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河西走廓末次冰期芒硝和砂楔与古气候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学前缘》2000,7(B08):59-66
  相似文献   

2.
河西走廊末次冰期砂楔的发现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河西走廊砂楔主要形成在晚更新世冲洪积砾石层中,楔体内充填的风成砂^14C年龄证明其是末次冰期的产物,在末次冰期,洒西走廊年平均气温为-5-7度左右,较现在低13-15度,这一 估算数据与根据本区芒硝沉积层所推测的气温下降值是一致的,亦与最近有关北半球高,中纬度冰期降温幅度的研究相符合,当时,河西走廊西段年降水量可能达到100-200mm,比现在平均年降水量增加约100mm左右。  相似文献   

3.
青海湖鸟岛北中更新世冲洪积砂砾石层中发育7个原生砂楔。原生砂楔中的细粒砂ESR测年结果表明,该地区至少经历两次冰期:砂楔剖面南侧3个楔体发育时代分别为228±2ka、228±22ka和143±14ka,形成于倒数第二次冰期;剖面北侧3个楔体发育时代分别为17±1ka、59±10ka和60±6ka,形成于末次冰期。估算青海湖盆地在倒数第二次冰期时的年平均气温不高于-9.5~-11.0℃,降温幅度较大,比现今年均气温低11.2~12.7℃;末次冰期的年平均气温不高于-7.5~-9.0℃,较现在低9.2~10.7℃。  相似文献   

4.
青海湖北岸刚察县城东与泉吉乡西发现原生砂楔群, 楔内充填物均为中细粒砂, 楔体底部中细粒砂ESR测年数据表明, 刚察县城东3个原生砂楔发育时代分别为(774±70) ka、(773±70) ka和(229±20) ka, 泉吉乡西1个原生砂楔形成时代为(197±18) ka, 反映该区至少发育两期原生砂楔, 其形成时代分别对应昆仑冰期和倒数第二次冰期. 基于原生砂楔的特殊形成环境, 估算青海湖盆地在昆仑冰期早期的年均温不高于-7.5~-10 ℃, 比现今至少低9.2~11.7 ℃, 中更新世早期青海湖盆地发育多年冻土, 青藏高原东北部可能已经进入冰冻圈; 倒数第二次冰期的年均温不高于-9.5~-10 ℃, 比现今低11 ℃以上.  相似文献   

5.
北京西山是中国末次冰期旋回风成黄土与古气候研究的经典地区除风成黄土外,该区各种次生黄土也十分发育,由于后者的堆积速率较大,其环境变化的分辨率更高。次生黄土中S1古土壤由3层古土壤夹两层黄土构成,L1中的古土壤由两层古土壤夹1层黄土组成。经年代测定和古气候分析,S1中的3层古土壤分别可与深海氧同位素5阶段中的3个暖期对比,S1中的两层黄土可与5阶段中的两个次阶段对比。  相似文献   

6.
末次盛冰期华北平原古气候古环境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北平原宁晋泊南王庄剖面的^14C和光释光年代测定表明宁晋泊地区在末次盛冰期有连续的湖相沉积。依据孢粉、碳酸盐、有机碳含量(TOC)及C/N值的高分辨率分析与综合判识,末次盛冰期并不是一个持续的干冷时期,而是存在从凉湿-冷偏湿-冷干的波动变化过程。其中早期明显降温事件,可以与Heinrich事件2(H2)对比,说明全球降温的同步性。本研究说明末次盛冰期(20-16ka BP),在全球气候变冷的背景下,存在一个冬季风不断加强夏季风逐渐变弱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东部末次冰期最盛期气候的花粉证据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唐邻余 《冰川冻土》1998,20(2):133-140
青藏高原许多湖泊钻孔、泥炭剖面等所揭示的花粉记录为重建当时的古气候提供了可靠的证据.应用这些资料探讨青藏高原东部末次最大盛冰期植被和气候.大约25~15kaBP前后西藏东南部、川西若尔盖及青海柴达木和可可西里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年均气温比现今低6℃左右,植被以荒漠草原为主;在青海湖地区森林退缩演变为草原植被;甘肃临夏气候冷湿,年均温比现在低5~6℃,发育山地暗针叶林  相似文献   

8.

冰楔假形和原生砂楔是指示古冻土发育的重要证据。两者虽然具有相似的外观形态,但形成过程不同,在反映古气候、古环境和古冻土演化等方面具有不同的指示意义。在利用地层中的楔形构造推测古环境时,确定其类型是正确解读其环境意义的前提。本文讨论了柴达木盆地发现的楔形构造,通过楔形围岩和充填物中的一些微结构判断其属于原生砂楔,进而探讨了这些砂楔代表的环境意义和多年冻土发育状况。柴达木盆地中的砂楔主要形成在末次冰消期的Heinrich 1(H1)和Younger Drays两次降温事件期间。这表明,末次冰消期,柴达木盆地地表几乎全部被风沙覆盖,处于极端干旱的沙漠环境,年平均气温较现在降低6℃左右,多年冻土下界较现在下降了约1000 m。然而,多年冻土并没有占据整个盆地,在盆地中部和南部保留着大片融区,据此推测,即使末次冰期时期,柴达木盆地仍然保留一定面积的融区。末次冰期以来,青藏高原主体和祁连山两大现代多年冻土区并没有通过柴达木盆地连成一片。

  相似文献   

9.
北京西山是中国末次冰期旋回风成黄土与古气候研究的经典地区。除风成黄土外 ,该区各种次生黄土也十分发育 ,由于后者的堆积速率较大 ,其环境变化的分辨率更高。次生黄土中S1古土壤由 3层古土壤夹两层黄土构成 ,L1中的古土壤由两层古土壤夹 1层黄土组成。经年代测定和古气候分析 ,S1中的 3层古土壤分别可与深海氧同位素 5阶段中的 3个暖期对比 ,S1中的两层黄土可与5阶段中的两个次阶段对比。  相似文献   

10.
西藏东南部的"古乡冰期"和"白玉冰期"是划分中国第四纪冰期的蓝本.其中,白玉冰期即末次冰期,分为早阶段和晚阶段,相对应的冰川沉积广泛分布于本区的波堆藏布谷地.已有的冰川数值年代结果显示,末次冰期晚阶段的冰川作用发生于海洋氧同位素阶段(MIS)2.然而,关于早阶段的冰进记录,目前却未有确切的年代学证据,此次冰川作用究竟发...  相似文献   

11.
河西走廊西端地下水资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 1995年度《河西走廊西端水文地质工作空白区 1∶50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成果 ,结合毗邻空白区的以往资料及红外遥感图片解释成果资料 ,采用大气降水入渗法和水均衡法 ,对河西走廊西端地下水资源进行了概算。概算出河西走廊西端地下水资源总量为 12 14 3 83万m3/a ,其中山地 2 4 4 4 94万m3/a ,走廊平原 (盆地 ) 9698 89万m3/a(已扣除重复量 )。  相似文献   

12.
河西走廊榆木山边缘断层构造地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河西走廊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边缘,是青藏高原向东北推挤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前陆盆地系。榆木山是位于河西走廊前陆盆地系中张掖盆地和酒东盆地之间的横向隆起山地。根据野外断层露头和地貌体的变形测量和分析,本文认为榆木山北缘断层是一条具有左旋位移的逆断层,东缘断层是一条具有右旋位移的逆断层,这两条断层在全新世期间都有明显的活动。榆木山的发育是沿着北缘断层和东缘断层的逆冲活动,造成山体内地块叠加变形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小冰期的气候   总被引:83,自引:12,他引:8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建立了近百年中国10个区的年平均气温序列的基础上,利用史料、冰芯δ18O及树木年轮,重建了各区近400~1000年的10年平均气温序列。分析表明,近千年来中国可能有5次冷期分别出现于1100’s~1150’s,1300’s~1390’s,1450’s~1510’s,1560’s~1690’s及1790’S~1890’S。第4次冷期主要在中国大陆中部最明显,而第5次冷期在中国南部较强。新疆、东北及闽台气温变化与中国其它部分特别是南部及西南有一定差异。如果把最后两次冷期作为中国小冰期的两次主要寒冷阶段,其30年平均气温可能比20世纪中期中国最暖的30年(1920’S~1940’S)低0.6~0.11℃。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小冰期的气候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建立了近百年中国10个区的年平均气温序列的基础上,利用史料、冰芯δ18O及树木年轮,重建了各区近400~1000年的10年平均气温序列。分析表明,近千年来中国可能有5次冷期分别出现于1100’s~1150’s,1300’s~1390’s,1450’s~1510’s,1560’s~1690’s及1790’S~1890’S。第4次冷期主要在中国大陆中部最明显,而第5次冷期在中国南部较强。新疆、东北及闽台气温变化与中国其它部分特别是南部及西南有一定差异。如果把最后两次冷期作为中国小冰期的两次主要寒冷阶段,其30年平均气温可能比20世纪中期中国最暖的30年(1920’S~1940’S)低0.6~0.11℃。  相似文献   

15.
河西走廊西段地球物理场特征及相关地质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重信 《甘肃地质》2005,14(1):76-81
据河西走廊西段敦煌—金塔一带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反映的构造格局,通过构造应力场和动力学分析研究认为,基于阿尔金走滑断裂带东北段存在尾端效应,产生一系列与走滑断裂伴随的裂陷盆地和挤压隆起,能量的消减和转换致使阿尔金断裂止于花海裂陷,向东并未延伸;在疏勒河两岸遥感影像和色调差异,主要反映两侧山前冲洪积扇发展不平衡,岩性含水性的差异,疏勒河隐伏断裂在地球物理场未能得到佐证;敦煌盆地地热田受NNE向张性断裂导热,NNE向压扭性断裂阻水阻热两重因素控制,热源除地壳正常增温还有壳内局部热源叠加。  相似文献   

16.
柴达木盆地全球末次冰期介形类动物群的演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晚更新世晚期,柴达木盆地达参1井井深46m以下的沉积物内,水生生物化石有很高的丰度和分异度。介形类为 Cyprideis torosa-Ilyocypris inermis组合,伴生有轮藻类、腹足类、双壳类、植物和鱼类等化石。井深46m~10m,为全球末次冰期盛冰阶(25ka~10ka B.P)沉积,当时气候极端干冷,出现干盐湖地质事件(playa),沉积物由湖相泥岩迅速演变为石盐层,生物化石罕见,几近绝迹。平均40m厚的石盐沉积遍及三湖(台吉乃尔湖、达布逊湖和霍布逊湖)地区,形成了该区天然气赖以保存的最后一道屏障-天然气藏的盖层。井深约10m以上,为全新世暖期或称现代间冰期沉积物,渐变为浅湖相泥岩和粉砂岩夹膏盐沉积。当时处于氧同位素阶段1,湖水盐度逐渐降低,水生生物丰度和分异度再度增高,介形类更替为半咸水-淡水介形类Candona neglecta-Candoniella lactea组合,伴生有丰富的轮藻、腹足类、双壳类等。直到现代,台吉乃尔湖、达布逊湖和霍布逊湖以南由于受昆仑山充足的淡水补给影响,水生生物丰富。三湖以北,远离主要淡水补给区,水体较咸,介形类则为典型的盐湖介形类Eucypris inflata所替代,膏盐沉积比三湖以南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7.
硒学术界普遍认为《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的中国西部牲畜毒草中毒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对“硒中毒”的描述,但至今没有可靠的科学依据。为了澄清这一历史科学问题,笔者对河西走廊草原牧区正在流行的牲畜中毒地方病进行了野外调查,分析了该区草原生态环境植物、土壤中硒的含量。结果表明:①棘豆植物是马可波罗记载的引起牲畜中毒的毒草;②棘豆植物根部土壤与世界平均土壤硒含量相近;③棘豆属毒草硒含量远低于能导致一般动物中毒的3 mg/kg植物硒风险值。由此推断,引起《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的中国西部肃州牲畜毒草中毒并非硒中毒,中毒的原因是棘豆植物中的生物碱成分苦马豆素(Swainsonine)。  相似文献   

18.
姚足金  陈德华 《地球科学》2001,26(3):291-296,327
现行西北地区水资源评价,是基于下列水文地质概念模型:(1)作为主要补给源地的山区,其与盆地之间存在“阻水屏障”;(2)山区形成的地下水基本上已全部汇入出山河谷,流向盆地绿洲,经实地勘探水化学同位素分析与资料研究,认为现行“模型”不符合地质实际。在引用国外高山区产流数值模拟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比拟法估算出研究区,由山区通过基岩向盆地绿洲作侧向补给的大致数量。新概念模型的建立,意味着西北高山-盆地系统的绿洲基岩不深处,赋存有相当数量以前未被计入的、可供开发的水资源。  相似文献   

19.
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大暖期浑善达克沙地边界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浑善达克沙地选取34个代表性沙丘-砂黄土剖面,利用光释光测年技术确定地层年龄,在野外考察、风沙动力学分析以及气候替代性指标测试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确定了浑善达克沙地在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大暖期的范围: 在末次盛冰期时,流沙南界到达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多伦一线,较现代沙地南界偏南约40km,沙地面积扩张约1.39×104km2,扩张了37% ; 在9~5ka时段的全新世大暖期,沙地普遍发育灰黑色砂质古土壤,植被覆盖良好,沙丘固定,流沙南界向北退缩约200km。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大暖期浑善达克沙地空间格局的变迁受控于东亚季风强度和有效湿度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20.
河西走廊地壳稳定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西走廊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北缘,是一个典型的压陷盆地,周边主要活动断裂带有:龙首山南缘活动断裂带、祁连山北缘活动断裂带、昌马活动断裂带及阿尔金活动断裂带东段。河西走廊南侧是地球物理场和地壳结构骤变带,龙首山南缘活动断裂带和祁连山北缘活动断裂带巨大的逆冲造就了走廊地区巨厚的中新生代沉积,最大厚度超过3500m~4000m,其中第四系沉积物最厚超过1000m.河西走廊及邻区大地形变强烈,更是地震活动带,历史上和现今发生了许多破坏性大地震和众多中小地震。从活动断裂带角度考虑,包括与西气东输管线、兰新铁路和312国道以不同角度斜交的阿尔金断裂带东段(上赤金-宽滩山一带)、嘉峪关断裂带、榆木山断裂带都是现今构造活动性比较强烈的断裂带,它们的活动性包括长期蠕变和瞬间变形,必将对上述工程管线和交通干线的安全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