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锡铁山铅锌矿床含矿岩系主褶皱的初步厘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锡铁山铅锌矿床含矿岩系主褶皱是一个由绿片岩片理褶皱而成的斜卧褶皱。主褶皱枢纽澡走向波状起伏,转折端较开阔,两翼向深部紧闭。  相似文献   

2.
坚润堂  李峰 《矿物学报》2007,27(Z1):268-270
1 质概况 1.1 区域地质 锡铁山铅锌矿床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图1),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成矿区带塞什腾-绿梁山-锡铁山加里东褶皱带岩系中(邬介人等,1987).矿床成因为喷流深积型(SEDEX)(张德全等,2005).矿区构造线方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呈北西-南东向展布(邓吉牛,1999;祝新友等,2007)(图2).区内褶皱基底出露在北缘,由元古代的达肯大板群(Pt1dk)的混合岩、片麻岩及片岩等变质岩系组成.矿区内主要出露上奥陶统滩间山群(O3tn)含矿岩系以及上泥盆统(D,a)和下石炭统(C1)砂砾岩系.矿区火山活动较强烈,主要火山喷发物为中基性火山岩-基性凝灰岩、玄武岩夹安山岩和中酸性火山岩一流纹岩及英安岩等.  相似文献   

3.
牟定郝家河铜矿床的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传杰  秦德先 《云南地质》1992,11(2):163-168
郝家河砂岩型铜矿床产于滇中中生代陆相红色碎屑岩建造中,规模中型。构造线总体方向为NW-SE,主要构造为NNW向和近EW向的褶皱和断层,其次为NW、NE向的次级断层。矿区构造对矿床的形成起着双重控制作用:构造活动是成矿物质活化、迁移的重要热源和动力;构造控制着矿床的空间产出位置。狮子山背斜及一系列NNW向隐伏断层控制着矿床的展布;近EW向密集发育的小规模隐伏断层及其与NNW向隐伏断层的交切部位控制着矿体形态及其富厚部位。  相似文献   

4.
<正>1区域地质背景砂西银铅锌矿床位于四川省巴塘县措拉乡辖区内,地处西南三江北段的义敦岛弧褶皱带主孤带中段,区内岩浆活动频繁,褶皱、断裂十分发育,总体构造线呈近SN向展布,次向NW向、NE向和近NW向。顺层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岩石强劈理化。主要断裂构造总体走向为北北西向,与区域构造线基本一致。区域性的德格—乡城、得来—定曲等深大断裂为分区断裂,控制着区内的地层、岩浆岩及矿产的分布。  相似文献   

5.
锡铁山矿床是中国西部的超大型铅锌矿产地之一,产于柴北缘晚奥陶世滩间山群的大理岩和片岩之中,是与海相火山喷流-沉积有关的矿床。很多学者已经从地球化学、岩石学、同位素测年等对该矿床的成矿时代、成矿流体性质、矿床成因等开展了研究,但对于锡铁山矿区构造控矿特征一直存在争议,普遍认为褶皱构造对矿区的控矿作用明显。文章主要以详实的野外观测为基础,分析了矿区的褶皱和断裂构造特征,探讨了构造对矿(床)体的控制作用,为矿区找矿勘查工作部署提供依据。通过详实的野外实测和综合对比分析表明,锡铁山矿区总体上为单斜层,不发育大型的褶皱构造,但是层内褶皱发育,包括A型褶皱和B型褶皱。发育在滩间山群a段内的A型褶皱,其褶皱枢纽与拉伸线理倾向南东,与矿区矿体的总体倾伏方向一致;而在滩间山群d段内的A型褶皱,其枢纽倾向北西;矿区内发育了多条北西西走向的大型断裂,其编号为F1—F6;分析表明,F1断层发育在早期塑性变形基础之上,晚期叠加了叠瓦逆冲推覆作用,造成了矿体及赋矿围岩的局部倒转;F2断裂大规模的左行走滑-逆冲作用导致了矿区滩间山群不同岩性段地质体的拼合接触,造成了矿区部分含矿地质体的缺失;野外填图揭示出,左行走滑的F3断裂从北西往南东,走向从330°逐渐转变为290°方向,并在南东侧末端,发育了一系列分支的左行走滑-正断层,组成"马尾状"构造,截切了矿体与围岩,并发生了横向错移。以此构造控矿特征为基础,结合矿床成因分析,进一步分析了锡铁山矿区深部的找矿方向,认为矿区南东侧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空间;并以07号勘探线为例,根据F3及其分支断层的错移情况,分析了矿体可能被错移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梅城-寒婆坳地区位于湖南省涟邵煤田北段西部,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区内广泛发育紧密线状褶皱和一系列由南东往北西挤压形成的逆冲断层。依据野外观测及地质资料分析了研究区构造几何形态,提出该区构造具有分带分段的特征,自北向南划分为北、中、南三个构造区带,自西向东分为西、中、东三个带。北段主体构造线方向为NE向,构造样式以叠瓦状逆冲断层为主;中段主体断层走向由NNE转为近SN向,以褶皱为主,推覆断裂为辅,局部发育白垩系红层;南段构造转为SN向,为一东翼被破坏的向斜。  相似文献   

7.
淮北煤田位于徐宿弧形推覆构造带前缘和外缘带。通过分析区域地质资料,并结合野外地质调查,探讨了淮北煤田的构造、演化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①以宿北断裂为界将淮北煤田划分为南、北2个构造分区,北区构造线总体走向近SN-NNE,呈向西凸出的弧形展布,以逆冲断层为主,发育侏罗山式长轴褶皱;南区构造线走向NNW和NNE,以正断层和开阔短轴褶皱为主。②北区处于徐宿推覆构造主体部位,萧县背斜及其以东地区为上盘推覆体,萧县背斜以西地区属上盘推覆体;南区以西寺坡断层为界,该断层以东地带位于徐宿弧形构造带东南末端,属推覆构造上覆系统,西寺坡断层以西地区为推覆体下伏系统。③自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沉积后,淮北煤田至少经历了3期较大的构造事件,即印支期近SN方向的挤压,形成近EW向断裂构造为主;燕山早期NWW-SEE方向的强烈挤压作用,形成徐宿弧形构造;燕山晚期NNE-SSW方向挤压,在煤田内形成大量NNE-SSW方向正断层。  相似文献   

8.
一、区域地质概述本矿区位于华南准地台湘粤褶皱带的东侧,在构造方面的特点是褶皱与断层相伴,而断层特多。故形成复杂的构造干涉地区。构造线的走向以北京-南西,北北东-南南西二者为主,是北北西-南南东,南-  相似文献   

9.
黔西北五指山地区叠加构造变形特征对铅锌矿成矿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指山铅锌矿区位于贵州省普定县与织金县交界区域,大地构造位于扬子板块中部、江南造山带西缘。野外构造研究表明,受早古生代加里东构造运动的控制与影响,矿区内震旦系—下古生界构造变形与上古生界—中生界的构造变形明显不同。震旦系—下古生界构造线近东西向,发育近东西向平缓褶皱、南倾或北倾劈理,显示近南北向的挤压收缩变形。震旦系—下古生界区内发育两组南北、北西向陡倾断层,断层明显受限制而不穿越晚古生代之后的地层。发育在震旦系—下古生界内的层间滑动与断层活动控制着铅锌矿的分布。晚古生代之后区域构造应力场发生转变,由早期近南北向的挤压收缩转为早燕山期SEE向NWW挤压逆冲,由此对震旦纪—早古生代变形进行叠加与改造,宏观上形成以NE走向为特征的区域构造格局。后期形成的褶皱轴面主要向SEE倾斜,断层向NWW逆冲,与早期变形呈斜跨式叠加。燕山期断层活动促进了铅锌矿的迁移与聚集。  相似文献   

10.
<正> 南金山金矿位于甘肃北山北部金矿成矿带的西部,在东西长 90km的范围内,已探明中型金矿3处,其中两处与海相火山岩有关。1 成矿地质背景 南金山金矿大地构造位置,属天山-阴山褶皱系北山褶皱带明水复背斜的南翼。区域出露地层以石炭系下统白山组一套中酸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碎屑沉积岩为主,碳酸盐次之。岩浆岩颇为发育,有华力西中期斜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晚期钾长花岗岩等。区域构造线总体走向呈北东东-南西西向,地层多呈紧闭的线状褶皱,断裂形成于褶皱的同期及后期,而且极为发育,断层走向以近东西向一组为主,继承性活动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