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研究分析地址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存储标准地址数据集的标准地址库和自定义的地址匹配规则库,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的模糊中文地址编码方法。该方法在依据标准地址库分词的同时,也沿着自定义的地址匹配规则进行推理,从而缩小了下次分词所用到的目标数据集,提高了系统执行效率。另外,通过借助构建的规则树与歧义栈,提高了文中定义的两类模糊地址匹配的成功率。最后,基于该算法建立了一个地理编码原型系统,并利用经济普查项目中的相关数据对算法的可用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戴芹  刘建波 《地理研究》2009,28(4):1136-1145
蚁群算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智能优化算法,已经成功应用在许多领域,然而应用蚁群优化算法进行遥感数据处理则是一个新的研究热点。蚁群规则挖掘算法是基于分类规则挖掘进行分类,能够处理多特征的数据。因此,论文将蚁群规则挖掘算法应用到多特征遥感数据分类处理中,并采用北京地区的Landsat TM和 Envisat ASAR数据作为实验数据,对选择的遥感数据进行了多特征分类实验。实验结果分别与最大似然分类法、C4.5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表明:1)蚁群规则挖掘算法是一种无参数分类的智能方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2)能够挖掘较简单的分类规则;3)能够充分利用多源遥感数据等。它可以充分利用多特征数据进行土地覆盖分类,从而能够提高分类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规则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的新方法。知识规则是基于专家经验建立起来的,反映研究区内不同分类系统下各类别的地理分布特性与地理分布交叉可能性。基于黑河流域90 m 分辨率DEM、2009 年逐月1 km 分辨率NDVI,参考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 1 km分辨率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数据在欧亚大陆上各类别的聚类中心,应用在上、中、下游分别建立的知识规则,以知识规则结合最近距离的USGS 类别聚类的方法,制作了一套与USGS全球土地覆被分类标准一致的、可以用于大气模式以及陆面过程模式的黑河流域土地覆被类型分布数据。本方法分类结果与以往研究采用的类别映射方法的分类结果及实际地物影像进行对比,表明知识规则下的分类结果更能准确表达流域地表覆盖特征,对冰雪、冻土类别和沙地荒漠类别的表现更优。  相似文献   

4.
农村地籍调查是指应用测量与权属调查的方法,查清农村宗地与房屋的权属、界址线、面积、数量、质量、用途和位置等情况,形成数据、图件、表册等调查资料,为土地注册登记、核发证书提供依据的一项技术性工作。本文以"广东省金鸡村的地籍调查"为依据,结合影像数据,通过CAD软件对RS影像数据进行调查底图制作,应用GPS对底图数据质量检测以及底图数据更新,最后通过GIS软件建立"广东省农村地籍调查"数据库,进行入库,并对入库数据进行数据质量检查。通过以上研究,可得出3S技术在广东省农村地籍调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5.
地籍数据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优化土地规划及利用的基础,可以准确反映土地及其附属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基本状况的资料。在地籍测绘数据采集、属性标注、制图输出等工作中常用南方Cass软件,而地籍数据库管理及分析工作中主要应用Mapgis数据软件,两种软件由于格式的差异导致数据无法兼容。本文分析了两种数据格式的特点及如何利用对照表和C语言程序实现由Cass数据到Mapgis数据的转换。  相似文献   

6.
基于空间语义学基础理论,将传统的地理信息服务技术与新兴的语义服务技术相结合,建立地理信息语义服务框架及知识标注方法体系,并应用于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处理中,提供智能化、自动化的地理信息服务发现、组合与触发策略;设计基于文本挖掘算法的半自动知识标注引擎,提高服务处理自动化程度,实现包含丰富语义信息的地理空间语义服务的发布;建立基于规则和推理引擎的地理信息服务匹配与发现机制,提高服务发现效率;建立地理信息服务语义标注与服务匹配评价方法,采用基于空间关联规则的标注正确性评估策略,验证知识标注价值。  相似文献   

7.
DLG数据是城市地形要素的主要表达形式,如何对DLG数据的采集过程进行质量控制、质量捡查,质量评价。是困扰测绘工作的一大难题。本文针对1:2000DLG数据生产的各个环节,全面介绍了其质量控制、质量检查、质量验收、质量评定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服务业空间关联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廖伟华  聂鑫 《地理科学》2017,37(9):1310-1317
信息技术与电商平台的发展,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大数据。在城市服务业中,商家在电商平台上注册自己带有坐标的信息,构成了空间服务业的空间大数据源。首先建立限定距离阈值的空间关联规则数据模型,介绍该模型产生频繁项集和关联规则的方法与步骤。最后利用Python爬取糯米网南宁站的商家信息,用Apriori算法做出了10~1 000 m 6种距离阈值的空间关联规则和服务业空间频繁项集。  相似文献   

9.
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空间数据获取技术的进步, 空间数据量日益增大, 已超出人们的分析能力。传统的空 间数据分析方法只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无法满足人们获取知识的需要。空间关联规则是空间 数据挖掘一个基本的任务, 是从具有海量、多维、多尺度、不确定性边界等特性的空间数据中进行 知识发现的重要方法。本文从基本概念、分类、挖掘过程、挖掘方法、目前研究成果等方面对其进 行综述, 重点阐述了空间关联规则挖掘效率的改进策略、基于不确定空间信息的挖掘方法、挖掘 过程及结果的可视化、弱空间关联规则的挖掘方法等。通过对现有空间关联规则研究成果和存在 问题的深入剖析, 指出了其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城镇地籍建库中CASS和MapGIS城镇地籍数据转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高效建立城镇地籍数据库,经常要将各类数字地形图数据在南方CASS中编辑、处理,而城镇地籍数据库普遍采用GIS平台进行空间矢量化数据管理分析。结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工作,首先分析了CASS和MapGIS地籍数据格式的特点;其次介绍了如何选用有利的转换方法来有效地实现两种数据的转换;最后详细阐述了利用Visual Basic 6.0平台将CASS数据无损转换为MapGIS地籍数据的代码实现,为实现两种数据的共享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一种适用于产权地籍管理的时空数据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提出了一种可适用城镇产权地籍管理的时空数据模型及一整套完善解决地籍变更和地籍历史档案管理的方案。论述了该模型的基本思想、空间对象的存储结构描述、时空数据的组织方式以及宗地的变更策略等,并通过实际的应用论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以文献①中提出的基于过程的面向对象时空数据模型(POOSDM)为理论基础,将其应用于城市地籍信息管理系统中,以验证该模型的实践可行性。POOSDM是从时空语义建模的角度反映空间对象的演变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事件因果联系,并且通过过程语义和面向对象思想的结合解决了时空动态数据的组织、存储和查询问题。通过分析城市地籍信息的时空变化特点,研究以POOSDM为基础的地籍地理实体对象化描述过程、相关定义和对象构建方法,探索城市地籍综合信息的组织方法和演变过程,为城市地籍时空数据管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Automating the generalisation process, a major issue for national mapping agencies, is extremely complex. Several works have proposed to deal with this complexity using a trial and error strategy. The performance of systems based on such a strategy is directly dependent on the quality of the control knowledge (i.e. heuristics) used to guide the trials. Unfortunately, most of the time, the definition and updation of knowledge is a fastidious task. In this context, automatic knowledge revision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generalisation, but also allow it to automatically adapt to various usages and evolve when new elements are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 an offline knowledge revision approach is proposed, based on a logging of the system and on the analysis of outcoming logs. This approach is dedicated to the revision of control knowledge expressed by production rules. We have implemented and tested this approach for the automated generalisation of groups of buildings within a generalisation model called AGENT, from initial data that reference a scale of approximately 1:15,000 compared with the target map's scale of 1:50,000. The results show that our approach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the control knowledge and thu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Moreover, the approach proposed is generic and can be applied to other systems based on a trial and error strategy, dedicated to generalisation or not.  相似文献   

14.
Modern land administration systems must fulfil the emerging need for a faster and more efficient processing of real estate transactions. In order to achieve such a goal, one way to go can be to outsource a larger segment of the cadastral geometry updating process to the actors external to the organisation maintaining the data. In case the spatial component of the combined legal–spatial transactions is to be outsourced, the underlying 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 must be able to autonomously handle all possible cases in a safe and consistent manner.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ed a framework that can be used to design a system that is based on standard database transaction concepts and guarantees the safe processing of externally prepared transactions on polygon-based cadastral parcels. In order to be able to detach the process of editing from the consistency control, we adjusted our basic concepts to only consider the net effect of a transaction. In creating the framework we first detect all possible types of transactions. We do that by observing the cardinalities of the transaction’s affected and the resulting sets of parcels and the identities of each set’s members. Following the detection, we attach the basic integrity constraints to each of the transaction types. Finally we classify the detected transaction types into two subtypes with the primary criteria being the strict or relaxed requirements regarding the planar partition correctness. A strict definition of what can be done within each such transaction type provides a reference that can be used for linking the legal and the spatial component of a combined legal–spatial transaction. In order to substantiate the developed framework, we describe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proof of the concept system.  相似文献   

15.
地球空间数据集成研究概况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数字地球空间数据的集成研究及应用始于本世纪 60年代 ,地理信息系统的出现及应用、多元数据的使用推动了地球空间数据集成研究及其应用。本文首先对地球空间数据概念进行描述 ,然后对地球空间数据集成研究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合数据集成需求及存在的问题 ,论文分析了数据集成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地籍实体的时间变化过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王康弘  钟耳顺 《地理研究》2001,20(3):372-379
宗地、土地证书和权利人是地籍信息系统中最基本的两个实体,宗地是土地证书的客体,权利人是土地证书的主体。宗地实体的生命周期实际上就是宗地空间形状及空间拓扑关系不发生变化的时间范围,土地证书的生命周期就是指土地证书客体以及土地证书主体都不发生变化的时间范围。在探讨地籍实体变更规律基础上,本文设计和研究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记录和回溯地籍实体随时间变化的方法。为地籍信息系统解决历史地籍信息管理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地学数据集成的理论基础与集成体系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地球空间数据 (简称地学数据 )来源的拓宽、更新手段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使数据集成或集成使用的研究和实用化成为必需。简单地理解 ,地学数据集成是指不同来源、不同性状数据在相同环境下的使用。地学数据是对地理现象和过程及过程时空特征认知基础上的表达 ,地学数据集成的基础主要表现在 :地理现象和过程的空间和时间统一性、地学过程时空过程的连续性、地学现象和过程的层次性、地学数据认知的一致性、依赖于元数据的地学数据的透明性、数据内容和形式的相对独立性等 ;在此基础上 ,作者在论文中描述了基于地学知识和地理信息系统功能的地学数据集成概念模型和过程 ,并对地学数据集成过程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8.
王庆喜  胡志学 《地理科学》2018,38(11):1828-1836
利用2005年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据,以长三角地区为范围,对企业地址进行地理编码,建立企业点对点的空间邻近关系,将距离从5 km逐次扩大到100 km,进行企业知识溢出的空间效应分析。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的研发企业比较集中,大约在20 km范围内有明显的集聚状况,之后则有比较明显的分散,并与整体制造业活动空间分布趋向一致。知识溢出的空间强度随距离递增呈负指数幂函数形式加速衰减,于40 km处左右减势趋于平缓。与连续空间上的微观数据分析相比,区域层面上的归并数据分析放大了知识溢出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