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布袋注浆桩在深厚层软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袋注浆桩是一项新的软土地基加固技术,应用于深厚层和夹硬层的软土加固,具有明显的优势。结合甬台温铁路深厚层软土地基加固,介绍了布袋注浆桩的加固机理、设计、施工、质量检测方法和标准等。检测结果表明,布袋注浆桩成桩质量良好,加固后,地基沉降得到有效控制,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以北京某地铁车辆段注浆加固处理液化地基为例,介绍了注浆加固施工参数及处理后的检测结果,通过标准贯入试验和注浆前后桩间土剪切波速大小对比分析可知,注浆加固处理液化地基效果较好,解决了施工振动、噪音、空间条件限制等特殊环境条件下液化地基处理问题,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注浆技术在封堵地下涌水和加固岩体工程中应用甚广,利用钻孔成桩技术是在地面注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地基进行处理而形成的一种注浆法。它将注浆技术与钻孔桩放了工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基坑挡土桩施工的压浆成桩新工艺,发展了现行传统桩基础施工法。  相似文献   

4.
微型钢管桩在软土地区厂房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型钢管桩试验及地基加固施工结果表明微型钢管桩施工中控制水泥及石子的用量,采用二次注浆是保证加固效果的关键;在有碎石填土的地区,微型钢管桩头部形成貌似图钉状的扩大头,能明显提高桩及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上海的地基处理中,压密注浆法、粉喷桩法、深层搅拌桩法、旋喷桩法等施工新技术已广泛应用。在上海软土地基中设置这些群桩体或水泥注浆,形成了复合地基。地基复合后,水泥、桩、桩间土、复合地基的力学指标(承载力、沉降量)是设计上层结构所需的基本数据,复合地基的均匀性如何,以及复合地基的深度如何等等,都需要准确、快速、全面、经济地获得。随着物探技术的发展,对复合地基的质量可以进行检测。1 桩基检测法以前,由于各种动测仪器的灵敏度较低,一般认为粉喷桩、搅拌桩的桩身质量无法测试,随着动测仪器灵敏度的提高,检测的效果较…  相似文献   

6.
注浆微型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机理与设计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注浆微型桩复合地基是由桩间改良后的土与注浆微型桩桩体组成的人工地基。从注浆微型桩加固地基的机理与设计计算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其加固地基的机理及设计与计算的半理论、半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7.
通过高压旋喷桩的设计、施工、效果检查,介绍了高压喷射注浆技术在软弱下卧层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李允哲 《探矿工程》2004,31(2):24-24
上海夏普洗衣机、冰箱车间厂房内软弱地基处理,由于受厂房高度限制,采用伸缩式搅拌钻杆和注浆管进行深层搅拌桩施工。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采用高压旋喷注浆与树根桩技术对建筑物基础下地基进行加固的工程实例,总结了设计、施工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0.
杨立斌  王国瑞 《探矿工程》2012,39(8):65-68,81
汉中佳苑小区新建住宅楼位于河流高漫滩地带,所选择地基持力层地层沉积年代较新,固结不充分。住宅楼建成后,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致使建筑出现裂缝,通过对现场工程地质条件的研究,对多种方案进行了经济技术可行性的比选,决定采用压力注浆方法,达到控制沉降、保护建筑的目的。根据施工场地主要位于建筑内部的特点,合理选用气锤击入花管注浆施工工艺,解决了狭窄场地条件下的施工难题,同时避免了采用静压桩和旋喷桩施工对建筑周边环境以及对基础本身的破坏。  相似文献   

11.
高压旋喷加劲水泥土桩锚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岩土加固与支护技术。结合2个围护桩(SMW工法桩或组合排桩)+高压旋喷加劲水泥土桩锚支护体系在软土深基坑中应用的工程实例,阐明了高压旋喷加劲水泥土桩锚支护技术具有经济性好、施工方便、适应性强等优点,具有较好的综合效益,同时也指出在深厚软土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不良地层,导致在灌注桩身混凝土的过程中,孔壁局部坍塌,使得土体进入混凝土中,造成灌注桩断桩、桩身混凝土存在缺陷及桩端承载力不足等情况。而高压循环注浆结合钢管托换补强技术可以很好地对上述问题进行处理。结合桩基补强工程实例,对其设计、计算和应用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对高压循环注浆结合钢管托换补强技术加固效果进行抽心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经补强加固后的桩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苏州软土地区的基抗支护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庆 《江苏地质》2001,25(2):111-114
苏州是我国典型的软土地区,其坑支护难度较大。基坑支护类型的钢板桩支护、悬臂式、锚杆锚拉式、钢筋砼内支撑梁式钻孔灌注桩排桩支护、土钉墙支护、组合结构支护等。止水帷幕有压密注浆、高压旋喷桩、水泥土搅拌桩等。降水多采用轻型井点或管井降水。土方开挖是基坑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挤土桩,须重视地应力释放问题。监测技术与信息化施工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系统性、完整性、规范性尚欠缺。介绍了部分典型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4.
岩溶地区某广场钻孔灌注桩基础补强加固设计与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岩溶地基上高层建筑桩基缺陷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低坍落度塑性砼对缺陷桩基础进行加固处理的可控压密注浆技术。此技术通过特制高压泵,将强度不低于20 MPa、坍落度不大于50 mm的低坍落度砼压入强岩溶发育地层,形成有效桩径,以改善桩基缺陷。通过现场试验与全面施工,开发出成套施工工艺,有效解决了灰岩地区桩基础持力层缺陷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由深厚软弱土层组成的地基,采用粉煤灰碎石混凝土灌注桩法予以加固处理时,其施工机具相对简单,工期短,节约“三材”,投资省,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由粉煤灰碎石混凝土灌注桩和深厚软弱土层共同构成的复合地基的工程特性,介于一般碎石桩复合地基与混凝土桩桩基之间,其基本特征是:承载力的提高,主要是置于深厚软弱土层中的粉煤灰碎石混凝土灌注桩的排水和垂直加筋作用的结果;其承载机理,部分具有一般碎石桩复合地基的特征;在结构物荷载作用下,其桩、土荷载分担特征,比较接近于普通混凝土桩桩基。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桂林市混合土的工程特性,主要阐述了桂林市混合土层CFG桩地基加固机理、设计计算、施工以及处理技术的应用设计,并介绍了在施工方面的工艺流程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对桂林市岩溶区混合土层的地基加固处理,CFG桩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地基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7.
地下室开挖与基础施工过程中,当坑底存在承压水,如设计考虑不周或施工方法不当,因钻孔穿透承压含水层等原因,将导致管涌发生。结合浙江宁波某基坑管涌处理工程实例,提出采用钢套管、高压旋喷桩、双液注浆的综合处理技术,实践证明,提出的技术可以有效处理类似事故。  相似文献   

18.
钻孔灌注桩桩底注浆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钻孔灌注桩由于受施工工艺限制,桩端沉渣不易清除,桩端土易受扰动,故桩端承载能力较低,通过桩底注浆技术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桩底注浆钻孔灌注桩的受力机理和工艺技术,提出了桩底注浆施工的注意事项,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认为钻孔灌注桩桩底注浆可以明显提高桩承载力,经济效益显著。另外,讨论了影响桩底注浆桩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苏洁  张顶立 《岩土力学》2006,27(Z1):477-482
在隧道施工影响下,建(构)筑物的上部结构及其桩基础、地层、隧道施工四者处于一个共同作用的完整体系中,每一部分的工作状态都是四者协同工作、相互影响的结果。因此,应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首先,岩土体是隧道与桩基相互作用的重要媒介。地铁隧道浅埋暗挖施工时必然扰动地层,地层将施工产生的变形传递到临近桩基导致桩基承载力的降低,荷载变化通过桩基向上传递使上部结构产生沉降和变形。当变形超过一定程度时,将影响上部结构的正常使用和安全。因此,在施工影响下,对既有桩基进行分析和控制以确保上部结构的安全是隧道施工穿越既有桩基的关键。在对上部结构-桩基-地层-隧道施工四者相互作用关系、桩基变形机制以及注浆加固机制进行详细论述的基础上,采用2D-Sigma有限元软件模拟北京地铁5号线雍和宫站-和平里北街站区间过桥段浅埋暗挖施工对既有桩基的影响,得出桩基变形的一般规律。同时比较分析注浆前后桩基的不同响应,提出注浆加固地层的必要性及相关的工艺参数。最后,将桩基变形的预测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者规律基本一致。研究表明,注浆加固地层对减小桩基变形、确保上部结构安全是非常有效的,这将对以后的地铁施工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