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班懿根 《地下水》2012,(1):114-116
介绍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原理、训练算法,建立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城市需水量预测模型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处理能力和逼近能力,运算速度快、性能稳定,克服了BP神经网络学习过程的收敛过分依赖于初值和可能出现局部收敛的缺陷,预测精度较高,泛化能力强。  相似文献   

2.
地质灾害对交通网络线性工程的安全性构成重大威胁。本文依托于"京张铁路(居庸关隧道进口段)地质安全监测示范工程"项目,以一处堆渣体为研究对象,基于有效应力原理、Mohr-Coulomb屈服准则、Richard-flow非饱和渗流方程,采用OGS软件对降雨入渗条件下的流固耦合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降雨强度的不断增加,堆渣体上部土体的有效饱和度逐渐增大,地灾发生区域开始出现并相互贯通,这将为地质安全预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赵磊 《贵州地质》2023,40(3):259-263
由于传统系统在地质灾害数据信息化管理中应用效果不佳,不仅数据冗余度比较高,而且误码率也比较高,无法达到预期的信息化管理效果,为此提出基于GIS的地质灾害数据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在系统硬件方面对GIS设备、转换器选型与设计,利用GIS设备采集地质灾害区域空间地理信息,利用转换器将模拟量数据转换为数字量数据;在系统软件方面,利用哈希算法对重复数据识别、删除,并通过对地质灾害数据缩放处理,降低数据维度,利用数据库技术对地质灾害数据标准化存储管理,以此实现基于GIS的地质灾害数据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经实验证明,设计系统数据冗余度在01以内,误码率低于3%,在地质灾害数据信息化管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基于人工智能(AI)的地质灾害防控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茂省  贾俊  王毅  牛千  毛伊敏  董英 《西北地质》2019,52(2):103-116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并日益融入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成为当代创新发展的新标志,智能防灾减灾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和研究的热点。在回顾AI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出以往地质灾害风险防控的数据依据和传统技术方法,分析了可能采用的潜在AI方法,初步搭建了基于AI的地质灾害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方案。研究表明,AI技术为地质灾害风险防控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但目前尚无可照搬或可移植的成熟技术或解决方案。智能防灾减灾体系包括早期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防控等3个主要环节,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早期识别,传统方法与AI技术融合的关键参数为斜坡失稳概率或泥石流发生概率;根据所依据的数据资料将早期识别方法归纳为图像识别、形变识别、位移识别、内因识别、诱因识别和综合识别等6种方法;提出了从数据层、方法层和应用层3个层次构建基于大数据智能混合优化的地质灾害风险防控平台。认为数据驱动的智能模型与理论驱动的物理模型融合是地质灾害风险防控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应用Virtual Globe技术和面向服务的软件构架SOA模型.通过综合分析地质灾害的空间数据和业务数据的特点,确定了不同数据类型之间的联系与服务方式.构建了一个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三维可视化数据集成框架,实现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和业务数据的集成和地质灾害相关信息的三维可视化显示.开发了基于B/S模式的华蓥山地质灾害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与信息量模型的汶川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军  杨青华  严嘉  薛重生 《地球科学》2010,35(2):324-330
5·12汶川大地震诱发了大量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严重威胁.针对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选取重灾区汶川县作为研究区域,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的空间数据管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平台,获取了研究区的次生地质灾害信息,分析了研究区内次生地质灾害与各影响因子,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系、地震断裂之间的相关性特征,并结合信息量法模型进行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高度、中度和轻度危险区的面积分别为1 130.196 km2、1 739.584 km2、1 213.219 km2.本次地震触发次生地质灾害的分布具有集群式分布的特点,即断裂带及其附近地区地质灾害集中发育,而远离断裂带区地质灾害很快衰减,呈零星分布;从灾害发育的区域特征分析,汶川县震后次生地质灾害呈现出北部和东部重、西部和南部轻的特点.所得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较吻合,表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信息量模型能够快速、有效地对次生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以及危险性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7.
针对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案例结构化不足的现状,通过案例要素分析,将案例信息划分为基本、危害、地质环境、灾害体、应急等5部分。通过分析应急防治流程中的技术环节和技术要点,初步构建了应急案例结构化模型,并对模型中的字段进行规范化描述。设计实现应急案例系统,为案例的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提供了良好服务。  相似文献   

8.
基于CAD和“3S”的数字化地质填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地矿信息化工程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实现数字化地质填图的意义,结合地矿勘查、开发特点,详细介绍了CAD技术在数字化地质填图中的方法、工作流程、创新成果及应用意义,阐述了数字化地质填图建立在"3S"技术基础上的应用方法、发展趋势,并结合上述技术归纳了数字化地质填图的工作流程,讨论了数字化地质填图技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景锦  李鹏远  李天骄 《地球学报》2023,44(2):305-314
在全球能源低碳转型的背景下,白银不仅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钎焊合金等传统工业领域以及首饰银器和投资领域,更是与光伏、电动汽车和5G技术等绿色清洁能源领域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部门分析法分别预测在既定政策情景(STEPS)、宣布承诺情景(APS)和2050年净零排放情景(NZE)三种情景下光伏、电动汽车领域的白银需求,并使用ARIMA模型分析传统工业领域需求,预测至2035年全球白银需求。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情景下, 2035年工业领域对白银的需求量分别为19 360 t、21 621 t和26 894 t。在中情景下(APS情景)低碳领域白银需求量将在2031年超过传统工业领域白银需求量;在高情景下(NZE情景)低碳领域需求量将在2024年超过传统工业领域白银需求量。  相似文献   

10.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基本程序,通过实例分析,初步探讨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预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是有效降低灾害可能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的重要方法。本文概略地总结了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第一代人工预警产品和第二代智能预警产品的特点。基于即将建成的覆盖北京市山区、浅山区的突发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络,对未来突发地质灾害的预警产品影响的分析,提出了未来突发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将由一、二代的单因素的气象预警模式,转化为激发因素、响应因素、表达因素等多因素联合的第三代物联多维度的预警模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防治成效评价是区域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既可以用来检验治理工程质量、机理认识及方案选取方面的合理性,又可以为区内后续同类灾害治理工程提供参考借鉴。根据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际,以多因素加权指数和法为理论基础,筛选出3项一级指标(工程实施规范性、防灾减灾有效性、工程发挥效益性),10项二级指标(治理工程设计合理性、治理工程设计执行情况、工程施工质量合规性、工程运行维护管理、防治目标及功效实现程度、地质灾害危险消除程度、防灾功效发挥程度、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构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防治成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以治理工程防治成效多因素加权指数Is的相对大小作为评价治理工程防治成效的定量指标,以天水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滑坡治理工程为例,采用多因素加权指数和法对其防治成效进行评价,经检验该模型评价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梁柱  陈燕  陈宏伟 《探矿工程》2013,40(8):70-74
结合桂林市龙胜县龙胜镇浸沟特大型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例,探讨在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采用拦栅坝拦截天然物源及修建坡面排水沟+导流堤+格构式锚定板挡土墙加固堆积区的工程设计,为今后在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矿井水灾害给矿山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可据矿山积累的矿井水动态观测资料,采用数学方法预测降雨量或地表水流量超过正常值的未来年份,对可能发生的矿井水灾害进行预报,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并以恩口煤矿为例,预测1995年6月或1996年6月可能发生灾变。  相似文献   

15.
依托金牛山水库工程,以区域地质灾害评价预警的递进分析理论与方法为指导,构建以发育度、潜势度、危险度和危害度为评价指标的水库四度空间评价模型。利用逐步分析、逐级计算,实现对金牛山水库影响范围内地质灾害的评价和四度空间模型等级的划分,确定了库区地质灾害的发育状况,库区地质灾害的易发地区以及所受损失最大地区,极大指导了库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森林  杨胜元  王瑞 《贵州地质》2010,27(4):302-305
贵州复杂和脆弱的地质环境使地质灾害频发,危害民生,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引起社会的重视。选用适合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方法,是主动防灾减灾的手段之一。几年来的预警预报工作证明,效果总体较好。对其重要性、影响、作用、改进的意义做了解读。  相似文献   

17.
作为“国际地球年”系列活动和2008年科技周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灾害防御及公共安全科普展”日前在国家图书馆开展。此次展览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等单位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18.
5.12汶川地震四川省平武县次生地质灾害遥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特大地震诱发了大量次生地质灾害,形成了堰塞湖等.以多类型、多时相的遥感图像为信息源,在地学知识的支撑下,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解析了5.12汶川地震形成的次生地质灾害及潜在地质灾害体.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叠加技术,探讨了四川省平武县次生地质灾害发生、分布与基础地质背景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沿平通镇-南坝镇北东向断裂带(为区域上的龙门山中央断裂带北段)分布大量的滑坡体,水观乡-坝子乡-南坝镇一带震旦系地层区灾害点的数量、规模明显高于其他地层区,山河再造中导致了巨大的损失.其研究成果对灾害遥感机理研究具有科学意义,对灾后重建、地震多发地区的防灾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基于三维GIS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skyline三维地理信息平台为基础,整合云南省基础地理数据、地质灾害数据、社会经济数据、民政民生数据等各类信息资源,针对地灾应急救援工作的突发性和紧迫性的要求,建立了云南省三维GIS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平台。该平台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地质灾害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是一个量级轻、携带方便、功能全、实用性好的三维GIS平台,实现了应急救援线路的快速设计、应急安置点规划、灾害扩散分析、水域淹没分析、救援土石方量计算等三维分析功能,能较好地解决以往多次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实践中的困难和问题,在应急部署和实地救援工作中起着较大的作用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