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ZYD-30型压汽蒸馏海水淡化装置,由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研制。 该装置经多次运行试验表明,设备工艺流程先进,结构设计合理,布置紧凑,自控水平高,保护装置完善,操作简单,淡化水水质优  相似文献   

2.
何义朝 《海洋科学》1999,23(1):65-67
海水淡化方法很多,有蒸馏法、过滤法、冷却法等[5]。蒸馏法是用加热海水产生蒸汽再使之冷凝成水。过滤法是利用电渗析、反渗透技术进行海水淡化。该方法淡化海水耗能较大,理论能耗(最小值)为1.4kw·h/t,实际能耗大于10kW·h/t。尽管随着反渗透膜性能的提高和海水淡化工艺的进步,使从海水中获取1m3的淡水能耗下降到5.9kW·h电,但是生产淡水的成本仍然高达1.6~2.2美元/t[3]。因投资大和生产成本太高,这种技术尚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我国中小型压汽蒸馏技术已进入成熟期,日产20~50m3的…  相似文献   

3.
天津将建中国最大海水淡化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雪 《海洋信息》2006,(2):26-27
近年来,海水淡化工程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国家海洋局天滓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在低温多效和压汽蒸馏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面掌握了关键技术,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研究所已在山东青岛黄岛电厂进行日产3000吨淡化水的国家“十五”攻关重大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4.
视点·观察     
《海洋世界》2006,(8):10-11
水是生命之源,是基础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的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然而淡不资源紧缺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一大危机。 水生态系统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下冗,海水倒灌,地下水水质恶化,耕地盐渍化等后里,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通过蓄水,跨流域调水,开发地下水等找施可以实现水资源的时空位移,但不能增加淡水资源总量,对生态互不干涉造成的影响也引起很大的争议。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库,开发海水淡化技术,向海洋索取淡水来解决“水的危机”,一直是全球努力的方向。 海水淡化,亦称海水脱盐,是通过装置和设备除去海中盐分并获得淡水的工艺过程。概括地说,海水淡化的方法可分为蒸馏法和膜法。其中蒸馏法主要有:多级闪蒸(MSF)、低温多效(LT-MED)和压汽蒸馏(MVC)三种技术。前两种技术主要采用蒸汽作热源,多与电厂结合;压汽蒸馏技术是利用热泵蒸发技术,它仅使用电能,应用对象主要是没有热源的岛屿地区。膜法主要指反渗透(RO)技术,它利用半透膜,在压力下允许水透过而使盐分和杂质截留的技术。[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法国南锡化学工程实验室的化学家皮埃利戈夫,经过不断的失败和挫折后,终于研制成功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太阳能淡化海水新装置,可大大节约淡化海水的成本。在海湾地区,尽管海水取之不尽,但每个国家几乎都缺少淡水。虽然许多国家已建起海水淡化工厂,不过费用却很昂贵。这些海水淡化工厂一般采用蒸馏方法淡化海水,即将海水煮沸,使其中的水分蒸发,然后冷却成蒸馏水,因此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所幸的是,海湾国家有丰富的石油资源,采用蒸馏法淡化海水不会出现能源困难。可是,在那些能源缺乏的国家和地区就困难了,他们没有那么多能…  相似文献   

6.
吸收了国际先进卧式喷淋蒸发技术的优点,采用有利于实现蒸发液在蒸发器内空间蒸发的结构和调控条件,针对渔船作业和部队海战或控制岛屿的特点,设计了机动灵活的蒸馏法海水淡化新装置,通过实验证明该空间蒸发技术在低喷淋密度和低传热温差下具有很高的传热系数。  相似文献   

7.
1 国外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现状1.1 直接法直接法是应用集热器将太阳光照变成热能,并直接加热海水。即通过蒸馏制得淡水的方法。其蒸馏装置可分为浅盘型(亦称顶棚型、水平型)、倾斜型和多效型3种。1.1.1 浅盘型它由盛水的浅盘和透明罩组  相似文献   

8.
我所“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示范工程——青岛黄岛电厂 30 0 0 t/d蒸馏法海水淡化工程 ,于今年 1 0月 1 1日在青岛举行奠基仪式。该项工程采用的“低温蒸馏海水淡化技术”是目前国内惟一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淡化技术 ,可以使吨水成本降至 5元以下 ,预计明年 1 0月投产出水。此项示范工程的实施 ,将为缓解沿海城市和地区淡水紧缺探索切实有效的途径 ,并标志着我所的海水淡化技术趋于成熟并走向示范工程的实施阶段“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示范工程正式实施——黄岛电厂3000t/d蒸馏法海水淡化工程奠基仪式在青岛举行@唐琳虹…  相似文献   

9.
从波浪能和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出发,指出了波浪能海水淡化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提出并设计了多点吸收式波浪能海水淡化装置,讨论了该装置的结构组成与运行原理,指出该种波浪能海水淡化技术能够大规模捕获波浪能,减少波浪能转化环节,提高波浪能的采集效率和淡化水产量。  相似文献   

10.
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论述应用太阳能集热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进行蒸馏淡化和膜法淡化的海水淡化方法。与传统动力源和热源相比 ,太阳能具有安全、环保等优点 ,将太阳能采集与脱盐工艺两个系统结合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海水淡化技术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海洋中的水是咸的。因此,凡在海洋中航行或捕鱼的船只,都必须带足淡水,否则,人的饮用水就会发生困难。现在,有些船只上有了海水淡化设备,可以将咸的海水转化为甘甜的淡水,但对大多数船只来说,这些还是奢  相似文献   

12.
海岛风能海水淡化组合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风能作为海水淡化的动力能源是目前较新颖的研究课题,国际上报道的还不多.根据东南沿海丰富的海岛风能资源和海岛缺淡水的现状,就如何利用洁净能源--风能和从降低海水淡化成本的角度出发,研究如何将风力发电与海水淡化装置进行组合.通过对不同功率的离网型和并网型风力发电机技术特征的分析,设计了风能发电与不同规模海水淡化装置的组合,研究表明,30 t/d以下的海水淡化装置可以利用储能电池把风能聚集起来,作为海水淡化的动力能源,大于30 t/d的海水淡化装置必需并网.该研究还以宁波市象山县高塘岛为实例,在测得该岛风能效益时间表的基础上,设计了以不同功率的离网型风力发电机与300 t/d和500 t/d的海水淡化装置相配套,并对制水成本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如果不计投资利息,500 t/d的海水淡化装置产水的单位成本为2.77元/t,间隙性生产(单纯的风力发电制水)产水的单位成本为1.43元/t,有望低于市政供水价格.  相似文献   

13.
文章参考某海水淡化装置的具体参数、工作环境及其系留系统的布缆方式,利用大型海洋水动力分析软件OrcaFlex建立该海洋浮式海水淡化装置系留系统的水动力分析模型,研究该模型的运行过程,结合系留系统以及风、浪和流的联合作用,分析系缆的系泊张力变化情况和水动力,并对该系留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提出指导性建议和细节性要求。  相似文献   

14.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资源。但是随着人口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世界上出现了称之为“水荒”的缺水危机,几十个国家严重缺水,发展中国家有十几亿人苦于淡水不足,每年有几十万人死亡,而淡水供求的矛盾还在日趋严重。因此,海水淡化越来越引起海岸国家的兴趣和重视,成为开发水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反渗透和电渗析三种,其中,蒸馏和反渗透是当今世界最有代表性的海水淡化方法。虽然应用这两种方法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但其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5.
大沽河下游截渗墙的修建有效地阻止了滨海咸水向地下水源地的入侵,但是截渗墙内侧局部滞留的地下咸水仍然影响着地下水的开采。为了进一步修复滞留的地下咸水,本文选取大沽河下游截渗墙以北1.2km2咸水含水层为示范区,通过"抽咸注淡"原位试验,人工修复地下咸水。试验结果表明:抽水井群抽出地下咸水引起地下水的运移;注水井群形成淡水帷幕,阻止东侧高电导率咸水的对流,同时注入的淡水对地下咸水进行驱替与淡化,加速咸水体的排出。"抽咸注淡"技术能够有效修复地下咸水体。  相似文献   

16.
利用自行研制的水合物海水淡化装置,进行了添加R141b的CO2水合物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实现了不同级别的海水淡化,并初步探讨了不同流程海水淡化的经济能耗。实验结果表明,所得一至三级淡化水的多项离子浓度指标满足饮用水标准,四级淡化水的指标均优于饮用水标准。利用该技术得到137 mL盐度为4.5‰的淡化水,能耗为0.092 kWh,耗时11.5 h;而得到80 mL盐度仅为0.3‰的淡化水时,能耗则增加为0.743 kWh,耗时33 h。三级淡化流程产量较高,盐度较低,可在兼顾能耗的前提下得到纯度较高的淡化水,是该技术比较理想的淡化流程。  相似文献   

17.
海水淡化是解决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适用于海岛、舰船和钻井平台等工况的中小型海水淡化装置及其能量回收技术还不完善。文章分别介绍手持式、自增压式和撬装式(船用、岛用和风光油储一体化)中小型海水淡化装置系列的技术特点,并按类别分别介绍装置关键技术即能量回收技术的工作原理,提出研发中小型海水淡化装置与能量回收一体机的系列化产品可有效降低能耗、促进技术进步和满足国内需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介绍了近年来世界海水淡化装置和容量的发展情况,以及地区的分布并扼要指出该技术发展的方向,谨供读者参考。表6。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以及水污染日益严重,全球面临严重的水资源危机。论述了中国以及广东省水资源短缺的现状,提出了海水淡化是解决这一危机的重要途径。重点展示了海水淡化的各种技术,包括蒸馏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太阳能法在中国和广东省的开发和应用情况,并就广东省今后发展海水淡化事业提出了若干项对策。  相似文献   

20.
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但对生存环境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文章评述了反渗透法海水淡化过程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尤其是高浓度盐水的排放及化学物质的加入对海水水质、海洋生物的影响并提出了预防和减轻这些影响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