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模糊数学与天气预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国范 《气象》1979,5(6):22-24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给精确地、大量地、高速地分析计算提供了条件,扩大了人类认识自然的视域,开辟了人类进入宇宙太空的新纪元;另一方面,各种仿生结构、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相继出现,使机器更多地代替了人们繁重的、危险的、多种多样的劳  相似文献   

2.
中国内陆高原正极性雷电的观测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叙述了1997年夏季中日两国科学家在甘肃平凉地区合作进行的有关正极性雷电的综合观测实验情况,包括地布局,所采用的技术手 取得的主要结果。实验中采用人工引发雷电技术并取得了两次成功,其中一次是利用“空中解发”方式,即火箭拖带的细钢丝下端不直接接地,而是通过一段绝缘尼龙线与接地的另一段细钢丝相连。用这种方式可以更真实地再现自然雷电的初始过程。实验中观测到了空中导线两端先导的双向传输现象;电流、电场变化  相似文献   

3.
雷达测试和标定是雷达探测云雨中一项不可缺的工作。本文根据示波器,回波箱、兆欧表、万用表等雷达所配的仪器对机器进行测试,从总结十年来的经验入手,分析了产生故障的原因和特点,探索排除故障的方法。对于发挥仪表作用,监测机器性能和工作状态,保证机器正常运转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何勇 《气象》2006,32(10):124-127
———2006年7月———7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2.3℃,比常年同期偏高0.9℃,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3高值;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16.8mm与常年同期持平。月内,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和台风格美相继在我国登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暴雨洪涝灾害频繁,安徽、湖南、广西、黑龙江等省(区)受灾较重。局地强对流天气多发,江苏、江西、河北等省受灾较重。西北东部、内蒙古中东部旱情缓解,四川、重庆、湖北等地干旱持续或发展;江南、华南北部及西南东部出现持续高温天气。1“碧利斯”、“格美”登陆我国,南方损失严重7月13日,060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在台…  相似文献   

5.
1980年9月1日傍晚我区出现了一次飑线造成的严重灾害性天气过程。16时30分这次天气过程首先从掖县开始,17时以后招远、栖霞,福山、烟台及莱阳。莱西,海阳等地相继发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模式识别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在科学技术例如机器视觉、生物学、地学等学科已有应用。用天气图找相似做预报是预报员多年常用的方法,但是用肉眼识别图,每次只能翻阅少量几年,并且是感性的定性分析。如果我们预报员在预报决策的一二十分钟内把几十年的天气图都查阅一遍,则是人们早已期望的,但苦于  相似文献   

7.
一、概况用气象塔或其它现成铁塔研究低层大气的特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观测工具,它的主要特点是能够全天候、连续、精度高和上下同时地观测气象要素的垂直分布及其随时间的演变规律。早在本世纪四十年代,英美等国就着手建立专用气象塔,如英国曾于1943年在卡丁顿(Cardinton)基地建立高122米  相似文献   

8.
空中触发闪电的下行先导及其接地行为   总被引:14,自引:10,他引:4  
王才伟 《高原气象》1998,17(1):24-33
1996年夏季在江西南昌附进行的人工触发闪电野外实验中,用新开发的不接地的火箭-导线技术成功地在雷暴云下的负环境电场中触发了云对地产偿电。我们用一套成像率为1000幅/秒的高速数字化摄像系统对下行负先导进行了观测。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全球天气概况以及主要灾害性天气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平流层增暖等事件影响,全球中高纬地区冷空气阶段性活跃且势力强。欧洲至俄罗斯、蒙古国、东亚,再到北美等地相继爆发了强寒潮天气,部分地区出现了暴风雪,其中,加拿大南部、美国西北部和中部、北欧等地出现持续低温天气且部分地区最低气温突破历史同期极值;大洋洲中部、巴西、南美洲中部等地出现了持续性高温天气;此外,全球共有13个热带气旋活动,其中6个登陆,并给当地带来强风雨天气,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学者熟悉的《英国皇家气象学会季刊》(QJRMS)2019年9月推出"集合预报25年"专题增刊,增刊的13篇文章较为深入地讨论了集合预报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数值天气预报成功运行了近70年,人类逐步完善解决用机器制作短期确定性天气预报科学问题的时候,为什么还要挖掘包括集合预报在内的新技术,从理念发展和面对预报科学问题给出更加完整的解决方案等角度,进  相似文献   

11.
何勇 《气象》2006,32(10):124-125
7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2.3℃,比常年同期偏高0.9℃,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3高值;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16.8mm与常年同期持平。月内,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和台风格美相继在我国登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暴雨洪涝灾害频繁,安徽、湖南、广西、黑龙江等省(区)受灾较重。局地强对流天气多发,江苏、江西、河北等省受灾较重。西北东部、内蒙古中东部旱情缓解,四川、重庆、湖北等地干旱持续或发展;江南、华南北部及西南东部出现持续高温天气。  相似文献   

12.
城市气象实验计划是一个由几个政府机构发起的研究计划,它力图估算圣路易斯城市对天气的影响,努力探索其产生影响的原因,尽量用定量方法来表示这些影响。1971年张农等人对城市气象实验的组织情况和最初成果进行了全面评述。1974年2月,这个实验的主要研究人员在AMS报中发表了一组文章,那些文章给出了实验计划的背景,概括了研究目  相似文献   

13.
针对网球场捡球工作量大的问题,开发了一款基于STM32的智能自动小型移动网球拾取机器人,规避了现存网球机器人结构庞大、灵活性差、效率低的问题.通过构建机器人三维模型,设计了一款造价低廉、高精密的小型移动网球拾取机器人.采用质心法获取目标物坐标信息,在机器视觉模块与双机械臂机构协同下,采取多行走舵机与万向轮协同实现机器人自动寻找目标、完成拾取、归集网球等动作.实验结果表明机器人能很好地完成以上功作,且拾取速度快,精确度达到98%.  相似文献   

14.
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史 和方向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 从第一台电算机 1946年问世至今,已经发展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6-1957。第一代计算机。它的特点:①机器由四部分组成,元件主要是电子管;②以中央处理机(运控部分)为中心组织机器;③使用手编程序,并开始使用符号语言(汇编语言);④需要人直接操纵机器,直接扳开关直接操纵;⑤主要进行科学计算。  相似文献   

15.
邹竞蒙  齐尔曼 《气象学报》1989,47(4):386-393
中国与澳大利亚的领土面积很接近,跨越经度大致相同,所处纬度数也差不多,但是人口、历史和社会结构则有极大差异。在过去的十五年间,两国合作迅速发展,作为人类活动中必然进行国际合作的领域之一——气象更是如此。本文简单地对比了两国气象发展的历史和目前状况,并概述了1985年两国开展双边气象合作以来所执行的项目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一、概述激光多普勒风速仪(以下简称激光风速仪)于1964年试制出第一台样机后,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到七十年代逐步予以完善。据了解美、英、法、日、丹麦等国均已有产品。我国于1972年开始研制,目前约有十多个单位从事该项工作。国内外都在大力加强激光风速仪的研制,主要是因为它有以下几个优点:1.在测量过程中,仪器本身不进入流场,因此与传统的测量方法不同,它不会扰乱流场。  相似文献   

17.
钱传海 《气象》1998,24(6):58-61
全国大部降水偏多江南出现倒春寒—1998年3月—钱传海(中央气象台,北京100081)今年3月份,华北中南部、西北东部及黄淮等地月降水量明显偏多,南方大部地区多阴雨天气,其中上旬湖南、江西、广东、福建等省连降大到暴雨,相继发生春汛。下旬云南北部还降了...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桑树是多年性温带和亚热带木本植物,在一年中生长期和休眠期交替进行。研究表明,桑树生长和桑叶产量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早在八十年代初,我省桐乡县气象站率先开展为蚕桑生产的气象服务;之后,湖州、嘉兴等地也相继进行了蚕桑气象的试验研究。为了进一步摸索桑叶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我们在国家气象局的支持下,开展了春桑叶生长气象动态监测试验研究,在浙北蚕桑主产区选择三个试验点布置了统一的田间观测试验,取得了在一个区域内春桑叶生长的动态监测资料。通过分析春桑叶新梢生长量等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为开展蚕桑气象服务,进行桑叶生长量的气象预测提供实验性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世界气象组织大气科学委员会天气预报研究工作组中短期预报小组工作会议于11月27日在北京召开,至12月2日结束。参加会议的有比、中、芬、瑞(典)、美、苏等国的代表和世界气象组织的代表,国际气象和大气物理协会的代表也应邀参加会议。 通过这次会议,交流了各国在中、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和研究方面的情况,以及利用天气预报对非气象参考(如空气污染和海浪等)预报服务的情况;还对1979年比较各成  相似文献   

20.
九七三年,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份等相继出现了多次零下霜冻(桂西南的龙州垦区橡胶林地内低温多在-10.0℃—-2.5℃,低地达-4.0℃),也使部份橡胶死亡,胶片减产。因此,防霜是生产上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烟雾防霜是一种用得最早的传统措施,是目前大面积防霜的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