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通过11根叠合梁的试验,分析了均布荷载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叠合梁的抗剪性能,提出了无腹筋和配箍筋钢纤维混凝土叠合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钢纤维的掺入改善了叠合梁的抗剪性能,提高了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17根叠合梁的试验研究,分析了钢纤维的掺入对叠合梁正截面承载力的影响;探讨了配筋钢纤维混凝土叠合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其验算结果与实测值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3.
根据试验结果和新规范受弯构件受剪承载力计算体系,本文提出了迭合受弯构件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该公式计算简便,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并与普通受弯构件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相衔接。经可靠度分析,计算受剪承载力的可靠指标β符合目标可靠指标β目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中采用高强度混凝土是继应用高强度力筋之后的双一挖潜举措和趋向。本文介绍了用高强度混凝土制成的先张预应力桥梁主梁的实验结果。共制造并试验了三片T梁,各长21.3m,高1372mm。梁体混凝土设计强度为69MPa。三片主梁中两片的部浇有桥面板,并将一片在桥面板的和一片无桥面板的主梁加载到计算的弯曲强度和剪切强度。另一片有桥面板的主梁则用来作长期荷载试验,使之承受全部设计静载达18  相似文献   

5.
С.  ЕГ 《测绘科技动态》1994,(3):35-37
从一座已经报废的跨度为16.5m的多梁式桥梁中取出两片使用27年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箱形主梁进行结构荷载试验。以桥中心取出的一片主梁来看,未见损坏的迹象。另一片紧邻严重损坏主梁的箱梁,可以看到一些轻微的混凝土裂缝剥落现象。在结构上,证实两片主梁县坚固的且具有延性。在使用荷载和一定系数的极限荷载作用下,梁的性能极好。大约在荷载达到两倍的1989年AASHTO规范中规定的使用荷载时才出现弯曲裂缝,实测变  相似文献   

6.
尝试建立变截面桩的挠曲线微分方程,继而提出了变截面优化桩的概念,并给出了端承桩的一种优化算法。还以圆截面大孔径挖孔灌注桩为例,在桩顶受竖向荷载、水平横向力及弯矩作用时,进行了最轻重量设计。通过计算表明,使用变截面优化桩可使桩的体积减少30%以上。  相似文献   

7.
横向受荷桩的最轻重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尝试建立变截面桩的挠曲线微分方程,继而提出了变截面优化桩的概念,并给出了端承桩的一种优化算法,还以圆截面大孔径挖孔灌注桩为例,在桩顶受竖向荷载,水平横向力及弯矩作用时,进行了最轻重量设计,通过计算表明,使用变截面优化桩可使桩的体积减少30%以上。  相似文献   

8.
一、工程概况 台州电厂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位于浙江省中部沿海的椒江北岸入海口处,厂区三面环山,南濒椒江,为少占耕地,厂址一部分系开山辟地,一部分为围海造地。海涂地层自第四纪以来由河湖相及海相沉积的淤泥质所组成,其含水量大、灵敏度高、抗剪强度低,沉积物以下的基岩受构造及海蚀影响,起伏很大,致使上。郭沉积物的软土层厚度变化幅度达4到60米不等。  相似文献   

9.
测试了预制混凝土电梯井剪力墙板中常用的七种水平连接,从而确定多链连接的性能和承载能力,连接包括两个外形不同的多键及一个平面连接。试验结果用于推导预测多键连接的开裂,最大及极限抗剪力的分析模型。分析模型反映了剪力键的外形及垂直作用于连接的压力大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图像显示系统,实现了铀资源多种地学信息数字图像的综合处理,其内容包括资料的输入处理、资料配准和插值处理以及地学信息的增强、分解、提取、分类、叠合、复合等处理。以盛源盆地为样区进行了试验性研究。利用图像的信息增强、叠合技术,研究了试验区的地质构造环境;利用图像信息的分解、叠合技术、分析了铀、钍、钾的分布格局及其地质意义;通过矿床找矿判据的复合、提取,进行了找矿靶区的初选;采用信息的分类技术,进行了盛源盆地地区铀资源的总体评价。通过上述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对这个研究程度较高的老矿区,在某些重要地质问题上,取得了一些新认识,并经野外检验,预测了六片成远景地段。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初步建立了铀资料多种地学信息数字图像综合技术系统。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桥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元素,其外观设计更加现代化,尤其是造型美观的空间弯扭钢结构桥梁备受青睐,这对复杂桥梁的设计、加工制造和精益建造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与技术挑战。本文以全球首例弯扭钢塔斜拉钢构体系桥——新首钢大桥的全数字化建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数字化设计、绿色智能建造及精密测控关键技术的系统研究和应用,实现了基于“骨架+模板”的非一致倾斜空间扭转钢塔节段与变截面高腹板主梁精细化、参数化协同设计,并通过可调参数、虚拟预拼装及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保障了桥梁各构件的高精度制造与钢塔节段的高精度无应力架设。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天幕钢结构的立柱、横梁与行架进行扫描测量,建立点云模型,获取钢柱中心坐标,并与全站仪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以确定三维激光扫描在工程上能够达到的测量精度,为三维激光扫描仪在钢结构工程竣工验收上的运用做准备.  相似文献   

13.
地理信息系统在市政管网中的应用已经有了很好的实用效果,但与钢铁企业管网的结合目前还很少。本文结合实际的钢铁管网管理系统,从数据转换、数据管理、数据分析等方面来研究地理信息系统在钢铁企业管网中的应用,为实现数字化钢厂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主要论述了由底层控制点向上投点,在搭设钢框架上的钢平台上接收控制点,通过在钢平台控制点上架设经纬仪、利用角度控制钢柱的整体垂直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赵亚波  王智 《测绘通报》2021,(5):155-158
钢结构变形是工程、工业领域常见问题,若变形超过设计允许值,将影响工程的正常实施及工业的正常运转。采用全站仪等传统方式检测钢结构变形,不仅效率低,且难以全面、精确地反映钢结构的空间整体变形情况。本文以一个海上钻井平台钢结构变形为例,介绍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钢结构变形检测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外业采集的点云进行滤波、分割处理,并基于钢结构设计模型对三维点云进行拟合处理,根据实测的三维点云与拟合模型进行碰撞分析,即可得到钢结构的空间变形情况。  相似文献   

16.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全国各地新建了大批复杂钢结构,其结构复杂,建筑体量巨大,在钢结构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为了进行精确的钢结构拼接和方便其他部件的安装,需要获取钢结构部件上的特征信息。传统钢结构建筑物的安装与检测获取特征信息困难,延误施工工期。三维激光扫描可以通过大范围密集扫描快速获取钢结构的点云数据,经过处理可以获取钢结构的特征信息。本文以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大型钢结构圆盘构件节点坐标获取为例,介绍了钢结构点云数据的获取和数据处理流程,提出了基于几何位置关系的构件节点坐标提取方法。结果表明,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工程坐标系下的钢结构构件特征,从而满足工程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基于全站仪等单点测量技术难以获取钢结构整体信息,且测量速度慢、模型重建精度低。针对此问题,本文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钢结构模型重建领域,提出了基于LiDAR点云的复杂钢结构模型重建方法。首先,基于标靶球和钢结构面信息实现多测站点云的高精度配准,并通过半径滤波算法去除噪点,以得到完整的激光点云数据;然后,对复杂钢结构单体模型进行分割,以实现各个部件的模型重建;最后,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对重建的三维模型进行精度评估。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得到的模型精度较高,与实际尺寸差值均小于1 cm,为复杂钢结构的三维模型重建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南京长江三桥是我国首座主塔采用钢结构形式的特大型斜拉桥,主梁为正交异性板流线型扁平式钢箱梁。文章介绍了钢箱粱安装的精度要求,以及分步骤建立施工控制网的方法,并详细阐述了不同梁段施工测量的技术和方法,结果表明成桥后的钢箱梁线型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由于大跨钢桁梁形变导致其上设置的轨道控制点(CPIII)空间位置的变化,进而导致轨道平顺性的测量结果受到影响的问题,该文从轨道维护角度出发,探讨大跨钢桁梁形变对轨道测量及平顺性影响规律。通过模拟实验对大跨钢桁梁形变引起的自由设站坐标、钢轨几何位置测量值以及轨道平顺性指标3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讨论,结果表明:对于直线段大跨钢桁梁部分的轨道平顺性影响较小,对钢桁梁与两端混凝土梁连接处的轨道平顺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