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城市地质》2011,6(2):41-41
本刊讯(范宏喜郭聪)6月1日,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在北京市通州区实施的一孔多层地下水监测示范井通过了专家的现场验收。据悉,该井在施工中采用导砂管涡旋式泵送填料及双气囊止水分层抽水洗井等新工艺,实现了在一个井孔中同时对18个含水层的地下水水位和水化学特征等的有效监测。  相似文献   

2.
如何判定落底式止水帷幕的止水效果,定量计算坑外地下水通过落底式止水帷幕向基坑内的涌漏量,是对于设置了落底式止水帷幕的基坑进行降水设计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存在落底式止水帷幕的基坑进行现场抽水试验及连通试验,总结落底式止水帷幕建立前后试验井流量、降深变化的规律,定义落底式止水帷幕的综合止水系数,探讨止水效果等级划分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坑岩土体表观渗透系数的概念,从而计算基坑涌漏量,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落底式止水帷幕对基坑降水影响定量评价的空白,为存在落底式止水帷幕的基坑降水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潘德元 《探矿工程》2014,41(11):1-4
多通道地下水监测技术能够大幅度降低地下水监测成本。多通道监测井成井井管是采用HDPE材质挤出若干通道的连续管材,在每个通道指定位置加工窗口,对应相应的地下水监测层位,并设计合理的填砾止水厚度。根据多通道地下水监测井特点,研制新型的止水材料。采用该种地下水监测技术,先后在北京、天津、甘肃等地建立了地下水监测示范工程。与传统地下水监测技术相比,节约了占地面积、减少了钻探进尺,与国外CMT地下水监测技术对比,适用范围更广,建井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4.
陆建生 《探矿工程》2018,45(6):57-62
沉降微扰动控制区域进行深基坑建设中,采用水平止水帷幕进行地下水控制的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探讨了水平止水帷幕无压性地下水控制设计的原理,并应用到某车站的地下水控制设计中,抽水试验及最终的工程实践表明,水平止水帷幕的设计和施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此基础上针对水平止水帷幕施工工艺及渗漏检测方法、施工开挖期间的水位实时观测和预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2001年7月18日起,永安井水位出现了持续的大幅度上升的变化过程。经调查落实,这是由于该井附近的另一口并多年来的开采后,于2001年7月18日突然停止抽水,而使地下水的补给量增大,造成地下水大幅度上升。这对研究临近并抽水对地震地下水动态观测井的水位动态影响提供了实例,对区分深井地下水前兆异常与抽水干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地下水监测现状和存在的技术问题,开展了对50 mm巢式监测井PVC-U井管的建井生产试验并组织实施了一眼五层巢式地下水监测井。介绍了该井整体的结构设计、PVC-U井管、新型止水粘土球、扶正器和成井关键工艺以及最终取得的成果。可为以后的多层巢式地下水监测井建设提供参考,并为我国地下水多层监测井技术的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止水,是水文地质钻探成井工艺的重要环节。止水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分层抽水试验的质量和分层观测(地下水动态——水位、水量、水温、水质)资料的准确性。止水方法的优劣?关系着钻孔结构(孔径、换径次数)和止水部位的选择,直接影响着钻进效率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加剧,地下水遭受污染的范围和强度不断加大,尤其是浅层地下水面临污染的风险更大。如何及时发现并科学评价浅层地下水污染程度和治理的效果,迫切需要简单易行、有效可靠的浅层地下水分层监测井。传统的浅层地下水分层监测井存在占地多,监测层位少等问题,巢式监测井监测5层,连续多通道监测井口径小,因此有必要研究即占地少,又能监测多层,而且监测井井管口径能满足不同种类监测仪器的安装要求。通过室内和野外试验,研究了集束式浅层地下水分层监测井建设过程中止水方法、止水材料、粒径、止水层厚度及止水效果检验、下管方式等关键技术,实现同一孔内监测100 m以内的多层含水层或多个含水段的分层监测,施工口径小,占用土地少,建设成本经济。集束式监测井可以应用到地下水监测、环境污染调查研究等多个领域,该研究将为集束式浅层地下水分层监测井建设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使未来的监测更加精细化、准确化,为今后监测井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地方病区地下水监测井建造及取样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查明地方病区地下水的形成条件、赋存规律、补径排特征和地下水化学特征需要建造监测井,采取地下水样品。本文就监测井的建造材料和成井工艺及取样技术做出论述,提出在地方病区最好选用PVC-U井管、携砾滤水管,建造分层止水、分层取样的监测井,辅以地下水定深取样和双帕克分层采样系统,采集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样品。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获取水文地质参数,进而为矿井防治水、矿井涌水量计算以及地下水评价等提供可靠的参数,以煤田地质勘探中实测的人工井液电阻率测井曲线为依据,结合岩心精细描述、抽水试验、常规地球物理测井等技术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人工井液电阻率测井技术在煤田水文地质勘探中不仅可以准确划分含隔水层的性质,确定其位置,分析含水层之间的补给关系,检查钻孔止水效果,计算各含水层钻孔截面流量,亦可研究地下水流体特征,评价地下水水质参数以及监测生产矿井导水裂隙带高度。因此,人工井液电阻率测井能够提高煤田水文地质勘探成果利用率,实现地质勘探信息的最大化利用,从而更好地为矿井设计、建设及矿井生产服务,保障矿井安全。   相似文献   

11.
同径止水分层抽水孔的结构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南阳油田水源地同径止水设计、止水工具制做、操作程序和试验效果。尤其是上水塞和井管内“座环”的设计制做,使报警、密封为一体,起到了共同止水的目的,并解决了“对口抽”的技术问题。通过抽水试验证明,设计合理,止水性能好,牢固并能多次使用,符合客观规律,所测得的数据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
不少地質勘探队在抽水过程中还利用鋼管作送风管。为了节約鋼材及提高抽水时間的利用率,我們在实际工作中已用胶管代替鋼管,現将使用情况介紹如下: 1.胶管的按装:下风管的长度是根据靜止水位及含水层的岩性和厚度来决定的,一般风管沒入水中的长度为自由水面到地表长度的1.5—2倍或再多些。测水管比风管长1—2公尺或3—5公  相似文献   

13.
提高水文水井成井质量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笔者几十年的工作经验讨论了水文水井成井工艺,详细介绍了成井工艺中换浆、破壁、下管、填砾、止水、洗井、下泵、抽水试验等工作环节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分层抽水试验止水及观测要求,设计加工制做了一种新型管内分层抽水止水装置。此新型止水装置结构简单,方便现场取材及加工制作,且止水效果可靠,克服了以往止水方法存在的缺陷,能有效地隔离上下含水层,防止上下含水层串通,从而能够在同一井孔内实现快速地管内分层止水,保证了分层抽水试验工作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利用设计建造的抽水试验装置,采取多项潜水及承压水的抽水试验,获得大量的抽水井周围饱水介质场三维动态观测数据。试验发现:无论是潜水还是承压水状态,抽水井附近观测井的水位变化,均具有距抽水井愈远愈高、愈近愈低的漏斗状分布,抽水井附件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是显著的;同时发现每个观测井不同高度上的观测点的水位,均呈现上高下低的特征,说明地下水具有由上到下的运动分量,地下水由周边的供水边界向抽水井聚集运移时,运动方向是下斜向的,潜水如此,承压水也如此。分析认为,这是水头压力与水体自身重力同时起作用的结果。由此推断,在抽水时,靠近承压水含水层顶板存在强势水流,且越靠近补给源,这种强势水流越强。  相似文献   

16.
抽水试验最优化设计,是指针对一个具体的地下水系统优选出一个抽水试验设计,它使抽水试验的费用最小化,而试验所获资料能满足识别参数所要求的可靠性,它可以概化为一个非线性的混合整数规划问题,其决策变量是确定抽水井和观测井的位置及井数、抽水量和观测频率等,采用搜索算法求解了这一优化问题,得到了理论最优解,并进行了实例演算。  相似文献   

17.
余德林  张爱恒 《地下水》2009,31(2):40-44
在前期野外地质调查及工程水文物探勘察的基础上,研究压气站场区地层发育特征及水文地质条件,确定经济合理的消防水井宜井区。并根据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数据,求取该场区地下水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同时利用泰斯井流公式对该区消防井的地下水供水需求作出预测评估,结果满足消防井的设计水量要求,且按Q=240m^3/d此等强度抽水,不会引起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造成的各种生态环境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地下水丰富的自流钻孔和大流量的承压水钻孔中,常规止水法往往失效。文中推荐的压缩海带止水器或压缩胶球止水器,可方便而有效地进行孔内止水。这两种止水器的原理,都是借助于钻杆回转,移动井下压力盘,压缩海带或胶球,使之产生径向扩张,挤紧孔壁。  相似文献   

19.
莫任冬 《地下水》2022,(5):133-136
以广州某城际轨道交通盾构井抽水试验为实测基础资料,为进一步查明盾构井含水性、透水性、富水性等水文地质特征,共布设了2个抽水井和2个观测井,并按地下水类型分层进行抽水实验,基本查明了工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之间的水力联系情况,根据抽水试验结果计算出渗透系数和影响半径,并按均质含水层承压~潜水非完整井简化的基坑模型预测盾构井涌水量。结果表明:工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块状岩类裂隙水两种,其富水性属于中等~丰富和贫乏~中等,其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对建设工程中的盾构挖掘影响较大。影响盾构井涌水量的因素主要有围岩渗透特性、涌水水头压力、基岩裂隙发育程度、方向及充填状态、地应力垂向分布特性、大气降水、周边断裂构造、施工工法等,盾构井选用明挖法施工,采用坑底进水公式计算盾构井总涌水量预估值为10 380.22 m3/d。在后期应选择合适的涌水量预测模型,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分析结果可为后期盾构挖掘涌水防治提供水文地质参数。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型简易止水器赖德怀(四川煤田地质局137队达县635000)关键词JZ简易止水器;新方法;效果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P634.8在水文孔的止水、抽水工作中,难度最大的是套管止水。止水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抽水能否顺利进行和抽水工作的质量好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