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省气候温暖、潮湿,境内多山,溪河纵横,沟渠塘堰密布,动植物种类繁多,双星藻科植物种类也很丰富。1964—1976年,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对福建省双星藻科植物进行了广泛的调查。1977年我们对该科藻类进行了分类研究,共鉴定约90种,其中发现一些新的种类。本文报导了11新种,1新变种,分属于:双星藻属(Zygnema)3种;拟双星藻属(Zygnemopsis)1种,转板藻属(Mougeotia)1种,膝接藻属(Zygogonium)1种及1变  相似文献   

2.
毕列爵 《海洋与湖沼》1979,10(4):354-361
1973年9月—1978年6月,我院先后派出十余人在河南省内十多个县、市进行了淡水藻类的调查采集。采得的标本绝大部分是由我系陈秀英同志制成甘油封片,以供鉴定。全部标本的鉴定工作,是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饶钦止教授的指导之下进行的。 鉴定结果,发现有9个新种,2个新变种和1个新变型,分隶于双星藻属(Zygnema)和水绵属(Spirogyra)。现报告如下。至于河南省已知的全部双星藻科植物,日后将另文报道。  相似文献   

3.
在西沙群岛潮间带底栖硅藻的研究中发现了1个新种──三波胸隔藻Mastogloiatriundulatasp.nov.和5个新记录:楔形胸隔藻Mastogloiacuneata(Meister)Simonsen,红胸隔藻椭圆变种Mastogloiaerythraeavar.ellipticaVoigt,,红胸隔藻格鲁变种MastogloiaerythraeaVar.grunowiiFoged,缢缩棒杆藻小形变种Rhopalodiaconstrictavar.minorKrammer和具盖棒杆藻伸长变种Rhopalodiaoperculatavar.productaGrunow.  相似文献   

4.
我国双星藻科植物分类研究已有40余年的历史。40余年来,我国已报道的此科植物约210余种。其中,不少是我国特有的种类。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双星藻科种类极为丰富。目前,尚有不少省、市、自治区的种类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查研究。本文报道的只是我们在1964—1965年间研究湖北省双星藻科植物发现的部分新种和新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湖北省双星藻科转板藻属2新种及此属1种和水绵属2种为我国新纪录,并根据我国的标本对其形态特征和有关文献上的错误作了讨论和校正。  相似文献   

6.
黄邦钦  陈萍 《台湾海峡》1989,8(2):140-143
本文对大亚湾的附着硅藻进行了分类研究,发现1个新种、1个新变种以及在我国的新记录11种和变种。  相似文献   

7.
切孢藻属(Temnogametum)是W.and G.S.West在1897年建立的。属的模式种为Temnogametum heterosporum W.& G.S.West。自本属创立以来,世界各地报道的种类不多,多产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是比较罕见的淡水绿藻之一。 切孢藻属隶属于双星藻目(Zygnematales)、双星藻科(Zygnemataceae)。关于双星藻  相似文献   

8.
钙扇藻属(Udotea)植物广为分布于热带海洋,特别盛产于珊瑚礁上。绝大多数种类的分布具有很大的海区局限性,例如,一般的大西洋种类(除了个别例外)不产于印度-西太平洋海区,反过来也一样。与它们的广泛热带分布相反,对其分类研究工作做的却很少。自从1911年Gepp等对这个属进行了系统分类,报道了15种;六十几年来,只增添了一个新种和一个新变种,还没有任何藻类工作者对这属的系统分类进行研究。除Gepp等报道了它们的内部结构以外,其他藻类工作者仅简略地描述了外部形态和一些藻丝的情况。 1957年和1958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派调查组到我国西沙群岛进行海藻调查时,采集了113号标本。经过我们的初步分析研究,西沙群岛的钙扇藻属的区系是非常丰富的。本文所报道的六个新种,仅只是西沙群岛钙扇藻区系的一部分。所用标本,包括模式标本都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植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9.
施之新 《海洋与湖沼》1998,29(3):261-268
于1975-1985年,相继在湖北、湖南、云南和陕西等省进行淡水藻类标本的采集,然后进行裸藻门分类研究,发现了裸藻类的新分类单位。它们是无色裸藻类中2个属的10个新种类;隶属于变换藻属(Aatasia)的有5新种和1个7新变种,即梭形变胞藻(A.acus)、棒形变胞藻(A.clcviformis)、纺锤变胞藻(A.fusiformis)、梨形为胞藻(A.pyriformis)、矩形变胞藻(A.re  相似文献   

10.
在西沙群岛潮间氏栖硅藻的研究中发现了1个新种--三波胸隔藻Mastogloia triundulata sp.nov.和5个新记录:楔形胸隔藻Mastogloia cuneata simonsen,红胸隔藻椭圆变种Mastogloia erythraea var.elliptica Voigt,红胸隔藻格鲁变种Mastogloia erythraea var.grunowii Foged,xuwl  相似文献   

11.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的季节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于2001年1月~2003年1月对福建省漳江口红树林区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漳江口红树林区浮游植物以硅藻门种类为主,优势种为长菱形藻(Nitzschia longissima)和菱形藻(Nitzschia sp.1)等,同时出现多种裸藻、绿藻和甲藻。本次调查共鉴定到浮游植物31属87种(包括变种),其中硅藻门23属75种(包括变种),蓝藻门3属3种,绿藻门1属4种,金藻门1属1种,甲藻门2属2种,裸藻门1属2种。浮游植物密度变化范围为2.78×104~1.14×106个/L,平均为3.51×105个/L,季节变化为双峰型。出现大量的底栖硅藻和淡水性藻类是该水域浮游植物的一个特点。浮游植物的组成和结构表明该水域水质较好。  相似文献   

12.
圆筛藻属的种类是南海近岸浮游植物中的优势种或习见种,又是海洋动物的直接或间接食物。近年来随着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发现在油田岩心样品中也保存着一些圆筛藻,因此有必要了解我国圆筛藻的种类和分布,供作我国资源开发的参考。 关于南海圆筛藻的分类研究,金德祥等报告过14种1变种。郭玉洁报告过圆筛藻属的5个新种。郭玉洁等报告过采自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圆筛藻9种。本文主要报告采自广东省近海和北部湾东部的圆筛藻13种7变种,其中4种6变种在我国是首次记录,1种和1变种是世界新记录。到目前为止,在南海已记录圆筛藻24种7变种。 本文除对产自我国南海的圆筛藻的壳面特征进行绘图、描述和拍照外,并对其环面也进行了详细描述和绘图,以补充以往文献的不足。对于在西沙和中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已作过详细形态描述的种类如高圆筛藻(Coscinodiscus nobilis Gruu.)等,在此则不再重复。各种名下仅列出其原始定名文献和国内资料,对国外的一般性文献则从略。本文绝大部分种类的学名均根据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藻类名词及名称》(1979)。  相似文献   

13.
赵雄飞 《海洋与湖沼》1995,26(4):431-438
于1985年4月在浙江省泰顺县乌岩岭采集到淡水红藻标本。根据该藻藻体小、单轴真分枝丝状、有纹孔连结、生殖为单孢子和果孢子等特征,以及它具有有性生殖方法、在生活史中出现三个不同形态的植物体、无产孢丝和匍匐丝、有环带形色素体和蛋白核等特征,鉴定为淡水红藻的新属新种──粒丝藻属粒丝藻GranufilumrivularisZhaogen.et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温州师范学院内。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海区常见浮游植物种名更改初步意见   总被引:72,自引:7,他引:72  
孙军  刘东艳 《海洋与湖沼》2002,33(3):271-286
系统地研究了中国海区海洋浮游植物的名称。参照有关文献 ,对硅藻门 37属 1 35种 (包含变种和变型 )、甲藻门 1 6属 60种 (包含变种和变型 )、金藻门 1属 1种和隐藻门 1属 1种的名称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更正。对于个别的种类进行了属的迁移和种的联合。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绿球藻目的新种和新变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饶钦止和沈国华等人于1950、1952、1955和1990年自湖北、江苏、广西和黑龙江等地采得标本,经鉴定表明,它们为中国绿球藻目,分隶于6属的8个新种和4个新变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藻类标本室。  相似文献   

16.
于2009年6月对海南岛红树林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岛红树林区水体浮游植物以硅藻门种类为主,主要优势种为骨条藻(Skeletonema sp.)、微小小环藻(Cyclotella caspia)、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颤藻(Oscillatoria sp.),同时出现多种裸藻、绿藻和甲藻。本次调查共鉴定到浮游植物46属97种(包括变种),其中硅藻门25属59种,绿藻门9属18种,蓝藻门7属10种,裸藻门2属4种,甲藻门5属5种,金藻门1属1种。浮游植物密度变化范围为(0.29~1.96×10~6) cells/L,平均为8.85×10~5cells/L。浮游植物的组成和结构表明红树林区水质较好,但新英港、三亚河、彩桥等红树林区,水体质量有下降的可能,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7.
于1963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南,黄河堤坝北岸盐碱地积水洼中采得两号标本,经光镜观察表明,该新植物为鞘毛藻科一新属——辐枝藻属。辐枝藻为分枝丝状体,由匍匐部分和直立部分组成;匍匐枝彼此贴靠形成单层细胞厚的假薄壁组织;直立枝具粗壮的主轴和细的小枝;部分小枝末端细胞具一条长的鞘毛;每个细胞具一个周生、片状的色素体,蛋白核一至多个,具一个细胞核。该藻以动孢子营无性生殖,动孢子囊位于枝或小枝顶端。此新属仅一新种,为嗜盐辐枝藻。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我国西沙群岛产的凹顶藻属的种类时,我们遇到了几号外形特殊的标本,经研究其形态构造后,认为是凹顶藻属中尚未报道过的两个新种,模式标本和副模式标本均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植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19.
笔者分析、鉴定了100多个南海表层沉积样品中的大量放射虫标本,本文仅报道其中的1个新属和12个新种,作为我们对南海沉积物中放射虫的系列研究之一。 本文是我们对南海沉积物中放射虫的系列研究之一,现仅报道1新属12新种。新种的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20.
欺骗岛是一个著名的活火山岛,本文首次报导该岛沿岸大型海藻体上的附着硅藻。共鉴定了65种,变种和变型,隶属于10科22属,在我国无记录的共19种和变种。优势种为波氏脆杆藻、偏肿弧形杆线藻、古时卵形藻、海洋脆杆藻、纤细楔形藻、克革伦氏针杆藻南极变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