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丽君 《中国地质》2005,32(3):518-522
青海省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可持续开发战略与规划应建立在对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分析青海省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发育的基本规律,建立了青海省未来矿产资源开发的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的框架。提出了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的基本准则和地质评价指标。在荷兰国际地球科学测量与观测学院(ITC)开发的GIS软件——ILWIS环境下,利用其新开发的空间分析功能的SMCE模块,对青海省的地质环境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具有矿产资源远景开发的地区地质环境比较脆弱,对未来的矿产资源开发有着较大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区域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芳  徐友宁  乔冈  刘瑞平 《中国地质》2010,37(5):1520-1529
为了了解中国不同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分布特征,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提供基础资料。笔者依据近几年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成果资料,首次对全国矿山地质环境区进行了系统划分和地质环境条件分析,通过研究不同地质环境区开发的主要矿产资源类型、开发强度、不同类型矿产开采产生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类型、分布、危害、需要防治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对矿山开发产生的土地占用与破坏、地质灾害、环境污染的区域分布特征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中国中东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强度、矿山环境地质问题重于西部地区,煤矿山问题重于金属矿山、金属矿山问题重于非金属矿山。  相似文献   

3.
马鞍山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采掘业发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区内采矿业的发展,矿产的大量开发,使区内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根据多年积累的调查与监测资料,阐述了马鞍山地区矿产开发引发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并提出了防治建议。1 矿山开发出现的地质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4.
西北地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动态数据库建设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开发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经济支柱。但是由于该区生态环境脆弱,不合理的矿业开发导致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严峻,部分矿区呈现加速恶化势态。资源损毁、地质灾害、环境污染是矿业活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矿业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与矿产资源类型、开发方式、地域条件及矿山企业的规模、性质关系密切。在研究分析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以MAPGIS为平台的可视化动态环境地质数据库。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延寿县矿产地质环境调查成果,分析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地质环境现状,阐述了矿产资源开发和地质环境保护与监督管理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加强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地质环境保护及监督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开发已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矿产资源的开发引起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环境地质问题,将会阻碍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论述西部地区矿产资源概况、由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这些环境地质问题进行防治和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邹光富  毛英 《地球科学进展》2004,19(13):444-448
中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开发已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矿产资源的开发引起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环境地质问题,将会阻碍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论述西部地区矿产资源概况、由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这些环境地质问题进行防治和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对通化市矿产资源集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详细调研基础上,从资源破坏、地质灾害、环境污染等方面选取9个评价因子,建立模糊多层次评判方法,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危险性分区。研究结果表明:超过60%的评价区域属地质环境问题较轻区域,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地区集中分布在通化市东北部及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9.
西藏自治区矿山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丰富,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矿山环境问题,特别是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日益显现,不仅影响到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危害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本文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基础上,论述了矿业开发在西藏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及矿业开发存在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以期达到合理开发和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促进人与资源、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矿产资源分布广泛,资源种类丰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大和强度高,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在分析矿产资源概况及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以往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成效及项目安排情况。选取了两个近年来实施的典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对恢复治理效果情况进行了说明。结果表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实施能有效的改善矿山地质环境,具有较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并进一步分析预测了矿山地质环境发展变化趋势,认为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将进入平稳发展阶段,矿山地质环境整体将逐步好转。同时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为今后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陈社斌 《西北地质》2006,39(2):178-178
由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徐友宁等编著的《中国西北地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调查与评价》一书历时3年而成,并由长安大学李佩成院士作序,已于2006年4月由地质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介绍了西北地区社会经济、自然地理,划分了四类地质环境分区。第二章简述了西北地区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第三章介绍了矿山环境地质发展研究现状,建立了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分类系统,着重论述了不同工业类型矿产资源开发、不同开发方式及不同地质环境分区内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其特点,分析了导致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严重…  相似文献   

12.
正《矿产资源高强度开采区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全书9章:绪论、地质环境条件、矿产资源及开发现状、矿产资源开采强度与地质灾害研究、矿产资源开采区地质环境问题与地质灾害、矿产高强度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与成效、结论。该书的主要创新内容:(1)提出了矿产资源开采强度的新概念,确定了矿  相似文献   

13.
磷矿为中国战略性矿产之一,研究磷矿开发中和闭坑后地质环境问题,为保护和恢复治理矿山生态环境提供依据,对合理利用磷矿资源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中国磷矿矿产资源分布及开发现状,梳理并归纳了现有磷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及特点,从磷矿区水土污染、资源占用与损毁、矿山地质灾害三方面阐述了磷矿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研究现状,提出了磷矿矿山环境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张祥云 《江苏地质》2003,27(1):25-30
概述了苏北赣榆地区的国土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等)与地质环境(包括水体环境、工程地质环境及灾害地质等)特征。总体上该地区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保持得较好,但客观上地区差异明显,存在一些资源和地质环境问题,并应引起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任佩佩  王邦贤  秦占立 《地下水》2010,32(4):159-161
对河南省西峡县由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所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现状分析,选取矿山地质环境背景、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人类活动程度等评估因素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影响评估分区,并对矿山地质环境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评价。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綦江县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显明 《城市地质》2010,5(3):21-24
针对我国基层矿山地质环境管理中地质环境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健全,调查评价、规划、监测等工作滞后,资金短缺等普遍问题存在的问题,提出基层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健全管理制度,加强政策引导,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资金投入,强化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环境保护监督,最大限度地避免对地质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17.
宁夏草原实验站地区地质环境质量的GIS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凌鹏  李智毅 《现代地质》2001,15(1):108-112
宁夏草原实验站地区生态地质环境脆弱 ,土壤侵蚀 ,土地沙化 ,水质恶化等地质灾害现象较严重。为了提高全民保护和改善地质环境的意识 ,帮助政府部门制定环境管理和地区开发政策 ,利用模糊加权评价的数学模型 ,借助 GIS空间分析技术 ,对来自于多渠道的地质环境信息进行了综合分析 ,将研究区地质环境质量分为差、较差、中等、较好、良好 5个等级 ,并制作了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分区图 ,为制定合理的地区经济开发和改善地质环境提供了直接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京九铁路沿线矿产资源、地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是地区发展战略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叙述了京九一矿产资源概况和开发现状、地质环境状况,讨论了区内矿产资源开发形势和地质环境发展趋势。就区内矿产资源、地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5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党杰 《贵州地质》2018,35(1):49-54
六盘水市是贵州省最为重要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地区之一,经过多年的大规模开采,引发了一系列采矿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采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的方法,在调查统计分析研究区地质环境基础及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选取8个评价因子开展了基于GIS技术的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研究区地质环境指数介于1.00 2.83之间,采用自然间断点划分方法将评价结果划分为三个等级,相应的将研究区地质环境划分为严重区、较严重区和较轻微区三个区域。评价结果与实际调查结果吻合较好,可为该区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通过综合研究前期鞍山地区资料,系统分析了区域地质环境背景条件,论述了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尤其是矿产资源开采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分析了鞍山市幅内存在的东鞍山铁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评述了地下水水位水质多年动态变化特征和地下水降落漏斗情况;分析了地质环境问题的变化情况及其对城市发展造成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