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东部花岗岩类141个Mg-Fe云母的化学成分将近90%的变化属于八面体层内的类质同象置换,置换矢量Mg 1Fe+2和Fe-3+2(R+3)-2组成了天然黑云母平面,大约80%的变化应当解释为基本置换8Mg 1Fe+2+Fe-3+2(R+3)2.这些是Mg-Fe云母在广泛的自然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最主要的晶体化学关系。文中还提出了置换矢量的长度、分量和以及电价和三个参数,用以识别矿物化学成分变化的类质同象置换特征。  相似文献   

2.
孙世华  于洁 《地质科学》1989,(2):176-189
给出云母化学成分比值FM=6(Fe+2+Mn)/(Fe2++Mn+Mg),用以表示Mg-Fe云母成分变化的基本趋势。根据291个云母的化学成分相对于FM值的异常变化,提出了天然Mg-Fe云母自然分类的新方案:把FM≌1.20(1.05-1.35)、4.80作为区分金云母、黑云母和铁叶云母的界线;FM>0.60的金云母称为铁金云母;以FM=2.70、3.60把黑云母再细分为富镁黑云母、镁铁黑云母和富铁黑云母。Mg-Fe云母自然分类的本质是各成员云母之间白云母置换方式和限度的潜在差异在不同的自然结晶条件下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Fe-Li云母化学成分的解释和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世华 《地质科学》1988,(3):213-228
用置换矢量概念解释了115个天然 Fe-Li 云母化学成分的变化。Fe-Li 云母是三八面体 Li-Fe-Al 云母,其基本置换是四锂云母置换。由于 Al-Li 白云母置换和白云母置换的影响,其化学组成变化的基本趋势呈明显的非线性,因而 Fe-Li 云母不是真正的二元系。作为 Fe-Li 云母,富铁黑云母和铁叶云母都是最富铁的成员,因而建议称 Fe-Li 云母为黑云母-锂云母系列。根据化学成分,晶胞参数和折光率的异常变化还提出了该系列自然分类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采用了多元二阶回归方程来定量描述Na~(?)〔100Na/(Na+K)〕和Fm〔=Fe_T+Mg+Mn〕对白云母(143件样品)和钠云母(22件样品)的晶胞参数a,b,1/2csinβ及V的影响。Na~(?)置换对1/2csinβ和V影响很大,而对a,b两参数影响甚小,Fm置换大多限于白云母,使a和b参数增大。关于晶胞体积的回归方程表明,体积的变化量(ΔV_(mix)对含钠的白云母是正值,对含钾的钠云母则是零或是微小的负值。以前把白云母—钠云母溶离线当作地质温度计的尝试,只得到最终均衡温度的半定量估计,本文的成果将有可能使这种温度估计的精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白云鄂博矿床氟金云母的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徐金沙  沈敢富 《矿物学报》2005,25(3):213-216
内蒙白云鄂博REE-Nb-Fe矿床广泛分布的“金云母”,以F含量〉〉H2O^+含量为其鲜明特色。按∑(O+F)=12计算的金云母化学式表明,其附加阴离子中,绝大多数F〉OH。根据国际矿物协会(IMA)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CNMMN)的规定,F〉OH(离子摩尔数)的金云母,应称氟金云母,属云母族的独立矿物种。检索IMA CNMMN公布的已知矿物种名录,均无氟金云母条目。为此,按新矿物要求,对该矿物作了详尽而系统的矿物学研究;同时还对金云母组的矿物作了分类。  相似文献   

6.
集安群片麻岩中石榴子石和黑云母接触带两侧边缘广泛发育Fe-Mg交换反应所形成的扩散环带,但晶体内部各自保持变质峰期的成分,中温带石榴子石可保留生长环带。经微区化学成分详细研究后,正确运用Grt-Bt温度计获得进变质阶段,变质高峰期和修期后Fe-Mg交换反应停止时的温度条件。按石榴子石和斜长石的微区钙含量变化确定了峰期和退变质阶段压力。据此建立起逆时针形式的变质作用p-T-t轨迹,反映该区早元古代陆壳内裂陷带的闭合过程。  相似文献   

7.
利用Wones等(1965;1972)提出的黑云母成分和fH_2O、fO_2方程式对福州和鼓山花岗岩体的成岩温度和压力反复进行估算,发现其结果与地质现象不符。因此才考虑对其方程的Δμ°/2.303RT的数值重新进行热力学推导并应用于上述两岩体的估算,计算结果与地质现象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8.
华南分布了大量的印支期-燕山期复式花岗岩体,其成岩及相关成矿过程一直存有争议。本文选择湖南典型的花岗质复式大岩基——沩山岩体为例,通过细致研究其中多期云母的单颗粒Rb-Sr年龄及地球化学组成,探讨了它们对相关成岩成矿过程的指示意义。单颗粒云母Rb-Sr等时线定年结果显示,沩山复式花岗岩主体唐市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黑云母结晶年龄为221.9±5.8Ma(MSWD=3.8),主体边部的新浦高演化花岗岩中黑云母结晶年龄为227.0±13Ma(MSWD=1.6),主体内部的巷子口二云母花岗岩中白云母结晶年龄为210.1±3.3Ma(MSWD=0.21)。电子探针主量元素及激光探针LA-ICM-MS微量元素测定结果表明,沩山复式花岗岩中黑云母或白云母的成分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指示该岩体多期岩浆的温度、氧逸度以及源岩浆成分的差异。本文研究还表明,巷子口二云母花岗岩中白云母属于次生白云母,不能用来限定岩浆源区深度及岩石成因。鉴于多期云母的成分分异趋势及指示意义,我们认为沩山复式花岗岩多期岩浆具有同源关系,均来自于同一深部大岩浆房,是在不同时期不同构造背景下经历分离结晶和/或同化混染作用侵位而成。其中,印支晚期及之后的二云母花岗岩可能最具铀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龚松林  陈能松  刘嵘  杨勇 《现代地质》2007,21(2):226-231
应用阶段加热脱气技术测定了北大别黄土岭麻粒岩的黑云母和共存花岗岩岩体中斜长角闪岩包体角闪石的Ar-Ar年龄。角闪石给出的坪年龄为(124.9±4.6) Ma,与区域上早白垩世120~130 Ma的变质-岩浆事件年龄相一致。黑云母给出的坪年龄为(176.9±0.8) Ma,年龄大于Ar封闭温度较高的角闪石的年龄,这表明黄土岭麻粒岩黑云母中含有过剩Ar。较低温度和富流体环境生长的晚世代黑云母是过剩Ar的主要载体。因此,在应用Ar-Ar热年代计重塑多成因同类含钾矿物的岩石地质体的冷却速率时,应用激光探针对代表峰期世代矿物进行原位测定应是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黑云母、斜长石等矿物可作为寄主岩石的岩浆演化的指示剂。本文借助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通过对赣杭构造带中相山盆地火山侵入杂岩中这些矿物的化学组成进行定量分析发现:碎斑熔岩、花岗斑岩及石英二长斑岩的斜长石环带不明显,并且主要是中长石;石英二长斑岩中黑云母矿物成分为镁质黑云母和铁质黑云母,化学成分更为接近研究区镁铁质微粒包体中黑云母的成分,而碎斑熔岩及花岗斑岩中黑云母的镁含量较低。结合黑云母、斜长石矿物的化学特征及前人的工作研究,相山碎斑熔岩和花岗斑岩的物质来源主要是壳源,没有明显地幔物质的加入,而石英二长斑岩有一定量的地幔物质的加入,并且这个地幔物质的加入发生在石英二长斑岩的黑云母开始结晶之前。  相似文献   

11.
甘肃西峰晚第三纪红粘土的化学组成及化学风化特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通过对甘肃西峰红粘土样品的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其碳酸盐含量较高,而Si、Al、Fe等元素含量相对较低。为消除碳酸盐的影响,样品经酸溶处理后其化学组成十分均一,反映物质来源的一致性。稀土元素以及微量元素分布形式揭示出红粘土与第四纪黄土-古土壤风成成因的相似性。研究表明,红粘土的化学风化尚处于脱Ca、Na为主的早期阶段;CIA值和酸不溶物中的Na/K比及Rb/Sr比参数一致地指示了红粘土化学风化程度高于第四纪的黄土和古土壤,反映出晚第三纪以来黄土高原的气候由相对温暖湿润向第四纪逐渐变干变冷演化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2.
雷州半岛硅藻土中的硅藻及其化学成分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冯璜  张惠芬 《矿物学报》1995,15(1):29-35,T002
本文论述雷州半岛各硅藻土矿床中的硅藻形态和种属。九斗洋和田洋钻孔样品中硅藻种属随深度而变化,由直链藻到了冠盘藻,直到小环藻。总结了对不同种属硅藻的硅质硬过峭同部位的X射线能谱成分分析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3.
翡翠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颜色的翡翠进行了较系统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研究,发现翡翠的化学成分和矿物 成分与翡翠的颜色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规律。随着翡翠的绿色由浅变深,Cr、Mg、Ca等元素的含量逐渐增 高,硬玉和绿辉石矿物成分逐渐向透辉石-钙铁辉石系列演化。  相似文献   

14.
缅甸翡翠矿石化学成分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尽 《矿物岩石》2001,21(4):28-30
通过对翡翠矿石化学成分研究,我们可以了解翡翠类质同象关系的存在、划分翡翠矿石类型、探讨翡翠呈色机理,特别是对其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进行研究,证明物质来源于蛇绿岩化橄榄岩以及可能的成矿环境,对进一步加强翡翠研究和指导翡翠找矿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比福建省各个河口、海湾沉积物与其物源区水系沉积物元素含量,发现微量元素在浅海环境中的富集系数K(Ni)>K(Cr)>K(As)>K(Cu)>K(Zn)>K(Pb)>K(Hg)>K(Cd),揭示各元素的迁移机制有所不同;有些区域富集系数偏离平均值较多,反映出有些元素有额外的输入,最有可能是人为污染的叠加。  相似文献   

16.
中国花岗岩类和世界花岗岩类平均化学成分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中国花岗岩类的出露面积,约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10%。依据12265个样品求出中国花岗岩类的总平均化学成分;并结合Daly,Nockolds和Beyc等花岗岩类样品,近似地求出世界花岗岩类的总平均化学成分。以此为背景,显示出中国花岗岩类富SiO2、Na2O和K2O的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