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流量是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一项重要基础资料,通过研究其误差来源与误差规律性,不但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其对于水文测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由实测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由于实测流量资料存在的误差,对推求的设计值将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较全面地分析了流量测验的误差来源、性质和分类,根据《河流流量测验规范》的相关内容,对流量测验误差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总结探讨了流量测验的总不确定度的计算、流量各单项误差试验资料的收集及分析、计算,还研究了流量测验误差对推求设计洪水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原始数据采用适线法推求参数,在用实测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时,由于资料的误差会使所推求的设计洪水值系统偏大于真值一般情况下,正常测验的流量高水资料的相对误差的均方差不到10%甚至小于5%,由于流量资料误差而使所推求的设计洪水偏大不到5%。正常情况下收集的流量资料的误差对推求设计洪水影响较小。但应尽量减少资料的测验误差,提高资料测验的精度以满足国家各部门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滕培宋 《水文》2004,24(5):48-51
2001年7月初,受第3、4号强台风降雨的影响,右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大洪水,右江控制站下颜水文站发生了自1933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洪峰水位高达21.15m,相当于35年一遇,而其实测最大流量为5630m3/s,仅相当于15年一遇的洪水流量.从洪水的演变规律、流量测验情况等方面,分析了造成实测最大流量严重偏小的内在原因,并用多种方法推算出此次洪水的最大流量.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动船法测流是一项江河流量测验新技术,具有设施简单、施测快捷,可以连续测得洪水流量变化过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明渠水流测量技术委员议(TC113)已于1979年正式提出了《明渠水流测量一动船法》ISO6369-1979(E)。为解决我国河口及大河测验问题,水电  相似文献   

4.
吉俊峰  马永来等 《水文》2001,21(3):42-44
主流平均流速法是通过实测主槽部分断面面积的主流区内3-5条垂线流速,计算出断面流量的一种测验方法,该方法的实施可有效缩短测流历时,能够完全整地控制洪水过程呼水位流量关系的转折变化。以具有代表性的范围口水文站为例,探讨了主流平均流速法在黄河下游宽浅河道断面洪水测验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曹海迪 《地下水》2019,(3):133-135
黄河流域祖厉河上游区会宁水文站测验,对水位、泥沙、冰棱、水温、流量,考证进行资料分析。进入主汛期6、7、8月是基层站的重要月份,经常出现暴雨洪水过程。通过对基层站的月年平均输沙率对照表、月年平均流量对照表、月年平均含沙量对照表,三大率表进行对照分析。实测流量成果表,实测大断面成果表,洪水调查成果表,在成果表上能看出,其资料的准确、精细、完整,以期能够做好基层测验预防山洪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科技的发展带动技术的进步,针对水文行业的新设备应运而生。雷达波流速仪具有不接触水体、全天候工作、高度智能化的特点,是应对中高洪水流量测验安全、有效的一种测验设备。但是电波流速仪测量的只是水面流速,如何应用这种仪器来达到测流目的,使其测量结果满足水文规范的要求,还需要经过分析实验。利用两年时间对巴林桥断面水面流速系数进行比对分析,着重考虑了风的影响,确定得出不同量级洪水在不同风速下的水面流速系数。根据合理、准确的测验方式及利用该系数计算成果的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将取得的成果资料在今后测验中全面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7.
《水文》1990,(3)
1989年,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特大暴雨洪水,一些河段的水位和流量达到了建国以来的第二位甚至最高值。部分水文测站设施被冲毁,面对时刻威胁着生命的特大洪水,水文测站职工仍坚守岗位,抢测到了整个暴雨洪水过程,为防洪决策调度取得了宝贵资料。为了介绍广大水文测站职工在抢测洪水时采取灵活而又行之有效的测洪经验,本刊发表以下文章,以飨读者,并望广大水文职工在今后汛期洪水测验中,总结经验并踊跃投稿,使本栏内容丰富,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8.
对变动回水区流量的高精度快速监测是入库洪水监测的重要手段,也是水库安全进行调度 防洪决策的重要依据。三峡水库建成后,回水后的流量测验条件会产生较大变化。在汛期,由于三峡水库低水位运用,该河段仍保持天然河道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梁才贵 《水文》2002,22(5):51-55
2001年7月上旬,受3、4号台风影响,郁江发生了继1937年大洪水以来的最大洪水,各水文站对洪水进行了非常全面的流量测验,大部分站的实测水位流量关系与多年综合相差不大,但下颜、南宁和贵港水文站相差较大,其中下颜和南宁站严重偏小,而贵港站严重偏大。通过洪量平衡分析,认为这3个站的实测水位流量关系与多年综合相差较大的根本原因是实测流量问题。  相似文献   

10.
左建  邓山  张洪霞  顾盼  连雷雷  唐柏平 《水文》2021,41(3):19-24
白河水文站为汉江上游控制站,测验河段为山区性河道,洪水陡涨陡落、历时短,高洪流量测验难度较大,为推进测站自动化水平,实现流量监测在线化是必经之路.采用规划求解对白河水文站不同垂线组合下的表面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关系进行研究,确定了白河水文站不同测点表面流速测验的最优布设方案及对应的断面平均流速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在白河水...  相似文献   

11.
沈倩娜  张霞 《水文》2021,41(2):80-85
2017年6月下旬到7月初,2019年7月上旬到中旬,湘江干流接连发生特大洪水。通过分析湘江流域多个测站的水文整编资料,结合部分实时信息,从降雨过程时空分布、干支流有关测站洪水水位流量过程、洪水组成、洪量、洪水传播时间与宣泄速度等方面,对2017年洪水与2019年洪水的暴雨洪水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2017年洪水,湘潭站上游的衡山、衡阳、冷水滩站水位过程与流量过程对应呈双峰形状,而湘潭站水位过程没有出现双峰;2019年洪水,湘江干流上下游站点的水位过程与流量过程基本对应,均呈双峰形状;2017年洪水宣泄慢,2019年洪水宣泄极快。2017年洪水与2019年洪水流量过程与水位过程起伏不对应、洪水宣泄速度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洞庭湖水位顶托因素影响导致。  相似文献   

12.
姚建栋 《水文》2012,(1):69-72,91
二河闸节制闸作为洪泽湖洪水出流的主要水利工程,在其控制运行中多次出现淹没式堰流流态,推求该水情条件下的流量一直采用的是连实测流量过程线法。为了能够更合理地掌握水工建筑物的出流规律,从而使流量推求更加精确,根据二河闸淹没式堰流流态下的历年实测流量资料,对其测验数据进行分析并率定出二河闸丰水期淹没式堰流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13.
杨玉阁 《地下水》2011,(4):127-128
2010年7月21日,寇河流域松树水文站发生了建站以来的第二大洪水,比1994年的大洪水的水位只低1cm。1994年的洪峰流量的测验是用比降面积法,2010年的洪峰流量的测验是用水面浮标法。为了掌握这两次洪水测验过程的合理性,文章通过径流系数法和t检验法对7·21大洪水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了合理的结论,认为测验精度较高,完全满足了抗洪抢险的需要,资料精度达到了国家整编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雷激  王建佳 《水文》1998,(3):56-57
洞庭湖“96·7”洪水与水文预报效益雷激王建佳(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1996年7月,冷暖空气长时间交汇于我省上空,产生多次暴雨、大暴雨,致使资水、沅江和洞庭湖区发生了特大洪水。上述流域和洞庭湖区的主要地段洪峰流量和水位均接近和超过历史最高纪录,造成...  相似文献   

15.
贾万忠  黄家声 《水文》1996,(1):27-30
一种适合泥沙巡测新方法的探讨贾万忠,黄家声(辽宁省水文总站)为了配合流量的巡测、间测、简测的需要,泥沙测验必须具有相应的测验方法及资料整编方法,以满足泥沙巡测的要求。泥沙巡测方案的研究,是建立在与常测法比较允许缺测、漏测基础上的。在一次洪水过程中,用...  相似文献   

16.
洪山泉流量动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效平  宋儒 《中国煤田地质》2002,14(3):31-32,41
以39年洪水泉流量观测资料为基础,对泉水稳定性、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洪水泉39年的泉水流量动态曲线出现了4个高峰、4个低谷,峰谷交替时间间隔周期为8年左右。大气降水是洪水泉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对泉水补给存在着8年的滞后期,是控制着泉水的流量的主要因素,随着多年降雨量的减少泉水流量呈下降趋势,采煤及地下水超采改变了地下水的补经排条件,影响了洪水泉水量水质,也是洪水泉流量减少的重要原因,今后应加强洪水泉的保护,进行合理开发以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水文站在线流量测验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寻找水文站流量测验断面平均流速的代表性垂线流速,从而得到满足测验精度之下的在线流量测验方法,并对进而配置自动化遥测流量测验设备测流、寻找水面一点流速的相关位置测流提出了相关建议。以秦淮河流域句容河前垾村水文站1990~2016年918个流量测验成果为分析对象。分析结果表明在高水期、中水期、低水期,起点距为65 m的垂线平均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的确定性系数R都在0.98以上,起点距为65 m的测速垂线适宜作为高、中、低水期的V-ADCP自动测流设备安装位置。上述研究为全国同类型水文站在线流量测验研究提供可行的建议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2020,(3)
流量测验一般分为常规测验和精简测验方法,而垂线精简方案是降低水文测站人员工作强度,缩短测流时间的有效方式。以新疆喀什地区某水文测站为研究对象,对流量测验垂线进行精简分析,在满足测验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对精简后的流量测定精度进行评定,分析精简方案的可行性。结果可知:垂线精简下的水位~流量关系检验的系统误差、标准差以及随机不确定度也均可满足《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50179-2015的允许误差要求,精简方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9.
为准确预测和有效应对“揭河底”冲刷险情,通过大量挖掘相关水文站1950年以来的原始测验资料,结合概化模型试验,对“揭河底”冲刷期河道断面形态调整过程及洪水位变化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揭河底”冲刷期河道形态调整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从过程看,一般可分为4个阶段,即“揭河底”前的一般冲刷阶段、河底高程基本不变阶段、胶泥块揭起河床快速下降阶段和“揭河底”后期持续冲刷阶段及回淤阶段。“揭河底”洪水与非“揭河底”洪水在水位表现上差别较大,非“揭河底”洪水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较为平缓,洪水前后水位变化过程呈明显的逆时针绳套;“揭河底”洪水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较为陡峭,水位变化过程呈明显的顺时针绳套,“揭河底”发生的瞬时,水位有一个明显的升高和快速下降过程。从流态看,水面紊动剧烈的地方位于发生“揭河底”位置的下游,这也是本次研究的一个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20.
延河“77.7”特大暴雨洪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荣生  阎逢春 《水文》1989,(1):52-57
延河1977年7月5日至6日发生了特大暴雨洪水。6日凌晨,延安东关大桥处最大流量达到8780m~3/s,造成了延安的水灾。与过去1933年8月的最大流量4580m~3/s相比,为近一二百年来所罕见的特大洪水。为加深对延河洪水规律的认识,提供该地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作参考,现综合有关资料,对该次暴雨及洪水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