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邹进贵  余锐  陈健 《测绘通报》2012,(Z1):114-115,206
数字水准仪极大地提高了水准测量的效率,但其原始数据格式需要人工编辑,制约了数字水准仪的推广和使用。在详细分析索佳SDL30原始数据格式的基础上,编写了数据转换方法,并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论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对类似的水准测量数据格式文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电子测量仪器自动记录数据格式转换程序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利娜  伍鹏 《测绘科学》2011,36(4):186-187,190
电子测量仪器的广泛应用加快了测量速度,提高了测量内外业的工作效率.但是目前的数据格式和数据标准存在不统一,给内业处理和测绘软件的开发带来了许多麻烦.为解决原始测量数据与内业后处理软件匹配问题,本文选取了几种常用数据格式,包括LEICA TC1800原始观测数据格式(*GSI)、LEICA DNA2原始观测数据格式(*m...  相似文献   

3.
清华山维SunwayGIS与南方CASS数据转换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入讨论清华山维SunwayGIS和南方CASS交换文件的数据格式,并详细介绍2种文件的转换思路与转换过程,编制二者编码对照表,最后采用C#语言开发了通用的2种文件转换程序模块.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简单、高效地完成2种格式文件转换,且2种数据格式转换前后地理要素一致,拓扑关系正确,属性信息不丢失.  相似文献   

4.
王星捷 《测绘科学》2013,38(1):112-115
本文以研究MapGIS点文件为重点,全面详细剖析了点文件数据格式,并利用程序实现了MapGIS点文件的读取实验,减少数据转换中的数据失真,实现了自动成图。实验结果证明了点文件数据格式分析的准确性和数据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研究和测量工作中,需要对GNSS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解码GPS接收机原始数据是实时获得以上数据的主要方法。原始电文的二进制格式由各接收机板卡厂商及板卡集成厂家定义本文介绍了常用原始GNSS数据格式内容并对其进行解码转化为标准的RINEX格式文件。该解码软件可以对多种数据格式的电文进行分析解码得到相应的多系统观测文件和星历文件,包括BDS三频数据,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生成的RINEX文件中系统类型。使用TEQC软件对数据质量进行进一步的质量分析,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我国土地管理部门使用的矢量数据交换文件VCT和ESRI公司的第三代空间数据模型Geodatabase两种数据格式的结构及其特点,研究了基于ArcGIS Engine的VCT和Geodatabase的数据格式转换方法,使用C#编程语言实现了这两种数据格式的转换,从而实现了这两种数据格式的共享,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道路网增量更新模式中增量更新文件的组织和表达等问题,对现有方法进行了比较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可伸缩矢量图形(SVG)数据格式增量更新文件的快速生成方法 ;重点研究如何在现有GIS软件平台下快速提取增量信息以及生成增量更新文件的关键技术。实验结果表明,得到的SVG增量更新文件更适用于客户端的数据更新操作,较传统的XML格式有更好的表达显示效果,验证了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多种类、多维数的异构气象观测数据的读写问题,运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对NetCDF文件中的元数据和数据进行对象化,作者提出了基于开源GDAL(地理空间数据抽象库)库的包括文件、维度、属性、变量和其类型等的类层次构建方法。本文主要是探索在GDAL原有功能基础上对NetCDF数据信息的提取和格式转换,将NetCDF库集成到GDAL框架下进行重新编译、发布,这样能够实现GDAL对原来不支持格式数据的解析,从而节省学习数据格式的时间,为多源遥感数据格式转换提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GPS接收机数据的RINEX标准交换格式,讨论二进制数据格式文件向文本文件转换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分析HemisphereJ、avad、AC12、NavCom 4种不同OEM板二进制数据格式,指出GPS接收机的二进制数据文件向RINEX文件转换的一般方法,并编程实现所有程序,验证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Trimble DiNi03电子水准仪原始观测数据格式复杂、不易规范化处理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其数据格式,运用VB6.0程序设计语言编写数据处理程序,该程序能将Trimble DiNi03电子水准仪原始观测数据转换为常用平差软件所识别的格式,便于后续平差处理,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实现了测量工作的内外业一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