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气象信息是人们从事各项活动的一个重要依据,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气象新闻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电视作为一个百姓生活最喜闻乐见的媒介方式,被用作气象新闻的重要传播手段也备受欢迎,在长期从事电视气象新闻的制作中,不难发现电视气象新闻在选材与剪辑方面有着一定的规律和技巧。电视气象新闻是一种声画同步的动态形式,这就决定了它与其他电视新闻不同的选材要求,除此之外,由于气象专业的特殊性,我们也要从气象出发,但还要不拘泥于气象本身。另外,气象新闻的剪辑也是非常重要的,声画场面是否生动丰富,镜头转接是否自然流畅以及字幕与图形的添加是否准确等都决定着气象新闻的收视效果以及所表达的意愿是否正确。  相似文献   

2.
新闻摄影高扬改革的大旗,走向瑰丽多彩的生活。近年来我们中国气象报许多优秀新闻摄影作品,深刻、真实、形象地表现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气象事业在改革中的新动向、新风貌,成为珍贵的历史瞬间。这正是新闻摄影在改革中返朴归真的必由之路。新闻摄影是正在发生着的新闻事实以瞬间形式所作的记录,真实是它的第一生命。但是,我们又觉得,在强调新闻摄影的真实及浓郁生活气息的同时,不应当忽略新闻摄影的社会历史束任和记者的主观导向.新闻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手段,它在传递新闻信息时不可避免地要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述,并对舆论予以导…  相似文献   

3.
电视天气预报解说词不仅应具备新闻特征,注重气象热点,实现事实的真实,而且文字应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和富于文采,以体现艺术的真实,更重要的是善于将气象科学语言转化成电视语言。  相似文献   

4.
气象新闻作为气象影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制作具有重要性、新鲜性、接近性和趣味性气象新闻,气象影视工作者必须常备不懈,随时准备到灾害性天气发生现场采集气象新闻;同时,注意发现与气象有关的趣闻,从新角度反映平常新闻,把气象新闻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连,增加语言的亲切性和亲和力.  相似文献   

5.
<正>气象新闻现在是新闻报道相当重要的一个领域,以前媒体关于气象方面的信息在报纸上都是很简单,而现在,气象新闻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浙江日报》就有专门报道气象新闻的栏目《天时》,遇到台风等突发性气象灾害以及一些重要节气等,报道篇幅往往还比较大。和过去相比,媒体、社会公众对气象新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在新形势下如何将气象新闻做得更好,需要媒体和气象部门一起努力。1分析气象新闻面临的三大新  相似文献   

6.
打开《中国气象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种不同字号的标题。标题是新闻的门面,像人的眼睛,它是最先与读者见面的。新闻能不能吸引读者,标题起很重要的作用。有人说:标题是新闻通向读者心灵的一座桥梁,这个比喻非常贴切。因此,《中国气象报》的通讯员、记者和编辑人员,应该通力合作,建筑一座畅通漂亮的“桥梁”,把气象新闻迅速传到广大读者的心中。  相似文献   

7.
在气象灾害频发的今天,人们对获取气象信息的需求更为强烈.气象新闻图片,是把气象信息及时、直观地传送到读者面前的重要手段,是气象新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结合日常新闻摄影实践,探讨气象新闻图片拍摄技巧和手法,对如何拍摄好气象新闻图片提出几点建议,以期提升气象新闻摄影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气象人如何才能做好气象新闻报道,更好地满足各行各业和社会民众的公共气象服务需求.本文结合日常的新闻写作实践,浅析了天气网气象新闻写作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得出要做好气象新闻,必须要多看、多学、多写,进一步提高新闻写作技能.  相似文献   

9.
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年代。不同学科的研究院、所和高等学府相继建立,各种学术期刊相继创办。继1924年10月10日中国气象学会创立之后,1925年7月《中国气象学会会刊》———《气象学报》的前身诞生了。早期的《中国气象学会会刊》覆盖着天气学、气候学、海洋学、地震学及天文学等广阔领域。不仅刊登学术论著,也发表传记、调查、特载,气象新闻、会务报告和年会记录,介绍国际气象法典及气象学会章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经过10年的实践,1935年《中国气象学会会刊》改刊名为《气象杂志》(MeteorologicalMagazine),卷…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了中国气象频道现有新闻节目现状的情况下,结合新闻类节目和气象服务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中国气象频道新闻类节目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所谓气象新闻 ,是指涉及气象事业发展或由于天气气候变化所引起的最新事件或信息。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气象新闻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然而 ,在气象新闻传播过程中 ,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如违反气象法律法规传播气象信息、气象新闻严重失实、气象新闻无法满足公众多层次需求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 ,要求气象新闻传播管理者———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及其负责人 ,不断强化管理意识 ,合理利用各种管理手段 ,引导新闻工作者做好气象新闻的采集、报道工作 ,保障气象新闻有序有利传播。1 掌握依法管理气象新闻传播的尺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  相似文献   

12.
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环。本文根据多年的气象新闻采访经验,对气象新闻采访的特点、采访过程中采访对象及记者提问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在采访前做好充分的案头准备、如何选择合适的采访对象、记者提问技巧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通过大量实例,充分验证了采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气象科学研究是促进气象事业迅速发展和提高业务、服务质量,特别是提高天气预报质量的重要措施。气象科学研究水平也是气象科技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要实现气象事业的现代化,必须加强气象科学研究,努力提高气象科学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4.
基于消息驱动的气象图形产品加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质量的气象图形产品是融媒体时代气象信息服务的重要载体。本文综合运用并行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构建消息驱动的气象图形产品加工系统(WeatherStudio),分析了公共气象服务图形产品加工共性问题,探讨了基于消息驱动的产品加工系统的优势,设计了基于消息驱动和定时驱动相融合的气象图形产品加工系统的框架和功能,并以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为应用实例进行验证,显示出了其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梁晓妮  雷俊 《浙江气象》2014,35(3):36-38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气象信息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领域,以传播气象信息为目的气象新闻产品逐渐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服务性新闻品种。借鉴新闻传播工作的经验,在气象新闻采编工作中运用新闻策划这一有利工具,对提高浙江天气网的气象新闻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将媒体新闻策划的理论实践与气象服务实际工作经历相结合,从气象新闻选题策划、内容策划和表现形式策划几个方面提出天气新闻策划的几点体会和感悟。  相似文献   

16.
在网络媒体的广泛传播下,网络气象新闻越来越受到欢迎。结合2013年1月到2015年4月中国天气网广西站、广西新闻网等官方网站已发表的优秀气象新闻稿件,总结出如何策划气象新闻以及网络气象新闻的标题、导语、正文、结语等四个要素的写作特点和技巧,从而实现网络气象新闻写作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电视气象节目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彰显出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天气的地域性特点突出,本地天气对观众的影响最直接,最能吸引观众的是观众自己所在地方的气象信息,中国气象频道吉林本地化节目就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吉林省本地观众及时、准确了解本地天气的问题,这就是气象频道吉林本地化的含义。但如何做好中国气象频道吉林本地化节目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编余偶谈     
4 四封设计四封指的是封面、封底、封二和封三。它代表刊物的形象 ,是刊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封设计不仅要体现出行业性和地域性特点 ,还应努力追求自己的风格。四封设计的内容有两点 ,一是征集照片 ,二是设计版式。照片的题材 ,应着重宣传自治区气象部门广大职工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取得的成就 ,表彰好人好事 ,报道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新进展 ,反映我区气象台站的新风貌 ,普及气象知识。对于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以及自治区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等 ,也应向读者作一些介绍。新闻摄影的生命是真实 ,要从工作和生活中…  相似文献   

19.
“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是加快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三大核心理念,它也为开创新时期县(市)气象科技服务工作新局面注入了活力,为其领域拓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县(市)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科技服务举足轻重。为了开创气象科技服务新局面,必须抓住若干重点,力争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0.
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2006年世界气象日主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章国材 《气象》2006,32(3):3-5
我国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占中国自然灾害的70%以上,平均每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中国GDP的3%0~6%。做好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工作,必须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一手抓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警报和预警信息的发布,一手抓气象灾害防御管理工作,双管齐下,才能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