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5月2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施雅风迎来了其九十华诞,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在兰州召开了施雅风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前理事长施雅风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冰川学家.他专心致志于地理与环境变化、中国现代冰川与第四纪冰川研究,并且是我国地理学诸多专门领域研究的组织者和倡导者,他在50年代参加了中国地形区划的研究和我国第一个科学远景规划的编制,1958年开拓了中国现代冰川研究;60年代领导和开辟我国冻土学,泥石流、干旱水文研究新领域,并积极领导和推动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70年代施雅风教授创立波动冰量平衡方法预报冰川变化,成功地解决了中国-巴基斯坦公路通过巴托拉冰川区的问题.80年代以来他积极推动和参与倡导了西北水资源,全球变化与海岸带灾害,冰芯与环境等新领域的研究,他重视科学研究的国家目标,强调为经济建设服务和用任务带动学科发展.先后主持了许多重大研究项目,著述颇丰,硕果盈枝,为我国地理学、地理环境、冰川等科学的发展和西部地区经济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今年是施雅风院士80寿辰,本刊发表这一组笔谈,回顾数十年来施雅风院士取得重大成就的领域,祝福他健康长寿,并祝贺他为我国的地理学、冰川学作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吴正 《热带地理》2007,27(2):F0003
中国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山岳冰川最发达的国家,冰川总面积约59 406 km2,冰储量5 590 km3,除了南极大陆和格陵兰两大冰盖外,中国冰川数量仅次于加拿大、俄罗斯和美国,在亚洲遥居首位。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若从G·Merzbacher(1905,1916)对天山博格达山和汗腾格里山汇四周的冰川报道算起,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但是,对我国冰川研究事业起决定性作用的是1959年中国科学院在兰州建立了专门的冰川研究机构之后的事,它在施雅风先生主持下,与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所、生产部门合作,开展了对中国西部高山冰川的广泛科学考察,并逐渐扩展研究领域至冰川学的各…  相似文献   

4.
2011年2月13日18时35分,我国杰出的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冰川、冻土、泥石流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施雅风先生离开了我们。施雅风院士是我国泥石流研究的奠基人,对我国泥石流科学研究事业的开创、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培养了大批研究人才,为我国成为世界泥石流研究强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1963年9—10月他率队开始考察西藏波密古乡冰川泥石流,至2011年1月发表庐山泥石流和第四纪冰川的讨论文章,施先生研究泥石流近半个世纪。施先生去世后,作为泥石流研究者,作为施雅风先生当年的同事和晚辈,我们搜集和查阅了大量有关泥石流研  相似文献   

5.
地理界的一颗巨星、一代宗师、中国地理学会原理事长施雅风院士93岁高龄辞世了。施先生对华南地理学的发展一向给予极大关怀、支持与很多具体帮助,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谨追忆数宗往事,纪念施雅风院士对华南地理学发展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6.
张青松 《地理学报》2007,62(3):333-333
施雅风院士主编的<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一书,是施先生和他的研究团队近50年来考察研究中国冰川与环境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7.
吴传钧院士是我国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地理学家.他自献身地理学事业以来的60余年中,孜孜以求,为建设现代地理学,特别是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张文敬 《山地学报》2007,25(2):253-254
尽管每天要完成2 000-5 000字的系列科普散文写作任务,但我仍然被案头那本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精美厚重的研究巨著所深深地吸引着:先是阅读前言,然后翻看目录,再后是章节英文摘要和中文综述以及各种古冰川照片和百万分之一的《中国第四纪冰川图》……这就是由中国冰川学创始人  相似文献   

9.
李吉均 《地理学报》2012,67(1):132-133
施雅风为主编,赵井东、王杰为副主编的《中国第四纪冰川新论》已由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于2011 年6 月在上海出版发行。全书共计213 页(两页附图),约30 万余字。这是我国地理学界一代宗师生前与两位年轻学者合作,为我国第四纪冰川研究贡献出的一部新的专著。2008 年施雅风先生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同时获奖人还有:崔之久、李吉均、郑本兴、周尚哲) 后,认为有必要编写一本展现近几年我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的新进展的著作。真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充分表现了他笔耕不止的精神。专著自2009 年6 月开始分工撰写,2010 年5 月在南京集中汇总,直至11 月才最后完稿,此时施先生身体已经相当虚弱,但他还是在病房里亲自审定了整部书稿。最难能可贵的是施先生负责撰写的章节是他一笔一划在电脑上写出来的,施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崇高的敬业精神也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0.
陈中原  张永战 《地理研究》2013,32(9):1768-1769
2013年8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八届国际地貌学大会"上,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会顾问、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海岸海洋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王颖教授获国际地貌学家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eomorphologists,简称IAG)荣誉会员(Honorary Fellow)奖,这是中国地貌学家首次获得这一殊荣。这是IAG  相似文献   

11.
中国第四纪冰川演化序列与MIS对比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赵井东  施雅风  王杰 《地理学报》2011,66(7):867-884
近年来,随着多种可对冰川地形进行直接定年的测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取得了新进展,较为突出的是获得了大量与地貌地层关系相符的年代学资料、建立了冰川演化若干典型范例以及进一步确立了青藏高原构造隆升与冰川发育的耦合关系。中国第四纪冰川演化序列与海洋氧同位素阶段(Marine Oxygen Isotope Stage,MIS) 比较经历了2000 年、2002 年两次立案与改进。笔者基于近年来新测得的年代学数据、已建立的冰川演化序列以及青藏高原隆升与冰川发育的耦合关系等新的研究资料,提出了中国冰期与海洋氧同位素阶段比较的2011 年改进方案,包括近百万年冰川变化的15 个特征时段及其对应的时间与中国冰期名称等信息。  相似文献   

12.
<正>崔之久先生新著《混杂堆积与环境》和吴忱先生新著《华北山地地貌与岩穴形成》2013年先后出版,是中国地貌学界值得庆贺的事。笔者不揣浅陋,冒昧谈点自己的学习心得。《混杂堆积与环境》是崔之久先生和他的同事、学生共同完成的一部力作,2013年6月由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08万字,分14章,首次将混杂堆积作为一个学科门类进行研究。混杂堆积是除流水和风力之外的非连续介质作用形成的堆积物,涉及冰川堆积、坡积、泥石流堆积、滑坡堆积、风  相似文献   

13.
人地学泰斗、当代地理学大师、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吴传钧院士2009年3月13日仙逝,享年91岁,中国地学界失去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让人深深地怀念,诉不完道不尽先生的高尚品德、丰功伟业、巨大贡献和对晚辈的恩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理学走向世界的领军人——庆贺吴传钧院士90华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宗夏 《地理学报》2008,63(4):359-363
2008年是举世瞩目的中国奥运年。在这个全中国普天同庆的年份里,中国地理学界将迎来吴传钧院士90华诞。吴传钧院士是中国地理学的泰斗,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一代宗  相似文献   

15.
当代地理学大师、地图学开拓者、遥感与信息系统学开山宗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副主席兼地球信息科学部主任、云南省地理研究所名誉所长、  相似文献   

16.
2008年4月2日,是世界人文地理学大师、中国人文地理学泰斗吴传钧先生90华诞.吴传钧先生是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奠基人和卓越开拓者,为我国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和中国地理科学走向世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值先生90华诞,我这个在地理学界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谨撰此文以示衷心景仰和庆贺.  相似文献   

17.
<正>黄秉维先生是我国现代地理学的重要开拓者,国际著名地理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并长期担任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2013年2月是黄秉维先生诞辰100周年,为纪念他对中国现代地理学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弘扬其学术思想和优良学风,服务地理学创新与发展,3月29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与中国地理学会在地理资源所联合举办了"黄秉维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来自国家自然  相似文献   

18.
黄秉维是中国现代地理学的一代宗师。2013年是黄秉维先生诞辰百年。岁月易逝,先生驾鹤西去已经整整12年了。我们有幸常随先生左右,前后几十年之久。师生之情,雨露之恩,同事(上下级)之谊,耳提面命,不敢有忘。百年纪念,可思之情,可书之事,万千袭来,难以言表。  相似文献   

19.
赵歆 《地理学报》2011,66(7):1007-1008,后插1
2011年6月28日,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I)公布了2010年度的期刊引证报告(JCR),该报告共收录全球期刊8005种。其中包括中国大陆期刊131种。JCR公布的数据显示:随着中国地理科学研究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地理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在逐步提高,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中国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期刊的引文指标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正1《地理学报》80年来的发展1.1从《地理学报》创刊80周年看中国地理科学发展刘昌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理学报》主编)1934年9月,由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先生在创刊第一期上首撰的论文拉开了《地理学报》的发展序幕,至今已有80年。作为大学科的平台的《地理学报》刊登了反映学科综合性、区域性特色性的权威作者论文与大量具有深入地理成因研究的专业文章,极大地推动了学科的发展。在1934年9月至2014年9月的80年间,《地理学报》共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