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尾叶桉U6无性系为研究材料,盆栽于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100%(Ⅰ)、80%(Ⅱ,CK)、60%(Ⅲ)和40%(Ⅳ)条件下30 d,研究不同土壤含水量对桉树幼苗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含水量显著影响桉树幼苗的生长和生物量分配.与对照组相比,60%和40%土壤含水量下桉树幼苗的株高、地径、叶片数、叶面积、根长和侧根数分别减少37.8%、33.6%、52.1%、68.9%、44.0%、37.5%和44.4%、40.4%、60.8%、77.5%、51.6%、48.9% ;总生物量、根、茎、叶生物量分别减少53 .5%、22.4%、57.9%、62.0%和63.9%、26.2%、59.7%、78.9% .100%土壤含水量下上述各项指标值均有所增加,说明桉树幼苗仍有一定增长潜力,然其水分利用效率不高,生产上不实用.水分亏缺使桉树幼苗倾向于将更多的资源分配给根系生长,增大根/茎比,降低其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尾叶桉U6无性系为研究材料,盆栽于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100%(Ⅰ)、80%(Ⅱ,CK)、60%,(Ⅲ)和40%(Ⅳ)条件下30d,研究不同土壤含水量对桉树幼苗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含水量显著影响桉树幼苗的生长和生物量分配。与对照组相比,60%,和40%,土壤含水量下桉树幼苗的株高、地径、叶片数、叶面积、根长和侧根数分别减少37.8%、33.6%、52.1%、68.9%、44.0%、37.5%和44.4%、40.4%、60.8%,、77.5%、51.6%、48.9%;总生物量、根、茎、叶生物量分别减少53.5%,、22.4%、57.9%、62.0%和63.9%,、26.2%,、59.7%、78.9%。100%,土壤含水量下上述各项指标值均有所增加,说明桉树幼苗仍有一定增长潜力,然其水分利用效率不高,生产上不实用。水分亏缺使桉树幼苗倾向于将更多的资源分配给根系生长,增大根/茎比,降低其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红树植物是生长于沿海滩涂上的一群植物,由多种的红树树种、林缘植物和植物群落组成,素有海上森林之称。它生长于特殊的自然环境,有发达根系和胎生幼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以及为各种海洋生物和鸟类提供一个理想的栖息环境。另外,大量红树凋落物所转化的有机物质为浮游生物、鱼、虾、蟹等提供了丰富饵料,形成并维持一个食物链复杂的高生产力系统[1]。对红树植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将有助于红树植物生态系统研究和促进红树植物的保护、繁殖和再生产,也将为挖掘和开发利用红树植物资源提供依据。世界上拥有红树植物84种,其…  相似文献   

4.
高分六号卫星具有覆盖广、多种分辨率、波段多的优势,能为遥感解译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为探究高分六号卫星新增波段在森林树种识别上的应用,本文以覆盖根河市阿龙山林业局的一期高分六号宽幅影像为数据源,基于特征优化空间算法(Feature Space Optimization,FSO)和最大似然分类法,分别利用高分六号的前4个波段和所有波段(8波段)的光谱、纹理等特征进行了森林树种分类,并逐一添加新增波段特征确定了各波段的贡献率排名。结果表明:在加入了优选出的均匀性纹理、均值纹理和角二阶矩纹理3种纹理特征后,前4波段和8波段的分类精度比只基于光谱特征时的精度分别高出13.23%和24.63%;利用8波段信息比只利用前4波段在基于光谱特征上的精度高11.88%,在基于光谱+纹理特征上则高23.24%;基于8波段光谱+纹理特征的树种分类精度最高,达到68.74%,新增4波段的贡献率排名为B6>B5>B8>B7,说明新增红边波段对于本次树种分类试验的贡献率最高,能为北方树种识别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5.
甘肃黄土高原作物生长期土壤干旱及气候生产力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近40年甘肃黄土高原区域作物生长期土壤干旱和气候生产力特征,结果表明:(1) 土壤干旱和气候生产力在空间上表现为全区一致,区域内相关性很好.(2) 时间演变规律上,土壤干旱有加重的趋势、气候生产力呈下降的趋势.(3) 土壤干旱和气候生产力变化阶段性明显,年际变化具有3~5a的振荡,4a周期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长江三角洲城市化地区植被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过程对植被初级生产具有重要影响。以往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用地扩张对植被初级生产力的直接影响分析,而较少关注其间接效果。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分别从地区尺度和城市尺度分别分析了2000-2013年植被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探讨了其与气温、降水量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的关系。研究表明:地区尺度上,2000-2013年长江三角洲植被初级生产力呈现不断增加,其中城市建成区植被初级生产力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P<0.05);城市尺度上,城市建成区内植被初级生产力主要呈现增加的趋势,而其外围缓冲区内则与此相反。在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这可能与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断增加,及快速的城市扩张有关。  相似文献   

7.
随着港口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积累了大量来源多样、结构各异的海事大数据,为了解港口城市的生产力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综合介绍了作者近期关于如何利用海事大数据进行港口感知计算的工作,给出了一个基于海事大数据的港口感知计算框架,利用船舶GPS轨迹、船舶属性、港口地理信息和港口设施参数等多源异构海事大数据,估算出一系列反映港口生产力的指标,从而对港口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首先,利用船舶轨迹和港口地理信息数据,自动检测船舶在港口码头中的靠泊装卸事件;然后,利用船舶属性和港口设施数据,自动估计出每次靠泊装卸事件的货物吞吐量;最后,对各个港口码头的靠泊船数和货物吞吐量进行统计,从而计算出一系列港口生产力指标,包括到港船数、货物吞吐量、码头作业效率和泊位利用率等。在2011年的海事大数据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框架能准确地估算出上述港口生产力指标。同时,以香港为例对上述港口的生产力指标进行分析,探讨基于海事大数据的港口感知计算框架在提高港口生产效率、优化海运航线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涠西南凹陷是中国近海北部湾盆地已证实的富烃凹陷,始新统流沙港组是该凹陷主要烃源岩层系.为深入认识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烃源岩的生产力和发育特征,采用有机地球化学与地球生物学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正演恢复了涠西南凹陷不同次洼流沙港组不同层段烃源岩的古生产力、有机质埋藏效率和有机碳埋藏生产力,进而建立了研究区流沙港组烃源岩形成的地球生物学模式.结果表明,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烃源岩的古生产力、有机质埋藏效率及有机碳埋藏生产力在横向不同次洼和纵向不同层段上均存在差异,横向上以B次洼最优,纵向上以流二段最高;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烃源岩发育超营养湖高埋藏效率高埋藏生产力、富营养湖中等埋藏效率中等埋藏生产力及富营养湖低埋藏效率低埋藏生产力3种代表性的地球生物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特呈岛陆地成年乔木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特呈岛陆地成年乔木资源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特呈岛陆地的成年乔木:第一类(胸径≥20cm)共1584株,隶属26科41属51个树种,优势树种突出,其中百株以上的树种有4种;第二类(胸径≥20cm与树高≥6m)共1445株,其中大乔木1株、中乔木368株、乔木1076株;第三类(树龄≥80a)30株,其中有古树3种共23株及古树后续资源7株,有胸径≥100cm的大树14株;第四类有二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树种樟树32株。建议调整古树后续资源规定标准为树龄≥50a,以加强成年乔木保护。  相似文献   

10.
在线路调查和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广州白云山常绿阔叶林的结构特征.群落主要由亚热带科属组成,优势科为芸香科、五加科、茜草科、山茶科、壳斗科、鼠刺科、樟科等.优势树种也以相应的优势科属树种为主.群落中胸径≥3cm的个体密度较小,只有1964株/hm2;群落较为低矮,平均高度只有6m;乔木垂直分化不明显,树种水平分布不均.白云山的植被是次生植被和人工造林改造的结果,只在山谷少数植被没受人类干扰.其现状植被是天然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的混合体.在一些由马尾松发展起来的群落,天然侵入的阔叶树种已在主要层中居优势;群落中可见马尾松衰退的痕迹.  相似文献   

11.
正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为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国土资源部党组在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本部门面临任务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将国土资源工作职能定位为"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不仅是国土资源工作在国家大局中的职责定位,而且是国土资源管理与生产力紧密结合的具体体现。一、保护国土资源就是保护生产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最终动  相似文献   

12.
我们打好改革攻坚战、耕地保护战、集约突围战,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深化四个方面理念认识:1.深化宗旨观、政绩观的认识把实现农民土地权益作为改革的目的和方向,不与农民争指标、争利益,多做存量文章,变过去向耕地看、向上级要、向增量看,为向自己看、向存量看、向亩产看。2.深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认识土地管理体制机制决定了土地的生产力,我们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大胆调整基层土地管理中不适应土地要素生产力发挥的内容,为发展打开空间。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2年7月至2014年12月的卫星遥感数据,研究ENSO期间我国南海北部的海表温度(SST)、风场等环境场变化特征,并探讨其对南海北部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El Ni?o/La Ni?a期间南海北部初级生产力较正常年份变化显著,很大程度上受到ENSO的调控,其变化与风场、SST等的分布变化密切相关。具体趋势:厄尔尼诺年的冬季风期间,南海北部海域风场强度减小,沿岸海域SST升高,初级生产力降低,南海东北部海域SST降低,初级生产力升高,整个海域的总初级生产力与MEI指数呈负相关关系;拉尼娜年的冬季风期间,相应海域的风场、SST和初级生产力的变化则与厄尔尼诺期间的相反,整个海域的总初级生产力与MEI指数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广州白云山常绿阔叶林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线路调查和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广州白云山常绿阔叶林的结构特征,群落主要由亚热带科属组成,优势科为芸香科,五加科,茜草科,山茶科,壳斗科,鼠刺科,樟科等。优势树种也以相应的优势科属树种为主,群落中胸径≥3cm的个体密度较小,只有1964株/hm^2;群落较为低矮,平均高度只有6m;乔木垂直分化不明显,树种水平分布不均,白云山的植被是次生植被和人工造林改造的结果,只在山谷少数植被没受人类干扰,其现状植被是天然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的混合体,在一些由马尾松发展起来的群落,天然侵入的阔叶树种已在主要层中居优势;群落中可见马尾松衰退的痕迹。  相似文献   

15.
长清县土地生产力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济南市长清县为例 ,从农业利用的角度出发 ,科学地分析影响土地生产力的多种因素 ,利用 GIS技术和遥感技术 ,对土地生产力水平分别进行自然、社会经济技术以及二者综合的评价研究。通过“空间、属性一体化”定量计算 ,得出土地生产力的综合评价指数像元分布数据 ,像元的大小精确到 30 m× 30 m。  相似文献   

16.
城市绿化在改善空气、水和土壤质量,吸收和减少二氧化碳及各种污染物,缓解城市热岛和减少雨水径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及时准确地获取树种信息是城市规划与绿化管理的先决条件,对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遥感技术,使用高空间分辨率的WorldView-2卫星影像,采用光谱、纹理、指数以及几何等多种特征相结合的面向对象方法,并通过随机森林进行特征选择,对福州大学旗山校区北部的榕树、杧果、香樟、重阳木、羊蹄甲、垂叶榕以及木棉7种主要绿化乔木进行树种分类。实地验证结果表明:通过特征选择可以减少或规避数据冗余以及休斯效应的产生,该方法可以提高现有同类型树种分类的精度,当淘汰全部特征的20%,利用34个特征(包括15个光谱特征、6个纹理特征、8个指数特征和5个几何特征)进行分类时,总精度最高,可达74.95%,Kappa系数为0.67。其中,光谱平均值的特征重要性最高,而各波段的标准差的重要性较低。WorldView-2卫星影像的4个新增波段,特别是黄光和红边波段及其构建的指数特征重要性较高,也说明这些波段在植被遥感,特别是树种分类中极具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三个代表”的思想 ,社会主义宪法应该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的宪法发展说明 ,什么时候代表了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什么时候中国宪法就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红树植物是生长于沿海滩涂上的一群植物,由多种的红树树种、林缘植物和植物群落组成,素有海上森林之称。它生长于特殊的自然环境,有发达根系和胎生幼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以及为各种海洋生物和鸟类提供一个理想的栖息环境。另外,大量红树凋落物所转化的有机物质为浮游生物、鱼、虾、蟹等提供了丰富饵料,形成并维持一个食物链复杂的高生产力系统。对红树植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将有助于红树植物生态系统研究和促进红树植物的保护、繁殖和再生产,也将为挖掘和开发利用红树植物资源提供依据。世界上拥有红树植物84种,其中东方区系有74种。广东湛江的红树植物资源丰富,有24种,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为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白骨壤、红海榄、秋茄、木榄等5种。笔者用95%乙醇(体积分数,下同)对桐花树树叶进行浸泡抽提,并对提取物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为研究和利用红树植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导了我国首次发现的被子植物硅化木。其地质时代属晚第三纪。这些硅化木的微观构造与现代繁衍在全球低纬度的秋枫等树种极为相似。大别山南麓秋枫等被子植物硅化木的发现,为古气候、古环境的恢复提供了证据,反映了该地区当时大约为热带—亚热带的炎热潮湿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三角洲土地生产潜力的GIS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数据库的支持下,以黄河三角洲为实验区,考虑影响土地生产力水平的多种因素,确定合理的数学模型,进行土地景观单元的土地生产潜力定量化评价计算。同时,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土地生产潜力的数值分布和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分级统计和制图,并提出了提高黄河三角洲土地生产潜力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