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朝鲜半岛及黄海板内4次中强度浅震,求出它们的震源机制、震源深度、震源时间函数及地震矩。结是要发现,用短周期合成地震图与观测结果对比求得的震源深度是很浅的,在6-9km之间。为了测定震源机制、震源时间函数及地震矩,我们根据GDSN资料反演了远震长周期P与SH波。反演虽仅依据少数远震体波作出,但矩张量的辐射图形与在近震及远震距离上观测到的大多数P波初动方向一致。相对振幅及波形在观测结果与合成  相似文献   

2.
1995年陡河地震前后小震震源参数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震源谱的多台多震尾波解法的基础上,应用Brune震源模型,求解1995年10月6日陡河ML5.9地震前后在其周围发生的48次小地震的震源因子和震源波谱,进而估算了地震矩、拐角频率和应力降,并讨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在陡河地震前后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小震震源因子表现出相当大的稳定性,震源因子的峰值频率和随频率的变化形态都很相似.发现震前一年左右曾多次出现应力降较高的事件.需要指出的是,考虑到应力降由地震矩和拐角频率计算得到以及地震矩和拐角频率的相关关系,实际上,这里的高应力降指的是拐角频率高于正常值的情形.   相似文献   

3.
利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数字地震台网的三分量宽频带波形资料对2018年5月28日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发生的MS5.7地震进行了全波形矩张量反演,获取了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矩心位置;并使用震源-矩心方法讨论了该地震的发震断层。研究结果显示:松原MS5.7地震的矩震级为MW5.2,矩心位置为(45.225°N,124.685°E),矩心深度为7 km。震源机制解参数显示:该地震为走滑型;节面Ⅰ的走向、倾角和滑动角分别为217°,82°和164°;节面Ⅱ的走向、倾角和滑动角分别为309°,74°和8°;双力偶成分占96.4%,方差减少为93%。震源?矩心图显示震源更接近节面Ⅰ,与北东向的扶余—肇东断裂走向及倾角一致,因此,推测扶余—肇东断裂为发震断层。   相似文献   

4.
关于地震波通过时触发的地震数与主震引起的静态应力变化触发的地震数的相对比例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静态应力变化应该对地震发生概率有长期影响,而由地震波通过引起的动态应力变化则不会。两种机制都应该会提高某些地方的地震活动率,但只有静态应力变化计算可预测地震活动率降低的影区。因此,鉴别出主震后受到抑制的地震活动就可判断静态应力变化过程。我们注意到原则上静态应力变化理论只能预测影区内特殊震源机制地震受到抑制,而非总体地震发生率的降低。因此,可用主震前、后因一定机制类型地震受到抑制而引起的平均震源机制的变化来表示应力影区的特征。我们考察了从哈佛矩张量(CMT)目录中抽取的119个MS≥7主震的±2°半径范围内、主震发生前后5年内的平均震源机制。仅在两例中发现由地震受到抑制引起的显著的平均震源机制变化。不过,通过数据叠加,我们能从统计上分辨出特定震源机制的主震后地震受到了显著抑制。这表明,虽然静态应力影区信号微弱,但它们的确出现在全球目录中。  相似文献   

5.
近震源宽频带记录的地震矩张量反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忠良  陈运泰 《地震学报》1994,16(2):141-152
以1985年4月18日云南禄劝地震(Ms=6.1)的15次余震为例, 使用简单介质模型进行近震源记录的地震矩张量反演, 并试图通过反演结果的讨论, 进一步明确有关方法的意义和限度。将DCS-302数字磁带加速度仪组成的小孔径流动台网获得的三分向近震源宽频带记录进行两次积分得到位移地震图, 对依据震相特征选出的信噪比较大的直达P波、直达S波和SP转换波波形在频率域进行矩张量反演。反演中采用均匀弹性半空间的格林函数。计算结果表明, 采用简单的介质模型, 选取信噪比较大的震相进行矩张量反演, 对MLL约为4-5的地震可以较好地给出震源机制解。在不十分了解详细结构的情况下, 用本文所发展的反演方法处理大量中小地震求震源机制和构造应力场是十分便利的。地震矩张量反演的结果给出禄劝地区的主压应力轴为近NNW向, 接近水平, 表明该地震与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边界的构造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6.
郭寅  聂晓红 《内陆地震》2014,(2):156-165
介绍了2013年1月29日哈萨克斯坦MS6.1地震基本参数、地震序列特征、震源机制解,分析地震前震源区周围的地震活动结果表明该地震序列是主余型、余震活动呈间隙式,衰减迅速,震源断错性质为走滑型。震前震源区存在4级地震围空、地震平静、中等地震增强和小震群等中短期异常。  相似文献   

7.
编纂了台湾地区包括震源位置和震源参数的地震目录。选择的数据库用于建立与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俯冲和碰撞等各种构造运动有关的台湾地区三维地震形变模型。我们将整个台湾地区划分为10km间隔的三维网格,计算每个网格的地震矩释放量,即该网格内所有地震释放的地震矩总和。当一次地震的物理尺度超过网格尺寸10km时,相应的地震矩就分布在多个网格上。这种定量方法较好地描述了该地区地震矩释放的一级特征。值得注意的是,集集地震的发生,填充了震源区附近地震矩释放量在震前存在的明显不足。本文推测某个区域内地震矩分布的不足—填充模式可以应用于预测未来大地震的发生地点。根据这一观点,我们认为,集集地震可能会引起另外2次地震(北部的苗栗—新竹区和南部的嘉义区),这2次地震的破坏性及震级与集集地震类似,且靠近集集地震震源区。  相似文献   

8.
雅江6级地震预测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万正 《地震》2002,22(2):47-52
概述了2001年2月在四川省雅江县与康定县间发生的MS 5. 0和6. 0地震的基本参数和震源机制,分析了震前区域地震活动特征和中短期观测异常现象,并对雅江6级地震的短临预测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根据 WWSSN 的长周期远震体波记录,采用广义反演技术确定了1966至1980年期间发生在西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的11个主要浅源地震的地震矩张量,同时得到了震源时间函数和震源深度.部分地震的地震矩张量解明显地偏离双力偶模型,偏离的程度似乎与震源机制参数有关.所分析的地震具有较浅的震源深度,均分布在上部地壳范围内.由最佳双力偶模型所得到的震源机制解与印度洋板块向东北方向移动与欧亚板块相碰撞,以及西藏高原向东移动的假设相一致.尺度关系分析表明,板内地震的应力降系统地高于缝合线附近地震的应力降.地震过程持续时间随着地震的规模而增长,但对于相同规模的地震,缝合线附近地震的持续时间长于板内地震.以上结果反映了大陆内部地震的地震矩张量的特征,并暗示缝合线附近地震具有与板内地震不同的发震环境和震源过程.  相似文献   

10.
张北地区震前、震时和震后的震源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张北地震之前出现在小震条带上的地震,我们收集了区域地震台网的P波初动和垂直向记录的直达P、S的最大振幅,由理论地震图反演出15次地震的震源机制;同样的方法反演得到145次余震的震源机制;连同刘瑞丰给出的6.2级主震、哈佛大学提供的5.6级强余震的矩张量解一起分析。发现,震前小震震源机制优势取向的平均解、震后余震震源机制优势取向的平均解和主震以及强余震的矩张量解,基本一致。震前、震时和震后的震源机制的优势取向,没有发生可以觉察的显著变化。表明震区始终受到构造应力场的控制,呈现出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2020年7月22日,在美国阿拉斯加半岛南部发生了一次Mw7.8地震.本文利用远场地震波形记录与近场GPS台站同震位移资料,反演了本次地震震源机制和震源破裂过程.结果表明:阿拉斯加地震为一震源深度为23 km,地震断层倾角约17°,破裂面上最大的同震位移达到914 cm的逆冲型地震.由此得到该地震的地震矩为6.94X1...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地震的震源深度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郑斯华 《中国地震》1995,11(2):99-106
在本研究的前一项工作中,根据WWSSN的长周期无震体波记录,采用广义反演技术,确定了1966年至1980年期间发生在西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的11个主要地壳地震和地震矩张量,同时得到了震源时间函数和震源深度。所分析的地震具有较浅的震源深度,且均分布于上部地壳范围内,本文根据上述结果,结合其它逐个测定的1964年至1986年发生在青藏高原的78个中强地震的震源深度的结果,讨论了青藏高原地震的震源深度分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发展了一种利用波形资料反演地震矩张量的全局方法.这种方法不依赖于初始解的选择,也不受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具体形式限制.当以记录图与理论地震图的误差函数作为目标函数时,用该方法得到的是震源最佳模型;当分别以矩张量分量某种组合的最小或最大为目标,约束误差函数在允许的界限内,能够得到震源的极端模型.由于许多震源性质可以用矩张量分量的组合表示,因此极端模型能够估计出最佳模型的不确定性范围.我们利用一真实地震的波形资料反演结果,证明了这个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地震图的解释是用于识别地震记录上出现的且形成相当复杂结构的各种地震波(震相)的技艺。正确识别所记录的震相及该震相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路径是所有利用地震观测数据进行研究的途径。一幅地震图的形态反映了震源、传播路径、仪器特性和接收台站周围噪声的共同作用。理解地震图的复杂结构需要震源物理、地球结构和地震波传播的知识。总之,需要有分析地震波的长期经验。一个经验丰富的地震图分析员经常可发现并正确解释新手们不能察觉的记录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根据 WWSSN 的长周期远震体波记录,采用广义反演技术确定了1966至1980年期间发生在西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的11个主要浅源地震的地震矩张量,同时得到了震源时间函数和震源深度.部分地震的地震矩张量解明显地偏离双力偶模型,偏离的程度似乎与震源机制参数有关.所分析的地震具有较浅的震源深度,均分布在上部地壳范围内.由最佳双力偶模型所得到的震源机制解与印度洋板块向东北方向移动与欧亚板块相碰撞,以及西藏高原向东移动的假设相一致.尺度关系分析表明,板内地震的应力降系统地高于缝合线附近地震的应力降.地震过程持续时间随着地震的规模而增长,但对于相同规模的地震,缝合线附近地震的持续时间长于板内地震.以上结果反映了大陆内部地震的地震矩张量的特征,并暗示缝合线附近地震具有与板内地震不同的发震环境和震源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主要研究2009年7月24日西藏尼玛西南MS5.6地震的基本参数、地震序列特征、震源参数、发震构造等;利用震中附近600km范围内台站测定参数研究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与哈佛大学给出的震源机制解较一致,且与通过现场考察的发震断层走向具有一致性。研究认为本次地震发生在冈底斯山—拉萨块体内部,断裂为NNW向,主要受张应力作用产生左旋走滑正断层活动。此外还分析了震前地震学条带异常特征,结束表明,震前1年出现NW向条带非常显著,研究结论为该地区今后地震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台湾海峡7.3级地震及其震后地震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美凤  林世敏 《地震》1997,17(2):184-194
通过对台海海峡7.3级地震序列研究表明,该地震是一次板内的主-余震型地震,震源机制解确定此次地震是NW走向断裂的走滑正断层错动;震区地震构造背景和震前的地震活动异常图像与我国东南沿海成一体性,表明属于我国东南涡海地震带的地震活动震前出现多项地震学异常。震兆演化过程存在明显的阶段性,本次地震有一寂的可预测性,根据地震活动分幕结果,认为近期东南沿海的一系列中强震活动属于该带第五活跃幕的地震群体活动并预  相似文献   

18.
云南禄劝地震部分余震的矩张量反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倪江川  吴大铭 《地震学报》1991,13(4):412-419
利用数字盒式磁带记录加速度仪组成的流动地震台网所记录的三分向近场加速度图,通过矩张量反演确定了1985年4月18日云南禄劝 Ms=6.1地震的部分余震的震源机制.以均匀半无限弹性介质的格林函数解释路径效应,并通过正演计算识别由两次积分得到的位移地震图中的直达 P 波、直达 S 波和 SP 转换波震相,然后用这些震相进行矩张量反演.反演结果表明,在解超定线性方程组时,采用适当的加权系数,可使上述直达波和转换波的理论计算值与观测值拟合得较好.尽管用以反演的三个余震大小不同(震级 ML48,3.2,3.5),震源位置也有差别,但它们的震源机制却非常接近,且与主震的震源机制相当一致.这一特征显示了余震的发生与主震发震构造的内在联系.这些实例说明,由震源球球面上分布适宜的数字地震台网取得的近场加速度资料,借助于即使是简单的介质模型,通过地震矩张量反演,不但可以得出这些地震震源的主要成份————剪切位错源,同时还可得出震源所含的其它成分,如膨胀源和补偿线性向量偶极.   相似文献   

19.
根据历史地震和仪器测定的地震的活动性资料及新近用地震资料燕结合地震震中分布和震源机制解资料来发的地震构造发区图对意大利未来较大地震的发生作了预测。在58个区域中。,由于地震目录的完整性问题而史允许对其中的20个进行研究。按照每个区域以往发生的地震序列的经验性参变量,可以把每个孕震区域的壳内大震活动模型为周期性的高斯过程或随机性的泊松过程。  相似文献   

20.
杨章  谷青 《内陆地震》1990,4(3):211-221
采用多因子综合概率法估计了乌鲁木齐市区及矿区的地震危险性。根据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场,地震活动性的研究,划分了潜在震源区,确定了震源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应用以结构可靠度理论为基础的震损概率法,预测了乌鲁木齐的地震灾害。提出了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