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气象观测规范107页和新规范111页规定无自记仪器的项目,三次观测站02时地面温度应用(当日地面最低温度 前一日20时地面温度)÷2求得。在以往的工作中,发现在特殊的天气条件下,利用规范规定计算出的02时地面温度低于当日夜间地面最低温度,有些还低的很多,通过对乌伊岭气象站和铁力气象站历年资料的统计,发现这种情况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2.
我们组织出版这本专刊是为了隆重庆祝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成立80周年。在80年的光辉历程中,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奋斗,大气物理研究所从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大气科学研究领域的综合研究机构。80年来,大气物理研究所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国防安全和  相似文献   

3.
上海浦东地区"梅雨期"降水及其多尺度时频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浦东地区"梅雨期"降水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利用小波变换分析了浦东地区"梅雨期"降水的多尺度时频特征及其突变现象.结果表明:浦东地区6月1日-7月10日期间的降水序列能更加客观地反映该地区春末夏初这一特殊的"梅雨期"降水量的实际状况;浦东地区"梅雨期"降水存在准2a和10~20a的主要振荡周期;利用小波逆变换重构的不同振荡周期的时间序列能更好地反映原序列的主要周期振荡特征及其趋势信息.  相似文献   

4.
日辐射能的测量最普通的有两种:其一是对正的,就是受热仪器正对日光时单位黑体面积所受到的能量;其二是水平单位黑体地面所受到的全热量,就是包括正射日光的垂直部分及四面投入的为空气中各种质点格散及反射的日射。水平面全热量(即後一种),对於气象学本身是最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济南盛夏两次大暴雨天气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比分析济南盛夏两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发现它们的环流形势存在历史相似;高低空急流的强弱、冷空气的路径对地面气旋的移动可以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暴雨的产生与特定大尺度背景下中尺度系统的出现有关;抬升作用、水汽输送、层结不稳定是生成大暴雨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Ⅰ作者在本论文的第一报里(气象杂志第十三卷第709页),曾经以天气的晴雨为例,提出一个检视交替事象持续性有无的方法,并就南京自1928年至1936年的天气晴雨纪录,应用上述的理论,得到了天气晴雨有连续至十日左右的持续性的结论。那时是这样规定持续性  相似文献   

7.
长期天气预告的物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长望 《气象学报》1936,12(10):545-559
“云掩中秋月,雨打上元灯。”“重阳无雨一冬晴。”这两句天气俚谚,很明显的告诉我们,长期天气预告并不是十分时髦的问题。千年前的农民和诗人对於这个问题早就有了深切的注意和相当的认识了。他们凭著经验的提示,诗兴的焕发,作了许多关於这类的俚谚,为的是要诱掖後人们注意天气的前後相互关系。这些天气俚谚是否能够兑现呢?这个问题恐怕是许多人要问的。严格的讲,这类的俚谚大都没有兑现的可能,他们的普遍流行,只不过是表示一个农业国家的  相似文献   

8.
1引言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护等级进行计算,确定合理的防雷电电磁脉冲措施,可以达到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防护目的又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通过对黑河电力通讯大楼(十九层)雷电电磁脉冲防护等级的计算,将一种比较容易计算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在电子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防护等级的风险评估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IPCC发布的《气候变化2014:影响、适应和脆弱性》进一步提升了国际社会对于适应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水平,主要表现在:适应气候变化的研究视角从自然生态脆弱性转向更为广泛的社会经济脆弱性及人类的响应能力;阐明了气候风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明确了适应在气候灾害风险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减少脆弱性和暴露度及增加气候恢复能力的有效适应原则;提出了适应极限的概念,指出这一概念对于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含义;提出了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气候恢复能力路径;强调要注重适应与减缓的协同作用和综合效应,指出转型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必要选择。报告认为,气候变化、影响、适应及社会经济过程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单向线性关系,需要纳入统一的系统框架下予以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0.
华北平原一次大雾天气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模式MM5V3,模拟分析了2005年11月19-21日发生在华北平原的一次大雾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本次大雾是发生在相对稳定的大气环流背景下的辐射雾.模拟的天气形势与实况基本一致,模拟雾在范围、强度、生消时间等方面基本反映了实际大雾的生消变化规律.近地层逆温的维持和充沛的水汽条件对雾层长时间维持起着重要作用.诊断分析表明,大雾维持期间,雾区近地面层处在弱的水汽辐合区;900 hPa以上为辐散区和负涡度区,整层大气中下沉运动占主导,大规模的下沉辐散运动有利于中低层大气增温,与近地层的辐射降温相配合,有助于边界层内形成逆温;冷暖平流的作用也有助于逆温形成;地面和大气的长波辐射冷却,是最主要的降温因子;太阳短波辐射是导致大雾减轻及日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南京的天气     
竺可桢  薛铁虎 《气象学报》1936,12(4):201-206
天气这个问题是人们三句不离口的东西,而也是人们最难了解的东西。这种只会谈而不能了解的现象,中外皆然。的确!在中国拿天气作为谈话的资料,已经谚语化了。你瞧!中国“谈话”俗语叫“谈天”,他的意思就是闲谈天气;中国“问安”或“致意”是叫“寒暄”,意思是问问“冷热”或谈谈“天气的状况是否适宜於对方的起居”。  相似文献   

12.
不断变化的气候可导致前所未有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这些事件能否构成灾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脆弱性和暴露度水平。虽然无法完全消除各种灾害风险,但灾害风险管理和气候变化适应的重点是减少脆弱性和暴露度,并提高对各种潜在极端事件不利影响的恢复力,从而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面的灾害风险管理要求更加合理地分配对减灾、灾害管理等方面所付出的努力。过去的主流是强调灾害管理,但目前减灾成为关注焦点和挑战。这种主动积极的灾害风险管理与适应有助于避免未来的风险和灾害,而不仅仅是减少已有的风险和灾害,同时这也是灾害风险管理和气候变化适应更加紧密联系的一个背景。灾害风险管理促进气候变化适应从应对当前的影响中汲取经验,而气候变化适应帮助灾害风险管理更加有效地应对未来变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2005年7月1-2日山西大暴雨中排熵指数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美国新一代中尺度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采用双向二重嵌套网格技术,对2005年7月1-2 日山西的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利用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动力协调资料进行了初步诊断分析,着重分析了排熵指数与暴雨区的关系.结果表明:活跃的副高是造成此次强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低空西南风急流为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及动力条件;大气排熵指数由高值向低值的演变有利于对流的发展,从而导致对流暴雨形成;负熵变区(IRE《0)对应着暴雨区,负熵变区的汇合反映了暴雨的落区;排熵指数与暴雨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东北冷涡客观识别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91-2000年NEC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根据其概念模型的3个物理特征来客观识别东北冷涡。结果表明:在500 hPa上,冷涡中心是极小值点,并且北部有相邻两个格点纬向风向为偏东或静风;冷涡东部的相对厚度高于冷涡中心;冷涡东部的暖锋参数(TFP)高于冷涡中心。当判断连续2d内是否为同一冷涡时,采用方法:前一日识别出有冷涡,那么第二日在与前一日位置相差的经度为(-10?,15?);纬度为(-7.5?,7.5?)内识别出冷涡时,则认为是同一冷涡。将利用客观方法识别的东北冷涡气候特征与前人主观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发现,二者识别的东北冷涡主要分布区域(40?-55?N ,115?-145?E)、持续时间、活跃期基本一致。将客观识别与主观方法对本资料识别的冷涡进行比较,完全一致的达72%。误差原因为主客观方法标准不一致,导致有无闭合等值线产生的空识别、中心定位差异的空漏识别和起止时间的空漏识别,以上误差对气候统计不会造成明显影响,可视为正确识别。另外,10 a间,有19例漏报情况,为错误识别,仅占全部冷涡的1.4%,因此,这一客观识别方法是比较合理的,可以应用到冷涡的气候统计中。  相似文献   

15.
采用NCEP/NCAR全球对流层1°×1°再分析格点资料,选取6个登陆台风个例,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台风大气边界层暖区变化的特征及其与强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台风的不同发展阶段,其大气边界层相对涡度场和温度场的结构有着明显的不同特征,暖中心与正涡中心的距离与台风强度为反相关关系,暖中心与正涡中心的距离越小,台风强度越强.  相似文献   

16.
<正>北极熊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而著称,它们的食谱包括从人类垃圾到驯鹿到浆果等等一系列东西。但是在纬度较低的加拿大北极区,北极熊主要以海冰作为平台猎捕环斑海豹(Pusahispida)。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这一地区的海冰比以往融化得越来越早。现在,北极熊的栖息地有两个月的无冰期。科学家们发现:由于没有海豹可供食用,北极熊越来越倾向于食用陆地猎物,包括北方常见的绒鸭蛋和厚嘴海鸠蛋。2010—2012年连续3年的夏季,在230个岛上以及哈德逊海峡和北哈德逊湾海峡沿岸1000多公里的地区,研究人员考察  相似文献   

17.
EN型数据测风仪是目前部分基本观测站采用的自动记录风向风速的仪器,传统的EL型测风速是通过风杯转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来测定风速,而EN仪的风速记录是通过感应器风杯带动发动机输出的交流电压的频率,作为主机的风速信号,通过不同的频率来测定风速值,并自动记录;而风向的测定基本与EL型一致,是通过风向标带动的接触器与固定方位块组成的开关信号作为风向信号.  相似文献   

18.
1948-2004年全球平均Hadley环流强度指数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NCEP/NCAR逐月平均风场资料,研究了全球平均Hadley环流特征.利用3层4个关键区的风定义并计算了1948年1月-2004年12月的全球纬向平均的南/北半球和全球Hadley环流逐月强度指数.结果表明:计算的Hadley环流指数可以合理地表示Hadley环流的强度;北半球Hadley环流除7-9月(南半球除5月)外都呈增强趋势;南/北半球的年平均Hadley环流也是增强的.年际相关分析表明:Hadley环流指数与SOI有非常高的负相关,Hadley环流强度的年际变化与ENSO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开展农户生计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研究有利于深入认识气候变化与生计的关系,对增强农户的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和降低生计脆弱性具有重要意义。在梳理不同领域敏感性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农户生计对气候变化敏感性的科学内涵和研究框架,重点分析了敏感性表征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农户生计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是指气候变化和极端事件对农户生计的影响程度,敏感性表征主要表现在气候变化对自然资源、人类健康、牲畜、资产和收入等方面的影响,不同地区和人群敏感性表征具有差异性。农户生计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随着发展程度提高而下降,生计多样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有助于降低气候变化的影响。生计敏感性多为脆弱性研究的一部分,常以可持续生计分析为框架,运用指标评估法进行综合评价。未来研究需要完善敏感性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加强适应的有效性评估,以及开展跨区域或跨时段的生计敏感性对比研究,重点关注生态脆弱和贫困地区。  相似文献   

20.
大气气溶胶尺度分布分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溶胶作为大气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复杂的尺度分布结构。为研究其尺度分布特征,采用分形理论首先论述了常用的气溶胶谱分布函数具有分形不变性,然后在分形理论的指导下分别建立了气溶胶粒子和体积分形统计模型,而且以AERONET相关数据验证了分形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并采用分段分形的方法改进了气溶胶体积分形模型。最后分析研究了分维数的实用意义和分布情况,讨论了气溶胶分维数变化和粒度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气溶胶粒子数和体积分维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上半年的大气溶胶粒子数分维数的变化幅度明显小于下半年的变化幅度;研究区域大气气溶胶中细粒子分布比较密集,大粒子分布比较分散。分形理论为研究大气气溶胶的尺度分布特征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手段,具有广阔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