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急性期脑梗塞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脑梗塞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临床上往往需要早期诊断脑梗塞以便选择治疗方案。方法:查阅中外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工作实际。结果:客观评价超急性期脑梗塞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应用价值。结论:提出多层螺旋CT和功能性MRI是目前诊断该病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
大鼠局灶性脑梗塞的MRI及近红外光谱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鼠实验性脑梗塞模型上,应用MRI灰阶定量以及近红外光谱方法探讨脑梗塞早期诊断的可能性。方法:用尼龙丝插入大鼠一侧颈内动脉造成局灶性脑梗塞,再用T2加权的MRI影像进行灰阶定量测定以及HamamatsuNIRO-500型近红外光谱仪观测脑血氧代谢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在缺血30分钟后,用近红外光谱仪已可测出脑缺血侧的氧合血红蛋白和总血红蛋白量显著降低,还原型血红蛋白增加;在T2加权的MRI影像灰阶定量研究中,缺血20分钟后缺血区已可见灰阶轻度增强,缺血2小时后,缺血区的T2加权灰阶值较对照区增加5.56%,缺血20小时后,灰阶值较对照侧增加37.8%。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用近红外光谱检测方法结合MRI的T2加权灰阶定量,有可能对脑梗塞作出较早期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笔者应用CT薄层扫描与常规CT扫描对比的方法诊断腔隙性脑梗塞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4.
超急性期脑梗塞的CT诊断价值与MR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常规CT对超急性期脑梗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比研究28例超急性脑梗塞的CT征象和MR及DWI表现.结果常规CT平扫28位患者显示豆状核密度降低24例;局限性脑肿胀11例;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6例.MR T1WI显示脑肿胀18例;全部病例DWI均显示信号异常.结论常规CT平扫所示的豆状核密度降低,灰白质分界模糊和局部脑肿胀等征象对超急性梗塞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进行了兔急性脑梗塞的磁共振灌注成像的实验研究,其研究内容是用兔急性脑梗塞模型,研究用造影剂和不用造影剂两种不同灌注成像方法的相关性,评价非造影剂灌注成像方法的有效性,并同时观察了兔急性脑梗塞在弥散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和常规MRI上的系列表现,以及经动脉溶栓的效果。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非造影剂灌注成像方法(FAIR序列)可以用于脑梗塞灌注评估;并结合DWI、PWI、T2WI能反映脑缺血的MR特征性演变过程以及相应的病理生理学信息。  相似文献   

6.
脑白质稀疏的CT特点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脑白质稀疏的诊断价值,以提高脑白质稀疏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100例脑白质稀疏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脑白质稀疏好发于50岁以上者,常见于痴呆及脑血管患者。CT特征表现为双侧脑白质对称性低密度灶,或并发脑梗塞、脑出血及脑萎缩。结论 熟悉本病的临床和CT特点,对提高本病的诊断正确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CT与MR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应用的各自特点及不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不能替代,X-CT便宜,X-CT业已证实其特征及长处,其局限性也已经明确,而MR在这些方面,尚待继续探讨。在检查组织内小钙化灶方面CT大于或优于MR,CT显示皮质骨比较好,因而在诊断外伤方面优于MR。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中央型肺癌的多排螺旋CT的征象、诊断及漏误诊原因,以提高早期中央型肺癌的MSCT诊断水平。方法:对29例由病理证实的早期中央型肺癌的CT资料分析MSCT的主要征象、诊断及漏误诊的因素。结果:CT诊断或拟诊中央型肺癌24例,肺炎1例,支气管扩张伴感染1例,结核1例,漏诊2例,并分析出漏误诊病例的原因。早期中央型肺癌主要CT表现有:支气管腔内结节,支气管管壁的增厚、管腔的狭窄,支气管铸型阴影,阻塞性肺炎与肺不张等。结论:早期中央型肺癌的MSCT检查、多维重建及熟悉CT主要征象对发现早期病变并准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熟悉掌握支气管的CT解剖结构、良好的读片观察习惯、仔细重建有利于提高早期中央型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早期左心功能不全的诊断目前仍较困难,作者在部分病人的胸部CT 图象上发现一种胸膜下区宽带状影与早期左心功能不全有密切关系,表现为两肺背部呈带状的模糊影象,这种胸膜下宽带状影对诊断早期左心功能不全,尤其是舒张功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CT与癌症的防治癌症是现代医学正在攻克的一大难题,癌症严重地威胁着人类之健康。有些癌症在早期发展过程中往往缺乏引人警觉的症状,故在癌症前期病变的诊断尤为重要。CT和MRI的影像技术是癌症诊断上一项重要进展,在早期诊断病症之病变中显示突出的作用与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能谱CT在早期宫颈癌区域淋巴结定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14例经手术证实的早期宫颈癌(临床分期为ⅠB和ⅡA期)患者的能谱CT资料,将能谱CT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经能谱CT诊断,14例患者共检出区域淋巴结58个,诊断淋巴结转移9个;经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共62个,其中淋巴结转移11个。对比能谱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能谱CT诊断的灵敏度为72.7%,特异度为94.1%,准确率为90.3%。结论:能谱CT对早期宫颈癌区域淋巴结定性诊断具有明显临床应用价值,显著提高术前区域淋巴结评估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对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的脑黑质微观结构变化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30例早期PD患者作为PD组,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接受MRI常规序列及DKI检查,所有DKI扫描数据经后处理后,收集各定量参数图,三项参数分别是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峰度(MK)及平均扩散率(MD),分别测量黑质的各项参数值,对各项参数值进行组间比较,分析其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评价DKI各参数值对早期PD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PD组黑质FA值低于健康对照组;PD组黑质MD值与健康对照组无差异;PD组黑质MK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ROC曲线显示黑质FA值、MD值及MK值诊断早期PD的AUC分别为0.716、0.613和0.820,黑质MK值诊断早期PD患者具有一定准确性,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高于FA值和MD值。结论:DKI可用于分析早期PD患者黑质微观结构的改变,其中MK值可以更好地反映早期PD患者黑质细微结构的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早期帕金森病(P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早期PD患者18例、正常志愿者18例,同时行头部MRI平扫及DTI检查,观察两组双侧丘脑、尾状核头、黑质、壳核及苍白球的FA值、ADC值。结果:两组间双侧丘脑、尾状核头及黑质的FA值比较,早期PD组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壳核及苍白球的F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感兴趣区(ROI)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丘脑、尾状核头及黑质的FA值有助于PD的早期诊断,DTI可为PD的早期诊断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14.
PET显像在阿尔茨海默病(AD)诊断与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的加快,老年性痴呆(AD)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AD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引起了医学界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对AD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本文论述了AD的病因、病理与诊断现状,PET在AD诊断中的应用,尤其是对PET在AD早期诊断中作用及其进展做了详细论述,并对PET在AD诊断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PET作为代谢显像,已成为帮助AD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随着反映代谢的不同种类显像剂的开发和定量分析方法的改进,PET必将为AD早期诊断,提高患者生存率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CT影像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是探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CT影像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为回顾分析30例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CT资料。结果得到临床上主要以发热,头痛,呕吐,抽搐等症状发病;脑CT示:基底池渗出物(18/30),脑实质结核瘤和粟粒性结节(8/30),脑积水(20/30),脑梗塞(2/30).结论认为结核性脑膜炎的CT特征表观可以为其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CT扫描还有助于判断结核性脑膜炎的病期,病变范围,部位和预后。  相似文献   

16.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X线,CT与ECT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是探讨X线,CT与ECT对各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值与评估,材料和方法采用了对8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中,晚期在此三项检查中的不同表现做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得到X线对早期改变无特征,对小于0.3cm以下的囊变易漏诊,CT对早期病变的诊断较X线优越,但ECT在股骨头坏死最初数周期既可呈放射性缺损“冷区”。结论是早期病变ECT为最理想的检查手段,中晚期病例,X线对病变分型有帮助,CT做诊断的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性分析13例胫骨疲劳性骨折的X线平片和CT表现,初步评估CT对疲劳性骨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认为骨髓腔密度增高及局部软组织增厚,是诊断胫骨疲劳性骨折早期的主要CT表现。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94例围产期窒息引起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其早期CT表现为水肿、梗塞和出血.缺氧缺血性脑梗塞早产儿主要表现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足月儿则为皮质-皮质下局部梗塞,严重者为全白质梗塞。后期改变有两侧脑室对称性不规则扩大、局限性和弥漫性脑实质萎缩、脑软化灶、脑穿通畸形囊肿、积水性无脑畸形、脑积水等。本文就CT表现与预后关系作了初步探讨,其中以脑水肿预后最佳;脑室周围白质软化Ⅲ级.全白质梗塞合并颅内出血预后最差.  相似文献   

19.
用低剂量CT对早期无症状肺癌筛查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低剂量CT,降低X线照射量,减少对人体辐射的方法开展对早期无症状肺癌的筛查,提高检出率,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生存率。改善肺癌长期以来发病隐蔽诊断难的状况。方法:对500例无胸部症状人群分吸烟组和非吸烟组,应用低剂量扫描参数,对病灶局部加用HR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等,进一步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结果:500例受检人群中筛查出大小结节35例,其中确诊肺癌6例、良性病变7例(错构瘤2例,结核球2例,炎性肿块3例),余22例为阴性结节。有87例为其他肺部疾病(肺气肿、肺大泡、炎症、陈旧性结核、胸腔积液、胸膜肥厚等)。378例为正常。6例肺癌分别做了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结论:低剂量CT是检测早期无症状肺癌有效的方法,可提高检出率,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在全世界多个国家暴发,如何提升早期筛查率成为疫情防控的重点。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中国新冠肺炎的早期筛查及疾病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提升广大影像医生对肺炎诊断的准确性尤其重要。本文旨在述评CT在新冠肺炎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比较新冠肺炎与其他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等的CT表现差别,以期在今后的疫情防控中CT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帮助即早发现并隔离病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