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邀请,澳大利亚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水土资源所劳特博士(Dr.peter laut)于1986年10月20—26日来郑进行学术访问。 劳特博士为河南地理所科技人员作了三场专题学术报告。在题为《澳大利亚土地资源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的报告中,劳特博士回顾了该国土地资源研究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后指出:随着由传统方法转向新技术应用和广泛采用数学方法,不少研究者越来越依靠机器和重视数据搜集与处理,忽视了人的判断力和人的特殊作用。为克服这一缺陷,  相似文献   

2.
地理科学与农业发展中的若干综合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苏联地理学家参加的农业发展的研究工作有下列重要课题:从土地利用观点研究土地资源(分类、制图和土地的经济评价),农业现状的地域研究(类型、区划)和合理农业地域组织的论证(短期和长期预测)。从农业土地利用观点研究土地资源对环境地域综合体的研究,即土地类型学的发展,在过去是农业生产实践的需要,在将来也会继续保持其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国际生态协会湿地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国际湿地第五届大会,1996年9月22~28日在澳大利亚西部大城市佩斯市举行,出席会议的有36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共400余人.会议由姆达恩大学校长Artthur J.Mccomb博士主持,在澳大利亚大学隆重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湿地的未来”.从4个方面(湿地环境效益;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应用研究和湿地管理政策与规划)论述了世界湿地的重要意义.会  相似文献   

4.
作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资源承载力关注区域土地资源对其发展的限制作用,其已有两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本文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简单回顾,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发展逐渐由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向综合承载力发展,其关注重点也由最初的人—粮关系转向土地—社会经济活动关系。相应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也逐渐由静态、单要素研究走向动态、多要素研究。具体而言,农业生态区位法(AEZ)、系统动力学(SD)、生态足迹(EF)以及土地资源综合评价法是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作为传统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对象,人粮关系在现代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依然占据重要地位,因为粮食是土地资源最重要的限制性因素,同时也是区域人口与土地资源平衡的重要判据,特别是对于人口大国而言。传统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方面应该加强对耕地资源、食物消费水平估计的精确性以提升评价结果质量水平,同时科技的发展、生活方式对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影响亦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要点。近年来,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研究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其不仅扩充了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领域,同时也试图在一个开放系统下讨论土地资源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但其在承载机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领域的研究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土地资源综合研究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2月11日至15日在北京大学举行。参加会议的主要是来自全国11个科研单位、22所高等院校的地理工作者,国家计委国土局、农牧渔业部土地管理局、中国土地学会也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北部区域水资源研究分部Water Resources Division Northern Territory Government通讯地址:PO Box 2091, Darwin,NT5794,Australia Phonc:(089)396666,816720 Telex:85473AA创建时间:1955年业务范围:水资源管理和开发研究。机构及人员:下设规划、评价、咨询和管理4个部门。全员40人。专业人员9名。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青海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2013年全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7月22-23日在夏都西宁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含港台地区)的正式代表共160余人参会,大会交流学术论文115篇并由青海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刘彦随、卓玛措主编的《中国土地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8.
《地理研究》2001,20(6)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土地覆被变化与土地资源研究室 ,是以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自然地理研究室、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土地资源研究室两个部门为主体 ,于 1999年底整合建立的创新基地研究室 ,是国内从事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土地评价、土地退化与恢复重建机制等方面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科研机构之一。该研究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 18名 ,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 1人 ,研究员 7人。此外 ,特聘 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为该室学术指导。访问学者、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等流动人员 2 0余名。学科方向与目标 以陆地…  相似文献   

9.
姚芳 《西部资源》2014,(4):60-60
<正>研究公司Morningstar日前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铁矿价格大幅下挫(跌落90美元),暗示着澳大利亚资源产品主要进口方中国的需求重点正在发生变化。分析指出,中国经济正从固定资产投资驱动向消费需求驱动,而这将影响到澳对华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天然气或将成为澳下一个对华出口的"铁矿"。报告指出,人口增长、富裕程度提升、人均可耕种土地减少(尤其是在亚洲)将会驱动初级能源需求,尤其是天然气的需求。澳大利亚大型液化天然气公司及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有人类居住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互万年前,从欧洲人进入算起也有两百年。毋容置疑,土著居民有着以宗教解释土地为特征的本身的地理,他们通过刀耕火种来改变自然景观和影响动物区系。欧洲人居住澳大利亚后,在相对短的时期使这里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他们把工业革命的动力强加于这块土地,根据全球经济对粮食和原材料的需求,选出合宜的地域进行开发。城市网和运输系统增强了澳大利亚联系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纽带。  相似文献   

11.
龙花楼  但文红 《地理研究》2012,31(8):1546-1546
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和贵州省地理学会承办,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省有机农业协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协办的 “2012年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7月16~20日在贵阳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0多个省 (市、自治区)的代表共150余人参会,大会交流论文105篇。  相似文献   

12.
尹泽生 《地理研究》1985,4(2):99-99
中国1:100万地貌图编辑委员会自1980年成立以来,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持下,组织了全国50多个单位的300多名专业人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区域地貌与地貌制图研究试验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主持的《中国百万分之一土地资源图》学术经济交流和工作会议,于1982年11月4日至17日在郑州举行。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11月4日至8日,由《中国百万分之一土地资源图》编委会的顾问、主编和副主编参加,审议了河南地理研究所编制的《河南省五十万分之一土地资源图》及有关论文。与会专家认为,该所编制的这幅土地资源土地资源图质量较高,基本上达到了精度要求,以此为依据能够概算出河南省各类土地资源的质量、数量和农林牧业发展潜力,能较好地为  相似文献   

14.
土地是我们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土地资源一直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全球环境的变化下,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更是得到显著的凸显,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土地资源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委托,由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所主持,于1984年9月5日至18日举行了土地沙漠化综合整治国际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澳大利亚、埃及、西德、印度、荷兰、巴基斯坦、美国、苏联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12位外国学者和中国有关研究所、高等院校的15位学者,共27人。讨论会共收到学术论文35篇。讨论会采取室内讨论和野外考察结合进行。 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的27位中外学者中大部分从事科研和生产,是在国内有一定声誉的科学家或专家(苏联的哈林从六十年代开始就从事干旱半干旱区沙漠化遥感制图的研究)。并  相似文献   

16.
《地理研究》2001,20(1):67-67
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土地覆被变化与土地资源研究室主办,以“介绍土地科学研究前沿领域和新技术方法,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宗旨的第1期“土地科学论坛”于2000年12月14日在本所举行。本次论坛由张镱锂研究员主持、李秀彬副所长致开幕词。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院长程烨研究员以“土地管理系统分析”为主题,全面阐述了现行土地管理科学问题与学术思路探讨。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以及所内的五十多位从事土地科学研究的科教人员、硕士和博士生们参加了学术讨论。 与会者就“土地管理部门的职能与作用”、“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中“占一补一”措施如何实施?”、“城乡结合部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怎样看待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以及“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中,地方作用大还是省级部门的作用大?”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论坛使大家将科研的视角与管理的视角相融合,既开阔了视野,也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服务目标的结合。 (土地覆被变化与土地资源研究室供稿)  相似文献   

17.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资源。土地资源的考察与研究在以农业自然资源为中心的综合考察和区域开发建设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我所自70年代中期以来,与原新疆农垦总局勘测大队(现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勘测设计院二分院)共同牵头,承担了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重点项目之一——《新疆荒地资源综合评价与合理利用研究》,从而开展了以荒地资源为中心的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综合研究。与此同时,还开展了各考察区的资源开发与生产布局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8.
长春城市土地生态区的生态建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城市是以土地为基础,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根据物流、能流与信息流联系的强弱,把长春市划分为48个土地生态元,以土地生态元组合的相似性为依据将其合并为8个各具特色的土地生态区。根据各土地生态区存在的问题,在仿自然原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设计,将长春市建成既符合人类利益又不违背生物圈组织原则的理想城市。  相似文献   

19.
传统时期太湖流域的渔民群体分为陆上定居的兼业渔民(仍属农民身份)和水上流动的专业渔民,其生产与生活方式因水环境和鱼资源的分布而存在区域差异。太湖周边低地湖荡区的兼业渔民从事捕鱼的环境支持度和资源便利程度较高,渔业在农村副业序列中占有重要地位。东部河网地区水鱼资源欠丰,捕鱼技术简单,农民捕鱼生产的季节性和流动性较大。太湖上流动捕鱼的专业渔民生产技术高,具有规模化和互助性,构成自然捕捞商品鱼生产的主力大军。流动于东部内河上的专业渔民以单家独户生产为主,产量低收入少,缺乏互助合作。各类渔民共同具有的流动性和人口来源的复杂性,使其成为社会安全管理的重灾区,也是促成20世纪60,70年代政府彻底实施渔民上岸定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刘峰贵  赵歆 《地理学报》2006,61(9):1001-1003
由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土地变化科学工作组(CNCIHDP.CNCIGBP/LCS)、国际景观生态协会中国分会、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全国高等院校综合自然地理教学研究会、全国生物地理研究会、全国土壤地理教学研究会、新疆地理学会联合主办,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承办,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地理学会协办的“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8月11-12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96个教学与科研单位的16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在开幕式上,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郑度院士,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吾满江研究员,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与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CNCIHDP.CNCIGBP)代表林海研究员,国际景观学会中国分会秘书长陈利顶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李秀彬研究员,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原校长邓国雄教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魏生贵先生,新疆生态学会副理事长、新疆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张鹏研究员,新疆地理学会秘书长杨德刚研究员分别致辞。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等10个学术团体和个人向大会的召开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书记、副所长田长彦研究员向来自海内外与会代表介绍了新疆生地所的简况。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张镱锂研究员主持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