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锐 《地质通报》2004,23(9):1055-1056
一年一届的喜马拉雅-喀喇昆仑-西藏国际讨论会(Himalaya-Karakoram-Tibet Workshop,简写HKT)到今年已举办了19届。这个研究喜马拉雅-青藏高原地质演化的国际舞台,每年都有许多新“角色”和老“演员”出演新的“节目”,报告新的发现,交流新的思想。由于喜马拉雅-青藏高原是研究全球大陆巨型造山带形成过程与动力学的野外实验室,故这个讨论会每年的进展备受各国地学界学者关注。  相似文献   

2.
一年一届的喜马拉雅-喀喇昆仑-西藏国际讨论会(Himalaya-Karakoram-TibetWorkshop,简写HKT)到今年已举办了19届。这个研究喜马拉雅-青藏高原地质演化的国际舞台,每年都有许多新“角色”和老“演员”出演新的“节目”,报告新的发现,交流新的思想。由于喜马拉雅-青藏高原是研究全球大陆巨型造山带形成过程与动力学的野外实验室,故这个讨论会每年的进展备受各国地学界学者关注。(1)会议概况今年的HKT于7月10—13日在日本札幌市北部美丽的NISEKO举行。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名学者出席了会议。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15位中国学者参加了…  相似文献   

3.
高锐 《地球学报》2001,22(3):230-230
倍受瞩目的每年一届的喜马拉雅-喀拉昆仑-西藏国际讨论会(Himalaya-KaraKorum-Tibet Workshop,简称HKTW)至2001年已举办了16届。这个研究喜马拉雅-青藏高原地质演化的国际舞台,每年都有许多新“演员”和老“演员”出演新的“节目”:报告新的发现、交流新的思想。由于喜马拉雅-青藏高原是研究全球大陆巨型造山带形成过程与动力学的野外实验室,故这个研讨会每年的进展倍受各国地学界关注。    会议概况 2001年的HKTW 于4月3~5日在奥地利南部美丽的莱布尼茨市的Schloss Segggau 城堡举行。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107名学者出席了会议。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香港大学等十余位中国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奥地利3所大学共同承办。组织委员会人员精干,由K.Stüwe (格拉兹大学) 、B.Grasemann(维也纳大学)和C.Miller(茵斯布鲁克大学)组成。组委会使用国际互联网络征集会议的论文和发布信息。国际岩石圈委员会、欧洲自然科学联合会、奥地利地质调查所等13个国家与地区的学术机构资助了此次会议。“亚洲地球科学杂志”为此次会议出版了论文专集,发表了全部的学术论文摘要(Grasemann)。   学术交流的主要内容 62位学者作了论文演讲,74人以展报形式交流了新的成果与新思想。与往届不同的是,本届研讨会并没有特意提出会议学术交流的主题以及各报告单元的主题,而是以每一单元的第一位发言者的报告内容为主调(Keynote),将相近内容的报告安排在一起就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列为主调报告的题目有(顺序由前到后):对喜马拉雅与印度地盾北部元古界的评述(W.Frank,等)——引导对沉积地层及构造历史等相关研究的讨论; 西藏和其他主要高原岩石圈的恢复(G.A.Housemen)——引导对构造三维变形的讨论;喜马拉雅西部Zanskar伸展剪切带东端的应变划分(A.Steck等)——引导热演化和变质作用及相关意义的讨论; 独居石U-Th-Pb年龄的意义(M.Horrison)——引导对同位素年代学及指示含义的讨论。    讨论的主要热点①抬升历史的记录与证据:喜马拉雅-青藏高原抬升历史的记录一直是HKTW的讨论主题,本次会议更强调发现新证据。与会者对前陆盆地沉积历史的研究尤为重视,特别加强了对侵蚀作用与侵蚀历史的研究,用沉积相模式指示地球动力学事件。②构造变形的定量研究:加强了对主要缝合带和边界断裂的发生时间、规模、连续性、位移速率、活动方式(脉冲式)等的定量研究。通过构造变形研究直接给出地壳缩短量和发生的主要时间。同位素地质年代学被广泛用来定量研究构造变形,如U-Pb和裂变径迹年龄是刻画构造事件的证据。③陆-陆碰撞、俯冲与深部过程: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作为指示新生代喜马拉雅地带发生陆-陆碰撞事件的证据倍受重视。英国学者(P.J.Treloar)、德国学者(P.J.O'brien)和巴基斯坦学者(M.A.Khan)联合报道了出露于巴基斯坦Kaghan山谷早第三纪柯石英榴辉岩的最新研究成果;意大利学者(B.Lombardo et al.)报告了在东喜马拉雅MCT顶部新发现的榴辉岩、高压麻粒岩,对其进行了高温高压及地球化学分析,并与NW喜马拉雅的研究进行了对比。根据温压条件的变化,反映出不同的大地构造环境、出露形式和时间。法国学者(G.Maheo et al.)报道了在喀拉昆仑西南发现了标志着俯冲大陆岩石圈板舌发生断离的变质作用和岩浆作用证据, 认为断离作用发生在20~25 Ma。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如40Ar/39Ar和Sm-Nd数据)已经被用来定量约束地壳生长阶段和热演化历史,以及俯冲碰撞的时间。高分辨率深部地球物理探测与地震事件参数精细研究被用来揭示碰撞过程和深部作用。中国学者展示了塔里木与青藏西北缘岩石圈相向碰撞的地震学证据。    新动向①青藏高原研究区域已向北扩展到天山。包括帕米尔—吉尔吉斯天山,一直到我国境内的天山,都有学术报告论及它们与青藏高原的关系,德国学者(I. Coutand et al.)、美国学者(J. R. Arrowsmith et al.)和吉尔吉斯学者(M. Omuraliev)联合报告了他们对帕米尔—天山晚新生代以来处于印度-欧亚碰撞环境中的地壳演化的研究进展;法国学者(S.Dominguez et al.)报道了他们在中国天山沿独库剖面所进行的GPS和变形构造研究初步结果,观察到了地壳缩短的证据。②新的深部地质作用与环境的关系:这方面的研究在这次会议上有实质性的进展。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目前德国波茨坦大学进行研究的E.R.Sobel提出一种横向造山模式,该模式提出,青藏高原通过深部逆冲作用向EN方向扩展,影响着沉积盆地发育,制约着降雨量的变化,他举例说明了安第斯山脉走向与降雨量的变化关系及祁连山的生长影响柴达木盆地的降雨;印-巴学者也报道了拉达克地区新地震的发生,诱发了新的沉积构造断层发生,传播着褶皱,以及喜马拉雅山前地下水与环境关系的地球化学研究;尼泊尔学者探讨了中全新世古气候年龄、喜马拉雅花粉颗粒记录的古气候变化;不丹学者也提出冰河地质历史及突发洪水的研究报告。不少学者在报告中都提到了气候影响着侵蚀作用。③难以到达地区的地质研究有较大进展:令人佩服的是M.P.Searle展示了珠穆朗玛峰地区的新地质图及进行的构造几何学、变质作用和岩浆作用研究;R.D. Law 报道了用微构造和石英组构证据对珠穆朗玛峰地区应力路径和变形程度,以及对STDS 的研究;R.L.Simpson评述了珠穆朗玛峰地区U-Th-Pb 年龄的研究; W.S.F Kidd展示了 Nanga.Parbat-Haramosh地块的新地质图等等, 这些研究成果都说明, 青藏高原的地质研究正向着新的深度和广度发展。④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已经成为喜马拉雅-青藏高原研究的新热点。    崇尚科学,热爱喜马拉雅会议组织者把展示人类对喜马拉雅地质考察和探索精神列为会议交流的一部分。会议将奥地利地质调查所的喜马拉雅地质学家G.Fuchs的报告“喜马拉雅——我生活的希望”列为主调发言。他的发言除了回顾奥地利地质前辈对喜马拉雅的研究与贡献外,指出,一大批年轻的同行正通过细致工作,使用现代构造地质、岩性地质学和地质年代学等技术继续进行深入工作。德国学者第14届HKTW的组织者E.Appel介绍了G.Fuchs对喜马拉雅进行37年研究的传奇历史和取得的成就,播放了G.Fuchs 进行科学考察的精彩镜头。表达了大家对献身于喜马拉雅地质研究的科学家的敬意。值得提及的是,会议中还放映了Robert Schauer自费摄制的记录影片“珠穆朗玛峰——没有怜悯的山脉”。Robert Schauer生活在格拉兹,是一年前在格拉兹市举行的世界上最大的山脉电影节的组织者。影片的放映体现出奥地利学者对喜马拉雅地质研究的热爱,对科学的崇尚和对献身喜马拉雅科学研究的人们的敬意。  相似文献   

4.
第15届国际喜马拉雅-喀喇昆仑-西藏学术讨论会(Himalaya-Karakoram-Tibet Workshop,简称HKT会议)于2000年4月22日~24日在成都西藏饭店国际会议厅举行.  相似文献   

5.
王成善 《地质通报》2004,23(8):i001
根据2003年在瑞士召开的第18届喜马拉雅一喀喇昆仑一西藏国际学术讨论会(HKT)上的决定,第19届喜马拉雅-喀喇昆仑-西藏国际学术讨论会(HKT)于2004年7月10—13日在日本北海道召开。考虑到会议地点的季节问题,本届HKT会议打破了该会春天召开的传统习惯,在夏天举行。尽管如此,参加此次会议仍有来自世界20余个国家的代表130余名,超出了会议举办者  相似文献   

6.
熊嘉育 《地球学报》1995,16(3):338-338
中外合作项目“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深剖面试验综合研究”取得重要进展MainProgressesinInternationalDeepProfilingOfTibetandtheHimalaya关键词喜马拉雅,青藏高原,深地震反射剖面“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  相似文献   

7.
喜马拉雅构造-成矿域及其成矿效应初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近年来的研究 ,提出了全新的喜马拉雅构造 -成矿域概念。从大喜马拉雅构造域及其成矿效应出发 ,通过构造域对矿集区的控制作用、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深部过程与成矿效应的分析 ,从而较全面地评价了青藏高原及邻区的资源潜力和需要进一步工作的重要成矿带或矿集区。通过分析认为喜马拉雅构造 -成矿域内强烈的壳幔物质交换 ,下地壳翻天覆地的物质和流体交换 ,导致了在同一构造地质单元内可以有一个或多个超大型矿床的存在。并对多个重要矿床类型提出了更切合实际的观点 ,如西藏甲马铜钼银铅锌金多金属矿床属于矽卡岩 -斑岩复合型 ,云南羊拉铜钼金多金属矿床也属于矽卡岩 -斑岩复合型矿床等。在喜马拉雅构造域内形成的燕山晚期或喜马拉雅期矿床大多和大陆地壳深部复杂的动力学过程有关 ,所形成的矿床矿物组合及成矿元素组合复杂 ,特别是矿石中钴、银元素含量较高 ,许多矿床中银、钴已经作为主要成矿元素。最后明确提出了青藏高原主体及东缘重要矿集区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8.
尹安 《地球学报》2001,22(3):193-230
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的地质历史显示出,自从约70Ma印度板块-亚洲板块开始碰撞支来,至少有1360km的SN向缩短量被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所吸收,导致新生代青藏高原最终构造格局明显的地壳缩短作用,大约开始在始新世(50-40Ma)。这一事件几乎同时发生在高原南部的特提斯喜马拉雅和高原北部的昆仑山及祁连山,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的古生代和中生代构造历史强烈地控制着新生代变形历史相应变分布,松潘-甘孜-可可西里地体和羌塘地体三叠系复理石杂岩的广泛出现,在空间上可能和青藏高原中部的新生代逆冲作用和火山作用有关,青藏高原南部和中部的地壳和上地幔之间地震特性的显著差异是中生代和新生代2种构造的表现形式,而前者对第三纪局部缩短的收缩变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导致自由水释放进入青藏高原中部的上地幔和下地壳,并引起岩石圈地幔和地壳中物质的部分熔融。  相似文献   

9.
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   总被引:62,自引:33,他引:29  
在青藏高原南部的喜马拉雅地区,分布有两条世界瞩目的淡色花岗岩带。南带主要沿高喜马拉雅和特提斯喜马拉雅之间的藏南拆离系(STDS)分布,俗称高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带,构成喜马拉雅山的主体。北带淡色花岗岩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单元内,又被称之为特提斯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带。这些花岗岩多以规模不等的岩席形式侵入到周边沉积-变质岩系之中,或者呈岩株状产出于变质穹窿的核部。岩体本身大多岩性均匀,变形程度不等,但岩体边缘可见较多的围岩捕虏体,并在部分情况下见及围岩的接触变质作用,反映它们的异地侵位特征。上述两带中的淡色花岗岩在矿物组成和岩石类型上表现为惊人的相似性,主要由不同比例的石英、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5%)、白云母、电气石和石榴石等构成二云母花岗岩、电气石花岗岩和石榴石花岗岩三大主要岩石类型。从不同地区的野外观察来看,二云母花岗岩为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的主体岩石类型,而电气石花岗岩和石榴石花岗岩主要以规模不等的脉体形式赋存于二云母花岗岩之中,反映前两者晚期侵位的特征。地球化学特征上,这些花岗岩具有高Si、Al、K,低Ca、Mg、Fe、Ti的特点,接近花岗岩的低共熔点组分。绝大多数淡色花岗岩具有较高的含铝指数,属于过铝花岗岩。微量元素表现为较大的变化范围,但总体上表现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和放射性元素U,而不同程度亏损Ba、Th、Nb、Sr、Ti等元素。稀土元素总量总体上明显低于世界上酸性岩的平均丰度,且绝大部分表现为轻-中等程度的稀土元素分馏和不同程度的Eu负异常。传统认为,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是原地-近原地侵位的纯地壳来源的低熔花岗岩。但本文通过分析提出,该花岗岩可能是从一种高温的花岗岩浆演化而来,其岩浆源区的性质或成因类型目前还难以确定。该岩浆在上升侵位的过程中曾经历过大规模地壳物质的混染,并发生了高度分离结晶作用。因此,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首先是一种高分异型的花岗岩,是真正意义上的异地深成侵入体,而并不是原地或半原地的部分熔融体。这种以大规模地壳混染和结晶分异作用为特征的花岗岩系,在花岗岩的研究内容中还未被充分地讨论。以前根据相关信息认为这些岩石来自于沉积岩部分熔融的结论,只是较多地注意到了后期地壳混染和结晶分异作用的特征。即使这些岩石的原始岩浆将来被证明真的来源于沉积岩系的部分熔融,那以前的结论也只能说是"歪打正着"。根据形成年龄和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本文将这些花岗岩划分为原喜马拉雅(44~26Ma)、新喜马拉雅(26~13Ma)和后喜马拉雅(13~7Ma)三大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对应印度-亚洲汇聚而导致的大陆碰撞造山作用,而后两个阶段同加厚的喜马拉雅-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拆沉作用有关,对应青藏高原的全面隆升。根据这些淡色花岗岩的岩石与地球化学特征,我们还不能支持青藏高原存在广泛的中地壳流动的模型。相反,俯冲的高喜马拉雅岩系在深部的部分熔融及随该岩系折返而发生的分离结晶作用可很好地解释淡色花岗岩所具有的系列特征。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以青藏高原西部喜马拉雅期花岗岩类为例,论述了富含地幔流体的花岗岩特征,并探讨了其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西部喜马拉雅期花岗岩类岩石组合为透辉石正长岩- 透辉石花岗岩-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主要造岩矿物有钾长石、更长石、石英、铁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与印度-雅鲁藏布蛇绿岩带之间的冈底斯带,又称为拉萨地块,是一条巨型的构造-岩浆岩带.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东构造结的拉萨地块南缘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经历了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区域变质作用和强烈的混合岩化.  相似文献   

12.
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初步分析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本文试图根据已出版的文献和一些同事们的手头资料(图1)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我们对青藏高原的大地构造特征和板块活动轮廓的一些初步设想。川西和滇西在地质上是青藏高原的东南延伸部分,其发展历史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因此,在这里把两大地区加以统一考虑,换句话说,我们试图分析整个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的发展史,提出一些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3.
喜马拉雅造山带造山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喜马拉雅是典型的碰撞型造山带,造山带结构构造复杂,可大致划分为以逆冲推覆构造为主的南喜马拉雅造山带和以各种伸展性构造为主的北喜马拉雅造山带,造山带内各类构造均发生过多期变形,且发生过多次缩短与伸展的构造反转,大喜马拉雅结晶杂岩系(GHC)内变形、岩浆及变质作用证明造山过程中存在渠道流作用。据此,本文提出一种由印度-欧亚大陆汇聚速率控制的多阶段造山模式:两大陆汇聚速度快时,青藏高原内形成南北向裂谷系(NSTR),喜马拉雅内经历造山过程,并在造山带中、下地壳形成作为底部拆离层的塑性层,汇聚速率慢时,青藏高原内形成共轭走滑断裂,喜马拉雅造山带内的塑性层发生松弛和重力扩散,形成渠道流,导致藏南拆离系(STDS)的启动、GHC的挤出和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窿(NHGD)的形成。上述的增厚与松弛均是在挤压体制下形成的,构造的反转是因挤压速率变化而产生的结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中段晚喜马拉雅期地壳综短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吴珍汉  江万 《地质论评》2000,46(6):561-568
通过共/轭剪切角变化及其与地壳缩短量的函数关系,计算了青藏高原中段晚喜马拉雅期地壳构造变形量。结果表明,晚喜马拉雅期青藏高原中段地壳在近南北方向发生了巨量缩短,平均缩短量达30%;在近东西方向发生了巨量伸长,平均伸长量约74%。青藏高原中段晚喜马拉雅期地壳应变量尚表现出明显的分区性与自北向南逐步减少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喜马拉雅造山带是地球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陆陆板块俯冲碰撞带在这条长达2 500 km的板块边界上,近年来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造成大规模的滑坡、房屋倒塌等次生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分别选取尼泊尔喜马拉雅、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和喜马拉雅西构造结地区近期发生的3个地震震群作为研究实例,基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在研究区架设的区域流动地震台站记录的波形资料,对地震的震源位置和震源机制解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尼泊尔喜马拉雅地区,主喜马拉雅逆冲断裂是大地震的主要发震构造;东构造结地区的地震以逆冲和走滑型为主,表明印度板块向北东方向的逆冲推覆和青藏高原向东南逃逸的侧向挤出是该地区的主要构造背景;西构造结地区中深源地震多发,揭示了高角度大陆深俯冲的几何形态。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众多的蛇绿岩带中出露大量的超镁铁岩 ,这与特提斯的形成和演化密切相关 .然而在长达2 0 0 0km的喜马拉雅造山带内部没有超镁铁岩的报道 ,也没有找到新生代的火山岩 .最近我们通过 1∶2 5万定结幅、陈塘区幅 (国内部分 )区域地质调查 ,首次在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定结 -定日一带发现晚新生代不同类型的超镁铁岩 ,主要是深成相的尖晶石橄榄方辉岩、尖晶石橄榄二辉岩和超浅成相的苦橄玄武岩、玻基辉橄岩 ,常与高压基性麻粒岩伴生 .它们是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软流圈及岩石圈的结构和热状态、壳幔相互作用的一个窗口 .深成相和超浅成相的超…  相似文献   

17.
晚始新世—早渐新世的早喜马拉雅运动,使四川东部的红色陆相盆地消亡,盆地沉积和下伏的后晋宁地台盖层一起褶皱;四川西部的印支褶皱带则产生新的断陷盆地,并开始成为统一的青藏地块(即后来的青藏高原)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喜马拉雅构造—成矿域及其成矿效应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近年来的研究,提出了全新的喜马拉雅构造-成矿域概念。从大喜马拉雅构造域及其成矿效应出发,通过构造域对矿集区的控制作用、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深部过程与成矿效应的分析,从而较全面地评价了青藏高原及邻区的资源潜力和需要进一步工作的重要成矿带或矿集区。通过分析认变喜马拉雅-城矿域内强烈的壳幔物质交换,下地壳翻天覆地的物质和流体交换,导致了在同一构造地质单元内可以有一个或多个超大型矿术的存在。并对多个重要矿床类型提出了更切合实际的观点,如西藏甲马铜钼银铅锌金多金属矿床属于矽卡岩-斑岩复合型,云南羊拉铜钼金及金属矿床也属于矽卡岩-斑岩复合型砂床等,在喜马拉雅构造域内形成的燕山晚期或喜马拉雅期矿床大多和大陆地壳深部复杂的动力学过程有关,矿多矿床中银、钴已经作为主要成矿元素。最后明确提出了青藏高原主体及东缘重要矿集区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9.
北喜马拉雅及藏南伸展构造综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进江 《地质通报》2007,26(6):39-649
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发生于65Ma左右,造山作用则开始于中新世初期,该造山运动形成南喜马拉雅的逆冲推覆体系,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然而,与造山作用的同时,北喜马拉雅及藏南地区却经历了广泛的伸展作用,所形成的伸展构造包括:①北喜马拉雅地区,开始于24Ma左右的藏南拆离系(STDS);②北喜马拉雅及藏南地区,开始于14Ma左右的南北向裂谷;③北喜马拉雅穹隆带,形成时间大致与南北向裂谷相同;④广布于青藏高原、开始于中新世末期、随机分布的高角度正断层。上述不同阶段的伸展构造形成于不同机制,并在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同的地质作用。其中,北喜马拉雅穹隆是一种特殊的伸展构造,并可能形成于多种机制。  相似文献   

20.
段亮 《地质通报》2010,29(1):70-78
对喜马拉雅前陆盆地和孟加拉海扇中各地层的碎屑白云母40Ar/39Ar资料的系统分析揭示了喜马拉雅造山带自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开始造山以来的整个剥落历史: 剥落速率开始较为稳定,然后开始上升,在22Ma左右达到峰值,为4~5mm/a,随后急剧下降,最终以2mm/a的速率保持平稳。喜马拉雅造山带与青藏高原周缘剥落历史的对比约束了印度-欧亚板块碰撞造成青藏高原东缘和北缘的不同反应方式。即开始时的挤压主要被青藏高原北缘的大规模左旋走滑吸收, 到30Ma左右,喜马拉雅造山带冷却、剥落速率显著增强,北缘左旋走滑造成的柴达木地块的向东运动被华北板块阻挡而停滞,因此在北缘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冷却和抬升剥落事件。至18Ma左右,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冷却、剥落速率继续增高并维持在较高水平,而该时间段内无论是北缘还是东缘,均未发生显著的抬升剥落事件,因此青藏高原的整体隆升和地壳增厚可能发生在此期间。中新世末—上新世初开始至今,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发生了一些显著的抬升剥落事件,导致了大量的山崩和河流侵蚀,即此时来自喜马拉雅的挤压主要被青藏高原向东方向的地壳逃逸所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