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五大连池火山1720-1721年喷发观测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洪洲  吴雪娟 《地震地质》2003,25(3):491-500
存于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中的五大连池火山喷发满文史料 (由吴雪娟发现并译成汉文 ) ,详细记载了五大连池火山在 172 0年 1月 14日至 172 1年 3月 18日喷发形成老黑山、172 1年 4月 2 6日至 172 1年 5月 2 8日喷发形成火烧山的全部过程 ,记述了这 2座火山的喷发时间、地点、喷发状态和火山堰塞湖形成以及参加观测的人员情况等各种史实。这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对火山喷发仅有的一次有组织的观测活动 ,这些记录为火山观测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同时 ,也表明中国是世界上火山观测开展较早的国家之一。以往认为五大连池老黑山、火烧山火山喷发的时间为公元1719— 172 1年 ,实际应为公元 172 0— 172 1年  相似文献   

2.
镜泊湖全新世火山喷发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洪洲  马宝君  高峰 《中国地震》2005,21(3):360-368
本文概述镜泊湖全新世火山机构,并对其喷发类型、喷发方式及火山碎屑基浪堆积等特征进行讨论,指出镜泊湖全新世火山属于单成因火山;从喷发方式上看,它不属于中心式喷发,而是裂隙式喷发;火山碎屑基浪堆积的发现,否定了以往人们将火山渣层中花岗岩碎屑的成因认定是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结果,指出它是玄武质岩浆遇水爆炸的产物,火山渣与花岗岩碎屑层之间不存在所谓“沉积间断”。这对恢复镜泊湖全新世火山活动历史,确定火山口周围环境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历史记录看地震与火山喷发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史料记载表明,五大连池火山1720~1721年喷发期间有大量地震活动.本文从描述这些地震活动的文字记录入手,并结合国际火山地震研究的新成果,探讨了地震类型及地震与火山喷发关系,指出震群是火山喷发的重要前兆指标,强调火山地震的监测对火山喷发预报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的气候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约发生于1000年前的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对全球气候产生过非常显著的影响,本文用一二维能量平衡模式模拟了天地火山的那次喷发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天池火山喷发形成的平流层气溶胶可维持3年长的时间,并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有非常明显的削弱。引起的北半球平均最大降温可达0.85℃。天池火山大喷发对全球气候影响的时间超过6年。  相似文献   

5.
沿科洛—五大连池—二克山NNW向分布的五大连池火山带上分布了约40座第四纪单成因火山。通过野外地质特征结合火山岩年代学数据分析表明,研究区火山活动分为2期:上新世—早更新世期火山活动主要分布在北部的科洛火山区,以熔岩溢流式喷发为主;中更新世—全新世期火山活动分布在整个火山带,爆破式喷发形成大量火山碎屑锥,溢流式喷发产生结壳熔岩、渣状熔岩与块状熔岩,形成广泛分布的熔岩流。野外调查发现了夏威夷型、斯通博利型与强斯通博利型等岩浆爆破式火山喷发的典型堆积剖面,首次发现并报道研究区射汽岩浆型火山喷发堆积剖面。结合火山活动历史与火山地质特征,分析认为五大连池火山带的火山系统仍有再次活动的潜力。基于火山时空分布与喷发特征,文中对五大连池火山带未来可能喷发的方式和危险区进行评估。如若发生强斯通博利型喷发,将形成高度10km的喷发柱,产生的火山灰一般不会对航空运输产生影响;斯通博利型喷发产生的火山碎屑最远可抛射约1km;夏威夷型喷发及溢流式喷发产生的熔岩流是主要的灾害源,计算得出结壳熔岩运移的距离为3. 0~13. 5km,渣状熔岩运移的距离为2. 9~14. 9km;射汽岩浆型喷发产生的基浪速度可达200~400m/s,运移距离≤10km,是潜在的重要灾害类型,应该引起更多重视,并积极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6.
长白山天池火山潜在喷发危险性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吉林省新生代以来火山喷溢活动的时空演化历史,特别是全新世以来火山活动频民强度变化特征,以及现代喷发活动史记资料,结合10多年火山动态观测数据,讨论了长白山天池潜在喷发的危险程度,认为其灾害性潜在喷发危险的时间尺度仍属于地质范畴。  相似文献   

7.
2022年1月15日汤加一座海底火山发生了猛烈的爆炸式喷发,喷出大量火山灰、气体与水蒸气,并进入平流层,形成巨大火山灰云团,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本文对汤加火山的地质构造背景、喷发历史、喷发过程、灾害影响、喷发机理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详述此次汤加火山喷发的过程及灾害影响,由此引申到当前国内活火山的活动状态.长白山天池火山...  相似文献   

8.
在野外地质资料基础上,利用火山形态学方法,探讨了大兴安岭焰山、高山火山的喷发型式。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哈拉哈河-绰尔河火山群中的焰山和高山火山不同于斯通博利式喷发形成的火山,其早期爆破喷发的火山碎屑形成火山渣锥、空降火山碎屑席和小型火山碎屑流,晚期溢出大量熔岩。两火山具有较高大的锥体(标高200~300m以上),在结构上,松散火山砾、火山弹等构成下部的降落锥,熔结集块岩构成上部的溅落锥。由火山砾和火山灰组成的空降火山碎屑席分布在火山锥体周围。两火山溢出的熔岩经历了从结壳熔岩→翻花石→渣状熔岩的演变。根据喷发产物可推断焰山和高山火山具有以下喷发特征:爆破喷发形成持续的喷发柱→斯通博利式喷发→熔岩喷泉喷溢,其中以持续时间较长的喷发柱区别于典型的斯通博利式喷发。类似焰山、高山火山的喷发特征,在龙岗第四纪火山群、镜泊湖全新世火山群中也都有个例,这是中国大陆火山作用中一种新的喷发型式。  相似文献   

9.
陈洪洲  吴雪娟 《中国地震》1999,15(3):290-294
火山喷发史料是研究近代火山的重要基础资料。对于具体的火山而言,喷发史料了解的越全面、越准确,对该火山研究就会越深入。因此,火山喷发史料一直为火山工作者所关注。五大连池老黑山、火烧山属于近代活动的火山(五大连池火山群中另有12座火山属于更新世火山(王允鹏等,1...  相似文献   

10.
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序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白山天池火山周边的11个钻孔资料揭示了长白山天池火山的喷发序列和岩浆演化过程.天池火山的喷发序列分为3个旋回:早期旋回喷发于上新世至早更新世,对应着周边地区的造高原喷发,天池火山熔岩盾主体开始形成,岩浆演化顺序是粗面玄武岩到粗面岩;中期旋回是早更新世的玄武岩浆演化到粗面岩和粗安岩(相当于小白山组);晚期旋回是从更新世到全新世,老房子小山组的玄武岩演化到白头山组粗面岩及碱流岩.在粗面质岩浆喷发过程中,有寄生火山的玄武质岩浆伴随喷发.全新世内天池火山千年大喷发主体由碱流质火山碎屑堆积物构成,松散堆积物的钻孔堆积层序表明,天池火山在全新世至少发生过两期巨型造伊格尼姆岩喷发.  相似文献   

11.
1975年2月4日辽宁省海城地震的震源机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地震纵波初动符号的资料,求得了海城地震系列中Ms≥4.0的24个地震的断层面解。主震发生于1975年2月4日,它的一个节面走向N70°W,倾向NE,倾角81°;另一个节面走向N23°E,倾向SE,倾角75°。根据余震的空间分布以及地面形变资料选取N70°W的节面为断层面,主震是发生在这个近乎直立的断层面上的左旋走向滑动,略具正的倾向滑动分量。前震及大多数余震的震源机制和主震的相似,有四个Ms≥4.0的余震的震源机制和主震的迥然不同,表现出滑动向量和主震的滑动向量相反的断层错动方式。这种情况的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主震时在断层的一些地段发生错动过头。 由野外资料及余震的空间分布资料计算了主震的震源参数。主震断层长70公里,宽20公里,平均错距45厘米,地震矩2.1×1026达因·厘米,应力降4.8巴,应变降7.3×10-6。它是发生在不能积累起较高应力的薄弱地带的一次低应力降的地震。 由地震纵波初动的半周期和振幅的资料计算了81个前震和余震的震源尺度、地震矩、应力降和平均错距。结果表明前震和余震的应力降都比较低,一般在0.1-1巴之间。余震区中有两个应力降相对说来比较高(高于0.8巴)的地区,它们恰好对应于主破裂错动过头的部位。这些结果意味着震前高应力、错动过头、相对高应力降和震源机制反向四者之间  相似文献   

12.
1976年云南龙陵7.4级地震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成核是地震孕育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加速是成核过程的一个属性,也是地震失稳破裂的一个必要条件.地震加速释放是成核在脆性层中的大地震的普遍前兆,且可将该加速过程简要地概括为地震释放速率正比于失稳破裂剩余时间的负幂.基于这一原理,对1976年5月29日云南龙陵M7.4级地震序列进行回顾性分析,表明主震及后续显著地震的失稳破裂时间和震级可成功地被估算,但要求所测系数r  相似文献   

13.
云南禄劝地震部分余震的矩张量反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倪江川  吴大铭 《地震学报》1991,13(4):412-419
利用数字盒式磁带记录加速度仪组成的流动地震台网所记录的三分向近场加速度图,通过矩张量反演确定了1985年4月18日云南禄劝 Ms=6.1地震的部分余震的震源机制.以均匀半无限弹性介质的格林函数解释路径效应,并通过正演计算识别由两次积分得到的位移地震图中的直达 P 波、直达 S 波和 SP 转换波震相,然后用这些震相进行矩张量反演.反演结果表明,在解超定线性方程组时,采用适当的加权系数,可使上述直达波和转换波的理论计算值与观测值拟合得较好.尽管用以反演的三个余震大小不同(震级 ML48,3.2,3.5),震源位置也有差别,但它们的震源机制却非常接近,且与主震的震源机制相当一致.这一特征显示了余震的发生与主震发震构造的内在联系.这些实例说明,由震源球球面上分布适宜的数字地震台网取得的近场加速度资料,借助于即使是简单的介质模型,通过地震矩张量反演,不但可以得出这些地震震源的主要成份————剪切位错源,同时还可得出震源所含的其它成分,如膨胀源和补偿线性向量偶极.   相似文献   

14.
15.
我国台湾岛的地震构造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简要地论述了台湾岛及其周围地区的地质构造、重力异常、地壳结构和地震活动等特征的基础上划分了地震构造带,对台湾岛上7级以上强震的发震构造条件作了初步讨论,最后用板块构造观点探讨了本区地震的构造成因  相似文献   

16.
山东栖霞百里店地区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对山东栖霞百里店地区进行了金矿的探查。分析探查结果,得出在百里店及其临近地区可能存在一大型金矿。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地球深部研究(SEDI)青年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7月20-24日在山东省威海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IUGG中国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刘光鼎教授主持。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北京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的60多名从事地幔动力学、高温高压实验、动力大地测量学、地球化学和深部地质的中青年科学工作者提交  相似文献   

18.
用体波合成地震图与观测地震图拟合的方法确定了渤海地震(1969.7.18. M=7.4)和云南永善地震(1974.5.11. M=7.1)的震源参数.针对震中距为30至90的远震 P+pP+sP 波,采用 WKBJ 近似和实路径积分,做出了20个 WWSSN 台站的渤海地震和7个WWSSN 台站的永善地震的全波理论合成地震图.与实际记录到的长周期垂直分量地震图进行比较,以试错法确定两大地震的震源参数如下:渤海地震:h=25km,=205,=85,=-145,M0=2.41019Nm,R=25,L=36km,vR=6km/s;永善地震由两个同时发生的 h=15km 的子破裂组成,其一为=45,=65,=0,M0=1.91019Nm,R=225,L=10km,vR=1km/s;其二为=200,=75,=170,M0=1.31019Nm,R=30,L=23km,vR=2km/s.这里 h 为震源深度,为走向,为倾角,为滑动角,M0 为总地震矩,R 为断裂扩展方向,L 为断层长度,vR 为破裂传播速度.   相似文献   

19.
兰州马衔山北缘断裂带的新活动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详细地质填图研究获得了兰州马衔山北缘断裂带的几何学、新活动性、断错微地貌及滑动速率等的定量资料。马衔山北缘断裂为一条历史悠久的区域性活动断裂 ,其几何形态较简单 ,总体走向N6 0°W ,全长约 115 .5km。根据断裂分叉、拐弯及不连续阶区等几何特征和活动性的差异 ,大致可以将该断裂划分为 4条次级断层段 ,自东向西分别称为内官营段、马衔山段、七道梁段和雾宿山段。断裂的新活动具分段性 ,其中的内官营段为具逆断特性的晚更新世活动段 ,而马衔山段、七道梁段和雾宿山段均为全新世活动段。该断裂早期具逆断特性 ,大约自中更新世以来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倾滑运动分量 ,形成了一系列山脊、冲沟、阶地等的左旋断错 ,断距几米至几百米。沿断裂带的水平位移具分组现象 ,可能反映了断裂的黏滑活动特性。根据Ⅰ ,Ⅱ级阶地的左旋断错值及其年代 ,得到了马衔山北缘断裂带晚更新世以来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约为 3.73mm/a。同时沿断裂带还保存有断崖和断坎等 ,其中Ⅰ级阶地上的断坎高 1~ 1.5m左右  相似文献   

20.
西北地区戈壁砂砾石场地的脉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我国西北部戈壁砂砾石层的划分及其时代确定等问题,以近几年西北地区地震小区划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实际观测资料为依据,对西北戈壁滩砂砾石场地的脉动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场地脉动频谱特性与场地有关参数的关系,同时还就地脉动测试在工程中的推广应用等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