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3 毫秒
1.
1.序言一九七九年在气象学的发展上是一个里程碑。因为这一年是全球天气试验(FGGE)的一年。这次试验所增加观测的主要部分,已通过全球电传通信系统(GTS)进行交换,并且至少已部分地用于业务数值天气预报。通过FGGE的活动可望在热带和南半球取得最大效果,使南半球的业务数值天气预报的质  相似文献   

2.
一、一般情况在全球大气研究计划第一次全球试验(FGGE)期间全球试验观测资料的汇总工作已经结束,这些资料提供了过去从来没有的、最完全的大气情况,它给从事旨在改进天气预报及了解气候的气象学家提供了一个不平常的资料库。全球试验的主要目的是: (1) 获得对大气运动的更好的了解,以便发展更加逼真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2) 估计天气系统可预报性的基本界限; (3) 为制作大气环流大尺度特点的业务数值预报设计一个最优的综合的气象观测系统;  相似文献   

3.
全球大气研究计划第一期全球试验(FGGE)的基本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各种努力,获取一套完整的,供研究用的资料集(Data Set)。 FGGE期间的气象和海洋资料管理业务十分庞大,它不仅动用了目前的世界天气监视网系统全球资料加工系统(GDPS),而且为此还特设了许多加工中心。全部资料加工任务要到1982年年底才能最后完成。 FGGE资料加工活动为各国科学家提供了极其丰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全球大气研究计划(GARP)第一次全球试验(FGGE)中整理的全球网格气象资料的来源、分析方法、资料种类及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还重点介绍了如何使用欧洲中期预报中心(ECMRWF)所整理的FGGE全球网格资料(LEVEL)Ⅲ_b),其中包括(1)原始资料磁带的结构,资料场读取;(2)识别与解码的方法以及如何读取所需资料的方法。这里发表的是本文的第一部份。  相似文献   

5.
国家气象局北京气象中心资料室和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自1981年起分别陆续向美国的世界资料中心-A(WDC-A)订购了 FGGE(全球大气研究计划第一次全球试验)资料。截止到1982年底,除 II-C 级资料外,其它资料已大部到齐。  相似文献   

6.
在FGGE期间(1979年),全球大气探测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对这些探测资料的分析,为我们提供了大气运动最完整的图象,FGGE还大大推动了数值模拟和数值预报的发展,十年之后回顾一下我们对大气环流的认识和评述一下大尺度数值天气预报的现状,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数值天气预报标准化检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裘国庆 《气象》1989,15(9):48-50
一、前言 10年前世界气象组织(WMO)按照大气科学委员会(CAS)天气预报研究工作组的建议,要求各制作业务数值预报的气象中心参加“1979FGGE年日常业务分析预报资料的研究和对比”工作。这项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比各气象中心的数值预报结果。同时,由于发起人是芬兰气象研究所的Rauno Niemimen,而任命该研究所的Antti Lan  相似文献   

8.
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1986年8月10-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为做好民运会的天气保障工作,我们对历年8月份,尤其是8月中旬的形势与天气做了分析工作,并根据当时所有资料,作出了这一时段的天气预报. 一、历史资料分析 (一)平均环流形势 1.八月月平均环流形势 (1)从1951-1980年  相似文献   

9.
《气象》1986,12(6):38-38
PROFS第一次冬季天气预报试验 1984年2—4月,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对地区观测和预报服务计划(PROFS),进行了冬季天气预报试验。这是PROFS把先进的资料处理和显示技术,应用于冬季天气预报的首次尝试。在此之前的预报试验集中于对流天气现象和改进雷暴警戒。 这次试验是初步的,其主要的目的是让PROFS工作人员和博尔德(Boulder)地区的气象工作人员开始进行冬季天气预报工作。重点是理解和研究冬季天气的某些中尺度方面的问题,而不是最大限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地区500hPa FGGEⅢb风场订正方法及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在文献[1]的基础上,用Cressman逐步订正方法,对高原地区500hPa FGGEⅢ_b资料(1979年5—8月每天2次流场图)用我国同期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资料进行了订正。与天气图(包括科实资料)及科实的流线图对比,发现与天气图等对应得很好,此方法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另外,订正图与FGGEⅢ_b流线图比较,主要结果:(1)NCAR软件所绘的流线图能很准确地反应格点风向。(2)FGGEⅢ_b资料能较好地反应高原地区的大尺度环流,但对次天气尺度系统如高、低中心漏分析的很多,尤其是低涡中心,只有1/2的准确率,但它们都对应于正负涡度区。有一点要特别指出:FGGEⅢ_b资料在高原西部常出现很强的低涡,而在订正图上不但涡小,且常只有低槽与之对应。(3)由订正图上可以看到低涡集中出现在高原中部30—35°N的纬带内,而反气旋中心则出现在其北侧(35°N以北)和南侧(30°以南)。(4)在高原的西南及东北边缘地区常出现地形槽,槽线为西北东南走向。它们的形成与地形影响密切,对高原东侧的天气影响也是明显的,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自从大气科学委员会天气预报研究工作组上次会议(1978年11月27日至12月2日,北京)之后,该会议给大气科学委员会最后的报告中所列出拟进行的一些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资料同化和初值化方面的大量成果支持了模式试验与发展工作。FGGE提供的观测资料被证实是高质量的,是试验新的资料同化方法和预报模式的极好实例,各气象部门应该在业务中优先考虑使用这些资料。中期预报和甚短期预报都获得进展,模式模拟工  相似文献   

12.
朱福康 《气象》1982,8(2):44-44
1979年季风试验是在大西洋热带试验(GATE)之后进行的,而且与第一期全球大气试验(FGGE)同时举行。这为季风试验提供了很大的方便,FGGE的全球观测系统同时为季风试验提供了全球尺度的观测资料。 通过1978—1979年冬季风和夏季风期间的野外观测试验,不仅将对季风大气环流的行星尺度、区域尺度和局地尺度的三维结构有较全面的了解,而且将对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年振荡有较好的描述。 在这次试验前后,举行过三次较大规模的国际讨论会,现简介如下。 一、季风动力学国际会议 这是1977年12月5—9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这次会议反映了试验前的研究情况。会议论文集现已以《季风动力学》为题出版,其内容包括下述五个部分:1.热带大气的大尺度气候学;2.印度次大陆和东非的夏季风;3.夏季风时期印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合评述了美国主观中尺度天气预报的前景,并指出改进中尺度天气预报的主要可能性:(1)资料来源迅速扩大;(2)贮存、分析和显示资料的新型计算硬件;(3)下个5年内,计划把主要力量放在改进中尺度预报上,如风暴尺度业务和研究气象学(STORM)计划、九十年代先进的天气交互处理系统(AWIPS-90)等规划。目前人所共知的尚未解决的问题是:(1)如何集中不同来源的资料以及如何解决过剩的信息;(2)如何提高我们对中尺度和其它尺度大气运动相互作用的认识;(3)如何培养出新一代预报员。对最后一个问题,UNIDATA计划正在帮助一些大学加强中尺度气象学的教学。  相似文献   

14.
一、气候监测的种类为研究气候的物理过程及气候模式化,不仅需要世界天气监视网(WWW)和全球大气研究计划第一次试验(FGGE)观测系统的资料,还需要一些特殊的观测资料.根据不同目的所需要的精度和分辨率,可分为以下三种观测.1.各种物理过程的集中观测.为了较详细地了解气候中重要的物理和化学过程,观测要细致,时次空间要加密.  相似文献   

15.
空军全球天气中心(AFGWC)在1985年10月2-4日举办了一次资料客观分析会议。这是一系列资料分析会议的继续。参加者有各政府管辖的数值天气预报机构的业务气象学家和研究气象学家。会上各参加机构各自评述了他们的现行业务状况和未来的计划。然后报告了与资料分析有关的论文,随后分小组就资料客观分析的气象问题和计算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期间取得了以下结论,(1)最优插值是数值天气预报机构使用的最普遍的方法,而且它有利于对各种不同观测平台所测得的资料进行同化。(2)很有希望的工作是继续将新的资料源引入分析模式中去。(3)大多数的分析方案之间的主要差别是所采用的质量控制方案不同。(4)如果存档过程中增加协方差统计,那末就有可能进一步改善资料同化。  相似文献   

16.
《气象科技》1979,(1):5-5
全球大气研究计划第一次全球实验(FGGE)观测阶段的主要目的是要取得全球的气象观测资料和海洋观测资料。在现有的观测系统中,热带地区和南半球存在着严重的观测空白区,为了弥补这些空白区,需要临时使用一些特殊的观测工具。由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提出的、业经世界气象组织采纳的热带定高气球系统,即为其中主要的一种。热带定高气球系统(TCLBS)是全球大气试验飞机下投式探空仪计划的补充,在FGGE实施年的两个特殊观测期1979年1—2月和5—6月由NCAR负责实施。其观测资料将由泰罗斯-N的ARGOS资料收集和观  相似文献   

17.
人们取得卫星探测的大气温度和水汽资料已有20多年了.这些资料遍及全球,因此曾希望从卫星得到的探测资料使全球数值天气预报(NWP)有重大改进.1979年全球天气试验(GWE)期间用所提供的卫星探测资料进行的试验确实表明,它们对延伸预报有正的影响,在南半球尤其如此.令人惋惜的是自GWE以来,卫星探测资料的价值已明显下降了.我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模式的改进,亦即与现在的NWP模式的垂直分辨率相比较,卫星资料的垂直分辨率差,而模式在这方面占优势.因为存在小尺度特征(可以由模式分辨的垂直尺度表示)的混淆现象,卫星资料甚至使分析/预报的业务质量有所下降.本文先从历史观点论述卫星探测资料在天气预报应用中价值降低的困境,亦即说明这些资料没有达到预期作用的原因.然后探求为扭转这种局面需要在卫星工艺学和应用技术方面的改进.  相似文献   

18.
秋季连阴雨对秋季作物的收获,特别是对切晒地瓜干的影响极大,是秋季天气预报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做好秋季连阴雨天气预报,对潍坊地区近十一年(1970—1980年)连阴雨天气有关气象资料进行普查,初步找到了一些秋季连阴雨的气候特征和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气象研究中,美国国家气象中心(NWC)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全球资料是相当有价值的。近几年随着国内计算机的飞速发展,许多研究工作都在用这些资料,实际上,这两个中心提供的资料,由于假设初值的不同和技术上的原因,都有优劣,而且两者之间对于相同的要素场也有程度不同的差异,将使我们的研究因采用不同的资料而有偏差,最近美国专家们比较了这两个中心的资料,结果发现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两个中心提供的分析资料绝大多数要素都非常一致,但是  相似文献   

20.
ECMWF预报模式在不同地形方案下的系统误差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llace等的研究表明,由于引进了包络地形方案,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中期天气预报有所改善。本文是上述工作的继续。所用的资料为原作者的数值试验结果。检验的对象包括纬向平均风场、温度场和经圈环流,及不同波数域中的涡旋和经圈环流对角动量的平均经向输送。结果表明,在冬季,包络地形方案对低纬地区的温度场和风场的预报略有改进,对总涡旋动量通量的模拟也较好。然而对天气尺度系统的预报和对热带对流及积云摩擦的参数化却有待更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