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一个出版社内部,编辑、出版、发行这三个主要业务部门,是为一个系统;一本书稿,从确定选题到出书,也构成一个系统。因此,考察和处理出版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应该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本文结合多年在地震出版社工作的实践,阐述了编辑出版工作中系统观的六个方面,即目标观念,整体化观念,优化观念,决策科学化观念,时间价值观念以及组合效应观念。这些对发展出版事业是有很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用EDAS-3型16位地震数据采集器和MDS-2710数传电台对克拉玛依地震台井下摆倾斜仪进行数字化遥测改造.结合改造实例,详细介绍了新观测系统的实现方法和应用效果,提出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改造后的新观测系统的工作范围、采样率和测量精度均高于国家行业标准,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3.
高频轻便数字大地电磁测深系统是一套仅用两块12V汽车电瓶供电的MT系统。文中扼要地叙述了系统的优点,主要软硬件的功能、野外工作的操作,室内资料处理的流程和资料处理结果等。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是:(1)频带宽,250Hz—4000s;(2)功耗低,用两块12V汽车电瓶可连续工作24小时;(3)轻便灵活、使用方便;(4)软件齐备,应用灵活,处理时可自动进行也可通过人机对话进行  相似文献   

4.
路用探地雷达的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2,他引:19  
有效、无损、快捷、简便是公路检测技术发展的方向,当前国内外先进的浅层勘探技术——路用探地雷达检测,以其无损、快捷以及浅层高分辨率的优势被迅速应用于公路检测。本文对近年来路用探地雷达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详细分析了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结构。就探地雷达在公路建设、维护过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5.
山西地震应急视频会议系统建成近15年,覆盖全省11个市级地震部门和全部地震监测中心站,在地震应急、地震演练和召开各类会议中得到广泛应用。从2007年至今,该系统的发展经历初始阶段、规范发展阶段、成熟完善阶段和云视频阶段。本文主要阐述该系统的节点建设、组网模式、运行情况等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通过分析与总结得出如何用好视频会议系统,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6.
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的计算机方法和程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立新  李闽峰 《地震》1995,(3):228-233
文中介绍一种在微机上实现的地震灾害快速评估应用软件:DISEV,DISEV由地震输入系统,图形显示系统,灾害评估系统和数据输出系统等4部分组成,采用确定性的地震灾害评估方法,用C语言设计完成,DISEV操作简单,快速,对震后快速反应工作以及救灾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用遥感系统来加速救灾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以及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正在进行一项合作研究,即试验和应用一个原型的遥感系统。该系统将能采集、处理和传送受灾地区类似照片的数字图像,并以近实时的方式提供给需要作出反应和进行救灾工作的官员。国家航空和航天局的格雷戈...  相似文献   

8.
ShakeMap及其在地震动快速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ShakeMap可称为地震动制图系统,是一套近乎实时计算地震动并作出地震动图的程序。它是一些子程序和模块的集合,主要程序用Perl语言编写,用MySQL管理文件,最终用GMT作图。最初由加州地震台网构思并完成系统构建,用于地震震情的快速反映,随着中国大陆强震台网的建立和越来越密集台阵的布设,ShakeMap的应用也更受关注。本文深入讲解ShakeMap的工作原理,尝试在国内架构中应用该系统,以便能快速的得到地震震后的地震动和烈度图,供地震工程学家及震灾抢险工作者使用,文中以2003年MS5.9的赤峰地震为例来探讨ShakeMap在国内应用的可能性及应用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处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作者用Visual foxpro开发的《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处理系统(台站版)》是专门为地震台站的需要而设计的,系统用登录表单的方式来选择形变、流体学科的4种观测手段,通过不同的菜单,不但能完成前兆观测资料的日常处理,又能完成资料入库、资料解释、资料预处理等工作,从而帮助台站观测人员及时分析处理本区的观测资料,做好地震短临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10.
数字遥测地震台网通用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包(Adapt)是一套通用的数字地震采集和处理系统,能够记录实时地动信号,地震事件发生时能报警,快速检测、识别和定位地震事件,自动产生地震月报等.Adapt采用简体中文Windows NT工作平台,系统最小可以接收4路地震数据,最大可以接收128路.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技术途径以及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1.
数字遥测地震台网通用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包(Adapt)是一套通用的数字地震采集和处理系统,能够记录实时地动信号,地震事件发生时能报警,快速检测、识别和定位地震事件,自动产生地震月报等。Adapt采用简体中文Windows NT工作平台,系统最小可以接收4路地震数据,最大可以接收128路。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技术途径以及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黑龙江省地震监测中心工作任务和技术系统密集的特点,用Java开发一套基于Windows平台的区域台网智能管理软件系统,实现仪器自动化监控与故障分析、台网智能化运行与管理、综合信息智能化发布等功能,以自动化技术替代部分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3.
DCTZ地磁台站数据处理系统是由陕西省地震局乾陵地震台和全国地磁基本台网技术管理组合作研制的、适用于地磁台站日常工作的处理软件。是在原来地磁数据库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完成的。DCTZ系统根据地磁台站的日常工作情况,针对原数据库系统用dBASEⅢ语言编写,...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的地磁图纸数字化软件:GDD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一套新的地磁图纸数字化系统(Geomagnetic Drawing Digitalization System,GDDS),该系统以图像处理技术为基础提供图纸扫描,倾斜矫正,图像剪切,等比例拉伸,去除水平线和垂直线、波形跟踪等功能.其关键技术包括小波分析,图像细化和象素跟踪.该系统使用户可以用计算机处理分析记录在图纸上的地磁波形,使地震研究更加快捷方便,为地震预测预报工作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在地震观测技术中,给地震记录系统提供准确、高精度的时间信号,对地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时间服务系统的精度决定地震参数测定的误差。因此对时间精度的要求随着地震工作的飞跃发展而提高。地震记录用的计时钟也是不断发展提高的。由原来最早的机械钟——(如:船钟、天文摆钟等)。发展到第一代小型全晶体管化的SY_1型石英钟;以后又改进为SY_2型石英钟。  相似文献   

16.
由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承担的“震磁电模拟实验系统技术改造”课题,对震磁电关系模拟实验室进行了实验系统的改造。该文简要地介绍了该课题所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电阻率CT仪,电磁实验用十通道智能仪表放大器,磁天平及非磁滞乘磁系统。  相似文献   

17.
颜恩祝 《湖泊科学》2001,13(1):29-34
水文遥测系统工作制式不同,系统的验收标准也不同,水文遥测系统的组网结构不同,系统可靠性的分析也不同。本文用概率方法对太湖流域水文遥测系统的可靠性进行探讨,对带存储功能的应答系统采用系统可靠度衡量,而不采用月平均数据畅通率衡量;同时讨论不同的系统结构对可靠性的影响,这种以概率统计的方法分析水文遥测系统的可靠性,对水文遥测系统建设的验收标准制定和水文遥测系统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测震仪器的标定是地震观测技术中的基础工作。为了适应我国地震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需要,上海市地震局在国家地震局科研处的支持下,于1982年10月建成“低频标准振动与数据处理分析系统”。目前已开展技术服务工作。该系统由低频标准振动装置和数据处理分析仪器两部分组成。可对测震仪器进行直接标定和间接标定。直接标定即振动台标定,也就是为地震计提供一个模拟地动的“振动源”,即用正弦、随机信号或地震波再现信号,经过  相似文献   

19.
灵活、熟练地掌握DS—1型、64型、65型、维开克型拾震器在地震仪系统中的组配(?)用,在震情监测工作中有重要意义,常常能有效地解决因仪器意外故障而造成的测震断记问题.本文介绍的“D73”微震仪系统,便是一种组配运用的形式.组配后,如何通过调整仪器参数达到标定值,是仪器使用的前提,实验结果说明,该系统可作为常规观测手段运用.  相似文献   

20.
地震应急中的应用层多播技术网络视频会议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应用层多播技术,通过网络多对多传送声音及视频讯号的原理,用应用层多播中的树优先建立方法,进行了网络多播通信方面的研究,实现了一种可以在地震应急中使用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网络仿真实验证明,该系统在地震应急工作中较为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