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渤海南岸海陆风个例分析及判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陆风不仅对局地天气及气候变化有显著作用,而且是沿岸区大气污染扩散及中距离输运的重要控制因子。随着我国沿海工业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开发区的崛起,大型发电厂及原子发电站的建立,人们对沿岸区的大气环境倍加关注。现在不仅气象工作者对海陆风研究越来越感兴趣,而且许多工程设计、环境科学工作者也对其表现出极大的关注。海陆风过程的判别是研究的基础,因此讨论如何根据常规气象观测判别海陆风生消和估计风强是很有实用价值的。  相似文献   

2.
崔茂常 《海洋科学》1995,19(5):15-18
70年代初,全球气候问题开始成为举世瞩目的大事,而且人们已逐渐认识到海洋在全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性。因此,海气相互作用对气候形成及演变作用的研究获得了巨大发展。如,70年代末美国开始的“赤道东太平洋环流研究”(EPOCS:1978年至今)、“太平洋赤道动力学”(PEQUAD)、“热带热量”(Tropi-calHeat)、“第一次全球大气实验”(FGGE)以及现在还在进行的国际计划“热带海洋与全球大气”(TOGA;1985~1994)、“世界大洋环流实验”(WOCE:1990~2000)和世界各国或…  相似文献   

3.
根据2007年辽宁葫芦岛气象站资料分析了葫芦岛地区海陆风变化特征,并用MM5v3模式模拟了典型日的海陆风风场变化和热内边界层位温场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海风和陆风出现的频率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陆风较多,春夏海风较多,春季、秋季易形成海陆风;海风起止时间夏季长冬季短,陆风起止时间秋冬季较夏季长;典型海陆风日中,海风造成陆地湿度变大,海风风速大于陆风风速;通过海风的数值模拟,海风由生成到成熟海岸吹向内陆其厚度可增厚到2 000 m以上,伸向内陆距离可到40 km;热内边界层向内陆呈舌状分布,海岸边界层高度在200-300 m之间,抛物面高度随着向内陆延伸的距离增加而升高。热内边界层最高达1 800 m。  相似文献   

4.
《海洋预报》2021,38(4)
采用新一代区域大气数值模式WRF对2006年8月21日青岛地区一次典型的海陆风过程中的大气波导现象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研究,以探究海陆风过程中大气波导的形成机理。WRF数值结果较好地再现了海陆风及大气波导的发生发展过程。基于高时空分辨率的WRF数值模拟结果,对海陆风过程中大气波导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结果表明:湿度突变层的存在是导致波导发生的主要因素,此次波导过程无逆温层的存在;波导随海风的出现而形成。午后,海陆温差增大,海风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驱动下形成,并将大量水汽带到近岸,使近岸底层大气相对湿度增大,陆上暖干空气在海风环流作用下向海洋一侧平流,最终在海洋上空下沉,海洋大气边界层发展成为具有稳定层结的热内边界层;同时,下沉的干空气与底层湿空气形成较大的水汽垂直梯度,有利于大气折射指数随高度减小,形成大气波导。海风环流减弱至陆风环流形成发展后,水汽垂直混合均匀,大气波导随之减弱、消失。地形因素对波导的形成作用显著,地形的阻挡使海风携带的大量水汽在向海一侧积聚,在海风环流作用下波导形成于陡峭地形向海一侧。  相似文献   

5.
青岛近海海陆大风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1951 ̄1990年气象资料,分析了青岛近海海陆大风的出现频数、风向频率,阐述了该区的季风特征和形成原因,海陆大风差别及其规律,并提出了统计预报方程。通过试报和多年使用结果表明,具有一定价值和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海上不同高度风速换算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海上石油平台上观测的风梯度资料,计算了在不同风况下海面摩擦速度和粗糙高度。结果表明,海面摩擦速度u_*与海上10m高度处风速u_(10)的关系为u_*=0.055u_(10)-0.058。在4—5级风时,海面平均摩擦速度为50cm/s,粗糙度为0.022m,它相当于陆上的平均粗糙高度。在风速为2—3级时,二者与海上通常采用的数据接近。文中最后给出了上述两种风况下海上不同高度的换算系数。  相似文献   

7.
盛春岩 《海洋科学》2011,35(1):88-97
为了分析不同天气尺度系统风下的海风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天气尺度系统风向对海风的影响,利用ARPS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06年青岛国际帆船赛期间的3次较强的海风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发现,无论在何种天气系统背景场下,当沿海海陆温差达1~2℃时,海风就可以发生.当近地层天气尺度系统风为离岸风时,海风向内陆地区推进距离较...  相似文献   

8.
在海(湖)岸地区,当大尺度天气系统的气压梯度比较弱的时候,由于陆地和水面不同的加热和冷却,产生中尺度局地环流,即白天日出后低层的风由海(湖)吹向陆地,午夜后或清晨由陆地吹向海(湖),但上层的风则相反,形成昼夜不同的环流。  相似文献   

9.
山东半岛北部沿海的海陆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赐震  宋西龙 《海洋学报》1988,10(6):678-686
本文从实测风场分析和数值模拟两方面研究了山东半岛北部沿海海陆风的季节变化和结构持征,用烟台海洋站和龙口气象站1984年全年逐对风资料分析了逐月海陆风的能量谱和玫瑰图特征,以原始方程模式对该区5月份海陆风环流(最显著月份)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大尺度环流影响下海陆风变化的多样性进行了数值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该区海陆风的年变化、参数化的改进以及陆风环流的展机制等方面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海南岛地形对局地海风环流结构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利用WRF模式对2014年5月25日发生在海南的一次海风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地形敏感性试验,探讨了海南岛地形对局地海风环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试验(CNTL)海风于15时左右达到强盛。无地形试验(FLAT)中,水平方向上,海风持续时间缩短,南、北、西向海风向内陆传播距离变短1~5 km,海风强度减弱1 m/s左右,海风动能及辐合强度在沿海地区及西南山区存在大值衰减区;垂直方向上,海风碰撞位置向西、北方向移动,高空回流高度降低,海风厚度减小,垂直环流强度减弱2~6 m2/s2,海风锋附近的垂直速度减小10 cm/s以上。谷风对海风同相叠加作用的消失也使得海风强度减弱。其主要影响机制为:在动力方面,由山脉屏障作用引起的海风强迫抬升、绕流等增强作用消失;在热力方面,地表吸收净辐射减少,导致其向大气中释放的感热、潜热通量等各项均减少约9%,这种改变造成了海陆之间温度、气压差的减小,最终造成了海风的减弱。此外,通过两组削山试验,发现海拔高度降低区辐合范围、强度及动能均减小,同时海风垂直环流结构也相应发生改变,其中移去黎母山脉(RMLM)对海风环流结构的影响大于移去五指山脉(RMWZ)。  相似文献   

11.
以杭州湾沿岸19个测站1982年1,7两个月风的自记记录为依据,对杭州湾沿岸海陆风环流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若干特征:(1)海风强而维持时间短;陆风弱而维持时间长。(2)海陆风相互转换的时间在海岸线附近最早。门)海陆风向内陆伸展的范围一般在50km左右。(4)陆风(海风)盛行时,在桐庐、绍兴、杭州湾中部和舟山群岛南部一带,存在一条辐合(辐散)线,主要辐合(辐散)中心也都在这一带。(5)杭州湾北岸海陆风比南岸弱。(6)海陆风相互转换时间北岸均比南岸迟6~8个小时。(7)南北两岸海陆风维持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12.
厦门港湾蟹类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蔡尔西 《台湾海峡》1990,9(2):166-171
本文根据我所1980年8月至1981年10月厦门港湾海洋环境综合调查,选取其季度月(11,2,5,8月)资料,研究该港湾蟹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与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3.
辽东湾西岸三维海陆风特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用的数值模式为地形影响修正的三维流体静力的中尺度气象学模式,模式对中尺度的海陆风环流和山谷风环流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利用该模式对一个海陆风个例(1999年7月15~16日)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海陆风环流的日变化规律和三维结构特征,以及地形对海陆风环流的影响,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和已有研究成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实验室培养为主,结合自然种群调查,观测厦门港真刺唇角水蚤各发育阶段体长、体重的增长状况,并研究了其生长率与温度、发育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泉州湾海域海浪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康明  吴秀杰 《台湾海峡》1998,17(3):282-288
本文根据福建泉州湾大量实测海浪谱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海浪内部结构特征,比较和检验了国内外常用的P-M谱、Jonswap谱、规范谱及国内沿岸海区的一些经验谱,结果取了与本海区实测海浪个例谱结构接近程度最好的Jonswap谱拟合泉州湾海浪谱模式。  相似文献   

16.
泉州湾波浪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福建泉州湾内实测波浪资料的统计分析,阐述了湾内波浪随季节变化的分布特征及生成机制,综合分析了湾内波型的周年分布特征及各波要素间的相关关系,讨论了台风期间湾内波浪的演变过程。认为海湾内的波浪除受季风影响外,更主要的是受外海传入的海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程乾盛 《台湾海峡》1993,12(3):257-265
前人将泉州平原第四纪地层划分为中全新统长乐组冲-洪积层、海积层;早全新统东山组海积层;上更新统龙海组冲-洪积层和时代未分的残-坡积层。作者从岩石、孢粉、生物、年代等地层学入手,结合纵横剖面分析,将该平原划分为下、中、上全新统和上更新统。平原中北部缺失下全新统的河口相-潮间带沉积层,而平原中部以南和入海口一带却不缺失此层。其因是下全新统高程不一,中全新统NW 向新构造活动断裂,导致海进,在平原内沉积了中全新统地层。海进时间约5 000a,B.P.。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1984-1985年进行的全国海岸带综合调查中“福建省潮间带生物调查”中有关泉州湾与邻近海湾的底质温、盐和粒径组成等调查数据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库软件进行统计、绘图和分析,以便于今后的检索、查询和利用。统计结果表明,该海域潮间带具有暖水性为主的亚热带海岸特点。底盐受区域的淡水径流影响,变质中砾石滩为有机物的贫脊区,红树林滩为有机物的富含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