构中进行气体交换。对于哺乳动物而言,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囊状的肺泡。恐龙,尤其是翼龙,可以像鸟类一样呼吸。最近,一篇发表于《科学》杂志上的文章公布了一项重大研究成果:鳄鱼具有和鸟类一样的呼吸方式,这种呼吸方式在2.46亿年前的三叠纪就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6.
海洋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全球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现代世界强国都从战略全局上关注海洋。(1)海洋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支持系统: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的面积3.6亿平方千米,占总面积71%,是影响地球环境变化的重要源泉;(2)海洋是最大的政治地理单元,被划分为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等五个法律地位不同的政治地理区域。其中,划归沿海国家管辖的1.09亿平方千米,成为各国的“蓝色国土”;目际社会共有的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2.5亿平方千米,是世界各国的“公土”,(3)海洋是尚未充分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宝库,是人类可以开发自然资源的“潜在基地”;(4)海洋是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目际安全,沿海目家的安全,都与海洋密切相关。所以——  相似文献   

7.
蚊虫不爱DEET     
《海洋世界》2008,(9):9-9
在身上喷洒驱蚊剂,蚊虫便离你远去,何故?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者说,蚊虫逃离是因为它们极度厌恶化学驱蚊剂的味道。科学家们此次的研究对象是驱蚊胺DEET。DEET由美国农业部科学家研发。被认为是驱虫剂的“黄金标准”。它使全世界2亿人免受携带致病菌的昆虫的袭击。  相似文献   

8.
于1981年在青岛近海采集真江食、石花莱和角叉菜样品,用氧电极法测定它们在不同生长季节和发育阶段的光合和呼吸速率,并研究不同温度对其光合和呼吸速率的影响,同时计算出它们的呼吸温度系数。结果表明,3种红藻具有典型的潮间带海藻的光合特性,即高光饱和点为600—1000μE/(m2·s),较高的光补偿点为12-40μE/(m2·s)和较高的光合适温≥25℃。温度对3种红藻的光合和呼吸的影响均很明显,在5,15,25℃下测试,它们的最高光合和呼吸速率都出现在25℃。3种红藻的呼吸温度系数(Q10),在5-15℃较高,为1.4-5.5在15-25℃较低,为1.1-2.7。说明它们在低温下的呼吸受温度变动影响较大。经计算3种红藻在适宜生长温度下的净光合速率:角又菜和真江蒿在15℃分别为4.90O2mg/(g·h)和8.14O2mg/(g·h);石花菜在25℃为11.87O2mg/(g·h),在3种红藻中最高。这说明,石花菜的光合效率并不象人们预料的那样低,其秋季幼体在25℃,1000μE/(m2·s)光强下,净光合速率达到19.19O2mg/(g·h)。看来在自然界石花菜生长缓慢主要是由于生境中低光照强度和较低水温所致。  相似文献   

9.
环球海事     
《海洋世界》2001,(7):4-4
近日盛传惊人消息,说是太阳和地球的距离越来越近,地球上的水最终将会被“烤”得一干二净!不过,这是10亿年后的事。科学家们对此忧心忡忡,设想用火箭轰击距地球1.8万公里范围内的慧星和小行星,让它们在地球边上通过,用其引力,使地球远离太阳54公里。但要特别小心,因为稍有差错,行星就会撞击大地。此中真伪,不得而知。  相似文献   

10.
一位美国地质学家说,在3.2亿年前海水化学现象的微妙变化可以通过蠕虫管化石推断出来.蠕虫生活在海底软泥中,其管道中形成的钙质无机盐随海水成分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