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汞的地球化学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雪琴  迟清华 《地球化学》2007,36(6):621-62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积累了岩石、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的大量可靠的汞分析数据和图件,为分析汞的地球化学空间分布特征提供了依据.从空间分布上看,从中国北部到南部,从西部到东部,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汞的含量背景值逐渐增高,汞在以干旱荒漠区、半干旱荒漠区、黄土地区和高寒山区为主的西部和北部呈低背景,在东部的森林沼泽区和半湿润低山丘陵区为中等背景,在南部的湿润低山丘陵区、热带雨林区和高山峡谷区为高背景,尤其在以云南东南部、贵州、广西西部、湖南西部岩溶区为中心的低温成矿域内,无论岩石、土壤还是水系沉积物,汞含量背景值达到最高.一般情况下,岩石、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之间的汞含量具有继承性,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呈明显的对栽应关系,并且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之间的汞含量具有相近性,土壤和水系沉积物较岩石更为富集汞.  相似文献   

2.
浙江安吉白茶产地的环境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安吉白茶产地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认为地形、地貌、母岩岩性、土壤元素组合等对茶叶的品质均具有极大的影响.母岩类型及其地貌条件不同,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和土壤化学成分就会发生很大的差异,茶叶品质也就截然不同.建议发展白茶基地应选择中部和东部低山丘陵区石英砂岩和流纹质母岩分布区.  相似文献   

3.
四川盆地可分为川东平行岭谷区、盆周低山丘陵区、川中丘陵区、川西平原区。论述了各区的采样对象及采样点密度。川东平行岭谷区及盆周低山区的化探成果对寻找非金属矿产及某些金属矿产效果显著。川中典型区土壤地球化学资料,能为农业、环境等多目标服务,对农业区划、科学施肥、合理种植、土壤改良等提供了重要的地球化学依据。证实了川西平原油气化探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从地球化学勘查的角度,以摩洛哥的自然地理、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等特征为依据,结合多年在摩洛哥从事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的认识,划分了摩洛哥地球化学景观,绘制了摩洛哥地球化学景观分区图。将摩洛哥全境划分为6个一级地球化学景观区:森林覆盖区、半干旱高山区、湿润—半湿润中低山丘陵区、干旱—半干旱中低山丘陵区、干旱荒漠戈壁区、沙漠覆盖区;并根据海拔和切割强度,进一步将湿润—半湿润中低山丘陵区和干旱—半干旱中低山丘陵区两个一级景观区划分为4个二级景观区:丘陵区、低山区、浅切割中山区、中—深切割中山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摩洛哥进行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长江三角洲(江苏)地区第四系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全新世各时期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并结合岩相沉积分布及剖面图纵横向展布规律的分析,将整个研究区划分为三大沉积单元9个沉积分区,即黄淮流域堆积区(Ⅰ):里下河湖沼积平原区(Ⅰ);长江三角洲堆积区(Ⅱ):新长江三角洲堆积平原区(Ⅱ_1)、常州—无锡高亢平原区(Ⅱ_2),太湖东岸湖沼积平原区(Ⅱ_3—苏州重点城市区)、东部沿海冲海积低平原区(Ⅱ_4);低山丘陵堆积区(Ⅲ):浦口—大仪低山丘陵区(Ⅲ_1)、南京—宜兴低山丘陵区(Ⅲ_2)、江阴南部环太湖丘陵区(Ⅲ_3)、镇江低山丘陵区(Ⅲ_4),阐述了9个沉积分区的划分依据和第四系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16,(1)
通过低山丘陵区傍河水源地勘探实践,总结了水文地质勘察不同手段之间先后顺序及密切关系,分析水文地质钻探和抽水试验对水源地选择及参数计算的独特作用可知:低山丘陵区含水层储水条件差异性较大,地下水资源相对贫乏,水源地勘察难度较高,风险较大。供有关技术人员对类似地区开展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时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低山丘陵区土地整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广安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土地开发整理的背景与条件,调查测算土地整理、开发潜力,利用MAPGIS软件综合处理研究区大量与土地利用相关的基础数据,针对低山丘陵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从多方面探讨了土地整理的迫切性。依据经济、社会、生态相统一的目标,划分土地开发整理区,确定开发整理的方向及重点,并提出低山丘陵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袁晓奇 《地下水》2022,(1):114-115,141
辽西低山丘陵区水库存在大量内源污染、面源污染以及点源污染,通过对大凌河干流水库污染水体特征的全面分析,遵循生态修复与污染控制结合、人工循环与自然补水结合、水库协同治理等水生态修复理念探讨了水库污染水体生态修复可行性,并综合考虑水库功能划分、地质地貌特征、水库污染程度、地域、水质条件等因素,提出辽西低山丘陵区阎王鼻子水库...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6,(1)
低山丘陵区基岩裂隙水分布埋藏极不均一,含水层分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异差性大,涌水量大小相差悬殊。富存形式往往呈点状、线状、面状赋存于岩石的裂隙中。勘察找水时,采用力学性质分析,构造形迹分析,物探方法测量,确定基岩裂隙水的富存部位。是低山丘陵区开发基岩裂隙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CO_2气体测量方法在低山丘陵区隐伏矿勘查的应用效果,采用改进的CO_2快速分析仪分别对湖南黄金洞金矿区金枚矿段和梨树坪矿段进行了CO_2气体测量试验性研究和面积性测量研究。结果表明,CO_2气体测量方法在低山丘陵区能够发现深部隐伏矿和构造信息,并为梨树坪矿段圈定了3个找矿靶区,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为我国覆盖区隐伏矿勘查突破积累了数据和经验。  相似文献   

11.
赞皇大枣农业地质背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赞皇县“金丝大枣”品质上乘,尤以产在低山丘陵区北东向断裂带两侧的太古代黑云斜长片麻岩和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等变质岩区域内的为佳。该区域背景岩石及其形成的土壤、地下水和植物叶片中Sr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区域。依据自然地理条件、土壤母岩、断裂构造、水文条件、微量元素等因素,将赞皇县划分为五个农业地质背景区。  相似文献   

12.
华北低山丘陵地带是华北平原地下水的主要补给区,土地利用类型多样,研究该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并把握其水质影响因素对平原区水质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选择位于太行山低山丘陵区的潴龙河流域作为研究区,通过野外调查和采样,利用水文地球化学方法,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下水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结果表明,低山丘陵区土地利用类型是影响区域水质空间变化的主要原因;方解石和石膏的溶解是造成地下水以HCO_3—Ca和HCO_3·SO_4—Ca型为主的主要原因;与上游自然条件下地下水对比,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区域如村庄化粪池等点源污染和农田面源污染是造成地下水中Cl~-、NO~-_3以及Ca~(2+)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由于低山丘陵区含水层渗透性较强,因此必须加强对人类活动引起的点源污染的防控。  相似文献   

13.
淮北市岩溶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昕  何江涛  王俊杰  李鹏 《中国岩溶》2010,29(4):372-377
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岩溶地下水资源,在深入了解评价区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采用PI(保护层和渗透条件)方法,对淮北市岩溶地下水防污性能开展评价。其结果表明,地下水防污性能π值小于2的区域分布在低山丘陵区,该地区基岩埋深<50m,属于裸渗区;π值2~3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区、残山和山前区,基岩埋深在50~200m,属于覆盖区;平原区的π值多大于4,基岩埋深>200m,属于埋藏区。无论是PI评价结果还是评价对象的地质条件均表明,岩溶地下水的防污性能在低山丘陵区为弱和较弱,随着远离山区,防污性能有所提高,平原区的防污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4.
栖霞山位于南京市东北约20公里处。地貌为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地势东高西低、地形起伏,主峰三茅宫海拔284.4米。自然环境优美,是一个著名的风景名胜点,素有  相似文献   

15.
区域化探资料用于农业增产的开发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河北省抚宁,卢龙低山丘陵区土壤中作物营养元素有效量与水系沉积物含量(全量)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多数营养元素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以区域水系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资料为基础,可以近似定量地评价作物营养元素的丰缺状况,农业生产实践表明这一研究结果可靠的。  相似文献   

16.
林才浩 《福建地质》2008,27(2):166-174
在福建省沿海经济带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基础上,根据地质背景和地貌类型、土壤酸碱度和SiO2含量,将调查区划分为36个生态地球化学区,归纳了各区特征性的化学元素种类。为了正确评价各生态地球化学区的质量,分析了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村)的地质背景,探讨了滨海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稻米汞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海峡西岸生态环境质量良好,花岗岩低山丘陵区特别优良,重金属元素异常主要分布在河口平原,而在滨海沙地有害元素的生物有效性高。  相似文献   

17.
辽河流域表层土壤碳密度与碳储量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辽宁省辽河流域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获得的大量表层土壤全碳分析数据,根据土壤类型和地貌单元计算表层土壤碳密度及碳储量,探讨了土壤碳密度与碳储量分布规律。辽河流域表层土壤碳储量分布与土壤类型和地貌单元的面积呈正比;土壤碳密度分布与城市规模大小及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分布有密切的关系。草甸土土壤类型和平原区地貌单元的表层土壤碳储量最高,黑土土壤类型和丘陵山区地貌单元的表层土壤碳储量最低。从土壤类型看,水稻土碳密度最高,风沙土碳密度最低。从地貌单元看,丘陵山区碳密度最高,低山丘陵区碳密度最低。土壤碳密度的研究可为探索中国区域土壤碳固定潜力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模糊数学中的模糊集合理论(交集)为基础,建立豫西缺水低山丘陵区供水勘察的逻辑推理模式"多重环套方法"。根据已有资料分析,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和地球物理勘察,由区域→块段→点,逐步使"有水"的"模糊度"越来越小,从而获得了富水段、蓄水构造以及布井具体位置的信息。通过供水勘察实践,验证了"多重环套方法"在缺水低山丘陵区供水勘察中的可靠性。同时也指出了该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浙江“安吉白茶”产地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安吉白茶产地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认为成土母岩、土壤元素组合等对茶叶的品质均具有深刻的影响。母岩(母质)类型不同,土壤类型、质地、pH值,尤其是土壤地球化学成分就会具有很大的差异,钾、硅、铝和酸性土壤有利于茶叶生长发育,钙、镁、钠和碱性土壤不利于茶叶品质的提高。茶叶硒、锌含量高,其生化成分与土壤中钾、钼、锰、硫、磷的有效态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建议发展白茶基地应在安吉中部、东部低山丘陵区,选择以石英砂岩、岩屑砂岩风化残坡积物为母质的土壤。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区1:5万化探宜采用水系沉积物测量法。在总体布署上是: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高背景区内的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检查;在异常检查时,若使用土壤测量法,测线的布置可以是直线法,也可以是地质路线法,视地形、通行条件予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