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现状 早在1922年,莫斯科大学地质系就设立了沉积岩石学课程。1932—1934年间,纳里夫金和什维佐夫关于沉积学方面的教材先后出版。当时苏联学者所提出的沉积矿物成分受火地构造控制的理论在美国曾得到推广和发展。 1952年由1077名专家参加的全苏沉积岩和沉积矿产会议可谓苏联沉积学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会议确定了苏联沉积岩石学的发展方向,并成立了沉积岩石学委员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述了苏联环保地球物理探查方法.环境污染分内成和外成两类.方法以电法、磁法和弹性波探查为主.  相似文献   

3.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作为一种重要的勘查技术方法,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历程,自从1932年苏联地质学家费尔斯曼、谢而盖耶夫等开展地球化学找矿尝试以来,其在矿产勘查、生态、环保等领域均取得了丰硕成果和长足发展.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之上,通过对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发展历程回顾,通过其在多目标领域运用,在有色金属、贵金属、油气矿产、放...  相似文献   

4.
苏联著名地质学家、苏联石油地质学创建者伊万·米哈伊洛维奇·古勃金(1871~1939)院士曾任苏联科学院副院长,阿塞拜疆分院院长以及苏联科学院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席.他为发展苏联早期地质矿业事业、特别在建立苏联石油地质学方面献出了毕生的精力.早在1909年,他在高加索迈科普油田的研究工作中,发现了指掌状油层(袖状油藏)并制定了地下油层等高线图绘制的新方法,确定了寻找岩性油层的新理论.1913~1917年他艰巨地进行了塔曼半岛、格罗士尼及阿塞拜疆等油田的勘探与研究工作,最先  相似文献   

5.
《水文》1957,(2)
在华东水利学院水文系讲学的苏联水文专家郭洛什柯夫同志于一月中在成都工学院讲学九天,就该院新设立的陸地水文专业的教学计划、师资配备、师资培养、实验设备、实習基地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对该院水文专业的设置与今后发展有很大帮助。专家还对  相似文献   

6.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283项(IGCP283)是今年二月在巴黎召开第十七次IGCP执行局会议上批准、今年新设立的一个科研项目.该项目以我国地质学家肖序常教授为首,包括苏联地质学家多勃列索夫(N.L.Dobretsov)教授,美国地质学家柯尔曼(R.G.Coleman)教授和北京大学何国琦教授组成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该项目的研究计划.研究时限从1989年开始,1993年完成、为期5年.  相似文献   

7.
《地质科学》1959,2(4):103-103
1958年12月8-12日在苏联阿拉木图城举行了成矿和预测图的联合科学会议。会议由苏联科学院、哈萨克共和国科学院,苏联地質保矿部,哈萨克共和国地質保矿部共同召集。  相似文献   

8.
苏联人民滿怀信心地进入了新的1959年——全国人民为实現七年計划而奋斗的第一年。在过去的1958年中,苏联各族人民在苏联共产党及其列宁主义中央委員会的領导下,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各加盟共和国和經济区域內最重要的工业部門都提前完成了年度計划,因而給国家提供了大量超过計划的产品。整个社  相似文献   

9.
访苏见闻——介绍苏联的几种电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83年3月至6月参加了由联合国和苏联联合举办的电法讲习班,讲习班上介绍了当今在苏联所进行的各种地面和地下的电法勘探。这里仅就讲习班期间所了介的苏联电法工作概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一、序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前,在苏联没有鎳礦工業。在1928—37年間,苏联發現了大量的鎳礦资源,于是苏联的鎳礦开采和冶煉工業就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了。鎳礦的开采在國外很早就已經开始了,在1825—26年瑞典首先开始开采鎳礦,后來鎳礦的开采在挪威(1847—50年)、新喀里多尼亞(1865年)和加拿大(19世紀80年代)也相繼地开始了。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与当时苏联地学界来往交流紧密,他对地质学的贡献得到了苏联地质学家的高度评价。1958年,苏联科学院全体大会选举李四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并授予卡尔宾斯基金质奖章;该奖章是1947年由当时的苏联科学院和俄罗斯科学院共同发起的、对地质科学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最高单人奖励,李四光是第六位获奖人,也是至2017年止唯一获此殊荣的外籍地质学家,他的获奖理由是:在地质、古生物、地层和矿产研究工作的综合贡献。李四光有两部著作在苏联被译成俄文出版,分别是1952年的《中国地质学》和1958年的《中国西北部的旋卷构造》,这两部译作对当时的苏联地质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极大地推动了李四光学术思想的广泛认知;"地质无国界",中国地调百年的发展历程也有着俄罗斯地学理论、规范、方法实践的烙印,在新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和李四光学术精神传承下,中俄、中国与中亚在地学领域的交流合作将不断深化,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苏两国科学院协议,我们于1987年7月2日至16日在苏联进行了冻土科学考察和访问。对苏联研究冻土的主要机构及其研究方向、任务、成就及主要科研骨干有所了解,为两国冻土学界今后进一步交流和合作打下基础。同时亲眼看到苏联冻土区一些工程建设情况,也使我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现将我们耳闻目睹零碎情况整理作一介绍。 一、在西伯利亚的考察访问(7月4—12日) 1.访问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冻土研究所。 苏联科学院冻土研究所1939年成立于莫斯科,1961年部分迁至西伯利亚雅库兹克市,改造为西伯利亚分院冻土研究所。该所所长是苏联科学院院士、著名冻土学家,副所长是(地理科学博士)。我们这次考察和访问由副所长亲自安排和接待。  相似文献   

13.
水利部水文?褹.A.索科洛夫同志帶來了一本修改后的苏联大河观測規范(第6分册第1部分),根据其中的說明,这本規范从1958年1月1日起开始在苏联执行。水文局把苏联1944年8月版和1957年12月版的新旧規范作了粗略的此較,發現对旧版有了許  相似文献   

14.
苏联境内的湖泊星罗棋布,共有大小湖泊280万处,面积为48.8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湖泊总面积的32%。因此,苏联对湖泊的研究十分重视,并广泛地进行了湖史的研究。 湖史是湖泊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水文学和水生生物学之外,湖史研究也是湖泊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在苏联许多城市都建立了湖史科研中心,苏联科学院各分院均设有湖泊研究所。1965年至1989年已举行过7次全国性湖史学术讨论会,由此可见苏联对湖史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1991年5月22~24日在列宁格勒召开了由苏联地质部、科研生产联合体“金属矿地球物理”和科学技术地质学会西北分会联合组织的第二届全苏金属矿地球物理科学技术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苏联地质部系统的科研和生产单位、俄罗斯联邦地质局、苏联国家储量委员会、苏联冶金部、“地质勘探”康采恩、苏联科学院、苏联教委等代表。 笔者以高访学者身份参加了会议。下面从两个方面将会议概况作综述报导。  相似文献   

16.
1961年11月,苏联地质保矿部地质专业会议在莫斯科举行了地质,地球物理,技术装备和地质勘探机械化等方面的扩大会议。会议邀请了苏联科学院,各加盟共和国有关科学研究所,高等学校,各州国民经济委员会及其它方面一些主要专家参加。在会上讨论了有关地壳深部研究的组成问题和在苏联领土上进行超深井钻进的钻孔位置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中民 《物探与化探》1981,5(6):375-380
早在1946年,苏联学者萨乌柯夫(CaykoB)就提出了利用汞及汞蒸气找育矿体的思想。1955年,另一名苏联学者谢尔盖耶夫(CepreeB)第一次在汞矿床上方的壤中气中进行了测汞研究,并得出了肯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人民热烈庆祝伟大的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一周年的时候,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全国工农业大跃进的今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社会主义制度无比的优越性,和苏联对我国无私帮助所表现的伟大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九年来,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我们坚决贯彻学习苏联先进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方针,在苏联专家的热诚无私的帮助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事  相似文献   

19.
《地质论评》1963,21(2)
苏联地质学家Э.格林在苏联西北部波罗的海地质地区发现了近50亿年的岩层。过去一向认为,岩层的年代最多不超过35亿年。如果格林的发现得到进一步证实,则科学家们就必须对地球年龄问题重新加以考虑。就是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给人类开辟了新纪元。十月革命给苏联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迫切需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科学在十月革命之后就蓬勃的发展起来。虽然苏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科学在十月革命时期要落后于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在短短的四十二年,这门学科已经形成独立的部门,超过了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跃居世界前列。无论在实际经验或是理论研究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