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F0002-F0002,I0001
沈照理教授,著名水文地质学家,水文地球化学领域国际知名学者。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地质工科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学科评议组、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环境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地质矿产部教育司水文地质课程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2.
为纪念我国著名矿物学家陈光远先生诞辰九十周年,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联合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环境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定于2010年10月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召开“资源环境与生命过程中的成因矿物学——纪念陈光远教授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国外铀金地质》2010,(3):F0002-F0002
刘汉彬,男,山东莱芜人,1969年1月生,中共党员,汉族,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科技委员会委员,本刊编委。1992年6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化学系,获地球化学与勘查专业工学学士学位;  相似文献   

4.
正李长冬,男,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6月获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土木工程(岩土方向)学士学位,2009年6月获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岩土工程博士学位。2009年7月至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2014年9月至201 5年9月:加拿大女王大学土木工程系访问学者。第十届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第六届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泥石流滑坡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武汉岩土工程学会  相似文献   

5.
正李长冬,男,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6月获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土木工程(岩土方向)学士学位,2009年6月获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岩土工程博士学位。2009年7月至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加拿大女王大学土木工程系访问学者。第十届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第六届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泥石流滑坡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武汉岩土工程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工程地质学报》编委。  相似文献   

6.
《甘肃地质》2008,17(1):53-53
2008年3月14—16日,甘肃省地矿局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地质理论与方法技术”培训班。该培训班邀请了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李文渊研究员、杨合群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苏犁教授,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孙伯年教授等四位知名专家、学者授课。讲授了西北地区矿产勘查进展及战略部署、铜镍矿床研究及勘查现状、海底喷流型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7.
赫姆洛特大型金矿最新研究成果陈光远,邵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1994年8月17日上午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弗林特教授应邀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作加拿大新太古代赫姆洛巨型金矿的学术报告。不同专业的17位教授与中科院、地矿部、黄金管理局的学者...  相似文献   

8.
刘俊来 《地质通报》2007,26(1):21-21
2006年11月8日,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显微构造与组构专业组主办,桂林工学院承办,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南大学等单位协办的“第八届全国显微构造与组构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在为期2天的会议中,全国显微构造与组构专业组主任北京大学刘瑞殉教授、副主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金振民院士、副主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刘俊来教授和来自全国各地致力于该领域研究的50多名专家、学者交流了有关显微构造教学与研究成果,提交学术论文30多篇,就该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学术前沿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热烈的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探矿工程微机应用研讨会”,1987年11月17~20日在武汉中国地质大学举行。来自地矿、冶金、煤炭、核工业、城建环保和有色总公司等系统的82名正式代表,53名列席代表出席了会议。探矿工程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屠  相似文献   

10.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主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办的“地下水科学的机遇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6月16-17日在京召开。研讨会的协办单位还有中国地质调查局、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建筑学会。来自美国、欧洲、香港地区的华人学者(20人)和大陆各高校院所的专家(30人)与会并作了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1.
对“大陆地质学研究的若干问题思考”一文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大陆地质学研究的若干问题思考”一文的讨论杜杨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文于1997年12月收到。作者简介:杜杨松,男,1957年生,教授,博士。现主要从事包体岩石学及岩浆作用与成矿方面的研究。通讯地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研处;邮政编码:100...  相似文献   

12.
我国著名岩石学家、地质教育家池际尚教授逝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岩石教研室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原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地球科学部常委、我会副理事长、原武汉地质学院副院长、我国著名岩石学家和地质教育家、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池际尚同志,因病...  相似文献   

13.
短讯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通过专家论证   2 0 0 5年 1月 2 7~ 2 8日 ,中国地质大学承建的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接受了国家科技部专家组对建设计划进行的可行性论证。专家组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国伟为组长 ,由 1 0位院士、教授组成。科技部基础司基地建设处张延东副处长主持了论证会 ,教育部科技司、湖北省科技厅及中国地质大学相关领导、教授、学者 1 0 0多人参加了论证会。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地质大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矿产普查与勘探”和“…  相似文献   

14.
    
<正>孙丰月教授1984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金属与非金属矿床专业,并分别于1987年和1992年获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硕士学位(武汉地质学院)和博士学位(北京地质学院)。1992年在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5年3月出站,任教担任教授至今。1998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2005年6月至2006年5月受国家派遣赴澳大利亚西澳大学作为期一年的访学学者。2008—2017年担任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院长。2017年至今担任吉林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院长。受聘为吉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吉林大学唐敖庆特聘教授、自然资源部“东北亚矿产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地矿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0—2010年)、国际矿床成因协会会员、中国黄金学会地质学术委员会秘书长(1997—2003年),以及《世界地质》主编等。先后当选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和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5.
高山《岩石学报》编委,地球化学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1962年生于青海省西宁市,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矿物岩石学专业,1989年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地球化学博士学位。曾在德国哥廷根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和马里兰大学从事科学研究;在西北大学任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12月6~7日,矿物岩石材料专业委员会、矿物物理矿物结构2个专业委员会在桂林理工大学召开了2014年工作会议,会议由2个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承办。矿物岩石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廖立兵、矿物物理矿物结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何宏平等25名委员参加了会议。会上有6名委员作了学术报告:中南大学杨华明教授做了"铝硅酸盐矿物材料功能改性的相关理论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刘钦甫教授做了"高岭石插层剥片及形貌控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李国武教  相似文献   

17.
1999年4月,经中国地质学会批准,在中国地质学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成立环境矿物学分会。该分会的挂靠单位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物岩石材料开发应用国家专业实验室。第一届环境矿物学分会组成成员如下:主任委员:鲁安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物岩石材料开发应用国家专业实验室副主任委员:曾荣树,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王 宁,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委员:吴大清,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陈从喜,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处王 驹,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环境保护中心秦 善,北京大学地质学系陆建军,南…  相似文献   

18.
袁复礼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于1993年12月21日至1993年12月23日在北京中国地质大学隆重举行,与会者150余人,其中学部委员15人,教授86人。中国南极科学考察委员会主任、中国发明协会会长武衡同志,地矿部副部长、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张宏仁同志等出席了纪念会.会议由程业勋教授主持,并致开幕词;杨遵仪教授代表中国地质学会等19家发起单位作主题发言,系统介绍了袁复礼教授的生平事迹;武衡、张宏仁、黄汲清、孙殿卿、程裕淇、丁国瑜、杨起、赵鹏大、蒋松等同志相继发言.他们高度赞扬了袁复礼教授淡泊名利、艰苦奋斗、严谨治学、宽厚待人的崇高美德和优良作风。会议组织出版了《纪念袁复礼教授诞辰100周年学术论文集》和《桃李满天下》纪念文集。为纪念袁复礼教授对中国地质事业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第四纪研究》、《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还发行了纪念专刊和专栏。 袁复礼教授1893年12月31日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徐水县,卒于1987年5月22日。1913年考入清华学堂高等科,1915年赴美国纽约建筑学校、布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192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1921年回国从事地质研究及教学工作,先后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及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曾任清华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 2008年12月23日,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在北京组织有关专家对我队完成的“PVC—U塑料管在浅层地热能及地下水开发工程中应用与研究”项目进行了技术鉴定。成果鉴定委员会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副局长、博士生导师王达教授,中国工程院苏义脑院士,中国地质调查局张伟教授,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殷琨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生导师、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鄢泰宁教授,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副所长贾军教授,《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主编李艺教授,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  相似文献   

20.
第二届全国青年沉积地质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2月13—16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高校、科研和生产单位的52名代表会聚一堂,在中国矿业大学的报告厅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中科院学部委员、地学部主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徐光炽教授、地学部常务副主任、中国沉积学会理事长叶连俊教授、中国沉积学会副理事长吴崇筠教授、中国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韩德馨教授、中国地质大学何镜宇、徐怀大、王德发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张鹏飞、任德贻教授、中国石油学会裘亦楠高级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