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地下水》2016,(6)
基于石羊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现状及不同水平年流域水质达标目标,结合流域内不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河流水资源配置、污染程度以及水文、地理条件等因素,进行区分处理,对不同区域的水功能区设定不同的水质达标目标,确定限制排污总量,最终得到不同水平年不同水功能区的限制排污总量以及整个流域的限排总量,将其设定为限制纳污红线,作为流域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的约束性指标,建立以水功能区为单元的水质目标考核制度,促成量质结合的水资源统一管理模式,达到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为实施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以行政区域为单元的入河排污总量,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和技术难点。通过对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风险的分析,以临沂试点为例,初步以区域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考核依据,核减下一年度县区地表水用水指标,并以限制纳污指标为辅助控制指标。本文着重探讨在没有县级水功能区划的情况下,如何将一个跨县区的水功能区COD、氨氮指标客观、公正地分配到相关县区;探讨在没有县界水质目标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上下游水质达标率的责任考核问题,使流域与行政区域,水质达标率与纳污控制指标相衔接。  相似文献   

3.
张校玮 《地下水》2019,(3):48-49
河北省廊坊北三县作为对接北京的桥头堡,承接北京诸多城市功能和人口外溢,随着水资源需求量刚性增长,直接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严峻。北三县在京津冀一体化中扮演重要角色服务于北京通州副中心,本文以廊坊市北三县为研究对象,利用2016-2018年数据分析近五年水功能区主要污染物质、水质类别与达标情况的变化情况,得出:北三县主要监测指标COD、氨氮,除桑梓红旗闸、三河白庄大桥、西罗村闸2018年污染物浓度有所反弹外,其余监测断面总体呈现明显降低趋势。整体达标率呈上升趋势,水功能区水质状况逐年变好。  相似文献   

4.
吴建斌  陆海明  孙祥  李晓红 《水文》2018,38(6):77-80
水功能区达标评价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水污染防治重要抓手。年均值法和频次法是水功能区达标评价两种主要方法。以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区S市W区2013~2017年64个水功能区水质数据为例,比较了两种方法区域水功能区达标评价结果差异。结果表明:(1)年均值法评价区域水功能区达标率高于频次法,双因子(CODMn和NH3-N)、三因子(CODMn、NH3-N、TP)年均值法达标率分别高于频次法18%、24%;(2)CODMn、NH3-N、TP单项因子评价年均值法达标率分别高于频次法11%、12%、14%;(3)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差异的水功能区占功能区总量的41%,多次出现两种评价方法结果差异的水功能区主要分布在水流不畅易发生滞流的水域,水体污染源和降水可能是影响评价结果的主要因素。选择达标评价方法时应综合考虑水功能区水质变化特征、水生态系统对水质响应关系、水质评价结果的历史连贯性和实际管理可行性等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5.
利用2015年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全指标和双指标评价法、对临洮县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进行评价。以2011-2015年水质资料为依据,通过主要污染指标对水功能区5 a来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达标分析,结合水功能区的控制目标对其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临洮县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相对较高,水质污染虽呈下降趋势,但污染仍较严重。  相似文献   

6.
李秀莹  张爽娜  李曼 《地下水》2009,31(2):85-88
为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针对目前水功能区水体污染严重的状况,从水功能区划分、水质状况、纳污现状、纳污能力计算与分析四个方面,详细探讨了衡水市水功能区纳污现状及纳污能力,给出了不同行政分区段内污染物消减目标,并提出了积极推进水环境治理规划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和加快县级污水处理厂建设等五项排污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21,(1)
库车河流域地处中天山南麓,是流经新疆库车市境内的主要河流。本文基于流域水文条件及地表径流长系列统计资料,从地表水、地下水和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初步总结了库车河生态基流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在远期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重生态基流问题,在满足流域防洪和兴利目标的基础上,优化水利工程运行调度方式,保证河道中的生态基流,维护流域水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20,(2)
塞里木湖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和利用程度均较低,各类生态系统保持相对完整。随着赛里木流域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强度不断加大,会增加赛里木湖生态退化、水质降低等风险。针对赛里木湖水系生态流量监管基础薄弱,湖泊最低生态水位保障设施建设和监测不完善等问题。选用年保证率法、湖泊形态分析法和最低年平均水位法三种适宜赛里木湖特性的最低生态水位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分析,通过计算采用合理确定赛里木湖最低生态水位作为水资源保障目标,结果可知:综合3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分析,确定赛里木湖最小生态面积为458. 29 km2,最小生态面积所对应的最低生态水位为2 072. 20 m。近10年赛里木湖年最低水位均满足已确定最低生态水位,达标率为100%。研究结果可为流域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拜亚丽 《地下水》2022,(5):112-113+125
黑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如何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实现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黑河干流的水功能区达标指标、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防洪能力和公众满意度等四个方面对黑河干流张掖段河流社会服务功能健康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进一步提出加强黑河生态健康综合管理、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以及河流保护宣传工作等建议,为满足黑河干流水资源合理开发、生态保护和修复、科学制定黑河干流水资源保护措施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变化环境下缺水流域水资源演变与科学调控是国际上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中国水资源安全保障面临的重大难题。针对剧烈环境变化下黄河流域水资源显著减少、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的问题,以提升流域水资源安全的调控能力为目标,识别了流域水资源供需演变认知—适应性评价—高效输沙—分水方案优化—协同调度的5大关键科学问题,从水资源供需演变机制分析、流域水量分配方案适应性综合评价、河库联动高效输沙水动力条件塑造技术、流域水资源动态均衡配置理论、复杂梯级水库群水-沙-电-生态多维协同调度等方面,提出了"黄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优化及综合调度"研究的总体架构和理论方法,构建了黄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协同调度技术体系,为提升缺水流域水资源管理能力与调度水平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1.
邓晓雅  杨志峰  龙爱华 《冰川冻土》2013,35(6):1600-1609
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已近尾声,众多山区水库及水电开发建设将大规模展开,开展流域生态调度对巩固综合治理已取得的成效,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构建和谐流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流域已确定实施的水资源分配方案和近10 a来的生态输水实践,分析了生态调度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关系以及流域生态调度关键问题、主要技术路线和基本框架结构,计算了流域生态调度关键控制断面阿拉尔断面生态流量,探索了源流区、干流中上游、干流下游生态调度的目标和措施,提出了源流"集中同步组合"、干流"分段耗水控制"、干流下游"地下水位调控"的生态调度方案,以期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控制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于洋 《地下水》2022,(3):122-12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粗放利用与过度开发、供需矛盾等问题日益突出。目前,辽河流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生态损害、水质污染、水量短缺。为了推动辽河生态经济带治理能力、水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和流域水资源保护成效的提升,文章详细阐述了水资源保护的基本内涵,系统总结分析了辽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水质现状和水资源总量,然后运用协同治理理论提出水资源协同保护理念,构建社会、市场与政府协同的水资源保护机制,为辽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水库群中长期生态调度问题,以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水库调度的网络节点图,建立了面向生态的水库群中长期调度模拟和优化两种模型,分别采用历时水量平衡的自迭代模拟优化算法和大系统协调的动态规划方法求解。结果表明,中长期模拟和优化调度结果均满足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供水及相应保证率要求,且优化调度模型计算的河道内外生态供水、北疆供水、农业供水等均优于模拟模型。同时,揭示了来水与生态供水的关系,制定了关键水库的生态调度图,建立了调度函数并通过合理性检验。研究成果对额尔齐斯河水资源综合利用、保障河道鱼类栖息地、河谷林草的生态安全提供了中长期战略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黄河兰州至河口镇河段为研究对象,采用分解、协调、耦合和控制技术,通过数据实时传递与反馈实现水量水质的同步耦合,以河段取水量、断面下泄流量和水功能区水质指标为辨识参数实现调配目标的在线辨识与过程控制,建立具有循环迭代、在线反馈和滚动修正功能的水量水质一体化调配模型。以1956-2000年天然径流为输入,以2020水平年黄河上游需水和排污为例,通过优化提出河段水量水质一体化调配方案。结果表明,通过对取水量及其过程、污染物入河量与过程的协调控制,2020年水平河口镇以上河段地表耗水量125.2亿m3,低于黄河分水指标,COD和氨氮入河量控减率分别为50.6%和65.7%,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模型可实现河段水量水质一体化调配。  相似文献   

15.
朱金花 《地下水》2012,(3):94-96
以水功能区为基本单元,采用一维水质数学模型分析计算渭河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分析评价水环境质量状况;以纳污能力为约束条件,分析归纳出各水功能区和支流区域的排污控制量和削减量;并分析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和实际承载状况的空间分布。就流域的水环境治理措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布局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城市雨洪是一种灾害,又是重要的水资源,目前水资源和环境是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充分开发利用城市雨洪资源,对缓解城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2010和2011年衡水市区内生态水(景观水)、暴雨路面积水和天然雨水的水质状况的分析研究,为开发和利用城市雨洪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流域水资源系统中以“面”为主的多水源配置和以“线-点”为主的水库群调度耦合问题,提出多水源配置与水库群优化调度相耦合的二层结构方法。以永定河流域为研究实例,提出包括供水规则、引水规则、多水源供水策略以及共同供水任务分配策略的多水源配置与调度规则,以此建立多水源配置与水库群优化调度模型,分析多水源供水和不同需水情景下的调度方案,以及最优方案下的供水效益。结果表明:永定河流域考虑本地水、引黄水、南水北调水和再生水的多水源供水与节水相结合的情景方案为最优方案,生活用水保证率均大于99%,工业用水保证率均大于97%,灌溉分区供水保证率为76.7%~90.2%(除桑干河上游外),三家店断面生态供水保证率为96.3%;通过多水源供水和节水策略,可以极大地改善用水户的供水效益和保障三家店断面生态水量需求。本文方法可为流域多水源配置与水库群优化调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新疆喀什噶尔河流域水资源质量保护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喀什噶尔河流域水环境系统十分脆弱, 运用环境容量总量控制、水质模型等方法进行了重点河段污染物控制量计算, 合理的划分水功能区, 拟订可行的水资源保护目标, 确定了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 为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2015,(5)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泾河流域河川基流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通过对泾河流域干支流的五个水文站从1961至2010年50年的基流量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认为:泾河流域基流量自1961年以来呈波动减少趋势。提出要加强植树造林,加快流域综合治理,维护河流生态平衡;同时也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有效的、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王琳 《地下水》2022,(5):240-241
通过分析宜君县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并对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的现状以及开发潜力进行评价,总结其存在的工程性缺水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和局部水环境污染较重两方面问题,从实施“节水优先”战略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角度提出重视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规划工作;实现用水效率控制;强化依法治水、依法管水,坚守水功能区纳污红线和打造专业的水资源管理监督队伍的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从而解决宜君县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