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国测绘》2005,(5):164-165
从各种史料上看,珠穆朗玛峰是我国最早发现和正式定名的,同时,中国人最早对珠穆朗玛峰进行了测绘。从元朝开始,关于珠峰地区的名称及其地理位置的记载,就多次见诸于我国的各种史籍与文献。  相似文献   

2.
龚缨晏  邬银兰 《地图》2005,(2):68-71
公元1300年前后的欧洲,一方面,在地图绘制技术上开始脱离旧的传统而向近代转变。另一方面,关于亚洲及中国的新知识大量增加。最早出现的辉煌结晶就是人们所说的《1375年加泰罗尼亚地图》。  相似文献   

3.
《地图》1993,(2)
《西夏地形图》不仅是最早,也是唯一留传下来的有关西夏的地图。关于《西夏地形图》的绘制年代,学术界一直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据文献记载此图见于宋人《范文正公集》,故为宋人所绘;另一种认为,所见实物仅存于清张鉴《西夏纪事本末》一书中,此图为清人所绘。黄盛璋、汪前进在《自然科学史研究》1992年第2期撰文考证,明万历三十六年范仲淹、范纯仁之文集合刻的《宋两名  相似文献   

4.
《中山经南阳图》系山海经地理复原图之四,是根据对《五藏山经》中次十经和中次十一经的文字解读而创作。原图尺寸0sinX1.1m。该图复原再现了中次十经和中次十一经(部分)所记述的那个时代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景观。其方位大体在今日河南省境内的南阳及其周边地区。中次十一经共记有48座山,是《五藏山经》26条山脉里山数最多的一条;其地理方位大约即今日伏牛山及其余脉和桐柏山脉。大别山脉。在绘制山海经地理复原图时,考虑到构图的审美需要和与今日地理方位的对应,将中次十一经的48座山分别绘制在《中山经南阳图》和忡山经江汉图…  相似文献   

5.
陈鹏飞 《今日国土》2023,(12):43-46
<正>一广袤的八百里伏牛山腹地的北部主要是在河南省南阳市的南召县。1978年,这里发现了约为50—70万年的南召杏花山猿人遗址,杏花山是多么美好的一个名字。杏花山南召猿人的发现,是目前河南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一处古人类化石地点,或曰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确切地说,它应该是中原人类的鼻祖(始祖)。每每这样的文字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卢海鸣 《地图》2000,(2):58-60
日月潭龙虎塔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份 ,包括台湾本岛、澎湖列岛、钓鱼岛及其他附属岛屿等 ,面积约 3 .6万km2 ,全区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大量考古出土文物表明 ,台湾新石器时代文化与大陆同时的文化完全相同 ,是大陆文化的延伸。战国时期成书的《尚书·禹贡》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学著作。其中写道 :“惟海惟扬州……岛夷卉服 ,厥篚织贝。”“岛夷”指的就是台湾。这是我国史料中关于台湾的最早记载。西汉时期 ,台湾被称为“东鱼是”。《汉书·地理志》云 :“会稽海外 ,有东鱼是人 ,分为二十余国。”东汉…  相似文献   

7.
地图珍闻     
《地图》1993,(4)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绘制地图的国家之一。西周初营建洛邑城址时画的地图是古籍中记载的最早地图。战国时,地图使用广泛,人们熟悉的“图穷匕首见”这个典故说的是侠士荆轲以献督亢地图为名,企图刺杀秦王的故事。东汉时期,马援曾制作了我国最早的地图模型。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地图,更是惊人的发现。晋,王嘉《拾遗记》记载的  相似文献   

8.
长城资源调查成果涉及到大量的数据,为了科学合理地对这些数据进行管理,需要构建长城资源地理信息系统。以陕西省明长城为例,介绍了GIS技术应用于长城资源管理的思路和技术方法,并基于ArcGIS Explorer进行插件式开发,构建了长城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长城资源三维可视化展示,信息查询检索等,提高了长城资源管理的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SAR图像区域网平差时连接点的自动稳健提取,面向相同侧视方向、近似平行轨道的异轨SAR图像,针对其方位向相对几何畸变较小、距离向相对几何畸变较大的特点,提出一种采用差异化约束的SAR图像连接点提取方法。该方法在构建SAR图像影像金字塔的基础上,采用增大方位向边长的长方形匹配窗口由金字塔顶层向下逐层进行相关系数匹配,利用方位向强约束、距离向弱约束的差异化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剔除误匹配点,并利用方位向全局双线性变换模型与距离向局部双线性变换模型进行下层金字塔影像的匹配点位预测。采用Envisat ASAR图像和国产机载SAR图像分别进行了连接点提取试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地图》1993,(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绘制地图的国家之一。地图的传说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的夏代,地图的发展历史大体经历了汉代以前的原始地图,汉以后的古典地图,以及清代康、乾以来的实测地图三个阶段。我国最早的地图传说是古籍《世本·作篇》记载的“史皇作图”以及民间流传的《河伯献图》故事。《左传》关于夏禹铸鼎所刻图像被认为是“山海图”,就是一种原始地图。《周礼》记载的“九州之图”被认为是较早的旅行图。另据《述导记》记载,春秋时鲁国工匠鲁班创造了最早的石刻  相似文献   

11.
《测绘通报》2006,(4):77-77
2005年仲夏,在美丽的乌鲁木齐,曾铺设了一条“测绘时光廊”,它记载了中国从古到今发生在测绘界的大事,许多中国测量界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在这条时光廊面前各抒己见,发表对中国测绘、测量仪器行业的真知灼见。这正是由上海欧亚测量系统设备有限公司倡导并与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测绘仪器分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测量仪器行业的一件盛事——“测绘仪器发展高端论坛”,而这些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的问题就是如何向中国测绘先驱夏坚白院士学习——“弘扬先驱精神,  相似文献   

12.
小镇旧忆     
陈开心 《地图》2007,(6):82-89
半见山村半见市,可为农家可为商鲁史镇位于凤庆县东北84公里处,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朝,鲁史这地方就有较为繁华的集市,每逢属虎或属猴的日子,四山八寨的人就向鲁史街聚集,进行商贸活动。有人曾用"半见山  相似文献   

13.
《地图》1997,(4)
一册中国古代民间航海图在美国耶鲁大学被发现。这册航海图是在鸦片战争期间被英国侵略军掠去的。当时,英军“前瞻”号军舰在中国近海拦截了往来于中国与新加坡之间的一艘四五百吨的中国商船,并掠走了船上的航海图。1974年,现为美国纽约城市大学亚洲研究系教授、系主任的李弘棋先生在耶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在学校图书馆里发现了这册航海图。最近,他撰文投寄海峡两岸的报刊,公布这一发现,并介绍这册航海图的情况。有关学者认为,这册中国古代民间航海图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地留史、航海史和地理史具有一定意义。鸦片战争中遭掠中国航…  相似文献   

14.
在对数据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的今天,我们对数据质量的评价也必须越来越系统、可靠。本文就是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出了求解外方位元素的误差传递模型,并从中分析了内定向误差对外方位元素精度的影响,从而改进和完善了外方位元素精度的评定方法,使得外方位元素精度的评定具有更高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单阶段、快速的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与方位向估计的方法,它在输入图像之后,进行一次前向计算即可直接输出图像中舰船的位置、类别和方位向信息,可完全端到端地进行训练和推理。该方法以SSD(single shot detector)为基础,通过特征金字塔网络充分利用高层语义特征和底层细节特征,使底层与高层都有了类别信息,解决了小尺寸目标在高层会被忽略、底层容易预测出错的问题;通过新设计的损失函数,降低数量较多的易分类样本的损失权重,避免其覆盖了数量较少的难分类样本的损失,使目标函数更快、更好地收敛;通过新增加的方位向估计模块,在增加少量计算量的条件下,在完成检测任务的同时完成方位向估计。通过公开的数据集验证了所提方法可快速准确地完成对舰船目标检测和方位向估计。  相似文献   

16.
在SAR成像过程中,利用目标相对于雷达运动的多普勒频率进行方位向压缩来提高方位向分辨率。对于海面舰船目标,往往由于SAR发射的脉冲重复频率过低,回波信号的多普勒频率欠采样,引起高亮度的方位向模糊噪声,产生虚假目标。若直接利用传统CFAR、子孔径相干等目标检测算法,会把方位向模糊引起的虚假目标误判为舰船目标,降低了舰船目标的检测精度。针对SAR影像方位向模糊现象,提出一种利用全极化SAR数据的舰船目标检测算法,其利用H-A-Alpha分解得到的第三散射机制,结合方位向全极化子孔径相干,消除了方位向模糊噪声对舰船目标检测的影响,提高了舰船目标的目标杂波比。通过采用日本玉野Kojimawan港口附近的C波段AIRSAR全极化数据进行试验,验证了该算法能消除SAR方位向模糊,降低虚警率,提高舰船目标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7.
基于SAR偏移量跟踪法提取岗纳楼冰川流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冰川动态变化监测有助于反映全球和区域气候演变,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近年来,基于SAR数据研究冰川运动已成为主流技术之一。基于SAR提取冰川流速主要包括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多孔径雷达干涉和偏移量追踪法。本文采用SAR偏移量追踪法中的强度追踪法,提取青海省哈拉湖东北部岗纳楼冰川沿距离向、方位向的冰川流速。试验结果表明,距离向冰川运动速度提取效果较好,最大流速达15.36 m/a,流速从中轴向两侧递减,在冰舌末端趋于0;方位向提取的冰流速最大达18.27 m/a,但因电离层干扰,方位向流速图中存在一些方位向条纹。此外,由于冰流速在方位向分量小等因素的影响,本文研究提取的方位向流速精度低于距离向。  相似文献   

18.
卫星姿态误差对多通道SAR成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亮  雷斌  韩冰  仇晓兰 《测绘通报》2015,(1):124-130
多通道SAR系统克服了传统成像模式中最小天线面积条件的限制,可以同时实现高分辨率、宽测绘带SAR成像.然而,多通道SAR系统方位向信号存在非均匀采样的现象,进而造成SAR图像虚假目标的出现.因此,方位向非均匀采样信号的重构对成像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卫星姿态误差会导致方位向非均匀采样信号的重构出现偏差,大大降低了图像质量.本文通过建立一发八收星载SAR回波信号模型,推导出方位向信号非均匀采样所引起的虚假目标的位置和强度的计算公式,并分析了在不同视角下偏航、俯仰、横滚3个方向的姿态误差对成像质量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干涉图的质量是影响InSAR数据处理结果的重要因素。根据干涉图中噪声的不同来源,重点分析了在重复轨道干涉测量模式下,主辅影像多普勒中心频率不一致的成因及其对干涉图的影响。利用SAR影像方位向频谱的特点,在影像上检测得到了多普勒中心频率。并推导了方位向频谱预滤波函数的具体形式。针对ERS数据的实验证明:文中的算法能有效消除主辅影像方位向频谱包络的差异,提高干涉像对的相干性,改善干涉图质量。  相似文献   

20.
DInSAR技术对不同方位形变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DEM数据为假想的地面目标,只考虑距离对相位的影响,模拟竖直向、距离向和方位向形变的干涉纹图,从而研究DInSAR技术对空间不同方位形变的敏感性。在所有模拟参数和形变位移大小都相同的情况下,三个不同方位形变所产生的相位从0到2π变化的完整干涉环的数目是各不相同的,揭示DInSAR技术对不同方位地表形变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且敏感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竖直向、距离向和方位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