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泥石流监测预警站利用的是泥石流预警报系统,以便对泥石流进行监测后,作出泥石流预警报。泥石流预警报系统由三个子系统组成,这就是:1.暴雨类泥石流预报子系统;2.泥石流地声报警子系统;3.泥石流规模报警子系统。三个子系统分别用在泥石流监测预警站所属的雨量、地声、泥位三类泥石流监测点上。泥石流预警报系统由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在蒋家沟研制而成,1985年底通过鉴定,获1986年度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2.
胡凯衡 《山地学报》2007,25(5):F0003-F0003
东川站配备有完善的科研观测设施和七力学分析实验设备,依托蒋家沟得天独厚的泥石流原型资源、多功能的野外试验场和自行研制的半自动化泥石流野外观测研究系统与设备,以观测和实验为主要手段,开展各类泥石流发生、运动、堆积机理与过程等基础性研究和泥石流发生预测预报、警报系统、[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区内共有21个小区,面积23.08万km ̄2,分布在8省区内.泥石流自然危险度指标级别以B级和C级为主,泥石流活动强度属强烈一中等.本区泥石流活动强度和危害程度不一,区域泥石流危害程度《部分单沟泥石流危害程度,区内有13个县市所在地受泥石流威胁或危害.本区泥石流防治已有一定基础,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4.
区域和沟谷相结合的泥石流预报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分析泥石流预报现状和泥石流减灾决策对泥石流预报的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区域和单沟相结合的泥石流预报的问题。以泥石流发育的基础数据库、降水的动态预报与监测和泥石流预报模型为基础,以GIS技术为工具,建立泥石流预报平台。泥石流预报模型采用基于模糊数学的泥石流预报模型,预报结果应用概率分级进行表述,以适应泥石流预报准确率低的不足,并最大程度地克服了过分依赖临界降水量进行泥石流预报的不足。将该泥石流预报方法应用到北京山区泥石流预报中,建立了北京山区泥石流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5.
泥石流扇形地危险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应用数学统计方法探讨了泥石流扇形地危险性评价方法,根据专家综合调查,确定了泥石流堆积厚度,最大石块粒径,扇面沟道位置,扇面纵比降和扇面糙率五个主导因子参与泥石流危险度评价。应用德菲尔分析方法计算了和因子的权重,由此建立了泥石流扇形地危险度分区的简易模型。  相似文献   

6.
泥石流沟判别与危险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朱静 《干旱区地理》1995,18(3):63-71
以云南泥石流形环境的区域调查为基础,提出了以11项因素作为泥石流沟判别与危险度评价预测的背景参数,依据关联性序列分析确定了因素的权重分析,应用数量化理论建立了泥石流沟判别模式和危险度评价预测的计算方法,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法可靠、简便和实用,适用蚶类泥石流沟判定与危险度的评价预测。  相似文献   

7.
流团模型在泥石流危险度分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应用王光谦等发展的流团模型,在泥石流摩阻为速度的二次多项式的条件下,根据一定的地形条件、流量过程线及泥石流体的一些参数,模拟了泥石流在堆积扇上的扩散堆积运动。由数值模拟结果,以泥石流的最大动能为分区指标,建立了泥石流危险度分区模型。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到云南东川尼拉姑沟,取得了该沟50a一遇泥石流的泛滥范围和危险度分区。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软件工程的原理和方法阐述了县级泥石流信息系统的建立过程,并讨论了其应用,主要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用图形库的应用,系统支持下的泥石流危险度分区,泥石流两类分别判别模式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矿山泥石流成灾度模糊综合评价——以神府东胜矿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丽萍  唐克丽 《山地学报》2002,20(2):212-217
在神府东胜矿区,以矿山泥石流成灾的人为特殊性为基础,经济区位影响为目的,选择泥石流形成和成灾的自然、经济区位、人为三个方面的9个因子,43条矿山泥石流样沟,应用运筹学原理,将层次分析与模糊信息推断相结合,进行了成灾程度分析。结果显示:50%以上的泥石流沟属于强成灾范围。  相似文献   

10.
灰色关联度法在泥石流活动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邹翔  崔鹏  韦方强  陈杰 《山地学报》2003,21(3):360-364
泥石流活动性评价是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采用处理非线性问题的有力工具——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法,建立了泥石流活动性评价的方法,并用此方法,以云南蒋家沟为参考序列,对云南的6条典型泥石流沟进行活动性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的情况较吻合。并应用云南保山王官屯沟和云南怒江州六库的芭蕉河沟做了检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是正确性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以泥石流起动条件为基础,建立了泥石流的判断预测法和计算预测法。据此对九寨沟泥石流加以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玉溪滑坡泥石流与降水关系及气象预警预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玉溪市的乡镇加密雨量站,分析2004-2006年不同地质结构山体滑坡泥石流与降水的关系.提出乡镇雨量点在气象地质灾害中三站平均雨量应用方法,重点分析了触发滑坡泥石流的降水类型、降水强度和地质结构.得出不同地质结构和降水条件下的滑坡泥石流等级预报指标,结合降水预报和实况降水的基础上建立玉溪市山体滑坡气象预警预报等级.2007年度试运行中准确率达83.3%,在气象防灾减灾中取得了突出成绩.  相似文献   

13.
不同损失条件下的泥石流预报模型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韦方强  胡凯衡  崔鹏  杨坤 《山地学报》2002,20(1):97-102
泥石流预报是泥石流减灾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泥石流形成的复杂性使泥石流预报准确度低,误报和漏报率较高。泥石流误报和漏报都会造成损失,但二者造成的损失有很大的差别。为了减少泥石流误报或漏报造成的损失,应当考虑两种错报造成损失的不同。根据使总平均损失达到最小的原则,建立了不同损失条件下的泥石流预报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到云南东川蒋家沟。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上游泥石流轻度危险区(属Ⅴ_a级区)分为15个小区,基本无危险区(Ⅴ_b级区)分为4个小区.全区跨6省,面积30.30万km ̄2.本区泥石流自然危险度级别以E级为主,经济发展程度级别多为5级(经济待发展区).区内泥石流活动微弱,危害轻,但有个别人为泥石流造成的重灾点.本区的重点防范对象是人为泥石流.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信息共享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方强  崔鹏  胡凯衡  陈杰 《山地学报》2002,20(4):511-512
东川站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绿茂乡蒋家沟。蒋家沟是被国内外专家誉为“天然泥石流博物馆”的小江中游右岸的一级支沟 ,流域面积4 8 6km2 ,海拔 10 4 2m~ 32 6 9m。由于地形、地质和了和水条件的特殊性 ,蒋家沟成为小江流域泥石流暴发最频繁的一条典型泥石流沟。蒋家沟平均每年发生泥石流 15场左右 ,最多可达每年 2 8场。如此高频率的泥石流 ,属国内外罕见 ,为泥石流野外观测、试验和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这种极为宝贵和丰富的泥石流研究天然资源使得东川站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进行泥石流观测、试验和研究的重要基地。该站全称…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上游流域是我国受泥石流危害最严重的地区。区内有泥石流沟(坡)6800余条(处),遍及八省区,一场泥石流致死百人以上的灾害点有ll个,受泥石流危害和威胁的市县45个、乡镇达数百个,本区由泥石流造成的经济损失8一12(亿元/a).泥石流在两个地貌转折带上是为活跃,集中发育于大型断裂带和地震带内,主要出现在小流域中,分布呈非地带性。  相似文献   

17.
泥石流是意大利山区(尤其是境内阿尔卑斯山区)的一种主要山地灾害。从水力学和地貌学角度,综述了意大利的泥石流研究现状和进展,简介了一些有广阔前景的泥石流研究方法,如泥石流仪器监测法和泥石流起动过程的地质技术分析法,另外概述了三个有代表性地点的泥石流研究实例.  相似文献   

18.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泥石流易发性评价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剑  黎艳  许冲 《山地学报》2016,(4):460-467
金沙江上游奔子栏-昌波河段属典型的干热河谷区,气候干热少雨,但泥石流灾害发生频繁。采用指标熵模型对干热河谷区泥石流的影响因子进行敏感性分析,最后筛选出流域地貌熵值、岩土类型、坡向、坡度、植被归一化指数、月均降雨量等6个因子作为泥石流的易发性评价因子。将研究区划分为217个小流域,以流域单元为评价单元,采用权重系数法建立了泥石流的易发性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制作易发性分区图。分区结果表明:研究区泥石流极高易发区和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昌波-贡波段、中东部的徐龙-曲雅贡段和南部的金沙江沿岸。极高易发区和高易发区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6.4%,两区内的泥石流流域面积占泥石流总流域面积的58%。经检验泥石流的预测成功率为69.6%。  相似文献   

19.
昆明市东川区泥石流信息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根据东川区泥石流的成因、泥石流灾害信息源、各类数据的表达方式及泥石流信息系统的应用等,对东川区泥石流信息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3S技术,在ARCVIEW的AVENUE开发语言支持下,集成各类数据,建立东川区泥石流信息系统,最后讨论了该系统在泥石流危险度区划及灾害趋势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县级泥石流信息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软件工程的原理和方法阐述了县级泥石流信息系统的建立过程,并讨论了其应用,主要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用图形库的应用,系统支持下的沁石流危险度分区,泥石流两类分别判别模式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