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地方性氟中毒(氟病)是由于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人体通过饮水或食物长期摄入超过生理需要量的氟而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中毒性病变,主要可以分为饮水型和燃煤型。其分布十分广泛,在全球目前有50个国家存在地方性氟中毒疾病流行。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论述广西下雷次生氧化锰矿床的矿体形态产状、矿层结构、矿石矿物及结构构造、矿石化学组分等特征,探讨次生氧化锰矿的形成受原生碳酸锰矿、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原生矿石及围岩的物质成分、气候及水文等条件所控制。  相似文献   

3.
山东黄河冲积平原区地氟病与地球化学环境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黄河冲积平原区是山东省地氟病的重病区,危害严重。选择其中的郓城、嘉祥、博兴3县进行土壤氟含量、饮水氟含量、儿童尿氟、儿童氟斑牙检出率、氟斑牙指数、成人尿氟、成人氟骨症检出率等指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区内土壤、饮水氟含量和群体的尿氟含量普遍较高,高氟的危害和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十分严重。在分析氟元素在土壤、饮水中的分布及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开展地方性氟中毒病与生态地球化学环境相关性研究,认为地方性氟中毒病与土壤中氟含量、饮水氟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试论靖西岩溶堆积型铝土矿矿床成因及其控矿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靖西岩溶堆积型铝土矿是原生沉积铝土矿在强烈的岩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次生沉积改造矿床,主要赋存于岩溶洼地的红土层中,具有矿床规模大、矿石质量优等特点。矿床成因与岩溶作用、红土化作用息息相关,成矿受矿源层、地层岩性、构造、气候、地貌等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5.
<正>卤化物矿物是金属元素阳离子与卤族元素(氟、氯、溴、碘、砹)阴离子相互化合而形成的矿物,形成于多种地质环境,通常硬度低,多呈立方对称晶体,比重小。目前已发现的卤化物矿物约120种左右,其中主要是氟化物和氯化物,而溴化物和碘化物则极为少见。氟化物主要产于热液矿脉,如萤石;氯化物常见于蒸发岩地层,如石盐。  相似文献   

6.
渤海坳陷下第三系砂岩普遍含有两类油气包裹体,即原生油气包裹体和次生油气包裹体,它们分别记录了本区两次油气运移、聚集成藏过程。次生油气包裹体个体大、分布广、含量明显高于原生油气包裹体,其主要充填分布在次生溶蚀孔隙和裂隙中。均一温度测量、包裹体成分和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结果综合表明,次生油气包裹体记录的第二次油气运移是区内最主要的一次油气聚集成藏过程,其油气来源于下第三系湖相泥质烃源岩。本区次生溶蚀孔隙是在早第三纪晚期构造抬升过程中,由大气淡水淋滤作用形成的。结合地质演化特征分析认为,渤中坳陷目前油气勘探的重点应是浅部下第三系地层,而不是深部其他地层。早第三纪晚期构造运动、沉积  相似文献   

7.
原生矿床中金的主要性状有自然金与金的碲化物.自然金可分为"明金"和"微细粒金"."明金"的次生作用,使金的成色得到提高,粒度更大,往往有利于残坡积型砂金矿床的形成."微细粒金"的次生作用,常形成卡林型氧化金矿或红土型金矿和铁帽型金矿.显然,以"明金"为主的矿床及金的重砂异常区,不存在找红土型金矿的可能,应寻找脉金矿床.而在有低值金的重砂异常叠加的化Au异常区,有望找到中小型红土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自然地质条件复杂 ,生态环境脆弱 ,不仅分布有特殊不良地质环境条件和严重的地质灾害 ,而且存在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诸多环境地质问题。特殊不良地质环境条件主要有特殊不良岩土体 (湿陷性黄土与胀缩土 )、原生地球化学异常 (高氟水、低碘水、咸水 )和次生地球化学异常(土壤盐渍化 ) ;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地面塌陷、矿坑突水、瓦斯爆炸等 ;环境地质问题有水资源枯竭、水质污染、固体废弃物堆放等。这些已成为制约我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河南登封大金店乡大贾沟下寒武统辛集组、馒头组中的次生岩石——盐溶角砾岩、次生灰岩、石膏硅化岩是盐类沉积物的地表露头。这些次生岩石中角砾的成因是盐类沉积物(主要是石膏)在地表条件下吸水膨胀,在地层的重压下塑性流动使夹层岩石碎裂而成的;次生灰岩则是石膏与大气水反应的产物;石膏硅化岩则是瘤状石膏受次生方解石化后再硅化的结果。沿这些次生岩石倾向在地下深处可找到原生盐类沉积矿床。以这种认识为指导,在华北其它地区有望找到一定规模的盐类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10.
我国规定饮用水含氟量不得超过0.5~1.0毫克/升,超过这个标准就称为高氟水。鹤壁地区因高氟水致病的氟中毒症在内黄、滑县、浚县、汤阴一带广泛流行,分布面积约一千平方公里。据安阳地委地方病办公室防疫站资料,已查出氟斑牙病患者近二十万人,氟骨症患者1169人,患病率达47.6%.在鹤壁市等地因水中含氟量过低,又流行龋齿病。上述地方性氟病的成因,与岩石、地貌、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等环境地质特征有关,现根据调查资料作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11.
贾光华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3,37(3):48-58,126,127
东营凹陷南坡古近系孔一段和沙四下亚段发育以水上氧化环境为主的碎屑岩沉积.针对红层砂体储集特征,综合应用岩心、薄片、X线、压汞等资料,分析岩石学、成岩作用及储集空间特征,研究控制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红层砂体岩石成分以长石、岩屑为主,主要经历早成岩A期至中成岩A2期的成岩作用,原生及次生孔隙是主要储集空间.储层物性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影响,其中沉积作用控制储层原生孔隙,成岩过程经历碱性和酸性的流体环境,早成岩B期溶蚀作用最强,形成大量次生孔隙.综合沉积相、成岩相及构造特征将红层砂体划分为高孔中高渗型、中孔中渗型、中低孔中低渗型和低孔低渗型等4类储层,明确优质储层的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三峡库区侏罗系地层滑坡发育广泛,研究该地层软岩夹层在不同水压力作用下的强度及变形破坏特性对库区岸坡的长期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以三峡库区侏罗系典型软岩——沙溪庙组泥质粉砂岩为例,对其进行了不同水压力下的力学试验系统(MTS)三轴压缩试验,并基于断裂力学与有效应力原理对水-力耦合效应下岩石的起裂及裂纹扩展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压力的存在可降低岩石的峰值抗压强度,水压力越大岩石破坏后控制性裂纹的长度及倾角也总体随之增大,次生裂纹的数目也呈现出随之增多的趋势;原生裂纹的起裂及次生裂纹的扩展分别受控于K、K型应力强度因子,原生裂纹的起裂角最大为70.5°;次生裂纹的临界扩展长度随原生裂纹长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原生裂纹倾角约为45°时,在相同条件下次生裂纹的扩展长度最大;说明水压力的存在加剧了岩石裂纹的扩展,且使岩石的张拉破坏趋势更为明显,而原生裂纹形态特征对裂纹的扩展规律亦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高氟地下水是一种典型劣质水源,长期饮用可致人体患地方性高氟病。本次研究以禹城—平原地区为研究对象,对区内地下水进行氟含量、水化学类型和氟离子的影响因子等研究。结果表明,浅层地下水氟离子含量大部分不超过1.0mg/L,其水化学类型主要有HCO3-Na和Cl·SO4-Na型,深层地下水氟离子含量大部分均超过1.0mg/L,其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Na和HCO3·Cl-Na型。通过对pH和地下水水化学演化因素的研究,认为碱性环境一定程度能够促使氟离子聚集,但并不是唯一决定因子,高氟水的形成机制主要是水-岩相互作用和蒸发浓缩作用。  相似文献   

14.
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气藏主控因素及有利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徐家围子断陷是我国东部富含火山岩天然气藏的重点断陷.探讨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气藏基础地质条件和火山岩含气系统,分析火山岩气藏主控因素及耦合关系,揭示火山岩天然气成藏规律.结果表明: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气藏控制因素包括优质、成熟的气源岩为火山岩气藏提供充足的气源条件;原生和后期改造型火山岩体为火山岩气藏提供有利的储集空间;基底断裂控制火山岩体的分布并提供天然气高效运移的疏导通道;火山岩气藏成藏主控因素、时空匹配关系控制天然气富集.火山岩气藏主要分布于构造高部位和斜坡带,全区发育原生型火山岩气藏,徐中地区和安达地区发育后期改造型火山岩(风化壳)天然气藏.徐家围子地区存在一定范围的风化壳,厚度在100m左右,主要分布于安达地区和徐中地区;距火山岩风化壳顶面由近及远,单井日产气量从26×104 m3降至8×104 m3,火山岩孔隙度从26%降至8%,风化剥蚀改善火山岩储集性能.  相似文献   

15.
氟是自然界广泛分布的非金属元素,也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环境微生物作为自然界中物质迁移的主动力之一,积极地参与着多种元素的水文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微生物参与下沉积物中氟的释出行为,对深入理解环境氟迁移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运城高氟区沉积物样品为代表,采用野外沉积物调查采集、室内环境地球化学分析和微宇宙培养实验等研究手段,从环境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的角度探讨了微生物介导下沉积物中氟的迁移释出行为。研究证明,高氟区沉积物总氟质量分数介于206.2~781.0 mg/kg之间,主要含氟矿物为长石、云母、方解石、绿泥石、角闪石等。培养条件下,溶液中的氟质量浓度与微生物生长曲线呈现良好的一致性;在培养初期,溶液中的氟质量浓度迅速上升,而后逐渐缓和,14 d后呈下降趋势。其中,黏土类沉积物的释氟量较大,砂土类沉积物释氟量较小。有、无碳源对照培养说明,沉积物中一定量的碳源可被微生物代谢利用,但碳源不是影响微生物在此环境中作用的主要因素。研究证明,原生微生物代谢活动可以显著促进沉积物中氟的迁移释出,微生物作用下不同岩性沉积物中氟的释出特征也有显著的差异,本研究工作有助于进一步丰富环境氟循环的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16.
山东是我国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流行较广泛的省份之一,受害人口约2000万人,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地质环境中碘元素的缺乏或过量是形成地甲病的主要因素。山东省内流行的地甲病可分为低碘型和高碘型两种。山东低碘型地申病区主要分布在鲁西隆起区和鲁东隆起区内的山地丘陵区中,重病区(患病率>10%)一般分布在山地地貌单元中,轻病区(患病率3—10%)一般分布在丘陵地貌单元中。低碘地甲病的发生与岩性、土壤、地下水、地质构造、地貌等地质环境因子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农用土地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受成土母岩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分的影响而产生的原生环境地质问题,另一种是受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及外动力作用影响而形成的次生环境地质问题.本文就其形成机制作了探讨,并结合农业生产提出了可操作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具有较好的油气显示和油气勘探潜力。以滴西185井区下石炭统松喀尔苏组侵入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岩心观察、镜下鉴定和常规物性分析,结合钻、测井和地震资料,分析侵入岩岩性、分布特征及储层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下石炭统松喀尔苏组侵入岩主要为花岗斑岩与闪长玢岩,闪长玢岩分布于滴西181井南断裂上盘,厚度随侵入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花岗斑岩分布不受滴西181井南断裂控制;花岗斑岩储集空间以次生溶蚀孔和微裂缝为主,闪长玢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溶蚀微孔。闪长玢岩和花岗斑岩侵入体有利储层的发育受侵入相、矿物组分、溶蚀作用、侵入时间和岩浆性质等因素控制,油气往往趋向在侵入体上部边缘亚相带或与围岩接触带相带附近富集成藏。花岗斑岩暗色矿物质量分数明显较闪长玢岩的少,造缝能力强,长石斑晶和基质质量分数明显较闪长玢岩的高,次生溶蚀孔隙面孔率占比大,各类次生孔隙组合与构造微裂缝沟通并成为有利储层。后期岩浆侵入使气水溶液和热液等流体沿早期原生孔隙和次生孔缝渗透,发生溶蚀和热液充填等作用,溶蚀作用可提高侵入岩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改善早期侵入岩储层的品质;热液充填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原生孔隙度,降低早期侵...  相似文献   

19.
活性氧化铝除氟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7700多万人长期饮用高氟水.医学研究表明:长期饮用高氟水会导致氟中毒,严重的氟中毒病人将丧失劳动能力,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本文主要研究利用活性氧化铝对含氟5.0mg/L的高氟水进行除氟.  相似文献   

20.
水土界面氟的迁移对高氟地下水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以大同盆地典型氟中毒区为例,分析了不同岩性沉积物中的氟质量分数和形态分布特征,并通过室内静态实验,探究了水溶液的pH值、Ca2+、HCO-3以及H2PO-4质量浓度对水土界面氟迁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中不同形态氟按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残余态氟≥铁锰氧化态氟>水溶态氟>有机束缚态氟>离子交换态氟;各形态氟在不同岩性沉积物中含量大小均表现为:黏土>粉质黏土>粉砂;在沉积物中,黏土矿物和方解石是主要的固氟矿物成分。溶液的pH值、Ca2+、HCO-3以及H2PO-4质量浓度与氟在沉积物表面的吸附-解吸和沉淀-溶解平衡密切相关,沉积物对氟的吸附量随溶液pH值和HCO-3质量浓度增大而降低,随Ca2+和H2PO-4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