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地球历史长达46亿年,可是在国际年代地层表中,系(纪)以及更详细的划分直到目前还仅限于距今大约6亿年以来寒武纪开始之后的显生宙(Phanerozoic)。一个笼统的术语“前寒武纪(Precambrian)”,包括太古宙(Archean)和元古宙(Proterozoic),概括了寒武纪以前长达40亿年之久、占整个地球历史85%以上的漫长时期(Hedberg,1976)。这种极端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反映出地质学家在前寒武系研究中所遇到的巨大困难。  相似文献   

2.
国际地科联(IUGS)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29项目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工作组于1983年5月9日至13日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布瓦尔(Burwalls)会议中心举行会议,会议由工作组主席J.W.考依博士主持。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11个国家的36名地质学家:中国(3),苏联(3),美国(6),加拿大(1),法国(2),西德(2),丹麦(1),瑞典(3),西班牙(1),澳大利亚(1),英国(13),其中正式委员11人,通讯委员21人。中国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全国委员会及中国地质学会派遣了界线工作组正  相似文献   

3.
正当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所刊)创刊五周年之际,中国地质科学院于一九八四年五月十五日至二十二日在北京召开了“院报系列”第一次编辑工作会议。到会代表30余人,除负责院、所刊专职编辑的同志外,院科技处、院资料室、“地球”编辑部、“岩矿与测试”编辑部、“青藏高原论文集”编辑部等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此报告陈述乌普萨拉讨论会期间的活动和取得的一些成果。在会议的最后一天传阅和讨论了此报告的草稿,但其中所提到的观点不一定是每个与会者的观点。此报告偏重于试图确定讨论会取得了进展的领域并对最早期骨骼化石未来的工作提出建议。本次会议汇集了来自12个国家的52位从头到尾出席会议的代表,另外4位仅部分时间出席(参看与会者名单)。大多数与会者带来了供研讨的化石收藏品,这包括自愿提供的材料和应其他与会者的要求或组织者要求而带来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笔者等是原北京地质学院山西实习大队(1959~1961)变质岩专题组的学生,第一作者一直从事这方面的地质调查和研究。45年后重聚首,花三天时间重走实习路,经热列讨论,并查阅他人成果,形成本文,讨论了50年来吕梁山区前寒武系研究成果,评述了四个代表性地层划分方案之优劣及其形成的时代背景:北京地质学院方案(1961)注重变质深浅;《山西区域地层表》 (1980)强调混合岩化;《山西区域地质志》(1989)以多期叠加褶皱为背景;《山西岩石地层》(1997)接受韧性剪切带观点。笔者等认为,用不整合关系、构造线方向、地层分布格局、各原生示顶构造等确定变质地层之间关系是可取的。但还存在如下问题:吕梁山区古元古界三群地层新老关系缺乏依据;如何正确识别侵入、熔融、变质三种成因片麻岩以及韧性剪切带和大理岩“热底辟”现象等。  相似文献   

6.
作者首先评述了前阿特拉斯山脉(摩洛哥)古生代山系前寒武纪盖层的三个部分:火山质和磨拉石质前寒武纪Ⅲ岩系、白云质阿土图期(Adoudounian)岩系和塔利文期(Taliwinnian)岩系(“酒红色(lie de vin)”岩系),塔利文期岩系主要是陆相的,但西部则发育成海相含叠层石地层,据此有可能确定由塔利文阶到下寒武统的过渡。随后的几个章节介绍了下寒武统的发现和研究简史,以及对前阿特拉斯山脉西部下寒武统含三叶虫“阶”的概述。文章还附有若干幅阿土图期、塔列文期和早寒武世的古地理图,以及一些地层和构造剖面图。  相似文献   

7.
中国末前寒武系古地理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末前寒武系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它的上限是明确的,但它的下限则无具体规定。本文所讨论的时限局限于距今800—600Ma期间的沉积,即晚元古界的一部分。根据在中国所获得的丰富古生物资料,距今700Ma是一个重要的生物发展界线。中国地质科学院震旦系研究课题建议以700Ma做为震旦系的底界,800Ma为新建议的扬子系底界年龄。  相似文献   

8.
末前寒武系年代地层研究:问题,进展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啸风  李华芹 《现代地质》1999,13(4):379-384
在讨论当前全球末前寒武系和中国震旦系年代地层划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根据三峡地区震旦纪和寒武纪生物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和年代地层学的综合研究 ,作者认为 :( 1 )中国传统的震旦系底界和后来建立的陡山沱阶和灯影峡阶的底界是不合适的 ,前者位于不整合面上 ,而后二者的底界分别位于相对动荡的低位域的开始和由海退所形成的高位域的开始 ,不仅横向变化大 ,而且很难保存和发现可供对比的生物和化学标志。 ( 2 )建议将中国震旦系的底界上移到陡山沱组第 2段近底部 ,即靠近陡山沱组第 2段黑色页岩与第 1段灰白色白云岩之间的界线 ,以出现分异度高、个体较大、构造复杂的疑源类为标志 ,该界面与南沱冰期后所形成的海侵生物面基本一致 ;同时主张将原灯影峡阶的底界要么下移到陡山沱组第 4段产庙河生物群的黑色页岩底部 ,要么上移到灯影组产文德生物群的石板滩段黑色页岩夹炭质灰岩底部 ,因为这两个界面分别与南沱冰期后形成的层序 2和层序 3的最大海泛面基本一致。 ( 3)根据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指出陡山沱组第 4段 ,即庙河生物群的 Rb-Sr等时线年龄为 ( 6 85± 9) Ma,而水井沱组底部含三叶虫的黑色页岩的 Rb-Sr等时线年龄为 ( 5 30± 8) Ma  相似文献   

9.
在前阿特拉斯山,在赫普(Hupe)的 Fallotaspis tazemmourtensis 带下发现了三叶虫,甚至有一些三叶虫出现在该区第一古杯化石带的下面。这些三叶虫大部属后颊目(如已描述的 Hupetina gen.nov.),Olenellid Eofallotaspis gen.nov.可能是Fallotaspis 的先躯分子。其时代不新于西伯利亚地台的下阿特达班阶的时代。在大阿特拉斯山,在所谓的乌尼安(Ounein)区,研究了一个从下寒武下部至中寒武统的含三叶虫的完整剖面,此处见到的最老三叶虫是新属 Lemdadella。它与前阿特拉斯山或其它地区的对比尚未确定。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兴起的地层界线热,被认为是近十年来国际地层学研究领域中重大课题之一。其目的是组织全球力量,利用已经确认的原则和取得的丰富资料,对业已树立起来的地层表中的系间界线进行验证、厘定和补充,给以更确切的肯定。全球性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研究始于1972年,1984年该界线工作组以15:4的票数通过我国梅树村剖面作为该界线的唯一全球层型候选剖面,向国际地层委员会推荐。时间已过三年,尚未得到最后确  相似文献   

11.
1979年野外工作期间,13位工作组成员研究了马更些山区中西部的五条地层剖面,为了重点研究加拿大的界限,选择了塞克威山图幅地区12号层中的一个临时界限区间,12号层是夹有页岩、粉砂岩和石英岩的前寒武纪晚期和早寒武世早期的沉积岩系的一部分,其上部主要由痕迹化石确定的时代。对早寒武世晚期的上覆岩层也进行了考察,这些岩层属塞克威组,在东面由地台型碳酸盐组成,在西面则相变为同期的斜坡和盆地沉积。三叶虫被用来作为对比这些较新地层的主要化石。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寒武系集中分布在一南北向分布的从澳大利亚的北部、中部直到南澳大利亚克拉通地块上,少量寒武纪地层分布在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和塔斯马尼亚。寒武系的底在中澳大利亚的Amadeus盆地出露得最好。下寒武统(大致相当于纽芬兰统和第二统)在澳大利亚北部大多数是不含化石的火山岩,而在澳大利亚中部和南澳大利亚的盆地中,其中最有名的是南澳大利亚的Arrowie和Stansbury盆地则是各种含化石的巨厚沉积序列。澳大利亚的下寒武统没有分阶方案,尽管在生物地层研究上最近取得很大进展,现在可以利用疑源类、遗迹化石、古杯类、三叶虫、腕足类、软体动物和其他小壳化石进行化石带的划分。很长一段时间内澳大利亚中部和北部的Ord-ian阶被认为是中寒武世最早期的,现在证明它可能相当于第二统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含化石的中寒武统和芙蓉统(或上寒武统)在Georgina盆地东部发育非常完整,在中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和塔斯马尼亚也可见到,都可以划分到阶。芙蓉统的底大致与Idamean阶的底相当。化石带的建立主要综合考虑球接子三叶虫、多节类三叶虫,自Iverian期晚期起再加上牙形类化石。寒武系的顶大致相当于Warendan阶的底,相关地层在Georgina盆地东部发育得很好。  相似文献   

13.
背景情况早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就把俄罗斯地台的文德系当作沉积盖层的最老地层分层单位了。从那时以来,通过大量工作表明,自1879年Lapworth首次提出奥陶系属于古生界的第二个系后,现在有必要对生物圈的演化和地球总体上划分出一个重要而又新的时间分划—文德纪。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地台北部寒武系层序地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强  于炳松 《现代地质》2001,15(3):254-254
不同的古地理背景和构造背景下层序发育的结构样式及其主控因素是极不相同的。本文旨在建立和完善塔里木地台北部寒武纪碳酸盐岩的层序地层系统和层序地层格架 ,探讨形成不同的层序地层结构样式的控制因素以及碳酸盐岩层序与油气生、储、盖之间的联系 ,并将其与华北地台和扬子地台以及国外同期地层进行对比 ,探讨克拉通背景碳酸盐岩层序形成与发育的主控因素。根据层序地层、年代地层、生物地层、岩石地层和沉积学等对露头和钻井进行综合研究 ,识别出塔里木地台北部寒武纪 19个三级层序 ,7个超层序 ,2个超层序组。将 19个三级层序归并为4种…  相似文献   

15.
前苏联在1990年10月22—26日在乌法城乌拉尔科学分院巴什基尔研究中心,召开了一次前寒武纪地层会议(简称乌法会议)。参加代表200人是来自49个科研和生产部门的地质工作者。会议对1977年全苏第一次会议对前寒武纪的划分方案作了部分修改。此次会议提交报告90份,主要资料是来自西伯利亚、远东、乌拉尔、波罗的地盾的长期工作成果。  相似文献   

16.
1978年11月,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所属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第29号项目(国际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的工作组首次访华期间,云南昆明地区的梅树村剖面及王家湾剖面、四川峨眉的高桥剖面、湖北峡东区的天柱山剖面及松树坡剖面,被该工作组选作为参考剖面。1982年11月6—8日,由中国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全国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和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29号项目工作组联合发起的《国际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问题现场讨论会》在昆  相似文献   

17.
<正> 1.绪言 地层学者在其实践中所使用的各种方法是否正确,并不决定于各委员会常常出于理论上的考虑,而是由他的工作成果,也就是由其地层成果的正确性来决定。因此,地层方法指南对作地层工作的地质学者,只能提供一点帮助和介绍。人们希望,本指南概述将有助于避免形式上的错误,并有助于地层范畴  相似文献   

18.
国际地科联(IUGS)岩石系统分类学委员会(CSP)负责协调统一国际上关于岩石分类命名的工作。将不同国家用不同语言对同种岩石有明显差别的命名统一起来是必要的。IUGS在国际标准方面所取得的最出色成果之一即是由CSP提出的现已广泛接受的侵入岩和火山岩矿物成分分类。  相似文献   

19.
国际地质利学联合金顾问委员会编委会主席——Linn Hcover,去年2月8日在前往摩洛哥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执行委员会的途中,在巴黎骤然与世长辞。作为国际科学计划美国地质调查局代理主任,他生前曾提议于1989年在华盛顿的哥伦比亚地区,召开“第二十八次国际地质协会全体秘书会议”。他的逝世对于国际地质学会团体是一  相似文献   

20.
华北地台东部寒武系层序地层年代格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北地台寒武系属稳定的克拉通盆地陆表海沉积。其沉积层序表现为复合层序,主要受全球海平面变化和沉积物补给因素的控制。自下而上可划分为17个正层序,归并为6个正层序组和2个中层序。大部分正层序的边界与生物地层单位一致,与岩石地层单位略有出入。每个正层序的平均时间延续约为3Ma,含两个三叶虫化石带。根据层序地层的研究,可以建立华北寒武系层序地层年代格架,并提出各统和阶的界线参考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