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根据加格达奇地震台短周期记录,结合临报上基准台观测数据分析,表明短周期地震仪也能很好检测某些远震 S 波。  相似文献   

3.
穿透裂隙介质远震PS波的分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姚陈 《中国地震》1989,5(1):38-47
短周期远震P波在壳内激发的PS波的椭圆偏振特征显示了PS波的分裂。本文用各向异性合成地震图讨论穿透裂隙层PS波的分裂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型态的裂隙介质可以引起观测到的PS波各种动力学特征的变化。PS波对深部裂隙型态反映敏感。  相似文献   

4.
对P波衍射波Pdif震相记录范围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16年(1980-1995年)中国地震台网对极远震记录资料分析后的结论是:P波衍射波Pdif在中国台网的记录上震中距范围可达到100°-158°附近,最低震级可在5.6级;佘山台的记录范围比全国台网窄些,而且对地区的灵敏度较大。结论说明我国地震台网对Pdif震相的记录范围比理论值广,亦对台站速报和台站测震分析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存英  王焱 《山西地震》2010,(3):10-13,17
以大同国家测震台观测资料为例,总结了震中距10~°50°范围内特别区域地震震相特征和震相识别的方法,对震相识别的难点进行了说明,以图例的形式为判读震相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震S波震相实时自动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用于地震早期预警的S波震相实时自动识别方法. 该方法不对原始信号进行任何滤波处理, 直接对三分向记录进行计算分析. 首先根据P波前0.5 s数据的卓越频率计算适用于该三分向记录的窗长, 采用由偏斜角和水平能量与总能量比值的平方积作为确定S波识别区间的特征函数, 将特征函数已有数据的5倍均值和5倍方差之和作为识别区间的触发阈值; 然后采用VAR-AIC方法对两个水平分向识别区间的数据分别计算分析, 对两个识别结果进行判断, 最终确定S波初动时刻. 经过对118个三分向记录的实际应用验证, 通过自动识别结果与人机交互震相识别结果相比, 本文方法对于S波相对P波尾波信噪比大于5 dB的地震记录, 其识别误差小于0.1 s的概率高达89.39%.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1993年大震速报培训班课的一部份。主要讨论了仅用某上个地震台的地图分析远震和极远震震相方法问题,包括地震波和震相的异同,地震图的复杂性,震相特征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纵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过程和浅源极远震的震相特点。由不同震中距的地震反映在三分向地震记录图上的初至震相振幅比的差异,归纳出由地震初动判别地震类型的方法,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得出如何判别PKS震相、如何由PP推S、由SS反推PP震相,以及根据地震面波的到时,通过《Rm-P》表来验证震中距等几种识别极远震及其震相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选用P波震相附近的地震波作为研究对象,对近震和远震特征信息进行探讨。选取初至P波主周期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元,P波到达后2~6s作为地震波时间窗,选择正确的网络结构和参数,搜集大量的地震样本数据进行训练,实现对近震和远震地震事件的非线性系统识别。结果表明:在样本训练区间检验数据的预测结果置信度达到100%;在非样本区间也能迅速收敛到标识符0或1附近。近震样本信号最大周期为0.25s,而置信度达到80%以上的预测区间几乎接近0.35s;远震样本信号最小周期为0.9s,而置信度达到80%以上的预测区间达到0.5s,表明模型建立得当,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是1993年大震速报培训班讲课的一部分。主要讨论了仅用某一地震台的地震图分析远震和极远震震相方法问题。包括地震波和震相的异同、地震图的复杂性、震相特征和分析方法。讲座的第一、二章刊登在本刊1993年第6期上。此处为接续。  相似文献   

12.
应用人工神经元网络方法识别近震与远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人工神经元网络方法,提出了一种在实时系统中识别近震与远震的算法,并用广东省台网记录的地震波形数据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准确可靠地识别远、近震,可以应用于台网的实时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3.
刘希强  郑治真 《地震研究》1997,20(2):199-205
提出了提取快,慢剪切波初动的线性变换方法,该方法的优点是:(1)提高了识别有用信号的分辨率;(2)充分利用了三分向记录的剪切波序列信息;(3)能识别SP转换波。与其它识别方法对比处理了北京数字化地震记录的一个小震资料,其识别和测定结果一致,说明了该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15.
大连地震台在实测中,经常观测到来自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东部一带的地震S波较理论到时提前约数秒到达.2002年至2011年,记录到该地区145例具有此种显著异常的震例.该现象与台基无关,全国地区均可观测到.震例分析发现,可观测到该现象与未观测到明显异常的台站在全球范围内大致呈四象限分布,造成该异常现象的原因可能与震源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6.
地震转换波测深中二次反射波震相的识别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学钟  范会吉 《中国地震》1993,9(3):193-203
二次反射波震相的识别和利用对于进一步发展地震转换波测深法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合成地震图方法,分析研究了短周期远震三分量初始30秒记录中主要震相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文中集中分析了PPP和PPS型二次波震相的振幅、波形和到时差等特征,及其与震中距、界面两侧波速差、界面结构和介质吸收等因素的关系。讨论了综合利用PS波和二次波震相的到时差资料测定介质速度参数的方法,并介绍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7.
新沂台地电阻率整点值的远大震前驱波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江苏新沂台地电阻率整点值观测资料中的一种新变化——远大震前驱波,并简单分析了产生这种变化的机理。这一变化对预测远大震具有前兆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云南水汞的远震和近震前兆异常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杰英 《地震研究》1999,22(1):64-70
本通过对云南西部7个水汞观测站,1990年 ̄1996年9月省内及邻区26次M≥5.0级地震的水汞资料进行异常时空强及其形态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云南水汞在远震和近震前的前兆异常特征,用这些前兆异常特征对1996年9月后1年内各观测站的水汞异常与所发生的地震进行检验,结果很好。此项研究,有助于对未来发震区的判定。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多震相的层析成像的思路和算法,通过穿透和反射走时可以同时作出2维和3维慢度(速度的倒数)重建。我们分析了在穿透和反射数据中确定速度和深度的不确定性,并认识到深度扰动对反射走时异常比慢度扰动更敏感。由不同波类型所提供的对速度和深度的约束,这个算法实际上减少了在一般反射层析成像在速度和深度之间的不确定性,并且也避免了在穿透层析成像中的不确定问题。线性化反演是通过从反射界面深度由分离速度参数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